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产品冷链物流金融体系建设探析

2020-09-03姚伟

商场现代化 2020年14期
关键词:冷链物流供应链金融

摘 要:我国作为农产品生产与销售大国,能否保证农产品销售体系的高效运行,将直接影响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农产品冷链物流金融体系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产品销售运行体系,其通过农产品企业、冷链物流企业以及相关商业银行的协同合作,在最大程度上对于三者的经济效益进行提高。农产品冷链物流金融体系的建立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发展趋势,如何完善相关制度,提高整体运营效率成为有关企业的一大关注重点。

关键词:冷链物流;农产品供应;供应链金融;金融保障体系

本文将通过如今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金融的现状、建立农产品冷链物流金融体系的可行性研究以及完善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金融体系三部分进行相关探讨,希望能够给予有关企业以及金融管理人员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

一、如今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金融的现状

1.相关实施制度逐渐完善

随着相关人员对于农产品冷链物流金融相关问题的不断深入,导致其有关的实施制度愈加全面,农产品冷链物流金融相关业务的开展也逐渐得到国家与政府的支持,其体系的构建也在不同法律与政策的推动下愈加完善。想要完成农产品与物流金融行业的不断深入,其最主要的保障就是与之相关的不同的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近些年我国对于农产品冷链物流金融业务的发展极为重视,其表现为不断出台的各种行业标准与法律政策,包括:《鲜、冷肉运输条件》、《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以及《速冻米面食品标准》等等,这些规章制度的确立使得相关部门以及产业在运行相关工作以及建立相关制度时做到有法可依,进而在保障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金融业务顺利运营的基础上,推动物流企业以及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但与之相应的《担保法》以及《银行法》等等与信贷问题相关的法律,却有着过于笼统、广泛且不够细致的缺点,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动产担保方面的工作得不到有效的实施,从而影响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务的有序进行。

2.整体运营环境存在问题

农产品冷链物流金融业务的相关创新,在政府及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增强其整体金融体系的系统风险防御制度是十分有必要的。随着农产品冷链物流金融业务的不断深入,相关金融部门在政府的积极倡导、鼓励下纷纷开始建立农产品冷链物流金融产品的创新制度以及与之相匹配的服务创新业务,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促进整体运营环境的完善。但是由于我国地广人多,政府及相关金融监管机构对于各地金融部门的管理与监督体系存在着许多漏洞,其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农村相关金融部门对于有关工作运行的目标、功能及意义认识不够明确,导致农村整体金融框架不够稳固,对于相关工作的运行缺少与之相适应的规章制度。二是农村相关金融体系存在着正规与非正规衔接不当的问题,一些农村非正规金融体系与正规体系不能正确地进行对接工作,不能形成相互帮扶的良好关系。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整体金融环境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导致了其整体运营的相关环境难以保障,相关工作运营体系难以建立,从而影响农产品冷链物流金融业务的顺利运营。

3.信息网络化工作体系逐渐建立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我国冷链物流体系的建立逐渐成熟、完善,各地逐渐掀起了冷链物流体系建立的热潮。对于新鲜农产品尤其是生鲜产品,使用冷链物流体系不但有利于产品长时间的储存,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品整体质量,其对于我国农产品产业的持续发展以及整体工作质量都有着极好的保障。冷链物流产业作为一项工作基数极大的运营产业,其每天需要处理的货物以及客户信息极多,但是随着我国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电子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被逐渐广泛运用于冷链物流产业的相关工作中,包括:货物及客户信息统计与分析、货物运行路线设计以及企业自身相关资源的管理工作。然而现如今我国信息数字化管理、分析制度仍然存在着许多缺陷,还需要相关的企业部门以及管理人员不断地进行探索、研究,从而不断提高、创新、完善相关的工作制度,为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基础。将新型的科学技术以及数字设备融入到农产品冷链物流金融产业中,不断提升我国农业产业以及物流产业的經济效益。

二、建立农产品冷链物流金融体系的可行性研究

1.相关制度环境

农产品冷链物流金融业务作为一种移动资产质押、转移的金融融资业务,其能够顺利有效的进行离不开相关金融方面的制度、法律的支撑。其中最为重要的法律支撑便是关于移动资产担保方面的法律法规(在我国拥有的关于动产保障法律包括:《担保法》、《银行法》以及其他地方的法律法规),完善细致的动产担保法律可以为冷链物流金融业务的有序进行提供保障基础。总的来说冷链物流金融业务能否在我国得到广泛的使用,离不开我国金融方面的法律制度完善程度。

