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代,精彩还要继续

2020-08-23周露仪

上海戏剧 2020年4期
关键词:音乐剧剧场上海

周露仪

在演出停摆近五个月后,6月,上海的演出行业正式拉开新冠肺炎疫情后的复演序幕。尽管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恢复开放的条件仍很严格,但是上海的演出行业依然积极准备开演,无论是优秀作品复演、还是新人新作的首演,都是在为提振行业信心而努力。同时,疫情突袭成为各行各业转变业态的契机,传统的剧场行业自然面临着生存发展的巨大难题。在疫情防控新态势下,对于密闭空间群体活动的限制也激发了演出行业寻求新的模式,这或许会成为新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户外演出

剧场遵循相关规定实行观众限流措施,不免要面对观众流失、观演习惯反刍的无奈窘境。室内剧场限流,转战户外演出就成了许多演出项目的主要选择。

利用剧场户外绿地资源,开发城市绿茵中的公共演艺空间,7月至8月的周末在上汽·上海文化广场户外舞台上将上演28场演出。

文化广场表示,“户外舞台”是对既有空间的创新开发与利用,也是防疫常态化下的新出路,它不仅能提升行业伙伴的信心,重建演出市场和观演关系,同时也是文化广场在主剧场演出之外,突破传统演出形式方面的创新实践。文化广场副总经理费元洪坦言:“今年,我们不得不在一个时刻变动的状态当中来进行演出安排,但是我们还是很愿意去做这些可能的‘无用功,从实践中为未来找到一条更灵活的发展路线。”

“2020户外舞台演出季”推出了音乐剧演员双人音乐会、音乐剧版音乐会和时尚跨界演出三种轻量级节目形式。其中,音乐剧版音乐会呈现立足上海乃至国内的音乐剧原创力量,演出现场通过集锦音乐会形式向观众展示多部近年来的本土制作作品,以展现华语原创能量。而所展演的大部分作品都来自民营院团。疫情给民营演出团体造成巨大影响,线下演出停摆的日子,这些演艺公司尝试过拓展业务,对这次音乐剧版音乐会演出,民营院团也是非常支持、积极参与。上海致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汤峻说:“对我们来说,现在最重要的就是熬下去。值得欣慰的是,我们不是孤独地熬,还能靠着大家对行业的热情抱团取暖,一起迎接挑战。”

关键词:新作初啼

疫情期间,演出行业全面停摆,但创作者没有停止创作的脚步。7月16日晚,上海金星舞蹈团再回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献演青年编导的全新作品。著名舞蹈家金星特意来到现场为剧团的青年人打气。她向观众介绍说,3月2日舞团复工,此次青年编导专场共有2台4场演出,集结了7位青年编导共11部风格各异的作品,这也是他们在疫情期间潜心编创排练、最终打磨成型的诚意之作,作品展现了青年编舞对自我的探索、对生活的观望和对世界的感悟。在现场,金星也表达了对年轻编舞家的期待,她说:“特别高兴看到年轻的编舞家成长起来了,尽情地跳吧!尽情地犯错吧!舞蹈新的篇章开始了!后浪们,舞台交给你们,未来也交给你们!”

另一边,新人新作的孵化也在有条不紊地运作中。“2020华语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正式入围第一轮的6部华语原创音乐剧作品已进入第二阶段的孵化,在2月22日疫情期间,主办方文化广场还发布了 “特别征集”项目,鼓励创作者积极进行疫情之下的思考创作。短短一个月内,平台共收到52部抗疫主题的投稿作品,其数量占到本届投稿总数的35%,这些作品对于情感、日常、梦想、生命和选择等角度的细致刻画,都展现出艺术创作者对于当下特殊语境中无法忽视的人性光芒的体察与感悟。最终赵潋编剧,陈祺丰、董诗云担任核心主创的《两个人的城》入选,平台将在本年度中针对该作品持续投入孵化资源,一路协助这部作品最终成长为一个完整的制作。

在戏剧冬眠的这几个月里,所有戏剧人们都在思考“未来”,而对于未来,没有什么比青年创作者更能代表戏剧的“未来”。由此,中国大戏院策划了“微戏剧”线上邀请展,向全国的新人导演、演员、年轻创作团体及高校团队进行作品邀约,所有报名团队中有10组团队最终入围邀请展,他们将陆续来到中国大戏院的舞台上进行演出,由剧场提供完整的现场舞台技术支持。作品会由专业的戏剧影像团队完成摄制,7月起在B站开始每周一部作品的线上展演,并给予全媒体平台的宣传推广,给予年轻新生的演出团队和个人更多未来可能。

