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教养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

2020-09-02沈涛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31期
关键词:家庭教养方式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沈涛

【摘要】在我们国家,因为外来人口务工的现象,导致我们国家留守儿童的问题较为严重,虽然说许多留守儿童都能够在自己的家中不缺吃喝得到一定的教育,但是事实上他们的心理因为缺少父母的陪伴,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从而引发留守儿童犯罪。在留守儿童成长的道路上遇到的各种问题没有办法得到父母的指导和帮助,也是使他们心理出现问题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家庭教养方式  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31-0024-02

引言

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都备受国家重视,很多有关儿童会出现的心理问题都由专家专门探讨,但一直以来有关于留守儿童的问题国家关注十分少。不过现在很多地方都开始重视留守儿童,进行了有关报道,所以国家各界人士也对这种现象进行了调查研究。经过各种研究表明,父母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像一盏照明灯,指引着儿童前进的方向,让他们拥有动力,他们学习父母的行为与说话方式,一切都受到了父母的影响,如果没有亲情的滋润难免会对孩子造成一些心理问题。一般的留守儿童会有其他的看护人,看护人的行为会影响到留守儿童的心理,父母也会由于外出改变了对子女的教养观。

一、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方式

留守儿童的父母是为了给孩子带来更好的生活条件才外出务工挣钱,但是他们却忽视了外出打工挣钱,便没有办法给孩子带来很好的陪伴,对于孩子来说很容易形成心理问题。同时,孩子在亲情环节中缺少了最为重要的父母之情,他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甚至会遭受到一定的歧视和忽视。而且他们缺乏父母的指导,在许多行为上也无法很好的判断是对是错,缺乏正确的是非观念。在我们国家主要的留守儿童家庭大体被分为以下这四类:

第一类是由父辈进行看管。这种父辈并不是指父亲这一类,而是指的是父亲的兄弟姐妹对孩子进行一定的看管,但是事实上在这种家庭中,孩子很容易得到溺爱或者歧视,虽然说看管孩子的是父亲的兄弟,但是事实上是很难把握好这个尺度的,而且在同辈人中也有可能有自己的孩子,这样的方式会使孩子得不到更多的照顾,同时也会让孩子思考为什么别人可以和自己的父母在一起而自己不可以。

第二种是隔代看护。这在现如今的社会是十分常见的一种现象,这种看护方法要么会造成溺爱情况的出现,要么就会使孩子受到老一辈观念的影响,在许多事情上做出错误的决定。当然因为观念上存在的差异,也会导致小孩与看护他的爷爷奶奶发生矛盾,甚至在后期,因为叛逆没有办法很好地树立自身的三观,从而引发一些不良问题:如果隔代看护对于孩子是溺爱的话,那么在后期孩子会变得更为自私,但是如果隔代看护时对孩子进行一定的虐待,那么会使孩子变得自卑胆小。这种情况都是家长不希望看到的,虽然说我们不能否认隔代看护确实能够给予孩子一定的关爱,但是事实上如果隔代看护没有办法把握好那个尺度的话,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他们形成心理问题的关键因素之一。

第三种是同辈或者自我看护。这种情况下家里人会把自己的孩子交托给孩子的哥哥或者姐姐,但是哥哥和姐姐其实也只是年纪比较大的孩子,如果他们自身没有树立起较好的观念,那么很容易将自身的观念带给小朋友,从而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重要的是尽管是哥哥和姐姐,但是事实上他们也只是一个大孩子,他们自身也没有得到完全的成长,在面对社会压力以及家庭压力的同时,他们也没有办法做出很好的抉择,让孩子去照顾孩子,是很难帮助孩子得到健康的成长[1]的。

第四种则是单亲看护,由爸爸或者妈妈对孩子进行照顾,大多数情况下是妈妈居家对孩子进行照顾,但是事实上,如果孩子没有父亲的支持的话,在他们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很容易受到别的小朋友的欺负,同时,在孩子的成长中是十分关键和重要的角色,如果孩子没有得到父辈有力的支撑的话,在后期的成长中可能会变得更为胆小懦弱,虽然有部分孩子会为了能更好地保护母亲而变得强大,但是事实上在他的内心中仍然是敏感和脆弱的。

