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环保产业科技创新评价

2020-09-10张靖宜汪德生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0年8期
关键词:辽宁省科技指标

张靖宜 汪德生

(辽宁省生态环境保护科技中心,辽宁沈阳 110161)

1 引言

环保产业主要是指针对环境管理所需的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等生产经营活动的环境保护产品生产及环境服务从业企业,是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贯穿于环保产业发展的全过程,并推动产业快速发展。环保产业科技创新是一个从节约资源、避免或减少环境污染的新产品或新工艺的设想产生到市场应用的完整过程,包括新设想的产生、研究、开发、商业化生产到扩散一系列的活动[1]。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环保产业和科技创新给予了很大关注,齐齐等[2]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并分析了东北地区20 家环保产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发现其整体效率水平偏低。颜伟等[3]和尹希果等[4]分别利用数据包分析方法和“环保投资增长优先模型”对中国环保产业投资进行了实证分析。李林子等[1]基于技术创新价值链原理构建数据包络分析模型,评价了我国环保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王仁祥等[5]采用耦合模型和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了节能环保产业科技创新、绿色金融和产业政策的耦合关系。李娜等[6]提出环保产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评价指标体系,为环保产业科技评价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廉萌等[7]采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了辽宁省环保产业的发展状况。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对辽宁省环保产业科技创新进行评价分析,为辽宁省环保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提供决策依据和对策建议,对推动辽宁省环保产业创新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具有重大意义。

2 研究方法

2.1 模糊综合评价

科技创新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技术发展的方方面面,要求单项指标与综合指标相结合、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投入指标与产出指标相结合、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6,8]。在大量文献调研基础上,根据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和思路,结合对环保产业技术内涵的把握,以辽宁省环保产业为研究对象,从技术积累水平、技术装备支撑、技术开发投入、技术开发产出等一些领域中选择了13 个指标,构成了辽宁省环保产业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该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3 个层面的指标,采用“熵值法”对各个指标进行赋权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环保企业科技创新程度进行评价。

表1 辽宁省环保产业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

2.1.1 熵值法

设有m 个评价对象,n 个评估指标,形成原始矩阵V=(Vij)m×n,定义ej为第j 项指标的信息熵值:

则第j 项指标的熵权wj定义为:

式中,dj=1-ej为第j 项指标的变异系数。

2.1.2 模糊综合评价

各类指标的隶属函数值为:

2.2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指将与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根据政府工作报告、统计资料以及专家意见综合权衡后,将辽宁省环保产业评价指标划分为4 类:规模性指标、效益性指标、结构性指标、发展性指标[7],按照层次分析法的层次结构模型,在根据生产实际和咨询有关专家的基础上,最终构建的环保产业评价递阶层次结构分为3 个层次:目标层次(Z)、准则层次(A)、指标层次(B)[9]。其中,目标层次指环保产业指标;准则层次表示环保产业发展评价中的一级评价指标;指标层次表示环保产业发展评价中的二级评价指标。将与环保产业评价有关的一级指标分为4 个同级指标,同时将一级指标分别细分为3 个二级同级指标,见表2。

表2 辽宁省环保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指标量化如下:

(1)构造一级指标的判断矩阵。

(2)采用和积法计算重要性,并分配权重。

根据判断矩阵Z-A,求解Z-A 的最大特征根λ所对应的特征向量。所求特征向量即为各评价因素的重要性排序,归一化后,也就是权重分配。

第一步,将判断矩阵Z-A 每一列元素进行归一化处理:

第二步,将归一化后的判断矩阵按行相加:

第四步,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max:

式中,(AW)i表示AW 的第i 个分量。

(3)一致性检验。先计算CI=(λmax-n)/(n-1),再计算CR=CI/RI≤0.1(RI 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同阶为0.89),判断矩阵有满意的一致性,判断合理。

(4)结果分析。根据辽宁省环保产业发展指标数据,并结合AHP 构造判断矩阵指标量化步骤,结果分析见表3。

表3 层次分析法分析结果

由于辽宁省环保产业评价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含义和单位有差异,因此各个指标数值可能相差很大,在利用公式计算综合指标时,有些重要指标由于数值太小可能在综合指标中所占比例很小,造成综合指标值失真。因此,在利用公式计算之前,需要对指标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Xi为二级指标值;Xmin为二级指标最小值,Xmax为二级指标最大值;Yi为变换后规模性、效益性、结构性和发展性的指标值,Yi在[0,1]区间。

3 研究结果

3.1 辽宁省环保产业现状

3.1.1 环保产业规模

辽宁省环保产业规模见表4。

表4 辽宁省环保产业规模

3.1.2 环保产业结构

辽宁省环保产业细分类别见表5。

表5 辽宁省环保产业细分类别

2015 年辽宁省环保产业营业收入见图1。

图1 2015 年辽宁省环保产业营业收入

2015 年辽宁省环保产业营业利润见图2。

图2 2015 年辽宁省环保产业营业利润

3.2 科技创新评价结果

辽宁省五大类环保企业评判分值见图3。

图3 辽宁省五大类环保企业的评判分值

综合来看,辽宁省环保企业处于平均水平以上的为大气污染防治类企业,而且远超平均水平,这说明辽宁省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和良好成果,而其他4 类企业的评判分值均处于平均水平以下,但是也都没有落后省环保平均值很多。水污染防治类企业和固废污染防治类企业几乎与平均值持平,需要再继续发展以追上甚至超过全省的平均环保水平。辽宁省需要加大力度进一步发展的企业是土壤修复与环境监测类环保企业。