关键词:文旅结合

表演艺术新天地活动于6月18日至6月27日举行,成为了疫情之后中国首个大型线下艺术节,在10天里, 20部剧目、近200场精彩演出分不同时段全部免费向公众开放,且绝大部分演出均在户外进行。将高端品质的艺术演出搬到城市公共空间与商业空间,对文创旅游业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6月18日至27日 “2020表演艺术新天地”举办期间,新天地区域6月日均客流环比提升了73.76%,营业额整体环比提升了7.9%。

尽管疫情深刻影响了演艺和旅游业,但是演艺行业和旅游业还是依托对各自行业领域的思考与探索,打通行业隔阂,拓展文旅新空间。

7月1日,上海沪剧院的经典沪剧《芦荡火种》在其故事原型的诞生地沙家浜进行了一场沉浸式的实景演出,并通过网络向广大观众直播。这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由上海沪剧院和沙家浜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共同开展的一场共建活动。本次演出以春来茶馆、芦苇荡等实景为表演场地,室内八仙桌、七星灶、胡司令避难的大水缸,户外的芦苇荡、风雨亭,处处是《芦荡火种》的情景和道具。茅善玉说:“戏曲参与文旅结合大有可为,有文化项目的参与可以让游客看到独特的文化景色,享受到更有文化内涵的体验。我们也在酝酿筹划相关的文化旅游项目,希望今后我们经典的沪剧作品能够为带动文化旅游出一份力。”

无独有偶,上海昆剧团与携程集团联手打造了“浦江兰韵”昆曲演出,力求成为上海浦江游览文化新IP。7月18日晚,演出首次登陆黄浦江上网红游轮“船长8号”,首秀以《牡丹亭·游园惊梦》开篇,在接下去的数个周末里,上海昆剧团陆续献上《游湖》《秋江》等经典剧目,让市民游客、昆曲爱好者在饱览浦江梦幻夜景之时,还能领略中国传统戏曲的魅力,体验古韵今风的人文情怀。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党委书记、总裁,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表示,此次大团大企的创新合作,将吸引更多观众游客来感受传统文化的“新风尚”,提升对传统文化的体验和认同,助力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关键词:线上线下

疫情期间,线上演出模式成为演出行业与观众保持联系的主要方式。复工之后,对于线上演出,各个院团仍有不同的侧重点与方向,但是线上作为线下演出的有力补充成为一种共识。

克服重重困难,2020上海夏季音乐节(MISA)于7月20日至7月29日,如约而至。MISA用它的如期举办告诉观众,这座城市、这个夏天还有音乐。

今年MISA线下和线上同步进行,所有线下演出都将通过直播或录播的方式“上线”。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周平说:“疫情中我们演了太多‘云音乐会,当上交重回主厅奏出第一个音符,我和许多观众都感觉眼泪要掉下来。但30%上座率限制下,能有线下优质体验的观众太少了,线上直播是一种很好的补充。”

2020上海夏季音乐节的所有17台精彩节目,都通过上海交响乐团的B站官方账号、官网、官方微博账号等网络和新媒体平台进行直播。上海交響乐团也在直播领域和艺术教育上与B站开展深度合作,除了直播之外,还联动开展全民交响大赛、互动类音乐创作线上课程等,借力B站年轻一代的核心用户群及在线娱乐的强大实力,绽放更多的艺术生机。

之前通过线上直播方式与观众见面的话剧《热干面之味》7月底8月初又会上演,而这次是在剧院里。这出轻喜剧讲述一对男女即将离婚,却因疫情被迫隔离重新开始同居生活,是疫情期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原创作品。在没有正式恢复剧场演出前,《热干面之味》已在5月23日以线上直播的方式率先与观众见面,当时直播吸引16.5万人在线观看,随后这出戏又成为了上话剧场重开之后的首部作品,这部带着欢笑、温馨又充满生活气息的作品打动了许多观众,于是二次建组再演。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总监制田水说:“原创作品就是这样,不断地演,不断地修改提高。我们也在思考,舞台剧创作是否需要借助更加先进的手段,让更多的人能看到我们的作品。但是我觉得,像这样的探索尝试,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我们还是希望大家能够走进剧场,毕竟,我们这个行业的本质是与观众进行情感上的直接交流。这次,我们把演出从小剧场搬到了大剧场,也希望更多的观众能够走进剧场体验无可取代的‘现场感。”

猜你喜欢

音乐剧剧场上海
《来自远方》电影版9月上线Apple TV+
East Side Story
开心剧场
看音乐剧
欢乐上海迪士尼
2015上半年中国音乐剧演出情况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开心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