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体育社团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

2020-09-1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17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民办高校河南省

(商丘学院体育学院 河南 商丘 476000)

1、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社团的现状研究

1.1、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社团的组织、规模

(1)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社团的组织。

采用访谈法,对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社团的老师及社团组织管理者进行访谈,通过对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社团相关人员的访谈,将其组织结构及职责划分概括为一下几类:

①社长独自管理社团

以兴趣为导向,社团管理者根据兴趣爱好组织体育社团成员开展活动。这种体育社团组织结构的优点是体育社团活动的开展和社团发展较为自由、民主,缺点是体育社团活动的开展缺乏系统化的规划,体育社团发展取决于管理者的组织领导能力。

②社团管理社团,学校团委辅助

社团自治、自主发展,学校团委辅助和监督。体育社团管理者负责社团相关活动的策划及组织,并由学校团委进行指导和监督。社团的一切活动由社长及社团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策划、安排及实行。这种类型组织结构的优点是社团工作在学校团委的辅助及监督下,社团发展较为正规化,缺点是学校团委只能监督,而无法从体育各项目的角度为社团发展提供指导意见。

③学校社联管理社团,社长辅助

以学院为单位的社团,直接受学校团委的管理与指导。一般由社团内部选举社长进行管理,由学校团委统一管理。这种类型组织结构的优点是社团内部成员都彼此熟悉,沟通顺畅易管理,能高效的开展活动,缺点是缺乏更准确的专业管理建议。

(2)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社团的规模。

对河南省高校体育社团的规模进行调查,按其规模大小,将社团进行如下分类:

表1 河南省高校体育社团规模调查表

根据表1的调查显示,在对体育社团的调查中,规模200人以下的体育社团数量最多,占总数的54.8%;其次是社员规模为200-300人的体育社团,占总数的31.5%;数量最少的是社员规模为300-400人的体育社团,占比为13.7%。

体育社团的成员数量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发展的情况。

1.2、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社团的管理制度

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社团制度情况如下表:

表2 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社团制度情况表

从表2可看出:有23.7%的社团会员觉得社团的制度很完善;有31.8%的社团会员觉得社团的制度比较完善;有34.1%的社团会员觉得社团的制度不怎么完善;有10.4%的社团会员觉得社团制度不完善。

1.3、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社团经费的来源

充足的经费来源能社团活动提供有力的物质基础,能大大提高活动质量,营造好的氛围,改善社团活动环境。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社团活动经费主要来源调查结果见下表:

表3 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社团活动经费主要来源调查表

从表3可以看出,河南省民办高校比较重视体育社团的发展,学校下拨与社团筹集相结合的资金筹集方式的比例最高,占比63.7%,社团自筹经费次之,占比25.3%。通过分析可以了解到社团活动经费来源渠道比较单一,自筹型活动经费金额较少。社团活动经费来源主要依靠社团成员每年缴纳的会费及学校拨款,这极大限制了社团的发展。

1.4、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社团活动的开展情况

宣传体育社团的理念,展示体育社团的独特魅力,是体育社团的特色手段,体育社团的活动主要由活动的频率、时间和内容构成。活动频率是指体育社团活动的次数,是衡量体育社团的活动是否深得人心的指标。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协会成立频率见下表:

表4 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社团活动频率情况表

从表4可以看出,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社团活动开展频率,主要为每周两次,占总数的70.2%。在调查中了解到,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社团虽在年度计划中对社团活动次数、时间、内容等有明确规定,但在具体实施时却有诸多困难,原因是体育社团的成员人数过少,最主要的是每次开展活动是的社团成员人数大多不固定,因而导致社团活动因人员不够而取消。长此以往,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成员的参与社团社团活动的积极性,不利于体育社团活动的有序开展和体育社团的发展。

活动时间的长短,决定了社团成员对其体育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社团活动时间见下表:

表5 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社团活动时间调查表

从表5可以看出: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社团活动时间主要为两小时。各民办高校体育社团活动开展时间比较充足,社团成员在体育社团活动中能得到热身,在运动中可以体会到体育运动的魅力,对提升体育技能,体育运动技术交流得到了时间的保证。但是由于体育社团活动开展频率较低,体育活动不能够按照其计划有效进行,导致体育运动参与人数和活动时间的不固定,使得体育社团活动时间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体育社团活动较难顺利开展。

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社团活动内容见下表:

