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人工智能对图书馆的影响

2020-08-20邓程嘉

文教资料 2020年16期
关键词:创新服务人工智能图书馆

邓程嘉

摘   要: 随着我国大数据技术发展迅速、移动互联网在全国普及及机器人自我学习理论完善,人工智能为图书馆这样的传统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图书馆的融合正逐渐深入。在这样的技术革命下,我国公共图书馆如何进行自我发展是本文探讨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图书馆    创新服务

一、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图书馆

人工智能技术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AI技术。随着我国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与在实际中的应用,包括图书馆行业在内的各领域、各行业得到了发展。我国各大公共图书馆先后不同程度地引进了AI技术,AI技术给图书馆传统的服务模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图书馆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为读者提供智能化、个性化、全方位的服务。图书馆的發展与科技更新是密切相关的,图书馆从提供阅读空间发展为全方位多功能性的文献资源保留与交流场所,是图书馆提高服务质量的技术革命。

二、人工智能对图书馆的影响

1.优化服务内容

图书馆的咨询服务工作通常以图书馆员作为主体。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与完善,能够提高图书馆咨询服务工作质量,是图书馆咨询服务工作的完善与补充。图书馆虽然作为一个传统行业,但是其发展也依托于技术的发展与革命,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例如图书馆可以利用智能机器人进行日常的位置引导工作及辅助参考咨询工作。也可以利用自动盘点图书的机器人归还借阅的图书,在“双11”期间,京东、天猫等平台就利用机器人分类快递,图书馆也可以利用此类型的机器人进行书籍的借还、放置等工作。这样不仅减少了图书馆馆员的工作量,还提高了效率。另外,朗读亭、触屏报刊阅览器、3D打印机等都为读者带来了新颖智能化服务。

图书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在传统图书馆服务中,读者只能走进图书馆进行线下阅读,比较单一。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图书馆可以为读者提供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服务模式,例如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图书馆线下服务是关闭的,但是依然可以利用人工智能为读者提供线上阅读服务。与人工智能的融合,使图书馆服务空间得到了扩大,使图书馆的服务空间从有限的馆舍这样的自然空间延伸到了整个互联网空间,为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活力,使图书馆整个服务管理模式变得更加高效、更加便捷。

2.个性化的服务模式

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模式已经针对读者的个性化信息进行了分析,通常会对读者借阅的图书、期刊等书籍进行分析,总结读者的阅读需求,以便采购新的书籍。现阶段图书馆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进一步创新了图书馆的服务模式。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大多利用人工智能的实时定位、大数据分析等新兴技术,针对读者在馆内的停留时间、阅读习惯、阅读内容等信息进行记录并分析。传统图书馆服务中对用户的需求不能提供完整的个性化服务,“人机对话”在现阶段可以运用到图书馆服务中,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咨询服务协助人工咨询服务。例如清华大学的智能机器人“小图”,南京大学图书馆的智能机器人“图宝”,上海图书馆的智能机器人“图小灵”及宁波大学图书馆的机器人“旺宝”,都是利用图书馆领域比较先进的智能机器人技术,为读者完成简单的业务咨询及办证等服务。用户对智能机器人说出自己想咨询的问题,智能交互机器人根据读者的问题进行数据分析,进而在交互屏幕上回答读者的提问,完成一次读者与交互机器人之间的业务咨询。

3.丰富图书馆的馆藏资源

图书馆无论发展到什么阶段,馆藏资源都一直是图书馆发展的基石。传统图书馆虽然不断加强馆舍内的馆藏资源,但受制于图书馆馆舍本身的物理空间的大小,一部分馆藏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人工智能的出现及时解决了这个问题。云空间利用无限大的储存空间对馆藏资源进行了完整的保存,智能检索系统为读者寻找自己需要的资源提供了便利。例如以前读者想要找一本书,只有知道了书名及作者相关信息之后才能检索到自己需要的图书。引进了人工智能技术后,读者只要说出书中的某一段文字,或者书中的主人公就能检索到相关隐藏信息。且人工智能的大数据分析能够进行自我深度学习,大数据分析可以根据读者日常使用过程,记录读者不同时段的阅读偏好,使图书馆馆员不仅为读者提供阅读咨询,还针对读者的需求主动推送,提高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人工智能与图书馆融合的困境与融合方式

