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儒佛道三教合流何以可能

2020-08-28吴凡

西部学刊 2020年13期
关键词:可能性

摘要:儒、佛、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教合流的可能在于其有着相通之处。三教内在理 论基础的共通点在于目的相通、方法趋同、践行一致,三教外在格局架构的融合性在于功能的互补性、理论的包 容性、旨趣的同源性。由于三教主观上理论目的和实践方法是相通的,客观上是功能互补的,开放包容、兼收并 蓄,从而使三教合流成为可能。

关键词:儒佛道;三教合流;可能性

中图分类号:B222;B948;B9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20)13-0089-03

儒、佛、道三教合流是古代中国历史演进和文化融合 的真实呈现,已有的相关研究多按历史发展的时间线索 来梳理,陈述三教合流的过程。学者们重视三教的差异性 和必然性研究,而忽略了同一性和可能性研究,本文试图 从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维度来考量三教合流何以可能。

一、儒佛道三教内在理论基础的共通点

(一)三教目的相通

教义是教派的理论基础,儒、佛、道三教合流的可能 性源出于其理论基础的趋同性。历史上,儒、佛、道三教 也曾相互攻讦乃至拆台,但三者都追求人的至诚至善,希 望达到“终极的形态之层次”[1]399。三教本质上都是关 于人的学问,目的都是对自我德行修养的高标准和严要 求,同归乎于治善。

儒家倡导积极入世,“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礼记·大学》),善是儒家至高无上的价值 追求,王阳明曾说:“至善者,性也。性元无一毫之恶,故 曰至善。”[2]39  儒家认为人的本质纯善无恶,后天的习气 可能遮蔽了本真的善,所以需要通过修行回归善的本来 面目,达到“致中和”的高度,实现“修齐治平”的人生 理想。

佛教缘起基础为追寻理想境界,教人诸恶莫作、行善 积福,“与人生之关系尤切”[3]192。佛家认为任何人、事、 物都是相互关联的,如《西游记》中“五指山”指的是 如来佛祖的大手,代表着一张由五蕴织起的大网,凡事都 在这张无形的因缘网中互摄,种善因才会有善果报。佛 陀在《中阿含经》中教人奉行八正道,这也是实践佛教 智慧的总则,修行之人要正知正见,而不是偏执偏见偏离 了善的道路。

道家强调清虚自然、无为而治,但无为不是没有规矩 或者什么都不做,君子应该“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用义判断事理,用礼规范言行,调和心性自得其乐。 无论如何定义儒、佛、道的范畴,是道德、文化、宗教还是哲学,都不能否认三者在人文关怀上目标的一致性。 从人学理论看,儒、佛、道三教都强调人文关怀,目的都是 强调主体道德向善的规范性。

(二)三教方法趋同

儒、佛、道三家在方法论层面也有许多共通性。第一, 儒、佛、道三教同为向内探索的方法,注重凡事莫向外觅, 皆往心上去探求。正如钱穆先生谈及东西方文化差异时 所说,西方主张“向外觅理”,而中国文化“认真理即内 在于人生界之本身”[4]。天命、实相、大道都超言绝象不 可言说,但人可以通过修行去发明本心。更进一步说,儒、 佛、道向内探求的方法不是渐修而是顿悟。佛门坐禅、棒 喝等方法广为人知,儒家从“见贤思齐”到李翱的“复 性论”都是反省内求的理路,宋明理学之后突出了证悟 反本的重要性。道家起初为了延年益寿服用外丹,到了 唐末五代道门领袖杜光庭从本体论到心性论的转向对道 教做了全面总结,由此修炼内丹的重要性被凸显出来。

第二,儒、佛、道三教同为整体思考的方法。儒、佛、 道三家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整体功能的运作,儒 家重视人与社会的关系,佛教处理人与自己及内心的关 系,道家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哲学绕不开“天人 关系”这一命题,西汉时期儒家代表董仲舒提出“天人 合一”,佛教認为诸法互摄“梵我如一”,庄子从思辨的角 度提出“物我齐一”,三教的内在超越性,把天道和性命、 自然和本我统一起来。三教综合归纳的整体思维模式, 总能抓住事物的普遍联系,为三教合流提供了可能。

第三,儒、佛、道三教同为辩证思维的方法。儒家推 崇中庸之道就是辩证思维的直观体现,“过犹不及”(《论 语·先进》)说明要把握尺度。佛教认为一切看似实在的为行,以乐为和”(《庄子·天下篇》),用仁德来施恩天下,   “五蕴”皆是无常,若偏执己见妄下论断则徒增烦恼,注定和中道背离,若辩证看待放下执念,则能当下证悟。道 教的辩证思想在三教中最为明显且自成体系,看到了事 物的两面性,如“物极必反”“祸福相依”等思想表明凡 事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转化。三教得以合流的可能性,在 于都看到了辩证的重要性,三教从对立走向统一也符合 辩证规律。

