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步齐进:构建园本特色“龙文化”体系

2020-09-01俞新华

教育观察 2020年20期
关键词:我园特色幼儿园

俞新华

(桐乡市大麻镇中心幼儿园,浙江嘉兴,314514)

坐落在古运河畔的大麻镇中心幼儿园(以下简称“我园”)一直以来都非常注重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特别是近些年来,我园以人文校园建设为契机,在原有办园理念、办学目标、管理方式、环境创设、教育教学特色的基础上,通过几轮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专题研讨,举全园之力,合全园之智,将“龙文化”理念融入幼儿园特色发展的方方面面,通过凸显环境、浸润课程、和悦团队、融合家园四维构建路径,打造昂扬向上、灵活变通、和合互信、有生命力的精神家园。

一、蕴环境——孕育昂扬向上的活力园所

蕴,寓意着孕育与希望。我园以“龙文化”为园本特色文化,不仅将“龙文化”外显于特色环境的布置上,更内蕴于无形的人文精神凝聚中,期盼通过“人化”和“化人”的过程,激发师幼正能量的言行和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

(一)外显生机

不管是精神环境还是物质环境,我园都致力于打造具有“龙风”“龙韵”的趣舍雅园,让“龙文化”融入教育环境,力求做到“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每个角落都能育人”,让整个校园的大环境彰显艺术、活力和个性,从区角到园舍大环境都能体现“龙”的“影子”。

1.宣传栏中呈亮点

在幼儿园外围墙的宣传栏中,我园开设了具有园本特色的“龙文化”活动专栏,呈现各类活动中有关龙的活动的照片或幼儿制作的有关龙的优秀作品,并加以描述,供人们欣赏、了解。

2.大厅之中显底蕴

3.廊道墙面展风采

在底楼的廊道上师幼全体出动打造了龙图腾触摸墙,墙面上的每个图案、每个形象都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对龙的理解与创作,或龙头或龙角或龙鳞或龙爪或整条龙。师幼的加工、润色,幼儿的创作,形成了有趣、好玩的触摸墙。这样,幼儿可以在可看、可触、可玩的环境里潜移默化地接受“龙文化”的熏染。

(二)内蕴生长

1.听·赏·玩中悟龙之精神

每天早上,幼儿在《我们都是龙的传人》的歌声中走进幼儿园;大型文化浮雕墙上刻印着“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的教育理念,家长和教师每天都耳濡目染;由“麻溪龙影院”“麻溪龙广场”“麻溪龙超市”等组成的生态游戏场,如同一个生态化的“小社会”,让幼儿在其中“真游戏”。这样,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幼儿学习和成长的足迹,这些都能化为激励幼儿成长的动力。

2.习·嬉·议中拓龙之神韵

在幼儿园的每一个楼层都设置了创意留白区,幼儿可自由发挥,或学习或嬉戏或讨论。幼儿可以记录自己在“龙文化”活动中的经历,可以用多种方式将学习历程呈现在区域内,他们可以在记记、说说、画画的过程中与环境对话、互动。幼儿也可以利用家乡唾手可得的自然材料,如稻草、豆秆、麦秆等,发挥想象,用剪、撕、贴等方法随意造型,表现自己对龙的理解。幼儿也可以运用身边的资源,如布、纸管、纸板等材料自制舞龙道具。

3.画·创·展中传龙之雄风

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发展,极大地减轻了传统地上交通的压力,为人们出行提供方便,同时在各个方面促进着社会的发展[1].但是,地铁带来的噪声问题,严重影响着乘客乘坐舒适性和地铁工作人员的正常工作与身心健康.调查表明,长期受到噪声困扰的人们容易产生头疼、失眠、烦躁、记忆力衰退,严重者造成听力损伤,精神抑郁等严重后果[2-3].地铁噪声成为了衡量地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全国各地乘客、工作人员对地铁噪声问题的投诉日益频繁.因此,必须做好地铁噪声控制,提高乘客乘坐舒适性,改善地铁从业人员工作环境.

我园每个班级都制作了具有班级精神的卡通龙形象,如小班充满童话气息的“小龙人”。每次大型的竞技类活动时,每个班级都要喊出自己队的队名和口号,如神龙队的口号是“神龙见首不见尾,耶”,鳌龙队的口号是“鳌龙鳌龙,独占鳌头”。口号传递的是一种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润课程——实施灵活变通的园本课程

润,寓意教育如同春雨润物无声,育人无痕。我园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关注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幸福,构建“家庭—幼儿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系统,将“龙文化”教育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灵活变通地浸润到课程中,引领师幼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和体验特色文化,培养“积极、向上、有根”的龙的传人,让幼儿在“龙文化”的浸润下展现出一幅优美的教育画卷。

(一)“龙之课堂”——润心

课堂根据各领域的特点进行有机整合和渗透,“龙文化”贯穿于各类教学活动之中。我园确立了“龙之课堂”教育主题,将其列入日常教育教学计划之中。“龙之课堂”内容涉及五大领域,引领教师的课堂教育教学行为,对幼儿注入人文关怀,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生动的课堂氛围,让幼儿在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中成长和发展。

