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杏鲍菇谷蛋白理化性质及功能特性研究

2020-08-24耿正玮樊林娟张咏梅程艳芬冯翠萍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0年14期
关键词:巯基乳化氨基酸

耿正玮,樊林娟,张咏梅,程艳芬,冯翠萍,*

(1.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晋中030801;2.临汾市国有企业监事会,山西临汾041000)

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是欧洲南部、非洲北部以及中亚地区高山、草原、沙漠地带的一种品质优良的大型肉质伞菌,其味道鲜美、营养价值丰富,对人体具有抗衰老[1]、抗氧化[2]、抗病毒[3]、抗肿瘤[4]等生理功效。杏鲍菇中的蛋白质含量约12.4%~35%,8种必需氨基酸齐全,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用菌[5]。魏君慧等[6]采用Osborne法分离杏鲍菇中的主要蛋白组分,并研究其理化性质和功能特性。陈雪洋等[7]通过干燥、粉碎、碱提、酸沉、回调、冻干等工艺提取杏鲍菇蛋白质,并对其功能特性进行了分析。本课题组前期试验结果表明:杏鲍菇中谷蛋白含量占总蛋白含量的30.71%,关于谷蛋白的理化性质和功能特性鲜见报道。因此,本试验以杏鲍菇粉为原料,采用Osborne法分离出杏鲍菇谷蛋白,对其分子量、二级结构、巯基含量、变性温度及氨基酸组成进行测定,并研究离子强度、温度、pH值、蔗糖浓度对其功能特性的影响,为杏鲍菇谷蛋白质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杏鲍菇粉:山西农业大学食用菌中心提供;考马斯亮蓝G-250染料试剂: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5,5,-二硫双(2-硝基苯甲酸)[5,5'-dithiobis(2-nitrobenzoic acid),DTNB]、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美国 sigma 公司;色拉油:市售;其它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HH-2型电子恒温水浴锅:天津市赛得利斯有限公司;ST3100型酸度计、AR224型电子分析天平:奥豪斯仪器(常州)有限公司;LD5-2B型高速离心机:北京雷勃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UV-12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美谱达仪器有限公司;GZX-G型漩涡振动仪器:上海跃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Tensor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仪:Bruker;Lab Sys同步热分析仪:法国SE TARAM;Biochro氨基酸自动分析仪:英国百康。

1.3 试验方法

1.3.1 杏鲍菇谷蛋白的提取

称取一定量的杏鲍菇粉,以蒸馏水为提取剂,先提取清蛋白,将提取清蛋白后的沉淀用3%NaCl浸提球蛋白,将提取球蛋白后的沉淀用70%乙醇浸提醇溶蛋白,将提取醇溶蛋白后的沉淀用1%NaOH浸提得到谷蛋白。

1.3.2 杏鲍菇谷蛋白理化性质研究

1.3.2.1 等电点的测定

将提取醇溶蛋白后的沉淀按一定的料液比加入0.01 mol/L NaOH溶液,调节pH值提取谷蛋白,离心后分别吸取10.0 mL上清液于9个离心管中,调节各上清液的pH值,以pH4.1开始按照0.1的梯度进行调节最终至5.0,在4500r/min离心20min,取上清液1.0mL,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上清液中蛋白质含量,蛋白质含量最低时的pH值即为等电点。

1.3.2.2 巯基含量的测定

1)二硫键的测定:

式中:A412为412 nm条件的吸光值;ε为分子吸光度13 900[(mol×cm)/L];D为稀释倍数。

2)自由巯基的测定:

式中:A412为412 nm条件的吸光值;ε为分子吸光度13 900[(mol×cm)/L];D为稀释倍数。

3)总巯基的测定:

