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手机娱乐沉迷倾向的相关心理因素研究

2020-09-06于航

现代交际 2020年14期
关键词:心理因素手游大学生

于航

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手机娱乐沉迷倾向的相关心理因素。方法:使用SCL-90自评量表及自陈手机娱乐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发放300份问卷对陕西省三所大学1—4年级300名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从中筛选出有效问卷282份与部分大学生SCL-90测评常模进行比对。结果:大学生对手游的喜爱程度与其抑郁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观看抖音时长与其焦虑因子极其显著(p<0.001),对抖音的喜爱程度与其人际关系敏感因子有显著相关(p<0.05)。结论:大学生的手机娱乐沉迷倾向与其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因子有紧密的关联性。因此,调节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情绪,可以有效缓解大学生因过度使用手机而产生的娱乐沉迷问题。

关键词:手机娱乐 沉迷 心理因素 大学生 手游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4-0118-02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手机网民规模达到了8.47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99.1%,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到6.48亿,其中大部分为青少年。手机因其随身、随时、私人化等特点愈来愈扮演着互联网传播媒介的重要角色,互联网和手机终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短视频的快速发展,引发了青少年不同程度的网络娱乐沉迷问题,严重影响其学习进步和身心健康,甚至出现人身伤亡、违法犯罪等恶性事件。因此,解决手机对大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和社会危害的问题还任重道远。

文献资料表明,美国学者德弗勒(Defleur)和鲍勃·基洛奇(Ball-Rokeach)在1974年提出了“媒介依赖”理论[1],指出媒介是联系人与社会的纽带,人越来越依赖媒介,则媒介对其产生的影响也就越来越大。邵蕾蕾和林恒认为手机依赖现象符合“行为成瘾”概念,即由于某种原因而过度滥用手机,导致手机使用者出现生理或心理上不适应的一种病症[2]。徐华等人则将其定义为:由于重复地使用手机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且产生强烈的、持续的需求感及依赖感的心理和行为[3]。澳大利亚(Bianchi)对民众大规模测试后认为外向的低自尊的人格特征更有手机依赖[4]。秦曙认为,自信水平不高、孤僻、低自尊及自我评价的人也会造成手机依赖[5]。

国内外对大学生手机娱乐沉迷倾向的研究尚在起步阶段,手机娱樂沉迷倾向尚未见概念界定。当前,据国内一些学者的研究表明,产生手机沉迷倾向可能与性格因素有关。基于此,对陕西师范大学、西安邮电大学、西北政法大学300名本科生进行测试,通过SCL-90心理诊断量表自评结果,根据玩手游、观看抖音时长与其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期为因手机娱乐沉迷问题导致身心出现亚健康的大学生行为调试及矫正提供参考依据,引导大学生养成正确使用网络的好习惯。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对象

随机选取陕西师范大学、西安邮电大学、西北政法大学本科生共300名,采取发放问卷的方式对本科生进行测试,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300份,有效问卷282份,有效回收率为94%。其中男生126人,女生156人,年龄17-25岁。

2.方法

(1)依据自编《自陈手机娱乐基本情况调查问卷》,重点调查大学生对手游、抖音的喜爱程度及玩手游、观看抖音的时长。

(2)本文使用了国际权威的SCL-90自评量表,实行 1(没有症状)到 5(极严重)级评分制,要求被测试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答,所有收集信息采用SPSS21.0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本文通过对自编自陈手机娱乐沉迷倾向的问卷统计,以及选取SCL-90量表中的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如表1所示,通过从SCL-90量表中选取的大学生心理因子与全国部分地区大学生常模比较可知,大学生的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均达到极其显著(p<0.001)的水平;焦虑达到显著(p<0.005)的水平。这一结果表明,大学生的手机娱乐沉迷倾向与心理因素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并且在学生群体中,手机娱乐沉迷倾向者显现出高焦虑倾向、抑郁倾向、人际关系紧张等负面情绪。

访谈被试结果显示,具有焦虑倾向的大学生往往会感觉到个人挫败感及强烈的消极情绪等焦虑特征,且本身没有意识到引起焦虑的原因,焦虑感强烈的人会试图把手机娱乐当成精神的慰藉,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因此笔者认为,大学生选择娱乐作为一种缓解焦虑情绪的方式,幻想从手机娱乐中增强自信,对手机形成依赖甚至沉迷,久而久之开始感到不适应现实生活,深深陷入焦虑状态中,只能靠手机娱乐来寻求补偿,于是手机的虚拟世界成为心理脆弱大学生的“避难所”。

