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浮筑法石墨聚苯乙烯保温隔声楼地面系统常见质量问题及对策

2020-08-28沈念俊

安徽建筑 2020年8期
关键词:隔声楼面保护层

沈念俊

(1.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安徽 合肥 230031;2.安徽省建筑工程质量第二监督检测站,安徽 合肥 230031)

1 引言

近年在国家倡导的供给侧改革及用户需求升级引导下,民用建筑的绿色化程度越来越高,建筑内部声环境品质亦得到同步提升。层间楼板传声作为影响室内声环境的重要因素,需要利用隔声楼地面系统对其空气隔声与撞击隔声进行控制。目前保温隔声材料按照使用频率高低,依次如下:石墨聚苯乙烯保温隔声板、玻璃棉保温隔声板、橡塑保温隔声板、改性聚丙烯保温隔声板。其中石墨聚苯乙烯保温隔声楼地面系统作为解决层间楼板保温隔声问题最常用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项目,随着部分工程项目的落地实施,该系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

本文通过梳理建设各个环节并结合实践经验,针对楼地面保温隔声系统工程常见质量问题进行总结与分析,以期提升建设水平。

2 系统构造措施

浮筑法石墨聚苯乙烯保温隔声楼地面系统是指通过对石墨模塑聚苯板加工后形成保温、隔声复合板铺设在结构楼板上侧,再在保温隔声材料上浇筑细石混凝土防护层形成的楼地面保温隔声系统。楼面保温隔声系统的基本构造层次应如图1所示。

图1 楼面保温隔声系统的基本构造

设有地暖管道的楼面保温隔声系统基本构造层次应如图2所示。

图2 设有地暖管道的楼面保温隔声系统基本构造

穿越楼面管道的楼面保温隔声系统隔断声桥构造如图3所示。

石墨聚苯乙烯保温隔声楼板导热系数、修正系数及最小应用厚度要求如下表。设有地暖管道的楼面保温层厚度不应少于20mm。

图3 穿设备管道的楼面保温隔声系统基本构造

3 施工工艺

浮筑楼板保温隔声系统的施工可分为基层处理、贴铺竖向隔声片、铺设保温隔声板、粘贴防水胶带、分仓铺设钢丝网片、浇筑细石混凝土保护面层、防护层养护等步骤。具体施工工艺流程可按图4进行。

图4 楼面保温隔声工程的施工工艺流程

为保证施工质量,工程施工中应注意采用以下质量控制措施。

①严格履行材料进场复验手续。保温隔声材料进场时,应具有出厂质量合格证、产品出厂检验报告、型式检验报告并应对材料导热系数、表观密度、吸水率、声学指标进行现场抽样复验,合格后使用。

保温隔声板热工计算及最小应用厚度

②必要的施工准备工作。隔声保温垫施工前,应剔除地面或墙面突出硬物后,使其达到设计和施工方案的要求。

③注意竖向隔声片的施工要求。竖向隔声片的粘贴应连续布满房间内所有的墙角处墙面,竖向隔声片的拼缝宽度应小于1 mm。

④注意拼接缝处的施工要求。隔声保温材料的铺设应平整,相互对齐、横平竖直;拼缝宽度应小于1 mm。拼缝处的防水胶带应密封良好。

⑤严格控制养护时间。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根据标准要求对混凝土加以保湿养护。

⑥保护层偏差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细石混凝土面层厚度控制在40mm,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5mm,并应根据设计要求严格控制净高。

⑦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做好隔声保温复合垫,先浇分隔带、钢丝网片等成品保护措施,如有损坏应及时修复。

⑧应合理安排调度,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筑,避免出现施工冷缝。混凝土运输时间应控制在规定时间内(根据天气及路程计算),以免坍落度损失过大而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

4 常见质量问题及对策

4.1 产品燃烧性能不达标

问题成因:采用劣质原料甚至回料生产,不满足B1级燃烧性能要求。

解决方案:严格执行见证取样检测制度,规避以次充好。同时现场也可以采用离火自熄简易测试方法进行初步质量控制。

执行标准:GB 8624、GB/T 11785、GB/T 20285。

4.2 产品弹性模量不足导致隔声系统性能不达标

问题成因:工厂生产时,大坯板未经压缩、陈化。

解决方案:严格执行见证取样检测制度,规避以次充好。同时现场也可以采用离火自熄简易测试方法进行初步质量控制。

执行标准:GB/T8813、GB/T13480。

4.3 商混质量引起的无规则开裂

问题成因:为提高商混和易性和降低施工难度,施工单位所用混凝土的塌落度不能满足。

解决方案:混凝土坍落度≤100,抗压强度等级≥C25.

