APP下载

新时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路径浅谈

2020-09-10张鹏佟晓露

科教导刊 2020年13期
关键词:获得感思政课提升

张鹏 佟晓露

摘 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新的时代主题和新的历史使命,高校思政课必须进一步提升获得感。提升高校思政课获得感的关键是规范教育内容、提升高校思政课获得感的基础是提高教师素质、提升高校思政课获得感的支撑是理论结合新媒介和实践、提升高校思政课获得感的保障是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提升高校思政课获得感的重要手段是完善过程性考核评价。

关键词 提升 思政课 获得感 路径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20.05.038

Abstract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entered a new era. In the face of a new era theme and a new historical miss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ust further enhance the sense of gain. The key to improve the sense of acquisi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o standardize the content of education, to improve the basis of the sense of acquisi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to enhance the support of the sense of acquisi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o combine theory with new media and practice, to enhance the guarantee of the sense of acquisi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o close the teaching content to students' life, to improve the sense of acquisi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o improve the process assessment.

Keywords impro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sense of acquisition; path

1 提升高校思政课获得感的关键是规范教育内容

高校思政课帮助青年大学生在政治上“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目标是为社会主义中国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因此首先要严把政治关,其次应当与时俱进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融入高校思政课教材,同时还需要注重内容系统性衔接。

规范教育内容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高校思政课首先是一门“政治课”,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教育主管部门要严把教材政治关,将高校思政课教材建设统一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绝不允许出现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现象发生。

规范教育内容需要不断纳入最新成果。教学内容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时间的推移而做出改变,需要不断把“活的现实”“活的理论”融入高校思政课教材,[1]教材内容必须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最新的理论成果展现给学生。当今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同样也是“活的理论”,这一思想基于伟大的社会实践处于并将长期处于不断涌现新成果阶段,因此将“活的现实”“活的理论”融入高校思政课教材只有进行时,[2]要時刻注意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纳入教学内容。不同时代的教师和学生有不同的特点,教学内容注入新的因素,需要考虑学生兴趣以及教师使用的便宜性等方面的问题。

规范教育内容必须坚持教材内容系统性衔接。教材的系统性,纵向来看,各年级使用的教材不同,内容层面需要有继起性,是循序渐进、从易到难、从基础理论到学术性思考的完整过程;横向来看,需要专业教材和其它辅助教材的结合,增强课程内容的拓展性。高校教育教学主要可以分为:人文社科类课程、科学类课程等。人文社科类天然具有价值性,而科学类课程在具体实践时就会关涉到价值问题。因此需要使二者内容有机渗透,形成合力,实现获得感的提升。

规范教育内容还要以学理的方式呈现。“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3]内容是教学的基础,教学内容服务于教学目的。高校思政课获得感不强与教育内容有紧密关系,除了要积极推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变,也应当做到政治性与学理性的统一,在坚持政治性的基础上还应当避免教育内容重轻学理性,重点解决好解决形式单一、新手段运用不多,内容陈旧、新思想融入不够,效率低下、学生参与不足,缺乏创新、部分教师能力恐慌等问题,[4]呈现过多口号式、文件式内容。

2 提升高校思政课获得感的基础是提高教师素质

首先政治立场要坚定,“办好高校思政课关键在教师”,[5]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是高校思政课上的重要一员。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时刻保持政治头脑的清醒,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动摇,理直气壮讲信仰,敢于并善于声情并茂话信仰。

其次要用真情怀讲情怀。只有教师投入饱满的热情,学生才能真正的被吸引并乐意参与,才有获得感。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对育人事业有情怀,能够以情怀感染熏陶学生,通过饱满的情感传递知识和价值,在讲道理的同时投入情绪和态度,心所思与口所讲一致,将自己对于理论的认同以富有情怀的状态体现出来,使得课堂有温度、有亲和力、有深度、有高度、有激荡。

再次需要有新颖的思维。高校思政课教师需要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话”;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理解世界、把握世界,讲马克思主义的话;同时还需要借鉴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理论、方法,以我為主地讲;除此之外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不断调适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从立意和角度创新着手,积极开展范式转换和话语创新,让学生体验“以前没听过”“原来没这么想过”,使学生对早已熟知的东西更接近于事物本真而“恍然大悟”。

最后还需严于律己。“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人格高尚,教师才有权威、才能使学生心服口服、才有可能使学生信任教师所倡导的价值规范以及提出的观点。教师的言行举止深刻影响着学生,尤其是高校思政课教师更要高标准做表率、严要求做模范,身体力行感染、教育学生。