式中:A412为412 nm条件的吸光值;ε为分子吸光度13 900[(mol×cm)/L];D为稀释倍数。

1.3.2.3 二级结构的测定

取谷蛋白固体样品2.0mg、光谱醇KBr约200.0mg,在玛瑙研钵中研磨至细腻的粉末状,取适量样品分散系置于压片模具中,将压片模具置于压片机上,在一定的压力下压制成薄片,在光谱仪中做全波长扫描。

1.3.2.4 变性温度的测定

采用示差量热扫描(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仪测定杏鲍菇谷蛋白变性温度,称取谷蛋白固体样品10.0 mg于样品皿中,用压样机封样,进行扫描。

1.3.2.5 氨基酸组成的测定

参照GB/T 5009.12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氨基酸的测定》方法,准确称取杏鲍菇谷蛋白冻干粉,将蛋白质经盐酸水解成游离氨基酸,利用氨基酸分析仪对杏鲍菇谷蛋白氨基酸进行测定。

1.3.3 杏鲍菇谷蛋白功能特性研究

1.3.3.1 离子强度对蛋白质功能特性的影响因素

配制浓度为0.2%、0.4%、0.6%、0.8%、1%的NaCl溶液,分别测定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对谷蛋白的溶解性(solubility,S),持水性(water holding capacity,WA),持油性(oil holding capacity,FA),起泡性(foam capability,FC)及起泡稳定性(foam stability,FS),乳化性(emulsion capability,EC)及其乳化稳定性(emulsification stability,ES)的影响。

1.3.3.2 温度对蛋白质功能特性的影响因素

将处理好蛋白液置于温度分别置于以30℃开始按照10℃梯度递增到70℃的水浴锅中,加热10 min后取出,待其冷却至25℃后,分别测定不同温度对杏鲍菇谷蛋白S、WA、FA、FC及FS、EC及其ES的影响。

1.3.3.3 pH值对蛋白质功能特性的影响因素

将处理好的蛋白液,用0.01 mol/L的HCl或者NaOH调节溶液pH值,以pH 3.0开始按照0.5梯度递增到5.0,分别测定不同pH值对杏鲍菇谷蛋白S、WA、FA、FC及FS、EC及其ES的影响。

1.3.3.4 蔗糖浓度对蛋白质功能特性的影响因素

分别配制浓度为0.2%、0.4%、0.6%、0.8%、1%的蔗糖溶液,测定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对杏鲍菇谷蛋白S、WA、FA、FC及FS、EC及其ES的影响。

1.3.3.5 功能特性指标测定

1)蛋白含量的测定: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含量,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待测样品中蛋白含量(g)。

2)溶解性:参照冯笑笑[8]的方法,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上清液中蛋白含量,按下式计算溶解性(S)。

3)持水性:参照庞庭才等[9]的方法,按下式计算蛋白质持水性(WA)。

式中:m为蛋白样品质量,g;m1为离心管和蛋白样品的质量,g;m2为离心管和沉淀物的质量,g。

4)持油性:参照张艳荣等[10]的方法,按下式计算蛋白质持油性(FA)。

式中:m为蛋白质样品的质量,g;m1为离心管和蛋白质样品的质量,g;m2为离心管和沉淀物的质量,g。

5)起泡性及起泡稳定性:照杨华连等[11]的方法,按下式计算其起泡性(FA)及起泡稳定性(FS)。

式中:V初始溶液体积,mL;V0为剪切后0 min的泡沫体积,mL;V30为剪切后30 min的泡沫体积,mL。

6)乳化性:参照林洋[12]方法,按下式计算蛋白质乳化稳定性(ES)及乳化稳定性(ES)。

1.4 数据处理

每份样品重复测定3次,取平均值,使用OriginPro8.5进行数据处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杏鲍菇谷蛋白理化性质

