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改革探析

2020-08-23李九泊

数码设计 2020年4期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探析改革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计算机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模式培养出的人才和我国社会大环境下对计算机全面型人才的需求有着很大差距。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掌握实际的计算机应用技能才是最重要的。中职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因此我们对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的教学展开了有效的探讨。相对于传统教学,我们应该更多的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改革;探析

中图分类号:G712;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20)04-0011-01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application field of computer is more and more extensive, the computer industry has fundamental changes in the requirements for talents. There is a big gap between the talents cultivated by the traditional computer teaching mode and the demand for computer all-round talents under the social environment of our country. For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it is most important to master practical computer application skills.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mainly cultivate students' practical operational ability, so we have launched an effective discussion on the teaching of the course "computer Application foundation".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teaching, we should make more use of Internet + technology, combine online and offline, innovate teaching mode, provide a good learning atmosphere for students, and enable students to study actively.

Key words:secondary vocational computer application foundation;Reform;The article

引言:目前,大部分中职学校均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对学生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教授。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该门课程的教学方法更倾向于强化学生对计算机理论知识的认知,在提升学生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方面并没有起到较好的作用。在计算机应用能力更为重要的当今社会,中职学校更应积极推进《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的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与职业素养。

1 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面临的挑战

1.1生源思维模式与计算机水平差异较大。《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相较于其他课程,更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尤其是对各项规范的遵守与操作习惯。中职学校大部分生源素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部分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没有系统的认知,日常的使用仅停留在玩游戏、看视频的层面,另一方面,其掌握的知识更多的基于不断试错并积累经验,而非先结构化知识的学习再进行一定的推演实践。总之,中职学校学生薄弱的计算机知识基础以及不良的思维学习习惯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形成了一定的障碍。

1.2教学模式注重知识教授忽视实际操作。《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材以及课程教授的思维模式与学生的学习模式存在逻辑上的偏差。然而由于受限于传统课程的教学模式,在大部分中职学校的计算机课程教学中教师更为注重知识的教授,而忽视了学生对相关操作的练习。因为缺乏在操作练习过程中的探索与收获,不仅无益于学生积极性的提升,也错过了学生创新发展的机会。另外,中职学校使用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在一定程度上会落后于社会的发展,如果教师不能及时的获取计算机应用的新知识、新技能,并在教学中进行补充,就会造成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不能适应岗位工作的需求。

2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

2.1利用互联网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进行教学。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东西都逐渐被科技产品所替代。我们教育的不断发展改革的大背景之下,我们也应该顺应课程改革的趋势,将课堂中加入更多的科技信息化。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为各行各业都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教互联网教学引入《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可以更加有效的解决学生对于知识理解的局限性。

利用互联网教学计算机应用基础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还可以让学生们真正的感受到科技设备所带来的好处,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快乐、高效的学习。

2.2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成效,教师应将课堂归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使其在課堂学习中能够更好的掌握知识重、难点。当前移动创新教学法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碎片式教学法,另一种是翻转课堂教学法。其中碎片式学习法,是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掌握该门课程的知识点,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而翻转式教学法,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的课堂束缚,教师课前发布教学资料,学生通过课前在线学习,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堂结构也随之改变,宝贵的课堂时间不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而是变成对学生进行答疑,对知识进行巩固、应用和深化。

2.3利用课外实践活动教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的实际操作仅仅在课堂上进行是远远不够的,在科技发展的今天,很多工作因为有了计算机变得越来越方便。我们多组织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们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计算机在工作中的实际应用。例如:我们在讲解Excel的时候,将会采用课外实践活动的形式让学生们自行结成课外学习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利用Excel进行制作班级同学的期中或期末考试成绩表:在Excel中先新建一个工作表,在前几行选择要用的空格并合并居中,在单元格内输入学生的姓名成绩等,最后输入“当堂检测”作为标题并加粗。然后利用Excel的求和函数和求平均数函数统计学生的总分及平均分,这种形式不仅锻炼了学生们Excel学习的能力,还可以增加学生们以及老师和学生们的交流,让学生们对于Excel等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学习更加有兴趣,这大大地提高了学生们学习的效率。

3 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师应在互联网+背景下进行教学的创新,适应时代和科技发展的需求,使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满足新时代教与学的需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更有效的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学科的教学成效。因此,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师应该认识到互联网+对于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不断把互联网+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进行结合,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设计出符合学生的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和职业素养,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谢雨辛.“互联网+教育”时代中职计算机教学方式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04):36-37.

作者简介:李九泊(1971.4—)男,汉,山东省滨州市,大学本科,高级讲师,计算机应用教学、电脑维修与数据恢复。

猜你喜欢

计算机应用基础探析改革
探析跟踪审计在工程造价审计中的应用
一道选择压轴题的多种解法的探析
探析一道新编填空题的多种解法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设计与制作实践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任务驱动和专题式相结合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探析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