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接受美学视域下的文化节目《朗读者》研究

2020-08-31李芷萱

西部论丛 2020年10期
关键词:朗读者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大众逐步在物质生活满足的基础上追求精神生活,电视节目也随之发生了变革,越来越多的文化类节目被创作,比较火爆的有《中国诗词大会》、《汉字英雄》、《朗读者》等。其中《朗读者》作为一档制作比较精良的节目,其融情感与文化为一体的方式被大众所追捧。在接受美学的理论基础上,电视观众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其心理活动给电视节目赋予了一定的价值。本文围绕电视节目《朗读者》开展分析,探讨在接受美学视域下观众的心理发展变化。

关键词:接受美学视域;文化节目;《朗读者》

电视节目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的进行改革和创新,新时期的电视类节目逐步转变了创作思路,以吸引观众的目光为创作基础,以传播正能量为基本思路,其由过去的精英式创作转变为广泛式创作。同时将力求将中国传统文化推向世界,拉近了大众与传统的距离,重视大众与文化的关系,利用这种关系,在节目中设置各种环节,用合理的方式将此种改变呈现到大众眼前,让“文化”在“俗”的基础上,体现“雅俗共赏”,呈现“雅”文化。

一、《朗读者 》受众心理分析

一档电视节目,它想要获取热度,希望观众可以持久关注节目,就必须做出新意,提高观众的参与度,让观众从参与中获得被尊重的感觉。而这种被尊重的感觉的获取取决于观众参与节目的形式,比如互动形式,有临场互动、线上互动等等,还有互动环节的设置等等,在给环节的设置过程中,重视观众的情感体验、互动体验、精神的沟通等等。尤其是在文化类节目中,如何提高节目的感染力,如何增加节目的精神传播力,如何提高观众的参与感,是节目成功的根本。《朗读者 》的成功,说明该档节目获得了观众的认可,完成了其文化传播的使命,与观众达到了情感上的共鸣。其用平凡的故事书写了不平凡的精神世界,让“普通”大众获得了一个精神的放松,情感的休憩。

二、接受美學视域下对《朗读者》的分析

(一)接受美学视域下,与潜在受众的互动分析

伊瑟尔提出“隐含的读者”这一概念,朱立元受此印象也提出“潜在的读者”。这一观念与《朗读者》进行融合,便指的是在节目出现之前,创作者对他的作品问世之后,观看节目的受众群体年龄层、类型等进行的预期。《朗读者》节目准备前期,会根据“潜在受众”进行节目创作,追随和满足受众的审美趣味。

新时期的电视节目,为了获得给更多的关注,都特别注意“互动”,重视观众的参与感,基本上都会采取直播或者现场互动、线上互动的形式。《朗读者》的受众群体有广泛性和多样性特点。除了文本本身就会吸引一部分受众之外,邀请的嘉宾也是社会各行各业的精英,也有他们的粉丝团体。另外,《朗读者》作为董卿的独创节目,除去节目的本身之外,其成功离不开董卿优秀的主持功底。在此档节目中,董卿不仅是创作者,更是一个聆听者,在台下她是创作者,在台上她不仅是聆听者还是串讲者,还需要与嘉宾进行情感的沟通,通过这种情感的共鸣让大众感受到当事人的情感,使得整个电视节目的视听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二)期待视野——创建情感共鸣平台,满足文化期待。

所谓期盼视野,是指欣赏者进入对作品的接收过程之前,会根据自身以往的欣赏经历、既定思维以及审美趣味等因素,对于作品有预判及期盼。作品只有被欣赏者欣赏时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完成。

《朗读者》,一个文化情感类大型电视节目,以“一个人一个故事,一段话”为核心,处处追求与欣赏者的文化互动以及情感交流,同时通过分享,满足观众对作品的期待,并根据自己的经历完成对节目内涵的理解,形成一个完成的情感共鸣链,此过程中,观众既是欣赏者也是接受者。

