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疗愈”类读物与小微化读者服务概述

2020-09-07文/

新阅读 2020年9期
关键词:书目读物疗法

文/ 徐 雁

阅读文化学学者认为,一个人面对自己的生命、生存和生活困惑时,应该借助对“有字书”和“无字书”的阅读和理解,即通过观照他人的宝贵人生经验,借鉴其丰富生活智慧,客观认识天地自然与人类社会可能予人的困惑、磨难以至打击,汲取其中可供汲取的精神营养,以求得心灵的启迪和思想的感悟,寻获到脱困解厄的可能路径,从而改变不良的心绪和欠安宁的神志,进而调适到一种平和安稳的心态——这种情绪转换的过程,便是学理上的“阅读疗愈”过程。特别是2020 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出现焦虑、恐慌等负面情绪是人们在应对不确定性时的正常反应,但是过度的负面情绪会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消极影响。在这个特殊的节点应该深入思考一下“疗愈”类读物与小微化读者服务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因为在百年人生之路上,任何人都不可能永远是一帆风顺,会吉星高照,有贵人相助的。因此,当人生的坎坷、曲折乃至厄运发生时,如何直面所谓“倒霉的事”,是对一个人的常识、知识、学识、见识和胆识的最大挑战和考验。或如当代作家毕淑敏在一篇文章中所说:“命运中的不速之客永远比有速之客来得多。所以应付前一种客人,是人生的必修。他既为‘客’,就是你拒绝不了的。所以怨天尤人没有用,平安地尽快把‘客人’送走,才是高明的主人。”她认为,多读一些书可以增长知识,尤其是看一些人物的传记,“瞧瞧别人倒霉的时候是怎么挺过去的”,是理智地度过人生“低潮期”的一个重要选项。此外她还建议:一是安静地等待,好好地睡觉,就像一只正在冬眠期的熊;二是锻炼好身体,坚信无论是承受更深的低潮,或是迎接高潮,好的体魄都用得着;三是找知友谈天,一起多多回忆人生已有的快乐时光,基本上不发牢骚。我想,这是一个社会阅历非常丰富的作家对她的读者的恳切之言,应该也是她自己人生的宝贵经验之谈。

陈孝禅先生在《普通心理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 年版)中指出:“情感是一种随感觉而来的心理状态,不同感觉会产生不同的情感……情感大致可分为愉快与不愉快两大类”;“人类的行为,大都追逐愉快而避免不愉快。‘奇书不厌千回读’,奇书使人们发生愉快之感,读之又读;枯燥无味的书,发生不愉快的情感,使人们趋避唯恐不及。”[1]为普及“阅读疗法”的知识,笔者在本文中拟推介一些包含“阅读疗愈”内容的和以“阅读疗愈”为主题的参考书。

《全民阅读知识导航》和《中国阅读大辞典》中的“阅读疗愈”

由笔者与金陵图书馆副研究馆员李海燕女士共同主编的《全民阅读知识导航》(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 年版)卷首,是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王余光教授的序言,其中强调了“耕读传家”“诗书继世”“终身阅读”和“经典阅读”这几个概念。继之是我写的前言,阐述了以“书香”为基础的“学习型家庭”和“书香校园”,是构建“书香社会”的文化细胞等问题。全书第一篇,设置了“早期阅读”“亲子阅读”“儿童分级阅读”及“家庭阅读环境”等17 个专题,其中有一个专题内容是《阅读治疗在儿童阅读中的应用》;第二、三篇依次为小、中、大学阅读推广,其中有一个专题内容是“阅读疗愈活动实施”;第四篇为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第五篇为阅读推广的文化创意与活动创新,共11 个专题。[2]这本书可以为大家开展阅读疗愈活动提供一些理论指导。

