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科技人才政策文本分析

2020-08-25杜宝贵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高频词科技人才发文

陈 磊, 杜宝贵

(东北大学 文法学院, 辽宁 沈阳 110169)

科技人才作为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的基础要素,对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事实上,世界各国科技实力较量的取胜关键归根到底仍在于科技人才,美国、日本、德国能够登上世界科技顶峰就得益于本国聚拢了大量的科技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是我国推动科技创新的重大国家战略,科技人才的重要性日渐凸显。为此,全国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一系列科技人才储备与培养政策,以增强本地科技综合实力,由此掀起了一阵“人才争夺的热潮”。辽宁省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省份之一,是东北科技创新的重镇。近年来,随着国家新一轮东北振兴政策措施的出台,辽宁省科技发展迎来了重要机遇,这也带动了科技人才工作的发展,以“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等为代表的科技人才政策连续出台。这些科技人才政策紧紧围绕辽宁省科技创新发展的重大需求,为辽宁省集聚和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本研究通过搜集和整理辽宁省科技人才政策,并对这些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探究了辽宁省科技人才政策的现状,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改进意见。

一、 文献综述

在中国知网通过以“科技人才政策分析”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可以发现我国关于科技人才政策分析的研究已经非常广泛,其中政策文本分析是学者们常用的科技人才政策分析方法之一。李燕萍等[1]以湖北省2001—2015年间颁布的98份科技人才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从政策时期、政策对象、政策类别、政策文种等4个角度来分析湖北省科技人才政策的外部特征和政策内容,指出了政策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善建议;廖中举等[2]选取了1979—2015年我国发布的77项科技人才创新政策文本,一方面描述了政策数量、颁布部门、颁布形式及政策力度,另一方面运用政策工具从X-Y两个维度对我国科技人才政策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改进对策;黄园淅等[3]通过对1978—1984年间189件我国科技人才政策进行发文时间、发文机构等属性的分析,总结出我国科技人才政策在恢复时期的特征;杨环等[4]从政策出台的频度、政策发布单位、政策文本形式及政策类型4个维度对合肥市30份科技人才政策本文进行分析,得出了合肥市科技人才政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盛亚、于卓灵[5]从政策发布年度、适用对象、政策类别、政策文种等4个维度对浙江省从“九五”到“十二五”期间119份科技人才政策进行分析,指出浙江省科技人才政策存在的不足。由此可见,政策文本分析的优势在于通过定量和定性方法的结合,以更加直观的形式描述科技人才政策的现状,便于发现政策问题、提出完善建议。

因此,以上列举的政策文本分析案例为政策文本分析提供了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本研究将充分借鉴上述研究方法,通过充分收集2012—2018年辽宁省科技人才政策,以一定标准对政策进行清洗和筛选后,把得到的24份科技人才政策文本作为分析对象,从发文频度、发文机构、政策形式、政策类型、政策力度等外部信息进行文本量化处理,从而分析辽宁省科技人才政策的基本状况。

二、 研究方法与政策选择

1.研究方法

(1) 文献计量法。文献计量法,顾名思义,是一种基于文献搜集和整理的定量研究方法,是通过大量文献筛选和分析从而得到研究结论的研究工具。郑文晖认为“文献计量法是借助文献的各种特征数量,采用数学与统计学方法来描述、评价和预测科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图书情报学分支学科”[6]。 因此,文献计量法对于描述政策文本的外部特征具有很大帮助。

(2) 文本分析法。文本分析法是目前政策分析的常用方法,文本分析法与文献计量法在方法上具有重叠的部分,在政策文本分析时,需要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以求得到理想的分析效果。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政策文本,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对政策样本进行综合分析。

2.辽宁省科技人才政策文本选择

辽宁省科技人才政策的文本来源有3种:①辽宁省政府、辽宁省科技厅、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辽宁省财政厅等辽宁省政府部门官网;②北大法宝、北大法意、政策汇等政策法规检索平台;③辽宁省科技厅2017年7月编制的《科技人才政策一本通》。《科技人才政策一本通》对十八大以来国家和辽宁省出台的科技人才政策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罗列,对这次政策文本的搜集起到了查漏补缺的作用。同时,在政策文本的选取上需要遵循以下原则:①政策的发文时间区间为2012—2018年;②紧扣“科技人才”的主题词,力求搜集到的政策全文论述科技人才或与科技人才有较大的相关性;③排除工作通知、信息发布、奖励决定、申报通知等一般性政府文件,确保政策的纯粹性和普适性。依据以上文本来源与选取原则,最终确定24份辽宁省科技人才政策作为本研究的政策样本,政策样本的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辽宁省科技人才政策一览表

