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述榆林地区学校教育现代化的早期演进

2020-08-20马绥锋

文教资料 2020年16期
关键词:榆林地区演进教育现代化

马绥锋

摘   要: 本文主要研究了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8),榆林地区学校教育现代化早期演进的历史进程。主要从辛亥革命后“改学堂为学校”的现代化办学高潮入手,具体研究榆林地区新式学校演进状况及教学内容由传统形式向现代形式转变的历史进程。通过对这一段史实的综述,说明这一时期榆林地区教育现代化的早期演进,使榆林地区民众真正有了现代化的教育观念和态度,有了壬子癸丑学制这样的现代化教育体制。这为当时陕北第一次文化高潮打下了坚实基础,并开创了榆林教育文化发展的新纪元。

关键词: 榆林地区    教育现代化    学校    演进

近代史上,中国在一场场危机、一次次挨打中被迫接受了西方坚船利炮送来的“现代化”。这种用挨打接受来的“现代化”迫使一批又一批的仁人志士在文化、教育上反思、奋进,从而孕育了中国早期的教育现代化思潮。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后,全国范围内兴起了思想变革的浪潮,随着思想的变革,全国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时偏僻的榆林教育已经顺应不了原来农业社会相适应的传统形式,向与工业社会顺应的现代化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8)是中国教育最好的黄金时期。北洋政府时期,教育界具有一定的自主权,北洋政府尽职尽责向学校划拨教育经费,但不干预学校事务,实行“放任态度”,只是要求学生好好读书,不要过多关心国家大事以免造成社会动乱。

那么,在这种历史变革的背景下,当时地处偏僻的榆林地区学校教育又是如何发展的,本文综述如下:

一、榆林学校教育现代化起步的时代背景

榆林,起初是明成化年间建立的一座卫所,后期成为中国北方长城线上的“九边重镇”之一,在中国古代军事上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它在教育方面的发展并没有因军事因素而受到限制。早在明朝榆林就设立的“榆林卫院”、靖边建立“龙图书院”,清康熙年间神木创建了“希文书院”,清雍正十一年(1733)以后陆续建立了:绥德雕山书院、府谷荣河书院、米脂圁川书院、清涧笔峰书院、横山怀阳书院、佳县正公书院、吴堡兴文书院及定边定阳书院,这些书院历史悠久、名震四方。

清末前榆林地区有:书院、社学、义学、私塾。据统计:光绪年间,米脂有5处义学。道光时期,府谷有4处、神木7处、怀远(今横山)6处”①(554)清末年间,榆林城设有私塾,“兴隆寺、千佛寺、定慧寺、戴兴寺、天神庙、上帝庙、鼓楼、万佛楼、新楼观及八狮中巷、吕二狮巷、盐市上巷、马店上巷、羊皮店等地都设有私塾,连同榆林城外(乡间)的镇川堡、下盐湾、盐湾、鱼河峁、鱼河堡、牛家梁等地都有私塾”①(554)。光绪初年,各县私塾多有建立。吴堡县大周家墕还出现了教育世家—霍家,霍家四辈,以教学为业,设馆授教陆续100多年。

总之,榆林地区在清末之前的教育发展,因地域等因素发展多有不均,脚步缓慢,却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需要,部分上满足了榆林人民的精神需求。

二、北洋政府时期榆林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情况

(一)“改学堂为学校”的实践状况及学校的广泛建立

民国初期,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投入了大量时间起草了学校系统和各级各类学校令及学校规程草案。1912年9月教育部以学校系统令的形式将其公布后又陆续颁布了一系列学校令和学校规程,统称:“壬子癸丑学制”。南京国民政府推行国民教育后,榆林地区将初、高等小学堂相继改为民国初、高等小学校,将一些私塾及义学改建为小学校。“学堂改学校”的实践便由此拉开了帷幕。

1.小学教育

民国元年(1912)后,榆林地区初等小学堂改为国民学校。据统计:“这时期,榆林城乡约有国民小学6所:八狮巷国民小学、四方台巷国民小学、镇川堡国民小学、上盐湾国民小学、鱼河堡国民小学和榆林女子国民小学;神木城乡有国民小学10所;府谷城乡有国民小学20余所;横山城乡有国民小学30余所;定边于民国十三年(1924)在县城开办女子国民小学1所。绥德城乡有国民小学21所,模范小学1所,女子国民小学1所;米脂城乡有国民小学15所,其中女子国民小学1所,佳县城乡有国民小学42所;吴堡城乡有国民小学9所;清涧县、定边、靖边的国民小学数量不详。”①(555)

辛亥革命提倡男女平等,民国初年,榆林、绥德、米脂等地区创办了女子学校。

民国元年(1912)榆林县在殖边学堂创设一所女子初等小学堂,由窦桂芬任校长兼教员;民国二年(1913)刘竞雯受父亲的影响,在榆林城内关帝庙创办第二女子小学堂;同年,米脂县办立了一所第一女子小学堂;民国三年(1914)绥德县在蕲王庙开办女校,两年后因校长王厚培遇难停办;民国八年(1919)米脂县创办女子高等小学堂;绥德于民国十三年(1924)在蕲王庙第二次开办女校②(609)。

综上所述,自壬子癸丑制度颁布后,榆林地区小学教育方面,从民国元年(1912)至民国16年(1927),榆林地区不论从“改學堂为学校”上看还是从新式学堂的建立上看,数量都非常客观,办学情况基本良好。且女子走出家门,参加教育,成为时代进步、文化开放的一项重要标志。