2.1.1 等电点

杏鲍菇谷蛋白等电点见图1。

图1 杏鲍菇谷蛋白等电点Fig.1 The protein isoelectric point of Pleurotus eryngii gluten

由图1可知,随着蛋白液pH值的增加,溶液中蛋白含量先迅速减小,在pH值为4.3时蛋白含量达到最小,随着pH值的增加,溶液中蛋白质含量趋于稳步的增长趋势。

2.1.2 分子量

杏鲍菇谷蛋白分子量见图2。

图2 杏鲍菇谷蛋白SDS-PAGE图Fig.2 SDS-PAGE diagram of Pleurotus eryngii albumin and glutelin

由图2可知,谷蛋白分布在30.28、25.39 kDa附近。

2.1.3 巯基含量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是通过巯基和二硫键维持的,二硫键和巯基可通过氧化还原进行相互的转化,杏鲍菇谷蛋白巯基和二硫键含量见表1。

表1 谷蛋白的巯基和二硫键含量Table 1 Sulfhydryl and disulfide bond contents of glutenin

由表1可知,杏鲍菇谷蛋白总巯基含量为67.06 μmol/g,易与水结合。二硫键是一种共价键,它的形成使蛋白质肽链的空间结构更加紧密,其可通过还原反应转化形成巯基,二硫键的减少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松散。杏鲍菇谷蛋白二硫键含量相对较高,说明谷蛋白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在加工过程中热稳定性高。

2.1.4 二级结构含量

杏鲍菇谷蛋白二级结构含量见图3、表2。

图3 杏鲍菇谷蛋白红外光谱图Fig.3 DSC scans of the Pleurotus eryngii glutenin

表2 杏鲍菇谷蛋白二级结构含量Table 2 Secondary structure contents of glutenin in Pleurotus eryngii

由图3可见,2 000 cm-1~1 500 cm-1为双键伸缩振动区,1 659、1 661 cm-1附近的峰说明杏鲍菇谷蛋白在酰胺Ⅰ带有α螺旋;在1631cm-1附近出现的峰说明杏鲍菇谷蛋白在酰胺Ⅰ带存在β折叠;在1 668、1 674 cm-1的峰证明杏鲍菇谷蛋白在酰胺Ⅰ带存在β转角,由表2可知,α-螺旋、β-折叠和β-转角含量分别为31.41%、55.15%、13.45%。

2.1.5 热变性温度

杏鲍菇谷蛋白热变性温度见图4。

图4 杏鲍菇谷蛋白DSC扫描图Fig.4 DSC scan of glutenin in Pleurotus eryngii

由图4可知,谷蛋白的变性温度为73.59℃。不同结构的蛋白质对温度的敏感性不同,在加工过程中,温度的控制及其重要。

2.1.6 氨基酸分析

杏鲍菇谷蛋白氨基酸组成成分见表3。

表3 杏鲍菇谷蛋白氨基酸组成成分Table 3 Amino acid composition list of Pleurotus eryngii glutenin

由表3可知,杏鲍菇谷蛋白中含人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有缬氨酸、赖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苏氨酸,总含量为40.77%,属于优质蛋白质。杏鲍菇谷蛋白中酸性氨基酸的含量占总氨基酸含量的21.07%,分别为: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碱性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含量的13.75%,分别为:精氨酸、赖氨酸、组氨酸。在中性溶液中,酸性氨基酸带负电,呈酸性,碱性氨基酸带正电,呈碱性。由此可知,谷蛋白中性溶液呈酸性。支链氨基酸是理想的运动补充剂,它通过特殊的方式促进代谢,其中谷蛋白支链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组分的23.44%,是较好的运动补充剂。芳香族氨基酸能促进多肽链中蛋白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13],杏鲍菇清蛋白所测得的芳香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组分的18.56%。

2.2 杏鲍菇谷蛋白功能特性研究

2.2.1 离子强度对杏鲍菇谷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

离子强度对杏鲍菇谷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见图5。

图5 离子强度对谷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Fig.5 Effects of ionic strength on the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Pleurotus eryngii glutenin

