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带柄蛏”的传奇

2020-09-02乐佳泉

海外文摘·文学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乳白色战利品吹气

乐佳泉

“带柄蛏”是我老家舟山六横岛的方言,指浅海滩涂上一种类似贝壳的生物。

其外形的上半部分,有点像普通的蛏子,但却是棕黑色的,扁扁的两瓣外壳紧紧地闭合在一起,但它的外壳又没有贝壳那么硬,不易破碎,有点像胶木的样子,所以,这也是我怀疑其是不是贝类的原因。它的头部扁平,四周光滑且呈长方形,到尾部后又呈椭圆形收拢,然后似乎很突然地长出一条尾巴来。这尾巴呈乳白色,刚捕获上来时有点软,形状有点像我们平时养在家里阳台上吊兰的根,比章鱼的触须要硬,不过仔细看,这尾巴好像是空心的,里面有黑乎乎类似于泥巴的东西,也许这根本就不是什么尾巴,而是它的腔肠或者其他器官。这玩意儿最大也就普通蛏子那么大,尾巴比上半部分略长些。不过,正因为它长了这么一条特殊的“尾巴”,所以,人们就叫它“带柄蛏”。特别是将它捕获后,不一会儿,它那白色的尾巴就会变硬起来,拿在手里,更像一条长长的手柄。

赶海时,带柄蛏是比较好找的,它一般蛰伏在有点水的泥滩上,太阳一照,它便从泥里冒出来,露出两个极小的“洞眼”,在水里喷水呼吸,“洞眼”的四周还有一些毛茸茸的触须随着它的呼吸进行抖动。这时候你千万不能惊动它,不然,这家伙就会“嗦”的一声钻人泥里,逃遁得无踪无影。当你发现它的“洞眼”时,应该伸出巴掌,在它不远的地方,冷不防地斜插下去,揪住它的尾巴,一下子就可以将它“捉拿归案”。

带柄蛏最大也不过大拇指那么大,肉也不多,始终上不了台面,有时候抓到的只有零星几枚,许多渔家怕麻烦,就顺手把它扔回了海里。其实,它的肉是极为鲜美的,特别是用它烧的汤,喝过后回味无穷。记得在村办小学读书时,有一次学校搞野炊活动,老师让我们先到海边赶海,自己抓东西回来烧。来到海边,大家像久居笼中的鸟儿,迫不及待地扑向大海,在滩涂上自由自在地“飛翔”。有人干脆一屁股坐在泥里,让后面的人推着,玩起了“海上滑轮车”;有的则在泥涂上挖个壕沟,互相玩起了打泥仗;也有的找根棍子,在积满海水的泥坑里赶小鱼玩……因为光顾着玩了,等到集合时,同学们一个个成泥猴似的,而捕获到的战利品却只有几粒长脚螺和几枚带柄蛏。长脚螺在滩涂上到处都是,随便找找就能捡很多,而带柄蛏因其长得特别,在捕获时又特别刺激、过瘾,所以才受到同学们的青睐。尽管战利品少得可怜,但总归是自己的劳动所得,大家张罗着,自己动手开始烧制海鲜汤。

海塘边,垒起几块石头,架上铁锅,再把刚刚捕获的“带柄蛏”等战利品放进去,在老师指导下再放些水和盐。点燃捡来的枯枝、芦苇,趴着身子,噘起小嘴,使劲往“灶”里吹气,不一会儿,炊烟就袅袅升起来了。童心总与好奇联系在一起,期待中,心急的同学忙跑到其他小组进行侦察,看到有的小组已经开始品尝,看着他们大呼小叫的样子,赶快回来又是添柴又是吹气……终于,锅里开始冒热气,揭开锅盖一看,带柄蛏已经开裂了,刚才无色无味的水已经变成了乳白色,无须任何调味品,一道别具风味的海鲜汤烧制成了。揉揉被烟熏得通红的双眼,舀一碗尝尝。哇噻!那种鲜美的味道很难用语言来表达。

我记不起多长时间没去赶海了,也不知道滩涂上还有没有这种叫“带柄蛏”的生物。

猜你喜欢

乳白色战利品吹气
过去(外一首)
午日白昼
文艺冒险
吹气龙
海盗章程
乌云
战利品
武统的“战利品”?
藤田嗣治
为什么说大话叫吹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