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匠精神内涵浅析

2020-09-08李环雨

理论与创新 2020年12期
关键词:精益求精工匠语境

【摘  要】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公开谈到“工匠精神,引导企业树立质量为先、信誉至上的经营理念。”是年,“工匠精神”入选《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

【关键词】工匠精神;内涵

1.工匠精神的内涵

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公开谈到“工匠精神,引导企业树立质量为先、信誉至上的经营理念。”是年,“工匠精神”入选《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再次提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2018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三复斯言:“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

如此高级别、高频率地出镜,工匠精神的意义重大,自不待言。从官方的表述语境中看,其义也并不晦涩。但目前为止,舆论似囿于日本文化语境,对“工匠精神”只做品质方面的解会,略失偏颇。今天,要更好地弘扬工匠精神,全面、精准地理解其内涵,应是当务之急。

2.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二字,分别在甲骨文、金文时代就已产生。据许慎和段玉裁说,“工”、“匚”都是“矩”(尺)的象形,“彡”是画纹的象形,“斤”指斧。其本义分别是“巧饰也”、“木工也”;后内涵外溢,“引申之凡善其事曰工”、“以木工之称引申为凡工之称也”。“匠”字之义又因《庄子》匠石“运斤成风”的典故,进一步引申为(有)高超的技艺(的人),与“工”字意义趋同。同义连称构词,本就是古汉语单音节词向现代汉语双音节词演变的基本规律之一。是可见,“工匠”一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本就渊源有自。而所谓“工匠精神”,在传统文化的语境中,据笔者耳目所及,约可分为三个层次。

2.1精益求精

《诗经》用工匠们劳作过程从“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到“如金如锡,如圭如璧”的变化来比拟君子积学修养,磨砺道德的过程。其后,《论语》中子贡与孔子论修身立德时引用了《诗经》“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再后,南宋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进一步解释此句时说:“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指工匠们在制作骨、角、玉、石器物时对品质的无尽苛求。

回归“切磋琢磨”的本义,“精益求精”自当是工匠精神的题中之义,毋庸置疑。这是上述总书记和总理讲话的最表层意思,亦是舆论解读工匠精神的聚焦点,此诚然也。在当今“消费升级”的中国,理性意识逐渐回归,人们的关注点正在从不切实际的“物美价廉”向“物有所值”转向。所以,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价值规律作用凸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企业要获得高速度、高质量的永续发展,在复杂、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供给侧提高产品质量,当是不二法门。

此外,笔者以为,“精益求精”之所以能成为工匠精神的典型代表,还在于它并非仅着眼于为质量制定标准,而是更注重为人设立正確对待质量的正确态度——孜孜不倦、永无止境地“吹毛求疵”。因为质量本身就兼有某时某地的静态绝对高低和因时因地的动态相对高低两种属性。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之下,倘若夜郎自大,安于现状而不思进取,必定要被市场弃之如敝屣。这才是“精益求精”的要义。作为企业,万不可顾“精”而失“益”。

2.2好道进技

《庄子》中庖丁向文惠君解释他神乎其技的刀法时说:“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旨在表明自己对“道”的追求更甚于刀“技”。但反过来看,也正是庖丁对“道”的体悟和运用,才练就了“游刃有余”的刀技。清代魏源“技近乎道”的说法,就是对《庄子》之言的逆向思维。《庄子》中还有“轮扁斫轮”、“丈人承蜩”等故事,都指向“道”与“技”的互通性。至于何谓“道”,其实很多人都被《老子》“玄之又玄”的说辞给唬住了。从文字学的角度来看,“道”并不玄乎。段玉裁注解许慎“所行道也”:“道者人所行。故亦謂之行。道之引伸爲道理。”《老子》只不过是用了形而上的引申义掩盖了“人走的路”这个本义。审之语境,庖丁所谓的“道”,无非也就是在“解牛”时根据牛身体不同部位的构造特点来选择不同的用刀方式。

对于企业而言,“道”就是实现自身发展的方向、不断壮大的出路。再具体来说,“道”表现为企业对创新潮流、市场脉搏、行业趋势、政策导向等的综合把握。

2.3振民育德

《周易》云:“君子以振民育德。”意思是君子在振济人民的过程中涵养自己的德行。自西汉武帝“独尊儒术”,两千多年来儒家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而“德”则是儒家文化的锁钥。儒家文化是入世的,它虽在精神理想中承认“道”的至高无上,但在现实实践中仍以“德”为归宿。“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天下无道,以身殉道。”孔子、子路、孟子正是希冀在对人民、社会“成仁”“行义”“殉道”的过程中完成自身“德”的建树。故此,在儒家看来,无论是“神乎之技”还是“玄妙之道”,皆应归于“德”所统御。

经济效益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追求,这无可厚非。不过,必须清醒的是,企业的终极目标应是成为伟大的企业。只是这个“伟大”,除了包括资产的“庞大”、技术的“强大”,还不能缺少胸怀的“博大”,在为自身创造利润的过程中,还要注重以产品或产品之外的社会责任更好地为人去服务,实现企业之“德”的建树。“整合全球信息,让所有人更容易使用。”“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谷歌、阿里巴巴在步履维艰的初创时代就喊出这样的豪言壮语,就已注定他们一旦成功,必将伟大。放眼当下,安卓系统、支付宝等,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何可胜道也哉!

“鲁班奖”是中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最高荣誉奖,人所共知。然这个命名逻辑的背后,强调的恐怕不只是“质量”因素。在历史传说中,鲁班创造出来的东西质量有多么好是没有被表述的,反倒是对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一再被提及。只有在“振民育德”的意义上,鲁班才真正能成为“百工之祖”。

3.结语

是可知,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工匠”一词,本就包含了日本文化语境中“工匠精神”强调在品质上精益求精的内涵,而在好道进技、振民育德方面更加丰富,更具有哲学品质和人文关怀。当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理应坚定“四个自信”,充分阐释好、宣传好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工匠精神的时代新内涵。

作者简介:李环雨(1990.01-),男,汉族,新疆昌吉人,研究生,助理政工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理论。

猜你喜欢

精益求精工匠语境
90后大工匠
语境与语境教学
周克耀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光影视界
工匠神形
光影视界
精益求精,收获蓝天
致敬!老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