由图5中可见,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大,持水性呈下降趋势;持油性、起泡性、起泡稳定性及乳化性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在离子强度为0.8 g/100 mL时持油性最差,在离子浓度为0.4 g/100 mL时起泡性、起泡稳定性及乳化性最差;溶解性及乳化稳定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离子强度为0.6 g/100 mL时溶解性和乳化稳定性最好。

2.2.2 温度对杏鲍菇谷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

温度对杏鲍菇谷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见图6。

图6 温度对谷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Fig.6 Effects of temperture on the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Pleurotus eryngii glutenin

由图6中可知,在测定温度的范围内,除持油性外,溶解性、持水性、起泡性、起泡稳定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均先增大后减小,在40℃时起泡性和乳化稳定性最好,在50℃时溶解度、持水性及乳化性最好,持油性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60℃时最差。

2.2.3 pH值对杏鲍菇谷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

pH值对杏鲍菇谷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见图7。

图7 pH值对谷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Fig.7 Effects of pH on the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Pleurotus eryngii glutenin

图7可见,pH值在4.5时,杏鲍菇谷蛋白的溶解性、持水性、持油性、起泡性和乳化性均为最小值。在等电点两侧呈上升趋势,可溶性蛋白才会有泡沫的形成。当pH值大于或小于等电点时,蛋白质溶液中的带电离子电荷量不同,增加了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同时提高了起泡性。当pH值为4.5时,蛋白液中带电荷离子相等,使得乳化能力处于最低水平。当溶液的pH值不在等电点时,使得蛋白质更容易溶于溶剂,增加了溶解度,这时更有利于蛋白质分子参与乳化作用[14]。乳化作用的增强使得油与水之间更易形成带有电荷的薄膜,这样可以抑制蛋白质形成颗粒或块状物质,乳化性随之提高[15]。泡沫稳定性在等电点附近时升高,可能是因为蛋白质缺乏静电排斥作用,从而使得泡沫稳定性得以升高[16-18]。

2.2.4 蔗糖浓度对杏鲍菇谷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

蔗糖浓度对杏鲍菇谷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见图8。

图8 蔗糖对谷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Fig.8 Effects of sugar on the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Pleurotus eryngii glutenin

由图8可见,随着蔗糖浓度的增大,杏鲍菇谷蛋白的溶解性、持水性、持油性、起泡性和乳化性呈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当蔗糖浓度为0.4%、0.6%、0.2%、0.6%、0.6%时分别达到最大值,起泡稳定性和乳化稳定性的变化趋势则与之相反;在蔗糖浓度为0.6%时,稳定性都最差。这可能是由于蔗糖浓度的增大导致溶液体系的粘稠度增加,此时减小了蛋白质分子的运动,不易于蛋白质在界面的展开[19],因此在高速搅拌时减小了蛋白质产生泡沫的能力,使蛋白质的起泡性下降。

3 结论

杏鲍菇粉中的谷蛋白的等电点为4.3,其亚基分子量分布在小分子范围内,易于被人体吸收,在蛋白质中巯基与二硫键可以通过氧化还原进行互相转化,总巯基、游离巯基、二硫键含量分别为67.06、28.90、14.35 μmol/g,二级结构占比为 α-螺旋 31.41%、β-折叠55.15%、β-转角13.45%,变性温度为73.59℃,含有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属于优质蛋白质。离子强度、温度、pH值和蔗糖浓度对杏鲍菇谷蛋白的功能特性均有一定的影响。本研究结果可以为杏鲍菇谷蛋白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巯基乳化氨基酸
鹅掌柴蜂蜜氨基酸组成识别研究
低蛋白日粮平衡氨基酸对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硫氨酯法合成巯基乙酸钠在铜钼分离中的运用
猪回肠氨基酸消化率的评定方法
探究烫发剂中巯基乙酸的使用与危害
GC-MS法与HPLC法测定化妆品中巯基乙酸的方法比对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香铃草子中还原型谷胱甘肽和总巯基含量
绞股蓝总皂苷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制备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
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在干线公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