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喜欢与手机“作伴”,喜欢沉浸在像“抖音”这样的娱乐软件中不能自拔。据统计,大学生观看“抖音”时长与焦虑因子的相关性达到极其显著(p<0.001)的水平,说明大学生观看“抖音”时长与焦虑因子有高度的相关性。根据自编手机上网基本情况调查表可知,有手机娱乐沉迷倾向的学生刷“抖音”时长在2—3个小时,刷“抖音”成了排解情绪、消磨时间的方式之一,甚至出现了如“抖音依存症”这样的病理现象。目前,一系列问题正在影响学生群体的身心健康状况,弱化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如:因过度沉迷于“抖音”无法自拔、价值的导向和行为的选择必须从“抖音”当中找寻依据、满足于“抖音”的虚拟社交而回避与现实社会的互动等。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缺少与人的沟通,使他们未能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造成人际关系敏感(p=0.012<0.05),只能通过手机娱乐来填补内心的空虚,而一旦沉迷于虚拟世界,他们亚健康的心理状态将会更加严重。大学生的三观与认知方式尚未定型,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而“抖音”上经常会有不适宜大学生观看的内容,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会产生负面影响,导致他们不能客观地认知和适应社会,会变得更加消沉,沉溺于虚拟状态中,更甚者出现心理疾患。

大学生对手游的喜爱程度与抑郁倾向存在显著相关(p=0.044<0.05)。以往的研究表明,有抑郁倾向的人常常会感觉到莫名其妙的心情不好,会有无用、无助和绝望感。长期玩手机游戏的学生更容易出现抑郁状况。现在的手机游戏大多数设置是人物带入情节的形式,很多大学生在玩手游时会把自己当作网络中的虚拟人物,产生幻觉和妄想,并效仿游戏中的人物以满足自己的成就感,最终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可以看出,网络游戏是导致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重要因素,甚至是他们走向违法犯罪道路的催进剂,因为过度沉迷手机游戏而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已不容忽视。

三、讨论

在移动网络开放的时代,由网络构建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与生存状态深深影响着一代人的认知、情感、思維与心理。社会思潮的多元化,各种价值观念交汇,新自由主义、享乐主义、普世价值观等错误的思想很容易通过网络渗透进校园,对大学生的思想造成干扰;加之移动网络信息流动速度过快,接收到的都是碎片化的知识,并不能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容易使学生陷入思想迷茫的状态,导致大学生在学业方面感到吃力;一旦成绩下滑,会产生自责、什么都不如别人的想法,转而投身于网络寻求理解安慰。这种状态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疏导,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四、结语

研究大学生手机娱乐沉迷的因素并找出解决方案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这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及自身四个方面的共同努力。社会方面应该更多传播社会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加强全民心理健康意识。学校应该积极开展各种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消极情绪。同时,学校还要减轻学生的课业压力,不以成绩的好坏来评判学生,而是要看到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应找出导致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的环境因素和大学生人格品质的缺陷和不足,加大力度培养大学生的个性品质。家庭也要与时俱进,革新教育理念,改善教育方法,积极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和谐环境,让大学生以良好的姿态去迎接美好的大学生活。

参考文献:

[1]梅尔文·德弗勒,桑德拉·鲍尔.大众传播学诸论[M].杜力平,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0.

[2]邵蕾蕾,林恒.大学生手机依赖问卷的编制[J].社会心理科学,2010,25(10):126-130.

[3]徐华,吴玄娜,兰彦婷,等.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1):26-27.

[4]Bianchi.Mobile phone research:Summary of the findings of the research [J].International Handbooks on Information Systems,2008,1(1):67-77.

[5]秦曙.大学生手机短信使用与个性特征的相关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9,6(2):31-34.

[6]唐文清,黄献,王恩界.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与人际关系困扰和孤独感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8,32(12):1045-1049.

责任编辑:孙瑶

猜你喜欢

心理因素手游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因素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及措施
创新教学模式 培养学习兴趣
鞍山市高中学生足球运动技术学习影响因素分析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休闲手游荣光不再,该杀回马枪了
评出来的“S级手游”,水太深
策略手游市场,现在争还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