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生活环节的价值挖掘与组织策略

2020-09-01贾叶红

地理教育·当代幼教 2020年5期
关键词:环节幼儿数学

贾叶红

早在上世纪,教育家陶行知就提出“生活即教育”。《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明确指出“珍视幼儿生活的独特价值”。乔治·福门博士在《儿童经历的寻常时刻》中论述了儿童生活中的典型时刻和寻常时刻,认为:“儿童的大部分时间,不是在被命名为‘学习的活动中度过的,而由一个个细微的生活片段联结而成,恰恰是这些片段,蕴涵了令人难以想象的潜在契机。”生活环节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占有极大的比重,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幼儿园普遍存在着重教学活动,轻生活环节的问题。老师们会花大量时间准备集体教学、游戏活动,而对于生活环节的组织却常常比较随意,关注少,高控多,包办多。

随着课程游戏化改革的持续推进,所幸老师们的观念发生了转变,开始认识到了生活环节的教育价值,也有意识地将“一日活动皆课程”的理念逐步落实到了日常活动中,但是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存在着极左或极右的现象。如关于尿液分析,针对孩子每天小便的次数、小便的颜色,老师特意制作了版面,孩子们在每次小便结束,可以插牌,而插牌也是有不同的颜色区分,用于观察自己的尿液样态,从而了解自己的身体对水的需求。再如来园环节,有些老师们设计了签到的环节,提供了一张签到纸,入园高峰期,很多孩子挤在一张桌子前进行签到,孩子们很喜欢每天的签到环节,可是一张纸,一群孩子以及没有后续的跟进。基于生活环节挖掘过度和流于形式的现象,笔者认为本质上还是老师们虽然了解生活环节有价值,但是价值的具体所在还是模糊不清,缺少筛选和正确的判断,以幼儿为本的意识薄弱。针对这个现状,我们也在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 凸显价值点,挖掘生活环节的价值

针对老师们对于各生活环节价值模糊不清的问题,幼儿园可通过园本教研活动,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锁不同年龄段幼儿相呼应的关键经验,带领老师们寻找隐含在其中的教育价值。如吃点心,看似普通的一个点心环节其实存在着很多教育契机,什么时候喝,怎么喝,这些都值得老师和孩子一起去关注。如有的班级师幼开辟点心区,确定点心的时间范围,大家可以自由地进行区域游戏活动,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点心区的人员情况自主选择点心时间,但前提是遵守时间约定。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以轮流为同伴服务,承担值日生的工作,布置温馨的点心区环境,选择喜欢的桌布、盆栽、餐具、背景音乐,擦桌子,制作便于大家了解的点心种类、数量的提示牌等等。吃点心每天都在发生,但它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幼儿成长的营养需求,还要让孩子们每天吃有所乐,吃有所得。

基于以上的分析,老师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幼儿园的生活环节除了满足幼儿的生存需要外,首先要体现幼儿作为集体中的个人应承担的责任,如遵守集体规则、与他人和谐共处等;同时,也要发展幼儿的各项集体生活能力和习惯,如为自己和他人服务、自主规划时间、自我管理生活等;另外,还要促进幼儿在“健康生活、语言发展、科学发现、人际交往、艺术审美”等方面的能力发展,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诸如来园签到中的出勤管理、时间感知,天气记录中的天气变化感知、统计等。

二、 把握兴奋点,关注幼儿的兴趣需要

一日活动中的生活环节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来说,有着不同的兴趣点,老师要善于观察孩子,了解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及时给予适宜的支持。如午睡起床环节,小班的孩子尝试自己穿衣裤,中大班的孩子可以进行床铺整理等。除了穿衣服,整理床铺,梳头发也是起床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们发现,女孩子天生爱美,对于梳头发这件事情比较感兴趣,她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会关注同伴的发型,也常常会萌发自己用梳子梳头发的愿望,在娃娃家当妈妈的时候她们很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给娃娃梳头发打扮。基于女孩子对梳头的喜爱,我们在生活区开辟了梳妆区,提供了装梳子的挂袋,镜子,夹子、发带、发卡等饰品;为了确保卫生,每位女孩子可以带一把梳子放进挂袋,并自己做上标记,便于识别;还专门进行了“我是梳头发高手”的活动,通过图片、视频等各种形式,了解发型知识。于是乎,每次起床后的整理时光,也成了女孩子们的快乐时光,小班的女孩子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习简单地将头发梳梳顺,中班的孩子可以独立尝试梳顺头发,夹发卡等,而大班的女孩子则可以尝试用皮筋扎辫子,还能定期洗梳子,保持梳子的卫生。