三、 辽宁省科技人才政策分析

1.发文频度分析

图1表明2012—2018年间辽宁省颁布的科技人才政策数量整体呈增长趋势,但波动较大。2012—2015年辽宁省共颁布7份科技人才政策,占全部政策文本数量的29.17%,2012—2015年每年发布的科技人才政策数量在2份上下,发文频度波动较小。2013年为3份,较2012年的2份有所增长,这是因为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了响应和贯彻这一国家战略,辽宁省对科技人才的需求增加。2016—2018年是辽宁省科技人才政策的高产阶段,共颁布17份政策,占政策总量的70.83%。其中,2015—2017年期间科技人才政策数量处于极速增长状态,由2015年的1份增长到2016年的4份再到2017年的8份,达到了单年政策数量的最高值,这是因为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加速,科技支撑经济发展成为未来主要趋势,辽宁省需要培养和吸引更多科技人才服务本省科技发展;另一方面2016年党和国家一系列新一轮东北振兴政策和举措频繁出台为辽宁省科技发展带来机遇和动力,也带动了科技人才政策的颁布。2018年科技人才政策数量为5份,较2017年有所减少,却仍然高于2016年的4份。

传统花卉审美情致的差异,在文人的诗歌、绘画、生活中都有较为丰富的资料记载。厅堂摆花如能充分挖掘园林主人及其友人这种审美冲突带来的趣味性和差异性,或许能更好的展现单个园林自身的特定主题,也为赏花者增添一些乐趣。

图1 辽宁省科技人才政策发文频度分布图

由此可见,辽宁省能够较好地响应国家科技创新战略、新一轮东北振兴政策,围绕辽宁省全面振兴的战略目标出台了一系列科技人才政策,为辽宁科技创新提供了人才保障。

2.发文机构分析

图2显示的是辽宁省科技人才政策发文机构的基本情况。从发文主体来看,辽宁省科技人才政策的发文机构共包括11个,它们分别为:中共辽宁省委及其办公厅、中共辽宁省组织部、中共辽宁省宣传部、辽宁省人民政府及其办公厅、辽宁省科学技术厅、辽宁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辽宁省财政厅、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辽宁省工业与信息化委员会、辽宁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从发文数量来看,辽宁省人民政府及其办公厅(12份)、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9份)、中共辽宁省委及其办公厅(7份)、辽宁省科学技术厅(5份)、辽宁省财政厅(5份)、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4份)、辽宁省教育厅(4份)等7个机构颁布的政策数量最多;其余4个机构发文较少,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文2份,中共辽宁省组织部、辽宁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辽宁省工业与信息化委员会发文数量最少,分别为1份。从政策协同性来看,单独发文有10份,占政策总量的41.67%, 联合发文是14份,占比59.33%,政策的协同性较好。由图2可知,有单独发文情况的分别是辽宁省人民政府及其办公厅6份、辽宁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2份、中共辽宁省委及其办公厅1份和辽宁省科学技术厅1份,说明上述4个机构承担着科技人才管理的重要职能,而所有11个发文机构都有联合发文的情况。结合上述各机构发文数量统计,可以认为辽宁省人民政府及其办公厅、辽宁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中共辽宁省委及其办公厅、辽宁省科学技术厅是辽宁省科技人才政策的主要发布机构,而其余单位主要作为辅助机构配合与协助科技人才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值得注意的是,中共辽宁省委、省政府作为辽宁省最高一级的领导机构,在科技人才工作方面充分体现出了领导和推进作用,辽宁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辽宁省科学技术厅作为与科技人才工作紧密联系的机构,则承担着科技人才政策的主要执行功能。

图2 辽宁省科技人才政策发文机构及发文数量

3.文本形式分析

辽宁省科技人才政策形式主要包括7种:办法、规划、计划、实施方案、意见、通知、政策措施等。由表2可见,意见形式的政策数量最多(12份),占比为50%,办法形式的政策有5份,规划、通知形式的政策分别为2份,计划、实施意见、政策措施形式的政策最少,分别为1份。

表2 辽宁省科技人才政策形式表

政策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政策的规范性或者可操作性。结合辽宁省科技人才政策形式来看,办法、规划、计划、意见、通知等5种政策形式具有较强的规范性,适用于宏观指导,政策的操作性较弱。这5种政策形式的政策共有22份,占比为91.67%;而实施方案、政策措施2种政策形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这2种政策形式的政策有2份,占比为8.33%。由此可见,辽宁省科技人才政策多为粗线条式的指导政策,可操作性的政策较少。同时,缺少法律法规等权威性和约束力强的政策,政策力度较弱。

4.文本主题词分析

政策文本中被多次提到的词语或短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政策主体的政策意图和关注重点。通过ROST-CM6软件提取辽宁省24份科技人才政策的高频词,结合该软件的语义网络和社会网络分析功能总结和概括辽宁省科技人才政策主题词。为了使提取的高频词更加符合科技人才政策的词句表达,对软件自带的分词自定义词表进行补充,添加了“科技人才”“科技成果”“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人才引进”等词句。通过删减频词提取后的高词频表中“以上”“一批”“各类”等一些无意义的词语,本研究选取了词频为150以上的高频词进行分析,得出了辽宁省科技人才政策高频词表,如表3所示。

