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创新

2020-09-06王唯薇杨贵中梅新想

高教学刊 2020年25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改革国际经济与贸易新形势

王唯薇 杨贵中 梅新想

摘  要:2008年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面临了中国角色历史性转变、“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开创经贸宏图、自贸区成为开放型经济体制的前沿、服务贸易成为全球贸易发展新引擎和跨境电商、数字贸易等新型贸易业态兴起等新形势。文章对50所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分析,考查了该专业应对新形势进行课程体系改革的现状,发现了总体滞后和缺乏课程创新等问题,并给出建议。

关键词:新形势;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体系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25-0036-04

Abstract: After 2008,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profession has faced a historic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role,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the opening of the FTA,booming service trade, cross-border e-commercial, digital trade and so on.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60 universities, examines the status quo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reform of the major in response to the new situation, and finds out the overall lag and lack of curriculum innovation.

Keywords: new situation;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trade; curriculum system reform; innovation

改革開放40年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我国的外贸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人才。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修订和高等教育教学的改革,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经历过几次大调整,积累了丰富的专业建设经验,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不断创新。[1]

2008年是继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的一个新经济拐点,全球价值链加速重构,全球经济治理机制进入变革期,中国经济贸易战略和改革措施加速出台,贸易转型升级诞生新业态,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也再次面对环境变化带来的改革要求。

一、经贸新形势

(一)中国角色的历史性转变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欧等发达国家谋求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中主导制定更严格的国际经贸规则,WTO规则面临冲击,全球经济治理的版图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利用G20、APEC、区域贸易协定、“一带一路”倡议等平台积极参与全球经贸新规则的制定,开创了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角色的历史性转变。

(二)“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开创经贸宏图

2013年,习总书记正式提出包含“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合作倡议;2015年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使得“一带一路”倡议由理论建设进入到实质性推进阶段。截止2018年底,中国已累计同122个国家、29个国际组织签署了170份政府间合作文件。

(三)自贸区成为开放型经济体制的前沿

继2013年上海自贸区成立,至今一共成立了18个自贸区。2019年上半年,全国12个自贸试验进出口总值占我国同期外贸总量的10.97%;实际使用外资占比为14.5%。自贸区已经成为形成与完善开放型经济体制和改革开放高地。负面清单的采用、外贸转型升级和市场开放成为热点话题。[3]

(四)服务贸易成为全球贸易发展新引擎

“十三五”以来,我国服务贸易平均增速高于全球,2018年服务贸易进出口额达到了5.24万亿,连续5年位居世界第二。服务贸易占外贸比重从2012年的11.1%,提高到2018年的14.7%。

(五)跨境电商、数字贸易等新型贸易业态兴起

2014年7月,海关总署发布了《关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出境货物、物品有关监管事宜的公告》和《关于增列海关监管方式代码的公告》,即跨境电商业内熟知的“56号”和“57号”文件,从政策层面上承认了跨境电子商务,也同时认可了保税模式。2014年被称为是跨境电商元年。

数字贸易作为一种新型贸易方式, 是涵盖跨境电商更广泛的经贸热点前沿,目前正处于各国数字贸易规则冲突和寻求世界规则的时期。

二、新知识新能力诉求

纵观以上主要的全球变革和中国战略的梳理,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应该在人才培养上体现以下新知识及应用能力的注入或调整(见表1)。

三、修订现状

对应以上梳理的新知识新能力需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否进行了课程体系的改革?改革的程度如何?就此,我们对50所高校的近三年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调研。其中包括14所部属高校(全部为211高校,其中985高校7所), 36所地方省属高校(18所为第一批次招生,18所为第二批次招生)这些高校分布在东部26所,中部15所和西部地区9所。

因为暂时不能掌握每门课的大纲内容,所以只能从课程名称本身,也就是有无切合新要求的课程进行分析,着眼点在新课的设置上,至于旧课的内容更新,则不在此讨论。

(一)《国际服务贸易》课程开设面广,但以选修为主

95%高校样本都将讲授货物贸易的《国际贸易实务》设置为专业必修课甚至是核心课程。相比之下,只有40所高校开设了国际服务贸易,占80%,其中8所设为必修课,仅占16%。我们认为目前状况并没有完全匹配国际服务贸易在整个专业知识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当然,《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本身面临改革的需要,目前这门课抽象的理论多,比较枯燥,行业概况粗略。有的学校同时开设了《国际技术服务》《国际服务外包》等课程,加重了这个知识模块的权重。

(二)“一带一路”贸易课程没有大规模出现

在50份样本中,课程名称出现“一带一路”的只有重庆工商大学开设的《“一带一路”与内陆开放前沿专

题》必修课。其他有的高校结合自身在“一带一路”中的战略地位,如吉林财经大学开设的《东北亚经贸合作概论》、昆明理工大学的《东南亚经济与贸易》和云南财经大学的《南亚和东南亚市场概况》等课程,都很有针对性。

有的高校可能将这块内容集中在了《国际经济前沿专题》《国际贸易地理》和《中国经济专题》等这样的课程里。

关于“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类课程,更是少见于人才培养方案中。首先,跨文化交流和商务沟通类课程几乎没有,这块内容可能散见于《国际商务》《国际市场营销》和《区域经济与文化》等课程,但相对于“一带一路”倡议对跨文化能力的要求,其知识匹配明显不足。在语言方面,有的高校开设了第二外语课程,比如将泰语、越南语、缅甸语等作为了语言课程模块置于选修课体系中,是个非常好的尝试。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化发展,了解相关国家文化市场和懂语言的人才已经出现紧缺。我们认为这方面的调整有些滞后,调整课程结构和开发新课程,是当务之急。

