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浅谈

2020-09-02王汉林王立波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31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培养小学数学

王汉林 王立波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是要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好奇心,引导学生质疑、操作、探究,能够发现和提出问题,有创新的欲望,尝试用学过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近年来,我们结合数学学科教学,通过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等措施,学生的创新潜能得到不断挖掘,使他们从小点燃创新思维的火花,为他们的长远发展奠定创新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  培养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31-0015-02

小学数学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是要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好奇心,引导学生质疑、操作、探究,能够发现和提出问题,有创新的欲望,尝试用学过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近年来,我们结合数学学科教学,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和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前提和条件,是创新的萌芽阶段。小学阶段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萌发创新的欲望。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凡事都想问个“为什么”。他们对身边发生的事常常会感到新奇和疑问。这种好奇心正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因此,教师要热情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充分利用小学阶段这个创新意识培养的最佳时期激发他们创新和探索的欲望。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制造矛盾,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他们在疑问中产生非弄明白不可的心态,使他们跃跃欲试地进入数学知识的发现和探索中。例如在教学“能被2或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老师向学生宣布:“只要你说出一个数,我就能马上知道它能不能被2或者5整除。”由于小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就抢着说出比较大的数,力求难住老师。当老师迅速准确地判断出来后,学生的好奇心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迫切想知道其中的奥妙。教师在学生产生浓厚兴趣,急于探求问题答案的欲望中,開始了新课的教学。这样的导入,使学生在本节课中不仅牢固地掌握了“能被2或5整除的数的特征”,还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能被其它整数整除的数的特征的欲望。

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思维活动是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培养的基础,而问题则是思考的起点。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增强参与学习的动机,就要在教学中创造一种平等、和谐、融洽的氛围,为学生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营造宽松的环境。宽松、和谐、自由、平等、竞争的环境,学生才能敢想、敢问、敢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灵感。保护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设轻松、愉快、活跃的气氛,才能及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的能力,使他们在数学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如教学“小王有邮票138枚,比小兰的2倍还多18枚,小兰有邮票多少枚?”时,同学们提出了不同的解法:①138÷2-18 ②138÷2+18 ③(138-18)÷2 ④(138+18)÷2……教师可以允许学生提出质疑,各抒己见,展开辩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发现新的问题,及时给予肯定,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民主交流,用验算的方法证明正确的解法。

三、运用“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

由于学生的思维存在差异,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不尽相同。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围绕问题独立决定自己的思考方向,用自己特有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探索数学知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努力使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学会换位思考,使学生在探索中善思敢疑,求新求异,积极创新。如教学“相遇应用题”一节,教师进行这样设计:  ①设计多媒体课件和有趣的投影片,创设学生熟知的相遇情景,初步感知“相遇”概念;②让学生利用“行程演示仪”展示相遇情景,同时,口述运动过程(重点是“同时”、“相向”),进一步加深对相遇概念的理解;③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例1: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60千米,乙每小时行80千米,4小时后相遇,两地相距多少千米?);④小组讨论、交流、换位思考,全班同学取长补短,激发学习兴趣,提供展示平台,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⑤拓展训练,提供创新环境,培养创新能力(例2: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60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5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70千米,几小时后两车相遇?几小时后两车相距50千米?……)。

四、培养学生数学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涵,也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实践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动手动脑,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等,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试验、制作、探究。要在动手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中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逐步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多给学生一些自由时间,让学生多一些创造性的任务。教师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开动脑筋,拓展思维,并让学生发现自己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的不足之处。例如在教学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后,让学生用七巧板中的两个小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拼一个平行四边形。除了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外,还适时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让学生用七巧板拼出自已喜欢的动物或图案。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创造发明的欲望,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再比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用硬纸板做成的正方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等操作,探究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在此基础上,小组进行交流:①剪下的三角形的三个角拼成一个平角,因为平角是180度,由此可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②剪下的两个角与第三个角拼在一起成为一个平角,由此推导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③将正方形对折剪成两个三角形,由于正方形4个内角的和是360度,由此得出三角形内角和是360÷2=180(度)。

五、精心设计数学作业

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数学知识,还要让学生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设计一些小制作、查阅资料、动手实验、社会调查等活动性作业,能够培养学生勤于动手、乐于探索的精神,让学生获得进行数学探究的切身体验和能力。如教学《统计的初步知识》时,可让学生设计各班人数、男女生身高、体重等统计表;教学《圆锥体积》可让学生利用等底、等高圆柱、圆锥教具实验推理;教学“长度单位”可让学生查询资料,展开调查……通过活动性练习,给每个学生创造了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解决问题的机会,也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生活中。

六、設计开放性问题

开放性问题是指数学中题目的条件不充分,或者没有唯一的确定答案的一类问题。惟其如此,开放题的解题方法往往也是多种多样的。开放题具有问题的开放、答案的开放和解题方法开放的特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开放性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问题的开放。这类题目没有明确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先根据条件提出问题,由于提出的问题不同,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得出的结果也不尽相同。如老师给出条件:一个圆形花坛的外围铺设一条1米宽的圆形水泥路,水泥路外圈的周长是188.4米,让学生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再进行解答。学生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就会提出跟花坛有关的多个问题,如求圆形花坛的半径、周长、面积等等,也可能会提出与水泥路有关的其它问题,如水泥路的面积、水泥路内圈周长等,也可能提出求水泥路与花坛的面积差。让学生根据条件从多种角度进行思考并提出问题,能够培养学生多角度研究探索的思维习惯。

2.问题答案的开放。这类题目主要指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答案。比如,学习了比例的基本性质后,可以设计这样的填空题:8:12=():()。这样的题目答案不唯一,每个答案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规律,答案比较灵活,具有开放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解题策略的开放性。这主要指同一个题目可以有多种解题方法,也就是平常所说的“一题多解”。由于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对同一问题往往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所以也就会形成不同的解题思路。对于学生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不要在学生面前肯定哪一种方法最好,而是要尊重学生的兴趣、想法,不要强求一律。要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考方法,尽可能地发挥其潜能。有些“一题多解”的问题解题方法看似简单,但其中包含的思维难度往往是比较大的,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解题方法以及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作出有弹性的评价。

七、开展好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小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载体。教师要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特点和功能。让学生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经历观察、实验、归纳、抽象、概括、猜想等多样性的活动,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这样的一次次自主活动过程就为学生将来的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践行新课程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通过学科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潜能就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挖掘,使他们从小点燃创新思维的火花,为他们的长远发展奠定创新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雯.浅谈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J].学周刊:中旬,2014

[2]郭颖.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J].祖国(建设版),2014

作者简介:

王汉林(1962-),男,汉族,甘肃古浪人,大学专科学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小学数学教学。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培养小学数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