(三)三教践行一致

中国传统文化属于人生实践哲学,“致广大而尽精 微,极高明而道中庸”(《礼记·中庸》),提倡做人应当正 大高明但不脱离日用,平淡的世俗生活也可以达到中庸 的状态。儒家没有像西方那样创造出一个远离现实生活 的极乐世界,也没有创造出一个外在的神来照看整个世 界和社会,而要求百姓把理想寄托在现世。

佛教表面看似是在叫人远离人世间,超脱世俗,不问 世事,但印度佛教中国化以后追求众生平等,禅宗倡导 “出世不离入世”之说,讲平常心是道,禅师的究竟智慧 是在起心动念、行住坐卧间体现出来的,人间百态都是修 行的道场。

道教作为土生土长的传统教派,有广泛的信众作为 基础。从饮食到吐纳之法,行气到化神之工都是在日常 生活中修行得来,道家养生的理念更是贴近生活深入人 心。魏晋玄学流行以后专门的道家学派已不存在,道教 的发展主要依靠对经典著作的注疏,教义看似深奥玄妙, 充满哲学思辨,但也随着斋蘸科仪、画符念咒走进了寻常 百姓家。总之,儒、佛、道的教义虽在出世入世的倾向上 有差异,但最终都落实在日常生活的实践。

二、儒佛道三教外在格局架构的融合性

三、结语

儒、佛、道三教在长期的在竞争中相互借鉴,为各自 文化体系在时代潮流的变迁、政治权力的斗争、民族盛衰 的迁徙和伦理道德的变化中发展,看似被动融合,实质上 目的明确、条理清晰,三教合流的前提是为了延续和发展 自身的体系。儒家以文化人,对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心 理习惯和思维模式把握缜密,并且有些朝代凭借着政治 偏袒的优势,逐步地或暗地或公开把佛、道二教的思想融 入到自己的学说体系当中;佛家以慈悲为怀,通过方便法 门、究竟学说,把儒、道的学理方术融摄进来;道教以无为 为有为,对外高唱三教原来是一家的论调,实则想要通过 学习其他两家的学说以提高自己的地位。

总之,三教合流何以成為可能包括主客观两方面的 原因:主观上,三教在理论目的、方法和实践上趋同,才有 合流的可能。客观上,三教功能上互相补益,满足了上至 统治阶级下到平民百姓的需要,三教又兼具包容性,理论 旨趣同根同源。儒佛道为自身的传播,自主地在本宗的 基础上创新融合,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相互兼容“教 出多门”而“道通为一”,最终形成有核心、有层次的多 元统一的三教合流局面。

参考文献:

[1] 牟宗三 . 中国哲学十九讲 [M]. 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 [2]( 明 ) 王阳明 . 王阳明全集:传习录·书信 [M]. 武汉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5.

[3] 汤用彤 .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上 [M]. 北京 : 中华书局 , 1983.

[4] 钱穆 . 中国思想史 [M]. 北京 : 九州出版社 ,2012.

[5] 牟钟鉴 . 儒、佛、道三教的结构与互补 [J]. 南京大学学报 ( 哲 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3(6).

[6] 洪修平 , 孙亦平 . 儒佛道三教关系视域下的东方哲学与宗 教 [J]. 哲学动态 ,2019(8).

[7] 汤一介 . 论儒、释、道“三教归一”问题 [J]. 中国哲学史 , 2012(3).

[8] 赖永海 . 中国佛教与哲学 [M]. 北京 :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4.

[9]( 清 ) 董诰等 . 全唐文 ( 第 4 册 )[M]. 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 社 ,1990.

作者简介:吴凡(1992—),女,汉族,江苏扬州人,南京师 范大学中北学院公管系助教,研究方向为思想 政治教育、中国传统文化。

(责任编辑:朱希良)

猜你喜欢

可能性
浅淡电子凭证在会计入账的可能性
供应链风险发生大小、发生与持续时间的估计:一个动态贝叶斯的推理网络研究范式
海南省热带花卉文化研究
观念可能性与现实可能性
小学数学《可能性》智慧教育案例设计
外星人存在的可能性及人类的搜寻工作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思考
长治市中学开展街舞课程的可行性研究
串一串,语文阅读更精彩
浅谈大数据背景下个人隐私保护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