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色与型融合下的陶瓷艺术创新与传播研究

2020-08-28

新闻爱好者 2020年6期
关键词:陶瓷工艺陶瓷色彩

陶瓷艺术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构成,随着陶瓷艺术的发展,陶瓷工艺技术不但在材料上而且在造型及色彩上都有了一定的创新,但其仍然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也正是这种深厚的传统文化内蕴才使其文化特征更加凸显,使其价值得到提升。这也充分表明,陶瓷艺术的创新并非是对传统文化的完全摈弃,也决不是墨守成规和故步自封,其应是既能与时代同步而又彰显文化特质的创新,如此,方能更好地传播、传承陶瓷艺术及文化。由曹莉、蔡文鹏撰写的《文化传承与创新》(2018年11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主要探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问题,为探讨陶瓷艺术的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思路。

一、色彩:陶瓷艺术创新的审美突破

正如该书所言,对于陶瓷来说,色彩是其重要元素之一,也是一种极具视觉冲击的艺术语言。可以说,色彩是陶瓷作品情感及艺术的生动诠释,是其文化内涵的彰显,也是衔接多种艺术元素的黏合剂。在陶瓷作品中,色彩的運用能够为陶瓷作品注入新的灵魂,能够推动陶瓷作品色彩的视觉特征同其艺术性的统一及协调。当然,这主要由色彩自身特征及其搭配所产生的效果所致。陶瓷艺术主要是色彩与型的结合。利用图画和颜色釉的综合彩绘形成一种“画”面。这种色彩与釉色的高度融合形成了现代陶艺的创新。陶瓷艺术中,色彩是以绘画创作的方式来表现的,作为一种语言的表达,作为色彩语言呈现方式的绘画也显得极为关键,绘画创作是陶瓷艺术创新的重要环节,也可以说,陶瓷工艺创新一方面是通过其型的创新来体现,另一方面就是利用绘画来实现的。陶瓷绘画对陶瓷艺术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在古代陶瓷艺术中,其画面色彩主要是以古彩、斗彩、黑花、五彩、青花和浅绛彩等色彩的艺术呈现。这种艺术性的表达不但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工艺性,也具有一定的市场性。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新思潮的出现,人们对陶瓷艺术中色彩的认知有了新的变化。许多陶瓷作品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装饰性方面,传统陶瓷工艺中的工匠集体创作功能被弱化,创作的个体性更加凸显。

现代陶瓷作品中的绘画色彩更加丰富、更加鲜亮。利用釉料色彩的窑变形成了陶瓷作品的独特自然肌理,陶瓷作品的色彩呈现出更加让人震撼的视觉效果,物性媒介所带来的束缚被打破,陶瓷工匠利用此色彩的创新使其内心的情感得到了自由表达。

该书指出,色彩是陶瓷作品的艺术语言,也是陶瓷作品创作者情感的表达。当前,许多陶瓷作品中,艺术家将色彩材料同自身的艺术语言相结合,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意识到了提升陶瓷作品的整体观赏性需要从改变视觉的外观形式入手,许多陶瓷艺术中融入了工笔绘画中的花鸟类的东西,艺术家参考国画艺术中的色彩应用,按照陶瓷画面内容选择色彩,通过对各种色彩的选择应用来呈现作品的整体意境,并增强其表达效果。

当然,陶瓷作品中色彩的良好呈现需要通过高温烧制来实现。经过多年的创新和摸索,高温还原焰烧制技术得到提高和广泛应用,此烧制技术能够将釉料同画料进行充分的融合,能够在陶瓷表面形成画面色彩的玻璃质釉层,使陶瓷族谱的画面更加明亮,色彩更加艳丽,并且牢固而不氧化。若釉里红、青花般,即便是到了数千年甚至万年后,其色彩都会亮丽光鲜,这是古彩、粉彩及新彩等釉上彩瓷材质及工艺无法比拟的。因为这些画料的烧制温度为低温烧制,画料中含有铅溶剂,而铅料同空气中的酸易发生氧化,进而导致颜色发生变化,甚至脱落,而高温彩瓷工艺则可有效避免此类问题。通过高温烧制的彩瓷,其画面同釉面是融为一体的,其细腻、丰富而又多变的色彩绝不低于低温烧制的陶瓷色彩,并在烧制过程中充分地保持了色彩语言独特的个性,比如钧瓷中的窑变色彩釉、龙泉青瓷的纯净清澈,都给人自然天成的感觉,其既是火与泥的艺术,也是最纯粹、最直接地展示陶瓷色彩,呈现其艺术的本质美。釉的色彩在高温下发生奇妙的自然变化,形成了绘画、色彩同装饰性的完美结合,其视觉冲击力极为显著。这种色彩的变化使陶瓷作品的色彩更加艳丽,特色也更加鲜明,其发色较为稳定,能够充分地展现出陶瓷作品的色彩语言,凸显出其现代装饰性功能。这种将工笔线描同写意相结合的陶瓷工艺既是传统工艺技术的传承,又在传承中得到了发展,比如陶瓷作品《祥荷香满塘》。

