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的优化

2020-09-06朱义祥

天津教育·上 2020年8期
关键词:初中课堂优化途径道德与法治

朱义祥

【摘要】学校是普法的重要场所,而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教学内容具有补充作用,会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如今核心素养背景卜-,将初中思想品德改为道德与法治,其用意就在于突出法治与德治的作用,培养公民的法治意识和公德意识,凸显核心素养。而这门课程的作业设计应相应优化,升华学生遵法守法的意识,让法律法规根植于每个学生的心中。

【关键词】初中课堂;道德与法治;作业;优化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22-0093-02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Moral and Rule of Law" Homework in Junior MiddleSchool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re Literacy

(Xiashu Middle SchooI,Jur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China) ZHU Yixiang

【Abstract】 Schools are an important place for law popularization, and homework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eachingprocess, it supplements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has a direct impact on the teaching effect. Nowadays, under the backgroundof core literacy, the ideology and morality ofj unior high school is changed to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the purpose of which isto highlight the role of rule of law and rule of virtue, to cultivate citizens' awareness of the rule of law and morality, and tohighlight core literacy. And the homework design of this course should be optimized accordingly, sublimate students' aware-ness of obeying the law, so that laws and regulations are rooted in the hearts of every student.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 classroom;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Homework;Optimization approach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优化:大有可作

学校是普法的重要场所。小学、中学乃至大学都要按照国家教育部的要求设置符合年龄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学校要充分发挥好教育的功能属性,要想取得普及法律法规的显著成果,培养学生的懂法、尊法、守法的强烈意识,除了教师努力传授,作业的设计也是极为重要的。由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相对理论化,有些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设置的内容比较简单,而且用来布置作业的内容偏少。教师往往针对整个章节,综合设计作业内容,涵盖的知识点单一。其次,设计作业的形式过于简单,缺少一些辅助性的教材,学生只能死记硬背课本的内容,来应对考试。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大批量地布置作业,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优化:作作有芒

(一)有利于教师达到教学目的

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教学内容具有补充作用,会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通过学习的道德与法治的理论知识布置作业,能够巩固课堂中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能力。例如,一些客观题可以让学生了解法规条款,一些主观题可以让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对于教学目标的整体实现具有直接推动作用。

(二)有助于培养初中生的核心素养

通过课堂布置的道德与法治的作业内容,可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法律法规的认识,促进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法律、自主遵守法律,乃至宣传法律法规,进而提升自身的法治观念和道德素养,进一步体现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李天一案”,作为一名中学生,学生可以从不同层面进行探讨,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等,并且在探讨过程中要懂得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这门课程的作业设计还可以升华学生遵法守法的意识,让法律法规根植于每个学生的心中。在基于巩固道德与法治的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努力规范自己的行为,在遵纪守法的条件下,对于不法行为进行制止。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优化:作育人材

(一)实用之作:紧扣时政,贴近生活

初中教授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选择贴近实际生活的例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化课上理论知识的理解。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层面,经济、社会、政治等多方面了解,感悟生活百态。例如,我们在学习《珍爱生命》这一节时,教师可以罗列热点问题,以社会上励志的人物和事件作为讲解的核心议题,通过角色扮演了解生命的可贵,如何在面对纠纷或者实际问题出现时,能够合法保护自己的权益。通过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以及社会时政等,让学生切身体会当下的社会形态,然后巩固課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在毕业后走上社会时,能够应对各种突发状况,也能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他山之作:打破壁垒,融会贯通

对于道德与法治的授课,教师可以不仅仅局限于自身课程的传授,而是利用其他学科知识,将其融合在一起。例如,在学习“如何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讲述一些历史题材。在课前,先引入一个历史史实,以明朝海瑞执法如山不徇私情的史实,明确法律在规范公共秩序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法治观念。在课堂中引入史实,敦促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真正在社会生活中以正当的方式,运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另外,可以引入数学中的统计学知识,对一些固定区域中抵抗不法行为的记录进行统计,对此区域内出现的维权行为进行研究并总结,找出频率较高的、尚未得到解决的违法行为,然后告知相关部门进行解决。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学生也能够深入其中,切实了解道德与法治的知识。

(三)即兴之作:依据兴趣,合作探究

众所周知,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是我们进行学习活动的推动者。初中教授道德与法治的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不同兴趣进行分组,选择兴趣相同的人讨论案例,得到案例的精华阐述,或者选择不同关注点的人进行分析,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获得不同的经验。有助于更加全面地掌握课堂理论知识,同时还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考试或者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时,可以综合考虑各个层面进行解答。如果存在一些学习主动性差的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可以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一些学习比较优秀的学生将课上所有知识点进行总结并且结合到一起,有助于班级中所有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有效学习。

(四)非业之作:关注素养,拓展延伸

强化初中课程中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让学生在生活中按照法规条例的规定更好地行使自我的权利,履行应尽的义务,依照法律规范自我行为举措,严格坚守道德底线,有利于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初中的政治教师按照教学目的可以布置一些拓展延伸型的作业。

(五)得意之作:依据分层,各取所长

道德与法治课程如果要想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需要从整体进行细化,综合不同特点、不同特长学生的特点进行有效分层,明确教学的目标,以统一授课、分层作业的方式贯穿到整体课程中。教师通过对学生的个体性差异以及性格特征进行综合规划,有层次地对学生实施不同的教育模式,并且通过细心观察,随时调整学生的层次,从而发挥学生的最大潜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法治和德治教育的主阵地。受课时量和考试制度的影响,课后拓展和延伸显得尤为重要。作为课后延伸和实践运用的作业模式,必须进行有效的优化和整合,以此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韩云.浅谈政治作业的个性化设计[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31).

[2]臧柳成.探究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17(84).

[3]孔鈺.“韦寨之窗”课程:道德与法治时政微课程设计与实施[J].教书育人,2018(5).

[4]刘芳.思想品德学科实践性作业的设计[J].现代教学,2016(Z1).

(责任编辑 李芳)

猜你喜欢

初中课堂优化途径道德与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高校行政人员的绩效管理及其优化途径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优化途径分析
市场经济下的城乡规划资源配置优化途径
初中思品课生成性课堂建构的研究
尝试教学法在初中思想政治课堂上的应用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