由王余光教授与我共同主编的《中国阅读大辞典》(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 年版),作为阅读文化学领域的一部工具书,全书多达229 万字。该辞典中收录了“阅读疗法(治疗)”“阅读疗法步骤”“阅读疗法类型”“阅读疗法评估工具”“阅读疗法缺陷”“阅读疗法适应对象”“阅读疗法书目”“阅读疗法心理历程”“阅读疗法原理”“阅读疗法源流”共10 个专题的内容。

其中“阅读疗法书目”是指针对读者某种类型的心理偏差和病态症状,由阅读治疗工作者所开列的推荐读物目录(包括书、报、刊及数字化读物)。因有“以书为药,对症荐书”的特点,故这个书目也被借用中医术语,称为“书方子”。拟开展“阅读疗法”服务的图书馆,理应“粮草先行”,做好该专题文献的品种集藏、内容分析,以及馆员人才培训工作。[3]

王万清的《读书治疗》与季秀珍的《儿童阅读治疗》

王万清先生的《读书治疗》,是中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专业委员会的推荐用书,其正文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读书治疗的理论”“儿童文学与读书治疗”“读书治疗的设计与咨询”及“读书治疗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其第2 章《儿童文学与读书治疗》,值得特别关注。他认为,儿歌、儿童诗、儿童故事、神话、寓言、童话、少年小说这7 类儿童文学作品,应该成为图书馆“疗愈系”主题文献专藏的对象。在第2 章第8 节,他还依据分级阅读的原理,把“书童”细分为0—3 岁的“学前阶段”,3—5 岁的“学前及幼儿园阶段”,6—7 岁的“小学低年级阶段”,8—9 岁的“小学中年级阶段”,10—12 岁的“小学高年级阶段”。因此,从事儿童图书馆业务的有关馆员,可循此引领和跟踪童读的脚步。[4]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季秀珍女士的《儿童阅读治疗》(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年版)介绍了儿童阅读治疗的原理和方法,以及这些方法所适用于何种儿童(如“创伤儿童”“退缩儿童”“住院患儿”等)心理问题的阅读治疗。该书在关注儿童相关心理问题治疗的同时,也提供了如何针对不同年龄的儿童选择阅读材料、如何设计儿童阅读治疗方案等知识。全书共有七章,依次是《儿童阅读和心理治疗》《儿童阅读治疗的理论》《儿童读物与阅读治疗》《儿童阅读治疗实施程序》《不同年龄儿童阅读材料的选择》《不同类型问题的儿童阅读治疗方案的设计》及《阅读治疗的现状与前景》。[5]该书对于家长认知儿童阅读治疗的价值和意义,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王波的《阅读疗法》与宫梅玲的《读祛心病》

《阅读疗法》(海洋出版社2007 年版)是北京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王波博士的专业代表作。该书共分五章,分别是:《阅读疗法导论》《阅读疗法在中国》《阅读疗法在国外》《阅读疗法实务》及《阅读疗法的现状与前景》。

此外,还有值得重视的附录四篇:其中两篇是关于国外“阅读疗法”研究状况的编译文章;有一篇是《阅读疗法放异彩》,介绍2006 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中“阅读疗法”在中国内地实践和推广的情况等;还有一篇是《阅读疗法研究中文资料目录》,编制者对中国“阅读疗法”及与其关系密切的“艺术疗法”“信息疗法”的研究成果,努力做了一次尽可能求全的书目统计,因此这份资料目录也就成为目前我国图书馆界人士学习和研究“阅读疗法”,进行专题文献集藏的一篇重要指南。[6]

