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疗设备的质量监控与保障系统

2020-08-24梁志杰吴竞雄

医疗装备 2020年13期
关键词:保障系统医疗监测

梁志杰,吴竞雄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 (广东佛山 528000)

随着现代化医院的持续发展及医院的规范化管理,越来越多的医疗设备投入临床科室,临床科室对医疗设备的要求直观地体现在诊断质量中。医疗设备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医疗水平和患者的人身安全。加强医疗设备的质量监控,提高医院医疗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结果的有效性,是医院工程技术人员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1]。对医疗设备执行质量监控,不仅可有效掌握设备的使用状况,还可为设备的维护保障提供全面依据,延长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由于电子科技的进步及电路板的高度集成化,使得临床工程师已经不能在短时间内解决医疗设备较严重的故障,因此,为保障医师对患者的诊治能继续进行,需建立一套完整的维修保障系统。

1 质量监控

1.1 质量控制

现代医院对设备的客观要求是医疗设备的全面质量控制管理,戴明环(PDCA 循环)是一种基本的质量控制管理方法。基于PDCA 循环的质量控制工作流程包含以下4个阶段:计划阶段(Plan),执行阶段(Do),检查阶段(Check)和处理阶段(Action)[2],见表1。

表1 PDCA 循环的4个阶段

计划阶段,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故障的原因后,得到根因,根据根因制定工作计划;执行阶段,实施已计划的方案;检查阶段,检查实施计划后所得的结果;处理阶段,找出改善后的结果,并总结经验与教训。PDCA 循环适用于设备管理的各个级别,通过4个阶段的不断循环,设备维修及维护管理质量迈向新的水平,提升医疗设备在临床科室的使用质量,见图1。

图1 不同类型PDCA 循环

1.2 质量监测

医院临床工程师承担质量控制管理的主要任务,而这些人员往往没有经过系统专业的培训,对检测工具合理利用和检测数据处理没有经验,同时对检测标准和检测方法未能较好掌握,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3]。其实,许多故障发生前都有先兆,临床工程师需要了解设备具体状况,按不同的方法进行质量监测。(1)微观监测:引起设备参数变化的重要分子或对设备的使用效果的判断(如血透机或空气消毒机的空气培养)。(2)化学监测:通过监测环境中的化学成分,判断隐藏的故障(如环氧乙烷灭菌炉)。(3)物理观察:指设备及其零部件的外形或结构发生形变,判断故障原因。(4)温度监测:监测外部环境或内部原因所引起设备及其零部件温度升高的故障。(5)电学监测:监测控制或其他电路中电子元件电位、电流等的特性变化。

2 维修管理

除了设备的质量监控,临床工程师还需要了解维修管理的要求:(1)落实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管理;(2)维修管理要以预防为主;(3)维修管理要依靠科学、实行科学维修;(4)维修管理要突出重点;(5)维修管理要保证质量;(6)维修管理要注重效益。

在设备维修管理中,应当做好设备状态监测和质量控制,及时对设备进行预防性维护,了解管理要求后,才能更好地完善设备使用、维修及维护保养的评价体系。

3 维修保障系统的评价

3.1 维修保障系统的评价目的

明确评价目的、标准和策略是评价工作的关键,评价目的决定整个评价工作的方向。维修保障系统评价的目的是评定系统的功能,完善维修保障系统,保证医疗设备有效经济运行。整个保障体系的总目标是在整个维修保障体系的运行下,医疗设备可以正常使用,临床科室可给予患者准确的诊断及有效的治疗。

3.2 维修保障系统的评价指标

伴随着医院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医疗技术的日新月异,崭新的医疗设备纷纷推出医疗市场,医护人员的诊疗水平不断提高,推动着医院全面发展。对医疗设备维修保障系统一般应从系统环境、系统投入、系统活动、系统产出进行评价,见图2。

图2 评价指标

系统环境是评价保障系统的可行性指标,指对医院的规模、患者的数量、医护人员的比例等多方面进行考虑和评价,包含人力、财力及物力环境。医院规模环境决定了整个保障体系在医院内所具有的财力环境,在资金的支持下,选择所相适应的人力环境和物力环境。

系统投入是评价保障管理系统所能达到的上限。有些医院对设备质量控制管理的认识不深,怕麻烦,怕花钱,错误地认为设备质量控制管理不能带来经济效益,可有可无[4]。医院对医疗设备保障管理系统的投入和重视程度,决定了这套管理系统内部的物资环境、人力环境、技术环境,保障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资金的支持,在物资和技术的支持下,保障管理系统才能正常地运行。

系统活动是考验保障系统运行的综合体现,包括使用管理和维修管理。在使用管理上,医疗设备投入临床使用之后,应对操作人员进行系统化的培训,培训合格人员才能上岗操作,以便及时地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保证设备使用率的同时,降低人为故障率;而在维修管理方面,定时组织工程师对设备原理及构造进行学习,提高其对设备的熟悉程度和技术水平,降低设备的失修率和维修工时比,以最短、最有效的时间解决医疗设备的故障。工程师应充分利用院内资源和科室的资源,例如有报废的同样设备,利用报废机器上完好的配件进行维修,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降低维修费用比。

系统产出是评价保障系统的唯一标准,指标包括完好率、返修率、节约率、耗占比等。系统的目标是保障医疗设备在使用期间能够良好运作,确保医护人员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工作具备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良好的设备完好率。医疗设备频繁返修,影响医护人员的使用,如果一台医疗设备的返修率较高,应考虑耗占比等方面对此设备进行替换或报废处理。安全性和治疗有效性在保障系统中至关重要。

3.3 维修保障系统的策略

为节省患者的宝贵时间,减少医疗纠纷,化解紧张的医患关系,良好的维修保障系统是必不可少的,保障系统达到预设总目标需做到3点。

3.3.1 提高临床工程师的维修保障能力

在医疗设备发生故障时,临床工程师应最先到达现场。工程师对设备的原理及结构的熟悉程度是解决故障的关键,应做到准确判断设备故障的原因和故障的模块,及时维修或更换设备故障模块,急患者之所急,尽快恢复设备的正常使用。

3.3.2 提高快速抢修能力

医疗设备在医师诊治工作中越来越重要,直接影响到医护人员对患者病情的判断。当医疗设备出现故障时,如何快速恢复设备的正常使用,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这值得在保障系统中的各个环节认真探索。

3.3.3 提高应急调配能力

为确保医院内部科室能够顺利、有效地开展医疗工作,高效地完成救治患者的重要使命,医院应建立应急调配机制,以提高医院内部的应急保障水平,同时降低医疗风险发生率,避免发生医疗纠纷和医患矛盾[5]。应急调配能力是保障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环,对于医疗设备某些较大的故障或突发情况,无法短时恢复,需要备用设备替换故障设备,保障正常开展诊疗工作。

4 小结

质量控制的目的是确保医疗设备始终处于较高的质量水平,减少医疗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从而保证医疗质量也处于很高的水平[6]。做好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与保障系统的运用,能够使医疗设备的管理更为全面,确保临床及科研活动的顺利展开;在今后工作中,应不断完善管理模式,降低医疗设备的使用成本,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最大化地提高设备收益率,使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及保障系统成为医院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一环。

猜你喜欢

保障系统医疗监测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建立智能地质保障系统的8大关键技术
地面气象观测站远程保障系统设计与实现
国产500kW发射机灯丝UPS电源保障系统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
天然气供应安全保障系统研究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