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感悟式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2020-09-02谢文东陈玉香

成才之路 2020年8期
关键词:数学文化反思实践

谢文东 陈玉香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和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数学课堂越来越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数学图形运动感悟式教学分为导入新知、感悟新知、学习新知、应用新知、强化新知和梳理新知六个环节,以数学任务为引领,注重渗透优秀的数学文化,利于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和数学素养的养成。

关键词:小学数学;感悟式教学;实践;反思;数学文化;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08-0086-02

数学教学应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师生平等,通过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强调多种教学手段的融会贯通,打造具有活力的数学课堂,从而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数学感悟式教学的实践与反思进行论述。

一、数学感悟式教学的内涵

1.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为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数学课程还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地、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也是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过程。数学思维培养要关注思维方法、思维过程、思维表达、思维习惯、思维能力、思维品质,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和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

2.以数学任务为引领

数学任务是将学生注意力聚焦到与特定数学内容相关的一系列问题或一个复杂问题上的教学活动。数学任务是为了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设定,以数学活动为载体,以小组合作形式展开。数学任务的设定的需要立足教材,促使学生研读教材,在产生深刻的领悟与理解的同时,能够灵活地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达成教学目标。数学教学活动是为服务学习而设置的,是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设置的,不是为了追求形式。传统的数学教学大多采用教师与学生简单问答的形式,千篇一律的教学活动,容易造成学生思维固化。数学感悟式教学强调活动创新,立足于学生,通过发掘潜在的数学文化,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3.渗透优秀数学文化

数学感悟式教学注重数学文化的渗透,通过数学知識与数学文化的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的数学理性精神。数学文化的价值在于让学生大胆思考,用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感受思维的乐趣。“数学图形的运动”教学,力求做到让数学文化丰富课堂,调动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数学思考中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数学品格。

二、数学感悟式教学的流程

1.趣味游戏,导入新知

教师出示魔方,引导学生思考“玩魔方最常用的操作是什么”,接着,请学生将手中的魔方先向左旋转,再向右旋转。在操作中,学生会关注反复提到的一个词——“旋转”,从而引出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出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活动。

2.联系生活,感悟新知

在初步感知“旋转”这一现象后,教师提问学生:“在生活中,大家还见过哪些旋转现象?”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旋转现象。接着,课件演示生活中的旋转现象,指出生活中有很多旋转现象,让学生深刻意识到“旋转”这一现象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将课本上的数学知识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联系起来,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探究中。

3.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出示钟面,引导学生观察时针、分针、秒针的旋转,观察钟表的指针从“12”到“1”是怎样旋转的?课件演示从“1”到“3”,这次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如果指针从“3”继续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度,会指向几呢?通过以上活动,引导学生把指针的旋转描述清楚,初步感受旋转的三要素。课件的演示能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加深对旋转含义的理解,降低理解的难度。

4.小组交流,应用新知

其一,课件演示横杆打开和关闭时的旋转过程,让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交流讨论横杆的打开和关闭这两次旋转运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总结出:要想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应该说清楚旋转的定点、方向、角度。其二,在学生能够清楚地描述指针的旋转后,将“旋转”从具体的事物中抽象出来,提出问题:“如果把指针看作一条线段,用AB来表示,想想看,线段能旋转吗?”要求学生根据前面所学的有关旋转的知识,画出旋转后的线段,并说出应注意什么。

5.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首先,让学生去做课本29页“练一练”习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旋转这一知识点的运用和理解,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其次,引导学生思考时钟现象:时针为什么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并得出结论。最后,带领学生欣赏生活中的旋转现象,感悟数学之美。桑代克提出了包括练习律在内的三大学习定律,认为“一个学会了的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练习和使用越多,就越来越得到加强,反之会变弱”。教师可通过不断练习巩固学生已有知识,加深学生理解。

6.课堂小结,梳理新知

课堂小结是学生对整堂课学习的回顾,是对所获得知识的梳理,能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清晰的认识。教师可通过提问开放性问题“这一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引导学生从旋转的方向和旋转的三要素这两方面进行总结,清楚地知道旋转的方向分为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两种,而要描述“旋转”这一运动,需要知道“定点、方向和角度”这三要素。

三、数学感悟式教学的反思

1.准确全面把握学情

了解学情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必要功课,只有把握了学情,才能设计出学生所喜爱的教学活动。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情况、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能达到的发展空间等。这节课,教师从多方面对学情进行把握,发现学生已经在低年级认识了轴对称和平移,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对旋转有了初步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变换思想。

2.营造活跃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能够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状态。课堂氛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手段,怎样组织课堂教学,能否创设出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活动,以及教师本身的学科素养。活跃的课堂氛围更具有感染力,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让学生没有负担地提出质疑,大胆地探讨知识,真正地成为一个发现者、探索者。本课教学,从学生熟悉而又喜爱的魔方导入,到谈谈生活中见过的旋转现象,整个教学过程在学生熟悉的事物基础上进行提问、思考,避免了问而不知的课堂现象。

3.丰富数学文化涵养

数学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的数学素养不仅体现在学生解题能力上,更多体现在学生思维能力上。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涵养,通过渗透博大精深的数学文化,引导学生感悟数学之美,领悟数学的魅力,将数学教学打造成更具有灵动色彩的盛宴。

数学学科本质既包括对数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包括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把握,也包括对数学特有思维方式的感悟、对数学美的鉴赏,更有对数学精神的不断追求。数学教学要把握住数学的本质,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感悟到数学之美,才是真正成功。

参考文献:

[1]张俊珍.学习理论视域下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9).

[2]宋运明,张学杰.小学课堂中数学任务特征研究——基于G省数学优质课观摩交流活动[J].课程·教材·教法,2018(11).

[3]李祎.别被理念绑架教学[J].数学通报,2019(02).

[4]刘琳娜.把握数学学科本质实现高效课堂教学[J].数学教育学报,2015(05).

猜你喜欢

数学文化反思实践
激发兴趣, 成就精彩小学数学课堂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