(三)开放型经济和自贸区经济课程不突出

在50个样本上,课程名称出现了自贸区字样或反映经贸开放热点问题的有《自贸区概论》《自贸区规则专题》和《货物便利化问题研究》等选修课程。这块内容有可能被有的高校设置在了《国际贸易问题前沿研究》《经贸实务前沿》和《国际商务前沿专题》等专题型课程中,但共同问题是这些课程大多以选修课程出现,学生可能会因为选课原因而遗漏该知识模块。

(四)新的全球治理和经贸规则课程占比不大

《WTO多边贸易规则》和《WTO规则与运作》这类课程一直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6所高校开设了相关课程。如同当初国家需要掌握WTO规则的经贸人才一样,现在也需要学生了解掌握新的规则要求和变化,特别是我国的“一带一路”政策规则是如何与世界融合这方面的知识。但这方面的课程,从课名来看,几乎没有。但内容可能会在《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与投资规则》《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和《国际经济合作》等课程中会涉及到。

(五)跨境电商类课程已被普遍采纳

50%的样本高校都纳入了跨境电商类课程,但不同层次的高校情况不同。14所211高校中,只有3所开出了跨境电商课程,大部分学校仍以《电子商务》课程出现。12所一本高校开设了《跨境电商商务》,占67%,15所二本开设了《跨境电子商务》或相关实训课程,占83%,而且其中有的学校还开出了两门相关课程,包括《跨境电商运营与推广》《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和《跨境电商数据分析》等课程。

数字贸易目前还停留在科研层面,并没有进入到课程。虽然《国际服务贸易》中的技术贸易等知识模块会涉及一些,但并无法提供全面的知识体系。该领域将会是下一阶段课程体系改革的新诉求。

(六)专业必修课的雷同性较强,课程创新少

各高校在必修课模块(包括学科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或专业核心课)高度雷同,开设特色必修课的学院比较少。

学科基础课程高度集中在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和财政学、管理学、会计学等课程。专业必修课集中在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学、国际金融、国际结算、国际市场营销、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专业导论课、外贸函电、商务英语、国际商法、国际商务谈判等,这些课程都是比较传统的国贸专业课程。

但有的学校出现了一些切合热点的新课:如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开设的必修课《中国经济改革专题》和重庆工商大学开设的《“一带一路”与内陆开放前沿专题》,都很能体现新时代特色。

总结以上的对比分析,我们认为:目前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设计在适应全球新形势新环境的调整进度上总体滞后。

在满足国际服务贸易和跨境电商两个知识能力模块上,体现出了比較令人满意的调整力度,但在“一带一路”倡议、自贸区和新经贸组织、规则体系模块上的调整力度不明显,特别缺乏新的课程开发,包括新教材的开发。

四、进一步修订的建议

(一)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进行再思考和细化分解

2018年教育部发布了我国首个《普通高等学院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了国贸专业的培养目标, 并给出了“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要求框架。知识要求分别是基础性知识、专业性知识、工具性知识和通识性知识;能力要求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思维的能力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素质要求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该根据《国标》的纲领性意见,充分体现各个高校自身的定位以及该专业在国家层面或地方层面的经济服务中的角色和作用,将新时代新形势对国际经贸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新要求体现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2-3],使每一个知识、能力和素质模块都有课程支撑,每一门课程都有知识能力素质目标框架。

(二)加快新课程开发力度和旧课程的内容更新

国际经贸环境的变迁和经贸规则的发展,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建设提出了挑战。要开发新的课程,工程浩大,要编写一本新教材也要付出巨大心血,有的时候,可能教材还没有出版,又出现了新的经贸协定。和实务相关的所有课程都面临着新事物新概念层出不穷的局面。

开设专题型的、研究型的前沿问题课程,是很好的办法,但这种课程的最大问题就是课时少,难以进行相对细致系统的学习。跨境电商课程已经出现了比较完整的系列教材,涉及这个行业的方方面面,所以“一带一路”经贸往来、全球治理和经贸规则标准三个领域也应该加速进行课程开发和教材编写。

(三)创新课程,突出专业特色,打造差异化

在我们调研的50个样本中,我们发现部属高校和地方高校在课程设置上是有区别的。部属高校的最大特点是理论课多,选修课也以经济学类理论课程为主,知识面广。地方院校的必修课程设置比较遵循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传统,创新少,雷同度很高。少数的高校特色很鲜明,如广西财经学院突出其区位特点,配置了链接东南亚市场的语言、文化和市场等课程,而三亚学院突出其地方特色,加强服务贸易教学,特别是旅游服务贸易。

各专业应该像企业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一样打造专业的特色和竞争力,体现学校的定位、科研优势、师资优势、服务行业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体现出区域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输出特色人才的优势[4],形成错位和差异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秀芳,张吉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改革40年:历程、挑战和改革[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8):194-196.

[2]潘素昆.“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研究[J].对外经贸,2019(3):122-125.

[3]王薇.“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教学刊,2019(19):162-164.

[4]赵晓俊.“一带一路”框架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6):12-14.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改革国际经济与贸易新形势
互联网时代独立学院金融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优化研究
“2+X”培养模式下软件工程专业综合改革探索
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创新研究
浅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金融理财类课程的开设
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技能竞赛与常规教学融通的研究与实践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改革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3CE+B”模式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