想要在农业产业方面促进冷链物流金融的发展,必须要基于遵循相关农业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为促进以及规范农业产业与冷链物流金融体系的融合,我国近年来颁布了许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行业规范(包括:《鲜、冷肉运输条件》、《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以及《速冻米面食品标准》等等)这些制度的颁布为相关地方性部门制定适宜、科学的具体实行政策以及管理制度提供正规的依据,从而能够促进、规范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金融业务的整体发展趋势以及质量、水平。

2.相关技术环境

近些年来国家对于相关冷链项目的发展运营模式上加大了极强的重视力度,有关部门相继出台、实施了“超农对接”、“放心肉”等冷链扩展项目,这些项目都在实施制度上明确规定了有关产品的整体质量的安全范围,从而在保障相关制度合理运行的基础上一定程度地提高冷链物流金融的发展速度。随着国家对相关项目的关注与大力支持,有极大一部分的农产品企业以及食品加工企业越来越注重在自身企业与冷链物流企业深度融合问题上的探索与研究,甚至一些以前没有接触冷链物流体系的产业也开始不断创新、优化、完善相关的销售、运输体系,希望能够在自身企业与冷链物流体系相关结合的过程中,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

随着我国电子网络技术与人们工作、生活乃至学习的不断融合,冷链物流金融企业也在不断引进、优化相关的数字网络电子技术。金融企业作为一种数字集成的企业,其在运用电子设备进行工作的时间上极为悠长,同时物流企业作为一个工作基数极大的企业,其在货物统计管理以及客户信息收集分析的工作上急需相關电子网络技术的支撑。冷链物流金融企业作为上述两种企业的结合体,其更是注重电子网络技术在相关工作中的运用与发展,通过电子技术深入了解相关链接的运营状况,全面、细致地掌握货物以及客户的相关信息,有助于整体行业的有序运行。

3.相关市场环境

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是商业银行、冷链物流企业以及农产品企业的结合,在如今市场竞争环境愈加激烈的情况下,涉及的三方企业都有着极大的合作意愿。我国农产品生产、加工及销售企业的运行模式大多为小型或中小型企业以及分散独立的自身企业,这些运行模式的企业具有极大的潜在市场以及开发优势,但是其也存在着许多的漏洞,例如:资金需求与整体资金拥有量不匹配、自身经济实力不足导致经济体系相对薄弱等等。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其拥有着极大的开发价值,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必然会与冷链物流体系相联系,能够凭借冷链物流相关技术以及管理运营模式的优势,对于日后生产、加工以及销售工作过程中保障产品整体质量,扩展相关销售群体以及降低相关金融风险。

由于我国整体地广物博的地理环境特点,农业产品生产成为我国占比极大的一项企业,同时农产品的消耗以及出口量也是十分可观的(在世界农产品生产总量排行中,我国的水果蔬菜、禽蛋肉类以及水产品的排行均位居前列),我国整体生鲜农产品的投放市场的数量近几年来不断增长,同时我国肉类食品加工厂的建设数量也在逐年增加,由以上市场整体容量情况可知,我国实行农产品冷链物流金融体系是有着极丰厚的生产基础的,相关潜在市场的开发潜力极大。

4.有关参与主体

农产品冷链物流金融运行体系就是有关金融机构借助物流产业相关技术、管理优势,对我国小型或中小型企业以及分散独立的自身企业相关产品的销售提供物流运输金融,在扩展我国小型或中小型企业以及分散独立的自身企业销售范围,解决资金不足问题的同时开发金融企业以及物流企业潜在的消费群体,提高相关产品市场占有率,拓宽整体经济收益渠道,在最大程度上实行多方共赢的新型社会运营模式。

三、完善、发展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金融的具体对策

1.积极创新金融保障机制

冷链物流系统对于整体环境的温度要求极高,其要求产品时刻处于低温的状态,以便能够保障需要冷藏或冷冻产品的整体质量。冷链物流相对于一般的传统物流模式,其建设运行需要的整体成本更高,然而与其相适应的农副产品整体利润可提升的空间较少,如果与冷链物流系统相结合,其运用在物流服务上的费用就将占据冷链物流总成本的极大比重,冷链物流服务费用较高也是阻碍农产品生产、加工、经营企业与冷链物流体系不能很好融合、合作的一大原因,这对于冷链物流金融产业扩宽经营渠道、提高整体经济效益以及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保障产品质量、拓宽销售群体来说是极其不利的。如果冷链物流企业能够同金融服务产业共同商讨、探索、创新保障体制,为农产品经营企业解决成本过高这一问题,将会大大减少农产品经营企业的顾虑,使其能够更加积极、愉悦地投身到冷链物流金融体系的运用工作中,能大大提高、发展农产品经营企业、冷链物流企业以及金融服务企业三者的整体经济效益。