泰山医学院图书馆研究馆员宫梅玲女士,具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是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的阅读疗法医师,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阅读与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所著《读祛心病》(海洋出版社2017 年版)一书,是我国“阅读治疗”领域的典型性案例集。作者从其长期从事阅疗咨询的丰富实践中,精选出有关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社交恐惧症等严重心理问题的典型案例30 余个,诸如“我不是坏女孩”“我如何走出童年阴影”“我原谅了伤我最重的母亲”“我的天空怎么总是灰蒙蒙”“我为什么总找不到快乐”“我的生命里没有阳光”“我为何总是当众讲话紧张”“我为不确定的未来而沮丧”“我又弄丢了我自己”,以及“甩了男友 我自己抑郁了”“拨开抑郁雾霾”“如何摆脱暗恋痛苦”“我能与强迫思维和平共处了”“原来我也可以很幸福”“打开心灵枷锁”“事实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糟”“丑小鸭的天鹅蜕变”及“爱,开到荼蘼”,等等,无不具有特定的知识可读性。[7]

书中每一个案例均由“案例故事—对症下书—疗效追踪—阅疗感悟—共鸣文献阅读疗法原理分析”五个部分构成,清晰地展示了一个经验丰富的阅疗师从事阅读治疗的专业流程,分享了其具有一定说服力的疗愈效果。因而该书不仅可以作为当事读者自疗心伤、对症排解心理困扰的自助性阅读手册,也可以作为心理咨询师、阅疗师和图书馆阅读推广馆员等推荐“阅读疗愈”系读物的依据,更是家长呵护孩子心灵、教师关爱学生心神,培养其健康人格的参考读物。

《阅读疗法实证研究》与“阅读疗法导刊”

河北联合大学(现称华北理工大学)图书馆黄晓鹂、王景文、李树民合著的《阅读疗法实证研究》,凡10 章,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在2014 年出版,共计24 万余字,是中国内地第一部有关“阅读疗法实证”的研究专著,填补了在该领域的学术空白。先后阐述了“阅读疗法”的源起、基本概念及其在海内外的发展现状;借助文献计量学的分析方法,分析了“阅读疗法”的基本科研状态;探讨了“阅读疗法”的实施步骤、应用模式、书目编制,以及循证阅读疗法、网络阅读疗法等焦点问题,梳理了阅读疗法实证研究的基本脉络,分析了“阅读疗法”在未成年人、大学生两个群体中的临床案例,认为“阅读疗法”是一种具有社会生命力的科学方法,值得进一步做好深化研究和普及推广。据该书前言介绍,“目前在国外,不仅阅读疗法的理论体系已日渐完善,实证研究也日趋成熟。这表现在一是阅读疗法机构林立;二是阅读疗法应用范围广泛,医院、图书馆、监狱、戒毒所、养老院等都有图书治疗设施,图书馆学和医疗康复学界,已经把阅读疗法列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8]

创于2012 年的“阅读疗法工作通讯”,以馆内业务工作和读者服务工作报道为主要内容,至2015年更名为阅读疗法通讯,成为主要刊载“阅读疗法”的有关文章和资讯,次年起,成为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之阅读与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的学术资料,于2020 年再次更名为“阅读疗法导刊”,以“推广阅读疗法,合乎心灵健康”为宗旨,由黄晓鹂、王景文主编。现设有“阅疗视窗”“新闻快讯”“心灵书架”“阅读育心”“阅疗案例”及“馆员书评”“知识讲堂”等栏目,目前已印刷30 余期。

《分校阅读》之《“阅读疗愈”读物与大学生心理保健》

在当代知名教育家、“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朱永新先生与笔者共同主编的“书香中国·全民阅读推广丛书”第二辑中,有《分校阅读:读物增益才华》一书。其中第三章《优良读物资源与校园阅读推广》里的第五节为《“阅读疗愈”读物与大学生心理保健》,集中探讨了“阅读疗愈”的概念、作用机制和功效,及其对大学生心理保健的适用性,推介了台湾大学图书资讯学系陈书梅教授的专著《儿童情绪疗愈绘本解题书目》和《从沉郁到淡定:大学生情绪疗愈绘本解题书目》(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9 年版、2014 年版)[9],华北理工大学图书馆黄晓鹂、王景文、李树民合著《阅读疗法实证研究》,以宫梅玲女士为代表的中国内地高校对“大学生阅疗书目”的实证研究成果等。

