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文监测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重要性

2020-09-08杨帅

理论与创新 2020年12期
关键词:问题对策开发利用水资源

【摘  要】水文水资源监测能及时发现水资源变化情况,包括水量、水位、水质等,针对发现的问题采取合适的治理措施。为保证水文水资源监测的有效性,需要引进先进的监测技术和设备,构建健全的水文水资源监测体系和保障体系,进一步提升水文监测的精度和应急防范能力,确保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资源;水文监测;开发利用;问题对策

1.水文水资源监测与水资源开发利用关系

水文水资源监测与水资源开发利用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通过加强水文水资源监测,能够更好的掌握水资源动态变化状况,从而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形成指导,保证水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从整体来看,加强水文水资源监测能够起到以下三点积极作用:(1)优化区域水资源配置,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根据水资源监测结果,能够从中了解到区域水资源的自净化能力,了解到区域内对水资源的需求,然后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上做出合理的调配,避免局部区域对水资源需求过大,对水资源污染严重的情况发生,促进区域产业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协调发展;(2)提升水资源管理水平,避免洪水灾害。通过加强区域内水文水资源监测,能够及时掌握区域内水量、水位的变化,及时针对可能出现的洪水灾害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3)提升对水资源的保护效果。区域内地下水资源过度开采、污染程度超过水资源自净化能力等,这些都将影响到区域水资源可持续性开采应用,而在严密的水文水资源监测下,能够及时发现异常状况,并采取措施加以制止,形成对水资源的良好保护效果。

2.水文水资源监测的意义

水文水资源助于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监测信息,对该区域、流域和跨地域的河流等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研究,分析其发展趋势以及承载能力,促进产业结构的配置和经济的发展,为各项发展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水文水资源的系统化监测能够及时了解饮用水源、跨省区的河流、排污口等水源的水质,对重点水区域进行紧密监测,有助于协调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间的关系。水文监测是调配水资源的基础,根据监测情况合理配置不同水域、水体、地下水和地表水等水资源,以便满足对水资源的需求,根据调配情况实施监测、分析和总结,提高调配方案的合理性,促进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目前水文水资源監测存在的问题

3.1水文站相关监测技术设备不完善

监测技术和设备直接影响水文水资源监测工作的准确性。当前,很多水文站的技术和设备水平相对滞后,相关监测数据与实际情况出现偏差,导致对水质分析和判断的准确度偏低,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国家制定科学合理的水利决策。水文监测设备价格昂贵,水文水资源相关技术和设备的引进需要国家财政支撑,审批手续复杂,审批流程长。设备的精度程度高,内部结构较为复杂,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深入学习新技术新设备的要领,要想真正实现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需要消耗较长的时间。新进的水文监测系统智能化程度高,设备一旦出现问题不仅会影响水文水资源的监测,还需要消耗较大的维修资金。

3.2水文监测模式比较传统

目前我国防洪建设工作已经十分普遍,许多地区为了预防洪水灾害,对城市的重要河流与水库进行了加固,建立大量的橡胶坝和拦河坝起到拦截作用。但这种未经考量的行为已经无形中严重影响到了水文系统的正常监测工作,还有部分城市为了美化城市环境、建设绿色生态区而盲目建立拦河枢纽工程与水土保持工程,导致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影响到对于水位的水流量、水流速度的判断,打破了水文要素的以往规律,造成许多变量与不可控因素出现,直接影响到水文站对于水文资料数据的精确度与真实性掌握,导致资料分析出现错误与问题,影响到后续其他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3.3水文要素受人類活动的影响

虽然水利设施对预防洪水灾害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未经慎重考量的施工对正常监测水文水系统监测影响较大,增加了实地水资源监测的难度,无法精准地掌握河道信息,对洪期规律的判断也会存在较大的误差,当洪水来临时难以预测,极易出现堤坝被冲毁的情况。有的城市为了打造生态区,盲目修建拦河枢纽和水土保持工程,过度开采地下水,表面上看实现了城市环境美化的效果,但却扰乱水位、流量、流速的判断准确性,破坏水文要素的历史规律,干扰因素不断增多,出现很多不可控的变量,水文站难以精确、真实地把控水文资料信息,在数据分析中导致严重的错误,影响后期工作的质量。河道引水、沙滩开发、跨流域调水等人为活动给水文监测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使得最终数据信息存在误差。

4.水文水资源监测措施

4.1调整水文测站站网分布

针对上述水文测站作用水库工程的调度问题,相关建设人员应加大区域水文测站站网的建设力度,一个完善的水文测站分布网络作为目标。水文测站站网的建设要综合考虑区域制定的抗旱防汛计划,以提高水资源开发建设的科学合理性,进而为所处的生态环境提供良好的保护。在调整水文测站分布密度时,应按照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制定的水文测站站网分布密度平均标准,以着手进行全面性的优化控制。此外,工程建设人员还要结合水库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雨量站与蒸发站的增设,以使其能够在所处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展土壤墒情的调整工作。值得注意的是还应建设墒情站网,以为其他水库工程的施工建设提供准确的水文水资源赋存情况资料,进而提高工程项目建设使用的安全稳定性。

4.2丰富水文水资源勘测方法

基于本水库工程所处区域的水文水资源赋存情况,相关人员通过对降水与水位的长期自记,来提高水文水资源作用情况信息数据的管理水平。水库工程施工建设获取的水文水资源数据信息,就能以科学合理的状态发挥作用。此外,由于水库工程项目的建设涉及部分偏远地区的水文工作,相关人员应结合站队的工作方式进行河流水文站的建设,以解决水位流量勘测技术应用的单一问题。

4.3完善监测体系,加强水文监测核心技术建设

国家和地方政府要结合实际需求,完善水文水资源监测站的监测体系,在资金和技术上给予支持,保证监测站常用设备的性能,适当引进新设备,不断引进先进技术,优化监测效率和成本,提高监测水平,加速水文水资源动态监测进程。健全监测过程的各项机制,对明确相关岗位人员的职责,落实责任制,确保监测的各环节都专人负责,丰富监测手段,不断进行创新,促进水文事业的发展。

作者简介:杨帅,452501198212227916。

猜你喜欢

问题对策开发利用水资源
水资源平衡调度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水资源(部级优课)
浅谈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
审计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审计成果利用探析
档案的开发利用在供电公司全面管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