每一期节目都会选择一个关键词,而这个关键词就是当期节目的主题核心,并且邀请不同的节目嘉宾,在舞台上进行情感的分享,经历的分享,成长的分享。最为关键的是,这些受邀的嘉宾没有身份、地位、年龄、数量的限制。抛去了利用各种“卖惨”、“竞技”等策略,从普通人身上发现闪光点,并传播这些正能量,利用“普通”的力量,让大众的情感回归到平凡的生活中。在这个节目的舞台上,没有明星,没有身份与职业的限制,被受邀的每一位嘉宾都有不同的故事,他们来自各行各业,让观者的心理感受建立在一种“平等”的基础上,增加了对节目的接受程度与好感度,提高了节目效果。

(三)接受美学视域下,舞台设计召唤结构的分析

《朗读者》将舞台划分为两部,第一个场景是一个独立的空间和明亮的色彩的“里屋”,内有桌椅和茶水,既舒适又精致。与二号场景之间用一扇门隔开,尽管里面有一些录制设备,但是却不会让人感到拘束和不安。这个小而舒适的独立空间非常适合进行短暂而深入的交流,利用聊天的方式,让嘉宾缓解了紧张的情绪。由于朗读的嘉宾舞台的经验有可能为零,在众多注视的目光中,他们可能会因为大众的“焦点”而产生紧张的情绪,从而影响他们在舞台上的朗读效果。因此,需要设置一个独立的空间,来增加嘉宾对舞台的安全感。在交流的过程中,当嘉宾的感情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再走出去朗读,内心的情感犹如被压抑的泉涌突然被释放出来,让朗读的效果更佳。当门外的观众通过屏幕接收到交流时情感以及内容时,不仅不会影响到交流质量,也不会影响到视听的质量与传播的质量。因为,当嘉宾在单独的空间中与主持人开展聊天的同时,“门”外的观众对“门”内的事情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增加了大众对接下来的环境的期待,同时留给大众一个思考的“空白”地带,形成一种召唤结构。场景二的设置比较简单,没有华丽的灯光,也没有过多的音乐渲染,整体的舞台设计比较简单,过多华丽的设计会分散大众的注意力,因此,整体的设计以嘉宾为主体。将舞台设置成一个“图书馆”,观众席也被设计成图书馆的上下两层,整体的色彩偏向庄重、严肃,沉淀观众的内心。同时,观众坐席的风格类似于剧院的双层建筑。朗读作为一种基于声音的表演艺术,通过对观众席的设计,让其有一种仪式感,提高了聆听体验,让节目效果达到更佳的状态。

三、结束语

一档优秀的电视节目不仅需要优秀的节目设计,还需要一个优秀的主持人。优秀的电视节目不仅可以传播正能量,更代表了每一个时期的文化精神。它给大众提供了一个情感休息“场所”,也为大家提供了一个精神的休憩“场地”,利用文化节目,可以丰富大众的物质享受以及精神文化追求。

参考文献

[1] 张传杨锦,刘璐萌.提高综艺节目质量的意义——《朗读者》的启示[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13):81-82.

[2] 廖琪.融媒视域下文化新业态“朗读者”对文学期刊编辑策略的启发[J].郑州师范教育,2020,9(03):88-90.

[3] 陈艳艳,刘宗元.接受美学视域下的《朗读者》节目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8,9(16):108-109.

[4] 刘婧.探究接受美学视域下的文化类节目——以《朗读者》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7,8(19):131-132.

作者简介:李芷萱(1998.03.04—),女,汉族,河南省永城人,本科。

猜你喜欢

朗读者
《朗读者》的舞美、音响
“朗读者”许渊冲
走心之作《朗读者》
央视《朗读者》在京举行媒体见面会
多一些《朗读者》式的文化陪伴
评小说《朗读者》中《奥德赛》的隐喻
一封关于《朗读者》的信
《朗读者》:冰冷的历史沉思与深刻的人性寓言
第二场:品鉴《朗读者》
公共图书馆服务成果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