在上述案例中,老师有效抓住了女孩子喜爱梳头这个兴奋点,及时地给予了各种支持,将生活环节中的梳头这一内容与生活区相融合,帮助孩子们实现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并在健康生活和艺术审美等方面均获得了提升。

三、 抓准切入点,实现实施形式的多元

一日活动中的生活环节贯穿来园、喝水、盥洗、入厕、进餐、午睡、午点、离园等各个部分,各环节内容都比较丰富,除了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内容,老师还可以和孩子组合多元搭档,形成各具特色的实施形式。如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图文并茂的图示和公约运用比较广泛,且也比较有实效。在来园环节,孩子们可进行的活动内容是很丰富的,值日生工作、照顾自然角、区域活动、做游戏计划、签到等,那诸多的内容如何有条不紊地进行,在和孩子们的讨论中,大家产生了制作“来园温馨提示图”的想法,孩子们自主设计,张贴在班级门口,每天孩子來园时就可以对照图示来进行,真正起到提醒的作用,同类型的图示还有我们常用的七步洗手法示意图、入睡流程图、衣裤被子折叠示意图、离园提示图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之后,很多孩子自然而然养成了习惯。再如公约类,如值日生公约。班级公约等,在孩子讨论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将该环节大家要遵守的集体规则进行公约化,用于提醒每位幼儿行为的正确性。

当然,不管是图示和公约,都具有个性特点且不断变化,不是约束孩子做到整齐划一,要尊重孩子游戏化的学习方式,要体现规则前提下的自由、自主、创造和愉悦,让孩子们在生活环节中真的有规则可循,在班集体中学习和他人和谐共处,快乐成长。

四、 寻找生长点,探寻学习发生的路径

随着对生活环节价值认识的提升,老师们在行为上也发生了改变,但是基于老师们专业能力的差异性,出现了思想转变但行动跟不上节奏的问题,不能很好地将该年龄段孩子的关键经验与行动对接。如在生活环节中数学学习内容的渗透,老师们在思想上都明确了生活环节进行数学学习的好处是可以在真实的场景中进行,且具有反复循环性,丰富感性经验,但是在实践操作中,我们发现老师们存在数学内容没有挖掘、挖掘不充分、挖掘不适宜等问题。比如前面提到的来园签到环节,对于大班孩子来说,除了认识时钟,还可以尝试进行统计,有多少孩子来园,我比谁早,我比谁晚,多少孩子在8点前来园,多少孩子8点以后来园,一周中几天迟到,几天没有迟到等,数学内容极其丰富,老师们在实施中可进一步挖掘。

另外,幼儿园应该重视对家长教育观念的引导和提升,还以数学内容为例,有些家长在幼儿早期数学教育中出现错误的教育观念,如认为数学就是计算,就是学习加减运算,数学就是应该在集体教学活动中进行,因此,我们要通过家园合作帮助家长正确了解早期儿童数学教育的内容,改变错误的数学教育观念,引导家长重视“生活中”非正式的学习环境,重视幼儿的学习兴趣的培养,重视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事件和情境让幼儿感受和理解数学。

陶行知先生早已响亮地提出:“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的课程”,这个观点对当前的课程改革仍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生活环节目前是一个热门话题,但是追其本源,老师们仍需牢固树立“一日生活皆课程”的教育理念,认真解读《3-6岁儿童学习发展与指南》,从挖掘生活环节的价值入手,关注孩子们的兴趣需要,通过多元的游戏化形式有效开展,真正让生活环节成为离孩子最近的课程,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环节幼儿数学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依托过渡环节 构建游戏化微课程——解决幼儿园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的策略
谚语趣画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多环节可变主体行为监管的行为观测力度评估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