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2020-08-20茹秀梅

文教资料 2020年16期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职业生涯规划高中生

茹秀梅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产业急需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为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新课改多次进行教学革新。本文对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意义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进行简述,并对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策略进行探究,帮助高中生科学、正确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关键词: 新课改背景    高中生    职业生涯规划

引言

高中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是学生进行人生蓝图规划,确定人生奋斗目标的关键阶段,对该阶段的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著名职业规划专家罗双平曾说:职业规划是个人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所决定的职业主观、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测定与总结,以有效确定人生奋斗目标,科学规划职业,并做所要从事的职业从时间、方向、顺序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从我国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看,部分高中生缺乏职业规划意识,学习与自我决策能力较弱,影响日后的发展。现今,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革新与发展,各高校办学规模正逐渐扩大,大学生毕业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是大学生就业形势依旧严峻。为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教育部门务必加强与重视高中阶段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增强高中生职业规划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潜力,制定可行且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

一、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意义简述

(一)新课改与素质教育革新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高中教育体制提出更多的教学要求。高中生面临就业与升学,对未来的职业发展进行规划教育,对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使其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思想价值观、人格特性,正确审视需求,科学制定职业规划,从迷茫、彷徨中走出,以饱满的自信学习,为实现自己确定的目标而不懈奋斗。社会各级急需大量高素质人才,因此,新课改与素质教育紧紧贴合“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注重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对高中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新课改与素质教育理念相契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高中是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引导的关键阶段,重视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引导,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调查显示,在现代化、色彩丰富的今天,一些高中生自控力偏差,缺乏学习动力。主要因为一些高中生认为升学是为报答父母的养育知恩,报答教师多年的栽培,只是高中生为之学习的外在动力,而非内在动力。因此,高中学校及学生家长只有科学、合理地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并帮助其确立人生目标,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

(三)利于拓宽学生与社会的接触面。

对高中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对其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具有积极意义。受应试教育及多种压力的影响,一些高中生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认知,自信心不足。升入大学后,犹如卸下重担,却失去追求的人生目标,导致因功课不及格或其他原因留级或辍学,身心压力较为沉重,与社会脱节。因此,对高中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引导,能提前使學生接触社会,寻找适合的专业或工作,升入大学或踏入社会后,目标明确,并以饱满的热情为之学习、奋斗。

(四)理性填报大学志愿,减轻学生择业的盲目性。

在中学阶段,大多数学生家长认为升入理想的大学是最重要的,却忽视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导致学生盲目跟风填报志愿。待学生工作后,才醒悟自己选择的职业并非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只能身心疲惫地工作,耽误学生一生的发展。此外,现阶段依旧实行文理分科教学,对该阶段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能使其准确定位,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以获得更持久的发展。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简述

(一)缺乏自我认知。

高中生自我认知尚未成熟,对于自我的解读,通常从兴趣爱好、特点与理想等方面进行分析。高中阶段是学生进行职业选择与发展方向抉择的关键时期,高中生只有正确认知自我,才能时刻准备着。由于应试教育等客观因素的影响,高中生普遍缺乏自我认知,不能科学制定发展目标,导致学习松懈,学习效率不高。

(二)不能准确定位。

高中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衣食无忧,倍受家人呵护,部分学生不善于抉择,不能准确定位,存在一定的依赖、盲目从众心理。在文理课程选择与职业规划方面,没有主见,易于听信他人的意见,以致稀里糊涂地选择文理课程、填报志愿而丧失后期工作热情。

(三)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不重视。

其一,校方不重视。部分高中学校未认识到职业规划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未配有专业的职业规划教师进行教学,职业规划教育急需完善。其二,学生不重视。部分学生认为职业生涯对自己的发展没有多大的关系,片面认为自己只是成绩好,想报考哪所学校就报考哪所学校,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缺乏正确的认知。

(四)缺乏相应的职业生涯实践。

高中生的社会阅历还不丰富,对于一些职业并没有具体的概念,只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或字面意思理解。加之,高中阶段由于学生的学业压力比较大,学校比较注重学生的文化成绩,基本不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导致学生缺乏相应的社会实践,不能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合理的规划。