同时相应的金融机构以及部门应该积极探索制定不同的流动资产担保政策(如:企业担保、运输担保、回购担保等等),为农产品经营企业与冷链物流企业合作的稳定性提供保障基础。同时积极运用金融机构遍布范围广的特点,为农产品冷链物流工作提供全方位的保障以及服务工作。

2.积极推行农产品行业协会的运行

农产品行业协会是由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以及个体共同建立的组织,它是由相关政府机构批准建立且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民间中介组织,其建立的主要目的就是为农产品生产经营组织以及个人提供相关的服务。农产品行业协会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小型或中小型企业以及个体经营企业在资金、运行力度上的问题,为能够更快更有效率地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金融业务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由此可以看出积极推行农产品行业协会的运行,对于冷链物流金融企业以及农产品经营企业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国家应该积极推行农产品行业协会的建设与发展,相关政府部门应积极出台相关的保障、规范政策,为协会的发展提供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政策上的支持。现如今我国并没有制定明确、完善、全面的相关制度与政策,不同地区对于农产品行业协会的推行、发展、帮扶力度不同,导致我国农产品行业协会整体发展极为不平衡,同时农产品行业协会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从而阻碍相关运行工作的顺利实施,有关合法权益不能受到保障。在这种情况下,各地政府应该积极推进对于农产品行业协会的帮扶政策,为其提供专业的人才支撑以及资金设备支撑,明确协会的整体地位,同时出台一些相应的优惠政策。

3.加大建立农产品担保基金的力度

农产品经营企业受季节、气候、环境变化的影响极大,生产与消费渠道存在隔阂,同时产品价格飘忽不定、波动极大从而导致相关的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所要承担的市场、金融风险极大,导致农产品冷链物流金融业务的整体运行工作的实施不能得到保障,整体稳定性极低。在这种情况下,农产品担保基金的建立就显得极为重要,通过相关担保资金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为农产品物流运输工作提供保障,减少相关的金融风险。农产品行业协会的会员自愿进行担保基金的缴费工作、协会人员将相关资金整理、集合,同时由冷链物流企业以及商业银行各派一人进行相关资金的管理。农产品行业协会根据会员缴费金额以及数量的情况进行不同的担保政策,通常是缴费的金额越高,其对应的担保数额越高。同时农产品行业协会将担保基金存入到与之相合作银行的专用账户中,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由于部分会员违约导致的连带还款责任。对于担保基金的数量、金额、相应的担保信息以及会员的缴费状况等等都要实行公开透明的政策以便后续人员能够方便检测与监督,同时设立明确、细致的保障制度、严格遵循专款专用政策。

4.积极推行传统信贷政策与供应链金融工作的融合

由国外传来的供应链金融体系,我国各商业银行的态度经历了由怀疑到尝试、由尝试到发现价值、由发现价值到如今积极推行的变化。供应链金融的主导思想以及主要目标是为了稳定各供应链节点相应的企业之间的关系,在整体交易工作的运行过程中,让授信资质较差的企业与相关的核心企业合作、对接,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对整体供应链的金融风险控制,简单来说核心企业是整个供应链风险控制的核心。同时对于商业银行的发展,供应链金融作为其进入小型或中小型农产品经营企业市场进行融资业务的关键,小农经济体系存在的风险极大也是不可避免的事实。银行在对小型或中小型农产品经营企业进行识别、选取的工作中,进行融资思路的转变与创新,对于解决后续授信资质难的相关问题有着极大的作用,在小型或中小型农产品经营企业进行融资工作时,要积极推行供应链金融与物流金融的结合,使其能够在避免相关金融风险的同时,大大降低相关风险的影响力度,从而为农产品冷链物流金融企业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积极推行、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金融体系的建设不仅可以保证农产品的整体质量,拓宽农产品销售的群体,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相关企业的整体效益。农业产业、冷链物流产业以及商业银行应该加大合作力度,共同探究、制定相关制度,从而形成三者共同进步发展的良性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学鹏.农产品冷链物流金融体系建设探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0,42(02):77-79.

[2]卿凯.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的金融支持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8.

[3]陈文莉.供应链金融视域下的农产品冷链物流金融运行模式探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5(19):34-35.

[4]李阳.农产品冷链物流导入物流金融服务的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

作者简介:姚伟(1978- ),男,汉族,硕士,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数理金融

猜你喜欢

冷链物流供应链金融
打造产融结合平台推动企业财务转型
基于供应链金融视角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选择研究
面向供应链金融支付清算系统建设的探讨
基于logistic模型的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估
浅谈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海南发展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SWOT分析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对于药品冷链物流管理的研究
金投手抢滩湖南银联移动端,打造“供应链金融”生态
杭州市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