图1 “龙之课堂”体系

(二)“龙之游戏”——美行

根据幼儿的兴趣,我园在户外创设了“龙主题”游戏区,提供给幼儿不同的有关龙的材料,有三节龙、五节龙、七节龙等,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能力自主结伴表演,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教师还创设了有趣好玩的游戏情境,如“飞龙闹海”的传说:四个幼儿一组组成“飞龙”,通过层层考验,到海底宫殿寻找宝物。幼儿可以在游戏中品味“龙游戏”的趣味。

(三)“龙之节日”——传情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是我园的特色教育节日。端午节又称龙节,包含很多“龙文化”的元素。每到端午节,麻溪要开展划龙船、赛龙舟、舞龙等活动,我园将相关的体验活动引入幼儿园课程,让幼儿在观一观、玩一玩的体验中进一步感受端午文化,从而更深切地感知中华传统文化。

三、和团队——打造和合互信的幸福团队

和,寓意和合互信,是教师同伴之间的和睦与信任。我园和合互信的团队精神内化在教师的言谈举止中,是形象而深刻、无声而持久的精神气场,又是和而不同、散发创新思维的一抹芳香。

(一)树立愿景

我园把“龙文化”作为提升办园层次的一大目标,将“龙文化”教育融合、渗透在幼儿园的各项工作中,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园本特色培训,让教师正确理解与领会“龙文化”内涵,让所有教师看到努力的方向,展现每一个人为之努力的幼儿园未来的样子,让教师燃起努力工作的激情。我园基于幼儿园的文化根脉,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教师的内在素质,让教师明白“共进才能共荣,互助才能互惠”的道理,打造“人和、行美、心善”的教师团队。

(二)融入情怀

我园有一支爱事业、爱孩子的师资队伍,教师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着“和合互信”的团队精神。晚上,幼儿园灯火通明,教师在加班加点地做区角、做环创;有教师参加课堂教学比赛,园长和同伴会帮他磨课、梳理教案、制作课件。正是有了这样一支队伍,我园才被评上桐乡市教科研基地、嘉兴市学前教育学会实验幼儿园。幼儿在耳濡目染中,勇敢向上、团结拼搏,连续四年摘得市级趣味运动会团体金奖。

(三)和而不同

我园让幼儿做最好的自己,也让每位教师做更好的自己。我园通过三进阶的推进梯式模式,培养新教师,引领他们从扎根型教师转变为壮苗型教师,再上升到绽放型教师。我园开展青蓝结对,发挥骨干教师力量,鼓励青年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自我定位,鞭策骨干教师着力于“研究、创新”,发挥辐射引领作用,带动全园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整体提高。对于经验型的老教师,我园要求其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在班级管理上给青年教师以指导。我园帮助每位教师找到自己的优势项目,进行自我分析、自我反思、自我规划,实现教师的个性化发展。

四、融家园——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

融,寓意融合、通达,永久与长远。融家园意味着幼儿园与家庭、社区三者之间相互融合,实现幼儿园与家庭教育观念和社区教育的融合,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

(一)让家长成为课程建设者

在课程建设中,家长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家长既是幼儿的法定监护人,又是幼儿成长与进步的观察者、评价者和促进者。我园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园共建特色”活动,通过家委会、家长会、开放日等形式向家长渗透园本特色理念,让家长了解我园“龙文化”创建的内容、方法,发动家长积极参与到课程建设中来,促使家长从参与走向融入。

(二)让幼儿园的教育越过围墙

我园将“龙文化”植入网络平台,开辟“龙文化”特色板块,宣传“龙文化”教育理念,征求家长对我园“龙文化”创建工作的意见,充分运用微信公众号、校园网、桐乡教育APP等平台,做好面向家长的宣教活动。我园开展网上互动交流、班级网页评比等活动,把家园驿站建设成积极向上、合作互助、创新多样化的“龙文化”特色成长驿站,营造良好的家园合作共育的氛围。

(三)让社区资源共享

社区资源为教师支持引导幼儿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宝藏,我园充分了解社区资源,挖掘社区资源中潜在的教育价值,构建幼儿与社区资源互动的平台,使社区真正地为幼儿园服务。例如,麻溪镇自古有深厚的弄堂文化,老人时不时地坐在街头巷口叙述着乡情,回忆着小时候舞龙耍狮的场面。于是,我园教师带领幼儿走街串巷,倾听老人讲故事,带领幼儿参观麻溪“龙文化”展陈馆,帮助幼儿收集有关龙的传说、典故,使社区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通过“龙文化”的特色凝聚与系列构建,我们欣喜地发现:“龙文化”已逐渐成为一种内隐的、深层的,但又弥漫在整个校园生活时空中的无形力量。“龙文化”已成为一种体现我园价值追求和精神传统的“文化场”,使师幼由行为的修整与规范发展到意识浸润、习惯养成,逐渐内化为无意识的自觉行为,最终凝聚成一种精神、一种力量,极大地促进了师幼的可持续发展。

“坚持本色、砥砺特色”是我园的追求。幼儿园就像一条奋斗的龙,在动态发展过程中,“龙韵”滋养,“龙意”渐浓。在团结合力的幼儿园中,我园不断挖掘“龙文化”的博大内涵,不断追寻和探索充满龙的神秘色彩的文化之旅,营造出更加别致的教育氛围,体现了中国龙的精神——容合、福生、谐天、奋进。

猜你喜欢

我园特色幼儿园
户外厨房诞生记
特色种植促增收
爱为本 绘美好
美育生活,艺术人生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完美的特色党建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幼儿园乡土环境系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