三、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策略探究

(一)政策支持,学校重视。

教育机构应进一步加大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资金的投入与支持,确保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能够有效开展。例如:根据教学需求,购买相应的教学设备,提高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质量。学校应重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并根据地方与学生特性,积极完善教学课材,并聘请专业的职业规划教师抑或职业规划专家担任本校职业规划教学工作,实现正规化教学,系统而全面地向学生讲解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科学制订教学计划,引导学生理性确定未来发展方向。

高中教育是学生人生的转折阶段,也是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连接枢纽,高中学校要让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清晰的认识,对自己以后想要就读的大学或专业有清晰的规划。目前,新课程教育在不断深化改革中,学校不再进行文理分科,而是采用更加适合学生的选课模式,学生的自主权利进一步扩大,更能够根据以后的职业生涯规划选择科目。同时,学校要对学生进行具体化的指导,让学生理解各个专业的知识和内容,诸如,大学的专业设置、就业前景、专业发展方向等。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专业的选择和职业生涯规划。

(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理性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目标。

新课改背景下,教育机构尤为重视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因此,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差异,理性地对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规划观念。校方应积极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双方都应充分重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科学、理性地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分析,并尊重学生的职业选择。

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和特长,进行正确的自我定位,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理性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目标。性格决定命运,性格、特长对于学生个体的终身发展具有关键作用,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性格和特长有清晰的认识,又要帮助学生进行良好人格的塑造,让学生通过学习,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性格是学生一种特定的具有个人特色的心理特质,一方面遵循学生性格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魅力,另一方面学生正确自我定位,能够找到更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

(三)强化学生职业规划自我认知意识。

首先,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理性地树立职业理想。职业理想作为学生奋斗道路上的指明灯,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具有积极而健康的作用。人们对于职业的确定及择业的理由,出发点均源自职业理想。教师应积极向学生列举相关职业在社会中的作用与发展前景,积极鼓励学生从自身需求与爱好出发,正确树立职业理想。其次,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自我分析,知晓自己的特长与不足,避免在职业生涯规划中过于乐观、盲目从众、过于悲观等。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学引导作用,从多方面着手,使学生正确认知自己,了解自己的不足,提高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思想认知,并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查漏补缺,有所侧重地学习,坚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并为之努力。学生进行自我分析解读时,可选用科学、专业的测评工具,如:行为测评、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职业技能倾向测试等。

(四)积极组织实践活动,调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主动性。

校园实践活动是开发学生个体潜能,学生展现自我才华的“大舞台”。此类活動通常以学生个体兴趣与内在需求为基石,将探索、革新活动作为活动特征,以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目的。有效开展校园实践活动,不但能帮助学生正确认知自我,还能激发学生自主地对自我能力、职业方向进行探索,利于学生科学理性地为自己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譬如,校方可通过组织文化文艺表演活动,积极鼓励学生全程参与。从活动的计划、启动、运行与展示、反馈总结,从场地规划、责任人培训、排练、表演等都由学生独立开展工作。学生通过参与整个工作流程,能体会到工作的辛苦与创业的艰辛。为确保校园活动有序进行,学生需通力配合,尽职尽责,有利于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与工作责任心的培养。

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外活动,诸如,学生可以去附近的工厂、事业单位进行体验性学习,去福利机构充当志愿者,帮助有需要的人,或到各个大学进行参观,了解专业开设、课程设置等信息,等等。高中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学生只有走进社会,进行实践和体验,才能更加明确自己的职业意向,获得职业经验,从而更好地规划职业生涯。学校可以在每学期开展校外“实践周”活动,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去社会上体验生活,加深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解。

结语

对高中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需要校方、家长、社会的通力配合。校方与家长都应注重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科学引导,理性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分析,并注重学生职业规划自我认知能力的培养,确保学生能理性科学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参考文献:

[1]张中美.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策略浅议[J].语文学刊,2016(22):174-175.

[2]梁梅.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途径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6(08):65-66.

[3]张凯丽.高中生职业规划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考试周刊,2015(31):82-83.

[4]孙宏艳.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端口前移——基于中美日韩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13(08)

本文为甘肃省“十三五”一般规划课题《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施研究》部分研究成果,立项号:GS〔2019〕GHB0776。

猜你喜欢

新课改背景职业生涯规划高中生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的创新思维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