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问题分析及建议

2020-08-20马少华郭彦鹏

文教资料 2020年16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教师

马少华 郭彦鹏

摘   要: 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强调师生“教、学互动”,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引导作用,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意识,促进创业能力的发展和创业活动的开展具有积极作用。目前创新创业教育教师主要由招生就业处、团委、有管理学背景专业教师、思政教师或辅导员担任,造成实践能力与理论水平不能兼顾的问题。本文从培养稳定师资队伍、丰富完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提升政治理论水平等方面为提高教师队伍质量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地方高等院校    教师队伍建设

2019年教育部颁布《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计划经过三年左右时间建成万门左右国家级、万门左右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社会实践一流课程,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要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普通高校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哲学社会科学相关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加大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比重,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丰富和优化课程资源。山西省教育厅在第五届山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结会上强调,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时代要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客观需要。

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每年都会出台相关政策,不断强调创新创业教育与时代发展结合,把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和爱国主义思想等教育内容紧密结合。高等院校必须完成这项事关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综合国力提升的历史命题。地方院校在这项工作中承担教育学生的任务重、范围广、条件更困难、资源更匮乏,但意义非比寻常。本文以山西省某地方高校为研究对象,对学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及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一、创新创业教育基本情况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9200余人,开设40多个本科专业,有专任教师800多人,是省内成立较早的师范院校之一。为落实教育部、省教委制定的有关文件指示精神,学院积极开展了创新创业课程的建设和教育教学工作。

自2016年开设课程,为15000余名学生提供相关的教学服务。学校为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工作,2018年成立创新創业教研室,从全校范围内遴选近教师组成教学队伍,每学期为近4000名学生开设课程。经过2年时间,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取得长足发展:设计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把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结合;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对教育教学进行科学管理;组建培养教师队伍,规模质量逐步提高;编写校本教材,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设计教学内容,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人才做出了贡献。

二、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中师资问题

创新创业教育在思维意识培养和创业能力训练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创业活动和创业兴趣都有增加。但尚未实现培养既具有创新创业意识能力,又具备正确价值取向的人才目标,师资队伍建设质量成为重要的制约因素。

1.教师专业度不高,综合能力弱。

创新创业教研室现有教师60余名,占全校教师总人数的7.5%,绝对数符合教学要求。然而,兼具爱国主义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的师资队伍不健全,兼具丰富创新创业实践经验丰富与较高政治理论水平的教师不足。目前教师由招生就业处老师、团委老师、有管理学背景教师、辅导员和思政老师构成,这样的队伍结构造成爱国主义教育多是由自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或辅导员完成,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匮乏;创新创业教育由招生就业处、团委和管理学背景专业教师担任,政治理论水平有所不足,与要实现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在对教师专业分析过程中发现,在本学期担任教学任务的49名老师中,只有7位老师具备上述某一方面的专业背景,占比仅为14%。其他教师专业背景与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相去甚远,这种问题在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普遍存在,影响教学效果。

2.教育教学能力不足,教学手段单一。

在创新创业教学过程中,既要实现创新思维培养、创业意识训练、创业能力提高,又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传递爱国主义思想,这要求教师既具备丰富的创新创业实践经验,又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具备复合能力人才储备不足,部分老师只是在担任教学任务之前进行过短期校内培训。学校为解决师资力量不足问题,在开课之前都会组织新任课教师集中培训,主要是教学体系内容讲解、课堂教学过程演示、课堂实践活动感受,只能简单展示教学各环节,不深入、不细致、不全面,在新任教师的理论知识储备和教学实践充实等方面都无法满足要求。基本采用常规的教学手段,以课堂教学为主,虽然教研室设置了相关实践活动环节,但是受制于课时安排少,师资能力水平参差不齐,整体教学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现代教学手段和工具使用较少,没有充分利用网络学习资源,课堂气氛不够热烈,教学效率提高不明显。

3.培训学习机会少,学习主动性不高。

面对新内容和新要求,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根据调查显示,教研室任课教师中只有不到29%参加过除学校短期培训以外的相关学习,个别教师只是在担任教学任务前参加行过12课时左右的课程教学内容培训。与学校为教师提供外出学习机会少有直接关系,但通过网络资源进行碎片化学习和新知识的快速迭代更新,也是绝大多数教师没有尝试过的,反映出教师在面对新情况、新知识、新内容时无法快速做出反应,及时、主动更新知识,主动性有所欠缺。

4.担任教学任务动机复杂,人员变动性强。

近85%的教师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跨度较大,承担教学任务动机复杂:或是因为增加课时津贴收入,或是因为职称晋升要求,或是为完成工作量考核等。在这样利益动机驱动下,教学过程中会更多考虑投入产出比,斤斤计较不愿付出。前期不愿意参加校内培训,平常不主动参与教学探究讨论,教学过程中安于现状教学能力提升动力不足。达成个人利益诉求后,就会离开创新创业教学岗位,造成经常性的人员变动。