3 提升高校思政课获得感的支撑是理论结合新媒介和实践

首先,需要坚持理论结合网络新媒体。信息化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方式和手段,需要与当代青年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相融合。当代青年大学生乐于从手机APP上(例如:今日头条、抖音短视频、快手、西瓜视频等)获取资讯、满足感官需求和自我张扬等诉求,然而这些信息往往以碎片化方式呈现,传递的价值、所持的立场对青年大学生影响较大。碎片化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关注这些学生常用软件,还应主动介入,用正确的价值观、理论系统地加以引导。

其次,需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纯粹的理论学习,枯燥且容易导致学生产生抵触。高校思政课教学并不是单纯的理论知识传递,其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内化于心”进而“外化于行”。例如可通过情景剧、话剧等系列实践活动,通过快闪、微电影等模式,再现革命场景,促进学生感受革命道德、体悟中国精神。

4 提升高校思政课获得感的保障是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1)贴近学生的校园生活。在高校思政课上,教师帮助学生分析校园生活中的困惑、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有助于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意识到高校思政课相关理论与自己当前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将课堂中所学运用到解决自身当前所遇困惑和问题之中。

(2)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高校思政课在指导学生过好校园生活的同时,还起到促进学生社会化作用。一方面加强学生对进入社会生活的心理调适,帮助学生明确如应对未来的困难和挑战。

5 提升高校思政课获得感的重要手段是完善过程性考核评价

高校思政课基础是获得相关知识,关键在于“内化”进一步实现“外化”。“一考定论”的检验模式,仅考察了学生“知”这一层面的能力,这是制约学生获得感的重要因素。

高校思政课应更加侧重于价值引领和促进学生外化践行。除了部分特定的内容必须要求学生掌握之外,应当允许学生遗忘诸如“三大改造”概念、道德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等知识点。但至少要保证,学习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后,学生要意识到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价值准则是伟大的,学完“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之后,至少要明了中国共产党人所进行的事业是伟大的,学习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概论”后,至少要树立中国共产党人所坚持的理念是伟大的,学习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以后起码应当树立中国共产党人参与领导的历史是伟大的,在学习完“简明新疆地方史教程”之后,牢固树立我是中国人、中华民族“一体多元”、我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理念,理解“教族捆绑”的危害,认清“清真泛化”的目的,看透“宗教极端”的本质。

高校思政课封闭式考核是手段不是目的。目前高校思政课的考核,存在以下不足之处:受教师中心论桎梏,考核理念偏差,学生中心地位不明显;评价标准单一化,考核评价差异性不大,学生的区分度有限,同时还存在考核的公正性有待改进等问题;理论与现实的结合不足,考核内容欠缺现实针对性,考核的实效性不高;考核的导向性不强,考核与教学的同步性有待改进,教考分离贯彻不到位。应当构建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导向下的考核方案,改进高校思政课考核模式。以考核方式转变促进教学模式转变,以转变考核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明确学习目标、坚定学习意志,从学习效果上提升学生,进一步提高育人效果。通过过程性考核,促使学生由“不知”到感性认知层面“熟知”;由情感层面“认同”过渡至理性的“行”,即外化实践层面积极主动;由理性的“行”过渡到“性”,即变成稳定的习惯。

过程性考核考核通过采取:课堂考勤、课堂互动参与、课堂实践、社会实践报告、课后作业、期末考试等能够有效化解上述问题。在此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合理兼顾、多层次多元化考核,现实针对性与全面发展相统一。变封闭式考核为开放式,侧重考察主观能力。同时,可拓展实践考核项目,将志愿者服务、支医、支教、发表文章(思政类)、宣讲、先进典型事迹等纳入考核附加项;定量结合定性细化指标,变模糊考核为质与量结合的量化考核;多元主体进行交叉考核,由单一的教师评价,转变为生生互评、社会评价、教师评价多元评价模式。

基金项目:本文系新疆医科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新时代新疆高校研究生导师职业伦理道德建设研究”(项目编号:JY2018012)阶段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陈灿芬.聚焦大学生高校思政课获得感内容及途径的探析[J].江苏高教,2018(3).

[2] 薛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研究[J].高教学刊,2018(14):182-184,187.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4] 陈灿芬.聚焦大学生高校思政课获得感内容及途径的探析[J].江苏高教,2018(3).

[5] 汤志华.论高校思政课守正创新的政治性与学理性统一[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2(04):9-14.

[6] 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高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

猜你喜欢

获得感思政课提升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获得感”大盘点,你的2016有收获吗?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