二、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分析

留守儿童指的是在十六岁以下的儿童,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心智还未发育完全,正是需要父母关爱引导的时期,但由于不同的教养方式,可能会对儿童产生不好的影响。留守儿童的现象大多数是存在于乡村中,父母为了孩子以后能够拥有更好的生活,从而选择外出打工,但也因此与孩子聚多离少,一年之间家长孩子见面的次数较少。在乡村的留守儿童大多数会被寄养在他们的爷爷奶奶家中。爷爷奶奶因为年纪较大的原因,现代通讯工具的使用上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虽然说留守儿童没有办法真真切切的和父母有一定的见面时间,但是现如今,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如果能够运用一定的科技手段,可以让孩子和家长有更多的接触,许多留守儿童的问题都能够得到一定的避免。但是因为爷爷奶奶没有办法很好地应用科技手段,导致留守儿童很难与家长有更多的接触,大多数时候都是通过语音电话等与家长进行一定的沟通。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对父母的思念得不到一定的缓解,同时父母也没有办法对孩子的一些错误行为进行管教,从而导致后期很多留守儿童问题的发生。同时,在大多数留守儿童中,他们所受到的教育并没有办法满足他们现阶段的知识需求,同时,部分留守儿童因为是乡村留守儿童,而乡村的教学资源与城市的教学资源相比是有着一定不足的,而且大多数教学老师没有办法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给予一定的辅导,这就导致许多留守儿童在知识的学习上以及日常的心理疏導上都没有办法得到及时的满足,很大程度上也是留守儿童后期出现问题的诱因。

例如在各种各样有关留守儿童的调查中我们可以发现:单亲抚养的孩子十分敏感,没有信心;隔代看护的孩子由于溺爱使他们十分幼稚,心智不够成熟,比较任性;父辈看护的孩子由于长期寄人篱下,没有安全感,性格过于偏激很敏感,自我看护的孩子由于没有父母的陪伴,可能会嫉妒其他人家庭的温暖产生不好的心思做出不好的行为。这一系列都是留守儿童正在面对的问题,如何更好地关注留守儿童,促进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正是我们面对的严峻问题。

三、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引导

(一)构建一个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帮助留守儿童,更好地解决自身心理问题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在现当代社会中,如果没有办法很好地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那么会使我们国家外来务工人口在务工的时候放不下心中的牵挂,也会使留守儿童在后期的成长中,将面临很大的困难。要更好地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问题其实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学校应该发挥它最主要的作用,学校是学生除了家庭中能够接触的时间最多的,教师应该更多地进行一定的沟通交流,教师要对学生的日常状况进行一定的了解,同时对于留守家庭的孩子,教师不能着重地将留守这个问题进行放大。避免因为这个问题而使留守儿童受到其他同学的忽视或者是歧视。同时教师也要对留守儿童心理出现问题的时候进行及时的疏导。

例如当留守儿童与自己身边同学发生矛盾的时候,教师并不是第一时间要对留守儿童进行保护,而是要真正了解清楚事情发展的经过再去判断谁对谁错,在许多情况下教师会因为孩子是留守儿童,而给予过多的关爱而怜悯,这就造成了留守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了一定的纵容,虽然说留守儿童我们是应该体谅他的成长环境,但是事实上教师更大的义务是帮助他树立正确的三观,使他能够更好地与同学之间进行沟通和相处,而不是将自身是留守儿童这个问题作为他逃避责任的一个点。而且教师平时也要多与家长沟通,让家长通过其他方式更多地给孩子感受到他们对孩子的关爱[3]。

(二)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承受能力

很多留守儿童都十分敏感,缺乏安全感,这样的儿童在面对问题时总是陷入困境。如果留守儿童有了更强的承受能力,在面对打击与困难时就会更容易解决。所以,监护人在进行教育时,应该培养心理知识,养成儿童独立健全的人格。

例如,学校与家长都开展一些活动来培养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在家里,监护人多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告诉孩子怎么样与同学和平相处,教会他们应有的礼貌与行为,让孩子在成长中形成正确的三观。学校多组织有关心理活动的知识讲座,让留守儿童能够了解更多这方面的知识。