三、师资队伍建设滞后的原因分析

1.队伍稳定性不足,难以形成合力。

教学对象和教学任务的不稳定导致任课教师每学期都会出现较大变化,难以形成长期稳定的师资队伍,使得师资建设方面的投入有限,效果不佳。有的老师刚参加完学习培训,就脱离一线教学岗位,使得前期投入没有产生应有价值。

教师队伍合力不足,教学研究能力不够。各学科、各专业老师由于专业背景不同,在思考问题时价值取向不同,处理问题时方法手段也有很大差异,难以形成高度一致的组织发展目标。另外,教研室尚无1名教授,只有8名副教授,36名讲师,多名教师尚未取得职称,保证基本教学工作的完成已非常吃力,研究提升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2.课程体系不完善,教育教学内容不丰富。

以实践活动调节课堂气氛实现教学目标,对教师的课堂掌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必须能够快速有效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教师需要具备较为深厚的理论知识储备,引入实践活动环节后,每节课要求需在15分钟内把理论知识讲授完毕。最后对学生要求有极强的自主学习、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环节热情和归纳演绎能力。只有三个因素有效结合,才能建立完整的课程教学体系,与目前学校的实际情况存在距离,在师生的教学各环节都存在一定的不足,无法实现预期目标。

要求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更多融入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高度融合。但没有设计详细的教学环节和具体的教学内容,没有对应的评价指标,以教师自愿选择为主,造成创新创业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融合部分内容缺失严重。

3.评价体系和考核指标不科学,规范力不够。

对于评价创新创业教师、教学内容、过程和结果,尚未选择有效考核评价指标并建立起相应的评价体系,仍是以传统教学模式评价体系作为基本依据。例如:在听课过程中仍会把教学要件准备完整、课件使用不能过于频繁、黑板板书必须符合规范等作为评价的标准。选择这些指标作为评价依据,和学校的性质和办学历史有关,但与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相去甚远,不符合现代教学发展的趋势要求,最终导致不被认可的评价标准起不到应有的规范作用。

四、地方高等院校創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

1.集中有限资源,培养核心师资团队。

作为一所地方院校,所在地经济发展水平滞后,对外人才新引力不强,引进外部优秀人才存在客观困难。受制于资源不足,无法提供较为优良的教学科研环境,在人才引进过程和后续管理上存在一定问题。面对这样的实际情况,应以培养学校现有教师的突破口,集中有限资源从学校内部选拔培养一批有热情、有能力的核心教师组成创新创业教育团队,让团队教师带动其他教师提升,实现以点带面。

2.创造有利条件,提高教育教学技能水平。

教学效果受师资水平影响。提升教师教学技能,首先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培训,请专家和有经验的教师带来先进理念,打破当下较为封闭的校园组织文化。其次进行高水平、有深度的教研活动,及时解决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把实践工作凝练成理论体系,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最后鼓励老师走出去,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增加校内外交流,把最新的知识和教学工具带回来,把好的想法带出去,实现校园组织内外互动。

3.深挖教学理论,实现创新创业与爱国主义深度融合。

爱国主义教育主要由自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或辅导员完成,理论知识扎实,但实践经验匮乏;创新创业教育主要由招生就业处老师、团委老师和有管理学背景专业教师担任,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政治理论水平略显不够。要把创新创业教育涉及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训练、创新创业能力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涉及的爱国主义思想内容融合形成新的教学内容,建立完整的教学体系,详细设计每个教学环节及内容,让每位新教师都可以顺利开展教学工作。

4.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实现全过程管理。

进行全过程管理评价,从教师计划担任教学任务开始,到学期结束。把任课前参加培训、课堂教育教学活动、教学研讨活动参与、学生教学评价、教学效果测评等要素作为评价指标引入指标体系中,规范教育教学工作过程和教师行为,实现全过程有效监控和管理。

创新创业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培养综合素质具有积极作用,在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中实现与爱国主义思想深度融合,事关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高等院校必须不断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保证教育过程顺利、教育效果良好、教育目标实现。地方高校更要直面困难、勇担责任,克服更多的不利条件,为培养合格时代大学生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靖,李储冬.双创课程思政教育的体系架构及理论价值[J].高教学刊,2019(16):36-38.

[2]王景丽.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郑州工程技术学院为例[J].中山大学学报,2017(5):123.

[3]许艺妍.“双创教育+思政育人”的现实价值与模式重构[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8):42-44.

[4]王占仁.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论析[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111-115.

[5]王占仁,吴晓庆.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贡献论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6(8):33-37.

基金项目:2018年度忻州师范学院教学改革创新项目“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创业教学改革”(项目编号:JG201816)。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爱国主义教育
圆我教师梦
爱国主义教育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