表3 辽宁省科技人才政策高频词表 次

语义网络和社会网络分析是通过两两高频词在同一行中共同出现的次数来分析高频词之间的关联程度和高频词的重要程度。一般情况下,网络线条越粗表示两个高频词之间关系越密切,而高频词周围的线条越密集,节点就越大,表示该高频词的影响力越大,也就越重要。在提取政策高频词的基础上,通过运用ROST-CM6的NetDraw功能对高频词进行语义网络和社会网络分析,得到对应的辽宁省科技人才政策高频词语义网络和社会网络图,如图3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人才”处于高频词网络的中心位置,其中与“创新”“发展”的节点连线最粗,联系最为紧密,与“科技”“技术”“社会”“企业”的节点连线较粗,有着较强的联系性,与其他绝大部分的高频词节点也都有联系,这说明“人才”是辽宁省科技人才政策的核心词,对其他关键词的影响力最强。“创新”“发展”“科技”“技术”的节点也比较大,分布在“人才”周围,且相互之间还存在着较强的联系。“企业”“社会”“资源”节点相对较小,散落在网络图的周边,对其他高频词影响力的增强起到了支撑作用。此外,还有一些分布于网络边缘的高频词,如“服务”“机制”“管理”“改革”等,这些词虽然影响力微弱,但对于理解其他高频词的意义具有解释作用。

图3 辽宁省科技人才政策高频词语义网络和社会网络分析图

结合政策高频词表和高频词语义网络和社会网络分析图,通过将相关高频词放回政策文本原来的语境中,可以发现辽宁省科技人才政策主题呈现以下特征:①聚焦人才是辽宁省科技人才政策主题的核心与关键。这说明辽宁省科技人才政策的主题鲜明,重点突出,为人才的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政策保障。②科技创新与发展是辽宁省科技人才政策的主要目标。人才是科学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的战略资源,因此实施科技人才政策是增强辽宁省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举措。③企业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是辽宁省科技人才政策的重要关注点。企业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也是吸纳和培养尖端科技人才的“蓄水池”,因此完善企业人才培养与发展体制对辽宁省科技发展具有拉动作用。④社会需求是辽宁省科技人才政策的重要导向。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既要因人而异,更要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有利于促进辽宁省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通过分析可知,虽然“人才”是辽宁省科技人才政策的高频词和核心词,但“科技人才”却并不多见,这说明辽宁省科技人才政策仍以一般意义上的“人才”概念来理解和管理“科技人才”。科技人才是人才的子集,是人才专业化、分类化后的新概念,具有一般人才概念的属性,但将其放到科技创新的语境中又会产生很多新的特征与属性。因此,需要在制定科技人才政策时考虑到“科技人才”的特殊性,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 结 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在中共辽宁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推动下,辽宁省科技人才政策频繁出台,为科技人才在辽宁工作生活创造了较好的政策环境。具体而言,在政策供给方面,辽宁省围绕全面振兴需求不断增加科技人才政策供给,一方面弥补科技人才政策空白,另一方面也开拓了科技人才政策的新领域,基本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科技人才政策体系;在政策协同方面,辽宁省已经形成了以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为政策领导核心,以辽宁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辽宁省科学技术厅为主要政策执行机构,以辽宁省财政厅、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单位为政策配合机构的科技人才政策协同体制;在政策内容方面,辽宁省科技人才政策以人才培养、人才激励为重点,兼顾综合类人才政策,为科技人才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在政策力度方面,中共辽宁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科技人才政策的制定,在顶层设计上构建出科技人才政策整体框架。然而,不可否认,目前辽宁省科技人才政策仍存在有待改善的地方。

(1) 进一步优化和增强政策的协同性。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作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做好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流动、激励等环节的工作,政府有关职能部门都应参与其中。因此,辽宁省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仍需进一步加大政策协同,创新政策协同的形式,建立政策协商机制,形成一体化的政策配套措施,破除部门壁垒,简化办事程序,为科技人才的发展开辟绿色通道。

(2) 构建更加完善的科技人才政策体系。目前辽宁省科技人才政策以意见、办法、通知、规划等规范性强、操作性较弱的政策为主,这不利于政策有效执行和政策目标的实现。因此,辽宁省应增加操作性强的科技人才政策,适当减少宏观性的政策,以确保政策落到实处。此外,应提高科技人才政策力度,要加快探索和出台适应辽宁省情的科技人才法规,逐步提升科技人才法律规范的立法层次[7],完善辽宁省科技人才政策和制度体系,为科技人才提供法律保障,助推辽宁省科技创新和全面振兴。

(3) 增强科技人才政策的专业化和精细化。科技人才是从事科技创新的专业性人才,与一般意义上的人才相比存在着职业生涯和专业领域等差异[8],因此科技人才的政策需求也具有特殊性。辽宁省可在继续加大科技人才政策供给的基础上,根据科技人才的特殊属性细化人才政策,促进科技人才政策的精细化,更好地服务于科技人才的培养与发展,提高辽宁省科技人才政策的有效性和吸引力。

猜你喜欢

高频词科技人才发文
30份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词
省级两会上的高频词
28份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词
省级两会上的高频词
中芬科技产业园:科技人才与产业技术的“强强联合”
完善发现、培养、激励机制全面增强科技人才活力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科技人才是发展的推动力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