(三)加强父母对留守儿童的关爱

即使不能陪伴在子女的身边,但父母应该时刻让子女感受到自己对他们的关心,让子女感受到温暖。多与子女进行交流,不让孩子有自卑心理。现在的时代手机早已必不可少,父母可以多通过手机互联网等与孩子随时随地进行交流。父母应该时刻让子女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养成子女完善的心理。父母也应该多与教师进行交流,了解子女在学校的表现与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与教师共同建设好孩子的心理健康,参与到孩子的成长当中[4]。

(四)提高教师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疏导能力

在大多数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中,他们更多接触的是教师,如果他们能够在留守儿童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的发现及疏导,那么很大程度上,现如今社会上出现的许多留守儿童问题,都将能够得到解决,同时,许多留守儿童的孩子也能够通过教师对他们的关爱,弥补他们生活中父母关爱的部分的缺失。在部分留守儿童偏多的地区,国家与政府要对当地的教师资源进行一定的补给,同时也要对当地的教师组织一定的培训,让他们学会如何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上的疏导以及如何给予留守儿童一定的关爱。文中,网友提到许多地区的留守儿童,大多数存在于乡村,在乡村地区的教师资源是与城市相比有着一定的差距的,如果乡村教师资源能够得到一定的提升,又或者是在乡村学校中调拨一定的心理咨询老师。那么很大程度上能够更好地帮助留守儿童更为健康的成长。而且在教师的日常生活工作中也要加强与留守儿童的家庭沟通,在部分留守儿童的心目中认为爸爸妈妈不将他留在身边,是一种不爱他的体现,但是事实上,父母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并不是言语上能表达的,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通过自身的能力,将留守儿童父母对留守儿童的爱,用别样的方式表达出来,让留守儿童更能理解父母对他们的关爱,弥补他们心里面部分缺失。

例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要留意自己班级中有哪部分孩子是留守儿童,同时要对他们的日常生活进行一个跟踪了解。在多数留守儿童心里面都是渴望着能够得到更多的关爱,但是事实上,如果教师不对孩子进行一段时期的了解和沟通的话,是很难走进这个孩子的内心,从而去了解他内心的真实想法的,所以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要尽可能地和留守儿童加强沟通,但是在与他进行沟通的时候,要端正自己的态度,不能以一种怜悯的姿态去进行,这样很容易激起留守儿童的反感。同时,教师也要尽可能与留守儿童的家长取得联系,多和他们沟通,向他们指出给予孩子足够关爱的重要性,以及将孩子近期的学习状态以及心理状态向家长告知,并且要告诉家长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弥补孩子心里面对父母关爱的那份渴望。虽然说可能在部分留守儿童与父母沟通这件事存在一定的难度和问题,部分留守儿童的父母没有办法表达自己对孩子的思念,以及对孩子的爱,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作为孩子与父母之间沟通的桥梁,让父母对孩子的爱能够更好地表达出来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对留守儿童心理上进行一定的疏导和引导,使孩子能够更好地明白自己并没有缺失父母的爱,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出现。

结束语

留守儿童的问题十分严重,在很多地区留守儿童的心理都十分脆弱,我国面对这种现象应该找出措施,建设好留守儿童的心理。家长应该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子女感受到父母的关爱,与子女构建良好关系,保持与教师的沟通,参与到子女的成长当中,避免子女性格缺失。学校也应该做好相应工作,重点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建立心理咨询室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及时解决留守儿童产生的心理问题,与家长积极沟通来弥补家长缺失的陪伴。政府也应该出台相关政策为留守儿童创造便利条件,希望我们的国家会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及时疏导留守儿童心理。

参考文献:

[1]李艷青.家庭教养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6):106.

[2]丰丽红,胡莎,邱静,et al.留守儿童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4):184-185.

[3]曹莉,雷雨.家庭教育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6).

[4]曲苒,倪晓莉,赵新年,et al.留守状况对隔代教养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祖父母心理健康的中介作用(英文)[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9(2).

猜你喜欢

家庭教养方式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认知风格、家庭教养方式与图形推理能力的关系
职高生家庭教养方式、社会支持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