执行标准:GB/T50080、GB/T50081、GB/T50081。

4.4 分仓缝引起的保护层无规则开裂

问题成因:分仓间距过小,或分仓缝处有搭接钢筋导致分仓失效,或分仓工艺待改进。

解决方案:当地面面积超过30㎡或边长超过6m时,应按不大于6m间距设分仓缝,分仓缝宽度不应小于8mm。分仓缝处严禁钢筋搭接。

执行标准:JGJ 142。

4.5 保护层有规则开裂

问题成因:该现象主要出现在保护层敷设了管道的项目,开裂沿着管道敷设方向开裂。

解决方案:保护层厚度不足,对管径偏大的项目亦可在管道上部铺设耐碱网格布局部增强。

执行标准:JGJ 142。

4.6 过分仓缝处管道剪切或拉伸变形

问题成因:管道过分仓缝处未设置套管。

解决方案:管道不宜穿越分仓缝,必须穿越时,管道外应设长度不小于200mm的柔性套管。

执行标准:JGJ 142。

4.7 取消竖向隔声片导致浮筑层与房间四周墙体、柱之间形成声桥

问题成因:部分毛坯交付项目在交房前或全装修项目在装修施工阶段拔除了竖向隔声片,导致形成水平声桥。

解决方案:竖向隔声片应沿房间四周墙体、柱的抹灰层、穿越楼板竖向管道的套管连续、闭合铺贴。竖向隔声片上口应高出防护层20mm。

执行标准:GB 50118。

4.8 边角翘曲

问题成因:未设置放射筋。

解决方案:阴角、阳角处设置放射筋。

执行标准:GB 50118。

4.9 保护层收缩率过大

问题成因:养护不到位。

解决方案:细石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d,养护期间细石混凝土应保持湿润状态,可采用湿麻袋或薄膜等材料覆盖养护。养护期内严禁上人或推车、堆放重物。细石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5MPa后方可行人。

执行标准:GB 50204、GB 50209。

4.10 不规范验收

问题成因:隔声保温系统建设目的是控制层间楼板隔声和保温,但是在验收时未对其实际效果进行验证(隔声、节能等指标)。

解决方案: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系统性验收,并应该对隔声等主控项目进行现场检测。

执行标准:GB 50118、GB 50209、GB/T 50121、GB 50209、GB 50210、GB 50300、GB 50325、GB 50411。

5 总结与展望

上述10条仅是常见问题的汇总,还有诸多问题尚待解决,如:建筑专业与其它专业交叉交代不清,保护层出现声桥与应力集中点等导致质量问题。故针对此种新技术,我们尚需进行必要的基础研究与广泛的经验总结,方能使其工艺水平得到提升,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从发展的眼光看,浮筑法石墨聚苯乙烯保温隔声楼地面系统仅能解决当前的技术要求。未来的保温隔声系统将会向多元、节材等方向发展,如与装饰面层一体化的楼地面保温隔声装饰一体化板、一体化保温隔声免拆模板等技术体系,此类保温隔声系统具有装配化程度高。开裂控制好。施工周期短和减少资源消耗等优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猜你喜欢

隔声楼面保护层
薄膜型局域共振声子晶体低频隔声特性研究
隔声垫楼板构造对撞击声隔声性能的影响
保护层原位充填开采关键技术研究
成品住房楼地面保温隔声系统的研究
近距离煤层群半煤岩上保护层开采卸压增透效应研究
桥梁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管理方法分析
常用楼板隔声材料的撞击声隔声性能测试分析
240亿!30家房企争抢!广州土拍火了! 越秀75亿斩获番禺宅地,楼面价超3万/m2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有关问题探讨
楼面价超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