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短波电疗仪治疗下肢训练伤的有效性研究

2020-09-02刘建聚李涛柏杰胡萍燕玲丽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年20期

刘建聚 李涛 柏杰 胡萍 燕玲丽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超短波电疗仪治疗下肢训练伤的有效性。方法 2019年1月~2019年11月,本院收取下肢训练伤患者180例,将其按照1:1比例分组,对照组采用活血止痛药贴和口服药物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超短波电疗仪治疗,在两组疗程结束后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治愈率50.0%、治疗有效率98.9%均高于对照组23.3%、86.7%(P<0.05)。结论 超短波电疗仪治疗下肢训练伤,效果理想,治愈率与治疗有效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超短波电疗仪;下肢训练伤;中药腿浴

【中图分类號】R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20..01

随着我国军事的发展,部队训练逐步朝实战化转变,国家对部队训练越来越重视。部队训练的方法、训练强度均有一定改变。但因部队训练造成的下肢损伤现象越来越高,如今下肢训练伤的治疗成为临床研究热点之一。在确诊下肢训练伤后,及时给予有效治疗,给予疗程更短的有效方案治疗,可加速损伤愈合的同时,可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训练。超短波电疗仪以治疗方法简单、容易操作等优势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广泛应用。基于此,本院研究分析超短波电疗仪治疗下肢训练伤的有效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9年1月~2019年11月,本院收取下肢训练伤患者180例,,将其按照1:1比例分组,每组90例患者,患者均为男性。其中观察组的年龄范围在18~35岁,均值(26.67±3.21)岁;受伤类型,其中腰背部损伤、应激性骨膜炎、踝关节扭伤、膝关节扭伤、腓肠肌拉伤患者分别有30例、25例、19例、12例、4例。对照组的年龄范围在18~36岁,均值(26.89±3.25)岁;受伤类型,其中腰背部损伤、应激性骨膜炎、踝关节扭伤、膝关节扭伤、腓肠肌拉伤患者分别有31例、26例、18例、11例、4例。比较两组数据,P>0.05,可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活血止痛药贴和口服药物治疗,活血止痛药贴一天一贴,贴在疼痛部位,连续敷贴7天。口服山莨菪碱,一次给药l0mg,一天用药3次。开服双氯灭痛,一次给药50 mg,一天用药3次。口服维生素Bl,一次给药20 mg,一天用药3次。连续用药7天。

观察组联合应用超短波电疗仪治疗,采用DL-C-B2型超短波治疗仪在患者尚未进行腿浴之前,将双极电板分别放在患者的损伤部位上下,持续治疗15 min,治疗完毕后进行中药腿浴,中药腿浴与对照组一样。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治疗有效率,根据《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1]制定,疗效标准如下,治愈:患者的红肿、疼痛症状全部消失,下肢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能够恢复正常训练。显效:患者的红肿、疼痛症状基本消失,下肢功能明显改善,恢复正常训练。有效:患者的红肿、疼痛症状有所改善,下肢功能有所改善,可参加正常训练,但在出现疼痛感后需立刻停止训练,疼痛缓解后才能继续训练。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研究数据均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

观察组的治愈率50.0%、治疗有效率98.9%均高于对照组23.3%、86.7%(P<0.05)。详情见表1。

3 讨 论

踝关节、膝关节损伤、应激性骨膜炎等损伤属于常见部队下肢训练损伤,多发于新兵,在受到一定影响后,老兵也会出现相应的损伤。临床研究指出,下肢训练伤的发生与患者未正确使用训练器械、个人心理素质较差、未掌握正确训练方法、当地气候变化过大等因素密切相关。在发生下肢训练伤后,需要立刻进行有效治疗,否则疾病便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训练,延误患者正常训练。若任由病情发展,会影响患者的下肢功能,甚至会留下后遗症[2]。

临床有研究指出,常规物理疗法治疗下肢训练伤,疗效并不理想。但通过超短波治疗,可利用高频电磁辐射深入患者的病变深处,可加速病变部位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可促进炎性渗出物、产物的吸收,可有效消除病变部位的致痛物质、致炎物质。同时,超短波可降低患者的神经性兴奋,可有效达到止痛、消炎、解痉等效果。在超短波电疗仪治疗期间,辅以活血止痛药贴和口服药物治疗,可通过药物缓解患者的病变部位疼痛症状,药物直接进入病变部位,可促进病变部位气血运行,可有效发挥药物的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超短波电疗仪治疗的观察组的治愈率50.0%、治疗有效率98.9%高于对照组23.3%、86.7%。

由上可知,超短波治疗仪可有效治疗下肢训练伤。

参考文献

[1] 陈 伟,刘飞远,徐振明,等.下肢慢性训练伤引起骨髓水肿的凝血及炎性指标改变及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37(4):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