1.人工智能应用于图书馆服务中自我研发程度不足

现阶段我国图书馆对人工智能的应用处于初始阶段。对读者的智能服务及智能决策适应图书馆的专项功能需要进一步研发。读者利用人工智能完成资源检索书目的查找及图书推荐等,有赖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图书馆硬件的提升。当前人工智能机器人还不能独立完成图书馆馆员的所有服务项目,其与图书馆馆员是一种补充的协助关系。

2.数据处理依靠企业

包括国家图书馆在内的我国公共图书馆,很少有自己的人工智能开发人员。因为图书馆的薪资待遇不足以吸引人工智能开发和维护人员,由于自身不具备开发能力,因此我国图书馆对人工智能的利用过于依靠企业提供的技术,企业开发的技术难以和图书馆需求高效对接。

3.图书馆开发人工智能的经费有限

图书馆的资金全部来源政府拨款。经费主要应用于馆舍的日常运营管理、文献资源及数字资源的采购。人工智能技术在图书馆的推广与应用需要大量资金。以图书馆的智能机器人为例,购置的价格非常昂贵,机器人每年还需要专人进行技术维护,都是巨大的开支。在目前情况下,图书馆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无论是自主研发或是与企业合作,都存在经费不足的情况。

四、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与图书馆服务的建议

1.图书馆人文精神的传承

现在智慧图书馆建设是公共图书馆发展大趋势,省市一级的图书馆大多将重心放在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兴科技设备引进上。图书馆的发展理念始终是以人为本。不适合图书馆发展的技术引入反而不利于其科学发展。图书馆在与人工智能相融合的同时,更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2.图书馆加强自身馆员队伍建设

虽然人工智能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图书馆馆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图书馆的核心基础有所改变,核心还是馆员的服务质量。在实际工作中,图书馆馆员只有不断学习新兴的人工智能技术,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图书馆建设,才能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智能化服务。为了更好地建设智慧图书馆,图书馆应该提高新進馆员准入机制,适当增加技术型人才岗位,并对在职图书馆馆员加强培训。而且在培训过程中应该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健全图书馆馆员的激励与考核制度,多鼓励图书馆馆员参加全国性质的学术交流会。

3.图书馆应该培养自己的智慧用户

人工智能在图书馆的运用价值通过读者的使用效果与用户体验体现出来。读者对人工智能的了解与应用是影响公共图书馆服务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以重庆图书馆为例,一些读者对新引进的智能化设备及技术并不是很熟悉,缺乏一定的信息素养,不能独立自主地应用智能化设备得到更好的服务,如借还书机放在少儿阅览室,少儿阅览室的小读者多数是由老人陪同一起进入阅览室的。老人和幼儿这样的读者群体对借还书机的使用并不能完全掌握,需要馆员进行指导。图书馆应该与读者建立有效的沟通与反馈机制,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举办培训班讲座,张贴使用说明等,增加用户对智能化设备的了解,使一部分读者能够适应图书馆新兴发展趋势,培养他们利用图书馆智能设备的能力。

4.开辟筹资渠道

图书馆要想在人工智能服务领域有更大作为,必须开拓新的资金筹措渠道及合作领域。具体来讲,首先,图书馆应制定科学合理的经费分配机制,建立多元经费投入机制。在学校投入的基础上,图书馆应鼓励社会资金投资人工智能建设项目,形成学校与社会协同投资的格局。在学校投入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图书馆应积极寻找新的经费来源渠道,为人工智能开发提供资金支持。其次,图书馆要与相关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合作方式包括民办公助、公办民助等。此外,图书馆还可以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图书馆智能化建设,设立图书馆智能化发展基金等[1]。

五、结语

科学技术正日新月异地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得益于科学技术的进步,随之得到快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各领域。人工智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学习方式,为阅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图书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更好地提高服务水平,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本文探讨了图书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提供智能化服务的一些总体构架和用户体验,但是没有对人工智能如何更加细致地与图书馆结合进行阐述,希望在今后研究中对这部分进行更加细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于丽丽.人工智能与图书馆服务的深度融合路径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8(12).

猜你喜欢

创新服务人工智能图书馆
人工智能与就业
图书馆
加速档案的现代化管理与实现创新服务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