表6 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社团活动内容调查表

从表6可以看出: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社团活动内容,以开展社团内部比赛为主,占比39.7%,教授成员学习体育的基本技术动作次之,占比26.1%。体育社团活动中采用社团内部比赛较为传统的形式开展活动,使得初学者难以在活动过程中获得满足与自信,容易失去对体育运动项目的期待。体育社团对其成员进行体育项目理论知识的普及较为缺乏,使得社团成员对其体育运动项目缺乏正确的了解,是阻碍体育社团活动开展重要因素,限制了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社团的发展。

1.5、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社团的指导情况

体育指导教师的数量反应了高校对于体育社团的重视程度,也是体育社团活动开展的重要技术支撑。体育教师保持一定数量,能够有效制造体育运动的氛围,提高凝聚力,对体育运动的发展有积极的引导作用。但是通过走访调查,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师其精力主要在日常教学工作,将少部分精力投入指导体育社团活动,学生因缺乏及时的专业指导使其体育运动技术的提高受到很大影响。

1.6、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社团的宣传手段、方式

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社团宣传调查如下:

表7 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社团宣传调查表

从表7可知:体育社团的宣传方式以海报条幅进行宣传的占比较高,这也是最有效、最简单吸引学生的宣传手段,占全部的30.6%;其次是网络宣传,网络宣传也是比较直接的宣传方式,占全部的27.3%;然后是传单宣传,占全部的24.8%,还有校园广播宣传的方式,占全部的13.9%。通过有效的途径对体育社团进行全面的宣传与推广,设立专门的宣传部门对体育社团进行宣传,对于体育社团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7、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社团在学生中的认可度

体育社团的类型比较多,学生也常常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去加入不同项目的体育社团。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社团受欢迎程度见下表:

表8 河南民办高校体育社团认可程度表

从表8可以看出: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社团类型,有39.4%选择球类社团,接下来依次是游泳占总数的14.7%、健美操占总数的13.5%、跆拳道占总数的11.5%、武术占总数的 9.6%、11.3%的人选择了其它选项。

通过调查发现,体育社团主要以球类项目为主,由于球类运动具有很强的竞技性,更受同学们的欢迎,其中喜欢篮球的人数最多。比较热门、普及度较高、容易参与的体育项目更受学生欢迎,学生的参与程度会更高,受重视和支持的程度比较高。一些大家不熟悉的项目参与人数少,受重视程度不高。因此,热门项目的社团与冷门项目的社团存在着严重的两级分化,体育社团发展的不平衡也局限了社团活动的丰富性,这对体育社团在丰富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发挥重大作用不利。

2、高校体育社团在构建高校校园文化中的价值

高校体育社团作为一种团体组织,是高校大学生基于自我娱乐和兴趣发展为主要目的,依据国家教育方针、学校体育发展规划及指导和体育社团的规章制度,自发组织与独立地开展体育活动的团体组织。高校体育社团以自由组织、自我管理、广泛参与、自我发展为基本特征。社会的高速发展,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更加凸显体育活动的开展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意义。体育社团开展体育活动是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高校体育的延伸,有利于大学生选择自己的兴趣项目,促进大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养成。

3、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社团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

生命在于运动。当代大学生需要有体育精神,只有具备了体育精神,大学生们才能够更好的建设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每一位同学的参与,积极参与社团活动,投入并享受其过程,便会有收获。每个高校要有自己的校园特色文化,只有建立起特色校园文化,才能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体育社团的建立以兴趣为主导,能够吸纳具有共同运动兴趣的学生,通过参与体育社团的活动,提高体育运动技能,这些学生成为各个分院的运动主力军,带动分院体育氛围,能够进行更大范围的体育宣传,从而促进整个学校的体育文化建设。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很大一部分学生将时间花在网络上,而用在体育锻炼的时间上微乎其微,使得身体素质明显下降,出现许多健康问题,为整体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埋下很大隐患。体育社团的建立促进了良好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正是健康积极的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才能更好的丰富和发展了校园文化。

4、结论

4.1、满足学生丰富的体育需要

体育社团能够吸纳具有共同运动兴趣的学生,通过参与体育社团活动,学习体育运动技能,满足学生丰富的体育需要。

4.2、有助于构建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

通过体育社团活动的参与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及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有助于构建和谐校园,使校园人际关系更加健康、和谐。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民办高校河南省
送伞
新时代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体育运动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分类管理制度下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成果报告
民办高校会计内部控制关键因素指标体系研究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
呆呆和朵朵(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