二、“型”:陶瓷造型元素更加丰富多元

该书认为,任何文化的创新都不能脱离原有文化,脱离原有文化主体的不是创新,也非传承,而是另一单纯的个体。在文化创新过程中,要注重内在联系性和融合性。陶瓷是绘画与造型的完美结合,其既是艺术的承载,又具有一定的实用功能。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陶瓷作品的实用功能逐渐弱化,装饰性的功能逐渐凸显。为迎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和实用需求,陶瓷工艺在造型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及改进,造型元素更加丰富多元,吸收中外的造型元素设计出了符合人们审美的造型器皿。如汉光茶具中,其造型就借鉴了西方的壶具,壶嘴下勾,让人联想到水滴向下,壶口同壶盖的设计近似于西方领子的上翘,使壶身更显得修长挺拔,也凸显了壶的高贵气质。壶盖设计的内敛同壶口保持水平,在视觉上呈现出较为和谐统一的感觉。杯子、杯碟都同中国茶具有所不同,画面以淡丽清雅的蓝调为主,与现代人高贵时尚的生活较为融合。茶叶罐、公道杯的造型则为中国传统的造型特征,这更能切合茶具的实用功能,符合其作为茶具的功能需求,卵白色的素净瓷面打破了蓝紫色的色块,更能使人感到器皿中茶水的典雅和尊贵。

陶瓷造型的创新不但体现在日用瓷器上,陶瓷雕塑及陶瓷画的造型也得到极大突破。陶瓷艺术家将国画装裱形式、条幅及扇面等元素融入其陶瓷创造中,丰富陶瓷造型的同时也强化了陶瓷作品的意境表达。在许多器皿类的陶瓷绘画器型中,实现了绘画同器型的融合,使二者成了和谐的统一整体,尽管此有脱离陶瓷工艺语境的嫌疑,但不得不承认其也是一种基于色与型的创新。在陶瓷作品创作过程中,创作者自觉的色彩选择同作品意境内容紧密相连,正是二者的完美融合才传达出艺术自身表达的叠加效应。陶瓷创作中形成的偶发性的肌理及色彩的变化,既是自然产物,也是创作者将型与色彩相结合后创作的个性化作品。这种个性化的作品也是陶瓷艺术多元化发展的趋势,陶瓷器皿实现的是陶瓷艺术的实用性功能,而瓷画则呈现的是其装饰性的功能,陶瓷型与色的变化使陶瓷元素更加丰富,陶瓷艺术更加多元,其不但是传统陶瓷艺术的传承,更是陶瓷艺术的创新及发展。

三、色与型的融合

正如该书中对内在联系及融合的关注,陶瓷艺术集聚了陶瓷工艺和绘画工艺,其造型及色彩的有机融合,共同构成了浑然天成的艺术品,不但呈现了陶瓷作品的自然、艳丽,还彰显了其丰富的内在意境。陶瓷艺术中,色与型的完美结合及呈现,是艺术技艺的融合,使陶瓷作品既突出了美术性的美,又显现了实用的美和装饰性。这是艺术生态上的融合,在此融合中需要注意陶瓷釉質、料性、火温、手感同人的精神意志、思维、意匠态度等的结合,以此色与型的融合创新来展示陶瓷艺术,实现接受者、陶瓷展示空间、创作者间的和谐统一。

陶瓷艺术的创新,是人与物的统一,是物与意境的结合和互动。在充分掌握和认知陶瓷色彩材料的基础上,陶瓷作品不但要在色彩及绘画的内容展现当下自然、人和社会的时代性,还要在陶瓷的型上进行意境和时代特征的凸显,这就需要陶瓷创作者进行多维度的呈现。在陶瓷作品创作中,创作者的内心情感的表达和视觉的外在表现方式存在共通之处,也同其“型”存在共通之处。以“型”“画”“色”同“情感”的内在融合创造陶瓷作品,使其能够从视觉上和意境上去释放创作者的情感,去展现其艺术性。所以,陶瓷作品的色彩内容同其型是统一整体,而非割裂存在的,色与型共同塑造了陶瓷作品的独一无二性,共同创造了火与泥的艺术世界。

因此,陶瓷艺术的创新,不能单纯地注重色彩及绘画层面的突破,还应注重陶瓷这一物体的自性,尊重其自性,使安放陶瓷艺术灵魂的“型”以与其能够共通的视觉形态融为一体,色与型的有机融合是陶瓷创造者思维上的创新。利用色与型的统一设计能够契合型或画的多元视觉形式,从空间及时间层面上使创作的主体同接受对象间衍生出深层关系,产生趣味性的鉴赏互动。比如《盛世荷花香满塘》,利用生活器物为元素,以天青色为底色,以粉釉、墨绿等色彩釉共同呈现出清新的画面,给人清新自然和优雅的感觉,亲切之感油然而生,观赏者也能快速地融入创作者的情感语境中产生共鸣,这种浓厚的生活气息、清新自然的气息也使人们感受到生活之美,感受到美源于生活。

总之,《文化传承与创新》一书为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了良好思路,也为陶瓷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思路。陶瓷艺术的创新和传播主要是利用其色与型的融合来实现的,色与型的完美结合能够使陶瓷作品在视觉外观上同其内在完全融合,也只有二者的融合,才能展现出陶瓷的艺术美。在市场因素的影响下,陶瓷艺术的色与型都在不断地变化着,创作中选用的元素也更加丰富多元,陶瓷工艺也在不断突破,色彩的语言表达不断被创新。但艺术家在创作时,必须注重色与型的内在融合,在打破固有形式的同时也应注重其内在联系性,在继承传统陶瓷艺术的基础上增加其特有的当代特质,帮助陶瓷艺术在探寻自身语境的过程中能够拥有更加广阔和多元的发展空间。

[刘黎/硕士,贵州广播电视大学(贵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陶瓷工艺陶瓷色彩
Chinese Ceramics
铜系青蓝釉:开创陶瓷工艺美学新时代(一)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钵传瓷艺文化、创新陶瓷工艺、焠炼卓越品牌
陶瓷艺术作品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