陈书梅教授的《从沉郁到淡定:大学生情绪疗愈绘本解题书目》,主要依据现有的绘本资源,针对台湾地区大学生常见的六大类心理问题,提出“阅读疗愈”方案:一是自我认同(如自我价值的困惑、自我定位混乱、外在差异造成的负面情绪等);二是生命成长与生涯发展(如面对未来的彷徨感、对于生涯发展的困惑感);三是负面情绪调适(如寂寞、不安、无力感、郁闷、困乏、沮丧、愤怒);四是人际关系(如结交新朋友、人际互动、群体生活的摩擦、与亲友分离);五是爱情关系(如渴望爱情、暧昧期、交往阶段、分手);六是失落与死亡(如遭逢变故、亲友去世)。针对上述心理问题,陈女士提出了“发展性阅读疗愈”的方法,即首先启迪和激发人类自己固有的“挫折复原力”——“自我修复与重生的本能与智慧”;再辅之以画面优美、故事有趣、内容轻快而又寓意深刻的优良绘本,通过阅读过程中的注意力调整,借助与自我阅历和经验相关的愉快遐想,使当事读者得以放松心情、舒缓压力,进入自我调适的状态,从而克服行动上的困境。

在该节内容中,作者还重点推介了宫梅玲、王波、张怀涛、段耀奎四位专家学者在2011 年前,以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之阅读与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推出的《面向大学生的常见心理困扰对症书目》(也见于王波所著《可爱的图书馆学》[10],海洋出版社2014 年版)一书中。该书目细分为八类,其可贵之处是在对所列各书“阅读疗愈”作用的要言不烦的点评。

一类是对应当事读者缓解求学焦虑情绪的推荐书,有《遇见未知的自己》等。

二类是超越困境、激励志向的推荐书,有《汪洋中的一条船》《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鲁滨逊漂流记》《老人与海》等。

三类是克服交际困难的推荐书,有《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自卑与超越》等。

四类是学会享受寂寞的推荐书,有《让寂寞来,让寂寞走》《善待失意 活出诗意》《孤独者的心灵漫步》《星空》《瓦尔登湖》等。

五类是令人流泪减压、平静心态的推荐书,有《平凡的世界》《活着》《东京塔》《现在很想见你》等。

六类是减轻抑郁症的推荐书,有《我的十年抑郁奋斗史》《我的抑郁症》《与快乐牵手——让抑郁的心阳光起来》《伯恩斯新情绪疗法》《超越自卑》等。

七类是减轻恋爱痛苦的推荐书,有《爱的艺术》《放下爱》《失恋33 天》等。

八类是克服求职恐惧、减轻就业压力、树立创业信心的推荐书,有《人人都能成功》《奋斗》《杜拉拉升职记》《谁动了我的奶酪》《创业圣经》《女性创业》《一分钟管理人》《永不言败》《基业长青》等。

“开编喜自得,一读疗沉疴。”(北宋文学家王安石诗句)扮演贾宝玉的越剧名角徐玉兰女士在《红楼梦》中有句著名的唱词云:“天缺一角有女娲,心缺一块难再补……”,而“疗愈系”图书作为一种或可疗人“心伤”的特种专题文献资源,具有“类型分散”“内容关联”“跨学界”“跨文本”及需得专业人士“解析释读”等方面的人文特性。因此期待公共图书馆和院校图书馆都能创建一个有特色的“疗愈系”馆藏文库及阅览室,以便为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愈”小微化读者服务提供必要的文献资源保障。

猜你喜欢

书目读物疗法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推荐书目《初春之城》
中国城市运营 地产首脑读物 房地产导刊
喜闻《论持久战》成为“最热读物”
书虫来袭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 一本人人可读,人人可受益的经典心理读物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幼儿读物网络市场供应情况调查
《全国新书目》2009年1月荐书榜
赠书书目
中央文献出版社等提供869种可供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