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究

2020-09-06刘术学

现代交际 2020年14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高校

刘术学

摘要: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传统的社会思想和价值观念也在经历一系列变革,各种文化思潮层出不穷,相互碰撞,这必将给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从分析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最后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高校 校园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4-0130-02

高校被赋予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等重要责任,是传播文化、研讨学术、交流思想与价值观念的主要阵地。校园文化是高校发展的根与魂,是高校广大师生的文化取向和价值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当代社会价值取向的主旋律。进入新时代,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才能有效增强广大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使之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的把握

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我们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但某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往往缺乏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把握,流于表面,将目光着重放在了显性的物质文化建设上,而没有关注隐性的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学生在大学期间,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还在不断建立和成熟过程中,只有牢牢把握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的高校校园文化,才能让广大学生对政治方向有清醒的认识。

2.过度强调娱乐性,忽视精神文明建设

毋庸置疑,具备娱乐性质的校园文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学生放松身心、有劳有逸,娱乐过后以更高的效率投入到学习中。但高校校园文化绝对不可过分追求娱乐性,甚至将其与娱乐活动混为一谈。高校校园文化应具备教育性和学术性等特质,潜移默化地提升大学生的文化修养,提高审美层次和完善品质人格,并进行文化、科技的熏陶,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现如今,大多数高校不乏人气高且娱乐性强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校园歌手大赛、各类舞蹈大赛,等等。但具备学术性和较高思想文化内涵的活动却少之又少。在物质环境建设方面,高校也有不少设施徒有其表,缺乏文化和内涵。长此以往,高校的学术氛围会被稀释,学术精神会被消磨,教育功能也将被抑制。

3.师生缺乏参与积极性

在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中,常常出现参与者缺乏积极性的情况。学校往往将目光集中在活动的布置和宣传上,而忽视对师生的引导。教师和学生认识不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因此对校园文化活动不感兴趣,缺乏参与热情。而在参与者中,还有一部分人抱有功利心,他们为了在学分绩点上加分,为了获取奖励和荣誉而报名。这部分人即便参与了活动,也没有关注自身素质和修养的提高,甚至在活动中只是走走过场而已,这些情况都极大地影响了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质量和效果。虽然校园活动办得“风风火火”,但也难以帮助广大学生树立良好的“三观”,更难以推动健康的校风、学风和文化建设。

二、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1.践行高等教育初心使命的需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提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国高等教育是为了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大使命。我国高校的首要职能就是培养高素质、全面發展的人才,真正培养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广大学生在校园中学习和生活,时时刻刻受到校园文化的浸润和熏陶。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才能确保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科学性和先进性,由此才能做到正向引导学生群体,实现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2.战胜多元文化渗透

在全球化背景下,高校作为一个文化交融和各种思潮冲击碰撞的场所,必定会有各种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渗透进来。外来文化给中国传统文化带来营养的同时,中国文化领域也会面临各种腐朽文化的侵蚀。高校大学生正处于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时期,且辨别是非和抑制好奇心的能力不足,很容易受不良文化腐蚀。如,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等。部分大学生迷失了政治信仰、扭曲了价值观念、忘记了理想信念。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之路更加复杂和充满挑战。在我国高校教育中,要采取有效措施使大学生重新树立“主心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将引领社会精神和人们的行为。因此,高校必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建设校园文化,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

3.破解现代媒体带来的难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互联网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各种思潮在网络上汇聚,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重大影响。诚然,由于网络上信息量丰富且其拓宽了信息传递渠道,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与此同时也对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产生了负面影响,并带来挑战。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且监管存在疏漏,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行为心理和价值判断。例如,有人利用剪辑、修图和其他技术手段歪曲事实,然后利用微信和微博等社交网络广泛传播。如不及时有效打击并采取应对措施,时间越长,学生在思想、行为方面将会逐渐偏离正常轨道,这将大大影响大学校园文化健康发展,甚至严重危害广大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路径与举措

1.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源和灵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和方向。广大青年学生的思想引导、文学追求、价值取向关乎着我国社会发展的未来。正因如此,在当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就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当前,一些高校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通过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等方式方法,增强广大学生及青年教师的理想信念,提高他们的理论修养、政策水平、学习能力、创新实践等。这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引领者进一步发挥辐射作用,影响和带动更多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的全体学生共同进步,从而确保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高质量发展。

2.发挥思想政治课程功效

高校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思想政治课程。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程的效用对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政治素养有着重要意义。在实际工作中,首先,应该依据不同时代的发展需求不断更新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目标,提高思政课程的设置水平和实际效果,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和亲和力,结合实际全面满足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发展的需要。其次,要进一步强化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将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将言传与身教相结合、将潜心学术与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增强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最后,通过定期学习培训,增强教师整体教学质量,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使理论联系实际,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例如,开展“中国梦”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魅力。还可以通过改革开放教育、红色革命教育、“抗疫教育”等,让大学生深刻感知理想信念的内涵和信仰的力量。

3.充分利用网络等新媒体

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使网络等新媒体逐渐充斥着我们的生活。高校可以利用网络等新媒体亲和力强、覆盖面广和渗透性高等特点,思考和规划校园文化建设。一方面,认识到新媒体手段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其传递、引导作用,激发广大高校学生的热情,使其积极投身到校園文化建设。如,通过学生常用的QQ、微博和微信等平台,定期发布思想性和趣味性共存的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监督机制,设置专职人员进行管控,使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四、结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和内在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域中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要进一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同时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有机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

参考文献:

[1]吴文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开放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1).

[2]杨宏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文化建设路径创新研究:以西柏坡纪念馆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做法为例[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7(4).

[3]张艳芬,张艳华,张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中农村学校文化建设路径[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9).

[4]高昂.“三成”教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切入点[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

责任编辑:杨国栋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建设高校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校园文化建设在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