3.3 环保产业评价结果

根据2.2,辽宁省环保产业规模性指标、效益性指标、结构性指标、发展性指标的综合得分为:F1=0.314,F2=0.258,F3=0.655,F4=0.386。

由以上计算结果可知,辽宁省环保产业的结构合理性要强于其他3 个指标,环保产业从业人员正在从低层次、低学历向高层次、高学历转变;其次是发展性指标和规模性指标,说明辽宁省环保产业也在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全面延伸拓展,比如核辐射监测、移动污染源治理和危废处理(含医疗废物)等领域,环保产业规模逐渐扩大;最后是效益性指标,这是评分值最低的一项,为了提高辽宁省环保产业的效益性,要督促全省各级政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观规划中提升环保及相关产业发展的比重。部分企业兼具一定的应用技术开发能力和一定的设备制造与工程建设能力,对助力环保产业的效益将有极大的意义。辽宁省环保产业应该继续改善和提高产业结构合理性,扩大产业规模,以增加环保产业的效益。

4 讨论及建议

从环保骨干企业平均从业人数排序来看,人数最多的是大气污染防治,其次是土壤修复,然后是水污染防治、固废污染防治和环境监测。从每类企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来看,固废污染防治类企业技术人员在从业人员中所占的比例最高,其次是环境监测类企业,然后是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和土壤修复类企业。具体数据见表6。

表6 辽宁省环保企业平均从业人数、技术人员人数及其所占比例

从环保企业专利数来看,5 类环保领域排名前3位的是大气污染防治类、土壤修复类和固废污染防治类,然后是水污染防治类和环境监测类;从环保产业研发投入来看,排名前3 位的环保领域是大气污染防治类、固废污染防治类和土壤修复类,然后是水污染防治类和环境监测类;从环保领域获奖数来看,排名顺序依次为大气污染防治类、土壤修复类、水污染防治类、固废污染防治类和环境监测类。具体情况见表7。

表7 辽宁省环保企业专利数、研发投入和获奖数情况

截止到2018 年,辽宁省环保领域科研平台有11 家,重点实验室42 个,专业技术创新中心有63个。具体分类情况见图4。

图4 辽宁省环保领域科研平台、重点实验室和专业技术创新中心情况

近年来,辽宁省环保产业发展速度加快,产业服务范围覆盖面加大,产业规模逐步提升。至2015 年,辽宁省已有环保行业企事业单位900 多家,吸收从业人员5 万余人,据统计,辽宁省2015 年环保及相关产业产值为300 亿元。从环保产品的生产类别上看,辽宁省的环保产品主要侧重于空气污染治理设施。2017 年,辽宁省废水处理设施为1 771 套,废气处理设施为13 039 套,一般工业固废的处理量达4 407.1 万t,见表8[10-11]。在此发展情景下,辽宁省环保产业仍然呈现出企业规模小、科技及产业创新不足的局面。环保装备制造企业中的主导装备产品仍以引进消化为主,企业自主创新水平低,集成创新水平有限,且现有研究成果转化及推广进度缓慢。应结合环保产业“产学研”这一驱动模式,打破环保技术创新的瓶颈,提高环保产业发展水平。

表8 2015 年和2017 年辽宁省“三废”排放及处理情况

由于环保产业涉及行业范围广、行业部门跨度大,与制造业、服务业等很多产业部门相互交融、影响,产业总体管理协调难度比较大。辽宁省环保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较高的生产经营成本和较低的行业平均利润水平使得规模经济效益不明显[8]。辽宁省环保产业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之一,随着“十三五”减排指标的落实以及辽宁生态省建设的加速推进,辽宁省环保产业将步入加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一方面,辽宁省政府通过加大政策引导和监督管理等政策扶持,逐步完善和规范环保市场;另一方面,由国家和地区建设的一批重大环境整治工程将有效地提高带动环保产业整体实力,并由此产生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和专业环保服务机构,以环保产业为主的新兴产业优势将更加明显。强化创新驱动和科技支撑,激活环保市场,夯实基础能力建设,也是环保科技工作的重要着力点,要紧扣中心,布局环保科技专项;推进清洁能源利用,深入开展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水源地保护、重污染河流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渤海综合治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推进蓝天、碧水、青山、净土和农村环保工程深入开展;加大科技服务基层力度,高校、科研院所要服务于企业环境问题的解决。适时通过现场会、论坛等多种形式宣传最新环保政策,前往各地开展点对点科技下乡专场服务活动,向基层和企业推广相对先进、可靠、工程造价合理、运行成本更低的治理技术,使基层和企业在开展污染治理、实施治理工程时,减少投资风险,降低运行成本,为基层和企业解决实际难题。

5 结论

(1)总体来看,辽宁省环保产业科技创新水平偏低,尤其是土壤修复和环境监测类企业,发展水平最好的是大气污染防治类企业,水污染防治和固废污染防治类企业的科技创新水平也低于平均值。也就是说,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辽宁省环保产业都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发展水平较好的企业要继续发挥龙头效应;发展水平偏低的企业要进行创新驱动和科技支撑,激活企业环保市场,夯实企业的基础能力建设。

(2)辽宁省环保产业从业人员正在从低层次、低学历向高层次、高学历转变;辽宁省环保产业也在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全面延伸拓展,比如核辐射监测、移动污染源治理和危废处理等领域,环保产业规模逐渐扩大;辽宁省环保产业效益性指标偏低,为了提高辽宁省环保产业的效益性,要督促全省各级政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观规划中提升环保及相关产业发展的比重。

(3)环保产业科技创新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完成,而由于统计口径和数据的缺失,本研究没有考虑这种时间滞后性对评价结果准确性的影响。

猜你喜欢

辽宁省科技指标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图解辽宁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科技助我来看云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