2.中等教育

当时,榆林地区的中等教育不发达,榆林整个地区只有榆林城、绥德和米脂有中等教育,并于辛亥革命后,逐步发展完善。

(1)榆林中学堂发展历程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榆林知府光昭改榆阳书院为榆阳中学堂;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又改为榆林府五县③中学堂;民国二年(1913)榆林道尹公署把五县中学堂改名为殖边学校,因经费匮乏不久改办为榆林高等小学堂;民国三年(1914)榆林道尹委托杨翀宣重办学校,并改名:陕北中学校,学校就此成为陕北唯一所普通中学;民国六年(1917)改名为:陕北联合县立榆林中学校;民国七年(1918)杜斌丞任校长锐意革新、筹措经费、苦心擘画不断扩建校舍开辟操场,新建图书楼、教室、礼堂等;民国十五年(1926)杜斌丞上任来先后筹资到3.61万元银币,用于建校舍,购置教学仪器,购买图书使学校成为当时国内颇具名气的中学;民国十六年(1927)初,因纪念革命孙中山,这年也在这年改称为:陕北三民一中②(615)。

(2)绥德中学堂

光绪二十八年(1902)知州孔繁朴将雕山书院改为中学堂,其中吴堡、清涧、米脂三县进行补助。知名人士杜斌丞还在该校上过学④(483)。

(3)米脂初级中学发展状况

民国十六年(1927)在杜斌丞、姬伯雄、杜立亭等倡导下创办了米脂县第一所初级中学。数月后改称:三民二中;两年后,井岳秀以“赤化”罪名封闭了学校⑤(517)。

榆林地区中等教育方面起步较早,在一个时期曾引领陕北中等教育之先河,在后期发展中榆林地区中等教育数量也有所增加且教育质量也有所提高。不仅为当时革命培养出了各种人才,还成为当时革命的主要阵地,为当时整个榆林地区,以至于整个陕北地区的革命事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3.中等师范教育

初等师范教育是“壬子癸丑学制”里的一项重要内容。民国六年(1917)创建的榆林道立单级师范学校是榆林创建最早的师范学校,榆林道尹在榆林县高等小学校(新明楼巷)院内创办了榆林道立单级师范学校,两年后因经费短缺停办;民国十二年(1923)绥德雕山书院内成立: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简称“四师”);民国十三年(1924)在绥德县文庙内,单级师范学校成立,两年后停办;民国十四年(1925)在榆林城内东山香云寺榆林道尹景志傅重建榆林道立单级师范学校,两年后停办;民国十五年(1926)春,因榆林地区缺乏女学教师,井岳秀在榆林县立模范女子小学校内创建榆林道立女子师范学校;民国十六年(1927)春,榆林县创立起模范女子小学校①(560)。

(二)新式学校教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榆林地区的新式学校根据壬子癸丑学制,设4年制初等小学和3年制高等小学(佳县、靖边为2年)。初小毕业直接进入高小学习,小学升中学的由招生学校命题考试,择优录取。并按照各地实际情况开设所学课程,各县当时实际开设课程如表1所示:

(说明:表格内容由自榆林各县地方志整理所得)

显然,这些课程当中,自然科学的份量增加,实用技术的内容增多,与生活的联系紧密。由于当时条件及教师能力有限,个别壬子癸丑学制颁布课程的课程没有在榆林地区开设,如:英语和缝纫。

辛亥革命后,西方的教学法陆续传入榆林地区,史料记载“民国时代,西洋的教学法传入佳县,如赫尔巴特‘五段教学法、欧美‘实验教学法、美国‘设计教学法等”⑥(777)。

新式的课程结构和先进的教学手段使当时榆林地区新一代学子思想更加成熟,思维方式更加灵活。许多人受到了新思想新知识的熏陶,积极投身到反帝爱国的战线中,成为当时新一代新文化的传播者和继承者。

三、榆林地区学校教育现代化的早期演进对社会的影响

从民国七年(1918)杜斌丞任榆中校长期间起,他就锐意革新,苦心擘画,在学校推行教学改革,先后从京津等地高薪聘请金晴兰、魏野畴、李芹村、董祝篱、夏家驹、董福印、王森然等一批进步人士到榆中执教②(615)。

民国十三年(1924)春,革命人士李子洲应校长杜斌丞之邀来到榆林。随后,李子洲等人在绥德发动工农、开展革命活动。从民国十三年到民国十四年(1924—1925)积极筹建党小组,在绥德师范学校建立起第一个党团组织,并在榆林成立了榆林中学党支部、榆林女子师范、榆林街道党小组。

在此期间,学校把侧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分析能力上,开办《榆林之花》《塞声》《榆中旬刊》等刊物,其中刘志丹创办的刊物《塞声》反对旧礼教,提倡思想自由,与陕北军阀井岳秀所办刊物《同善社》对峙,有力传播了新思想、新文化。

综上所述,北洋政府时期榆林地区学校教育现代化的早期演进是榆林地区近代史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使得榆林地区民众真正有了现代化的教育观念和态度,逐步摆脱了愚昧、封建和闭塞,大胆接受了新型文明、开放性的教育;接受了自然科学、实用技术和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现代化教育课程;其使得榆林地区的教育有了壬子癸丑学制这样的现代化教育体制,也使得榆林社会摆脱旧的社会意识形态,朝着新型现代化的社会过渡。

更重要的是榆林地区教育现代化的早期演进为近代史上陕北第一次文化高潮创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得榆林成为陕北第一次文化高潮的发源地。从1923年到1927年,短短4年时间内,陕北第一次文化高潮给这片禁锢已久的黄土地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党中央和红军扎根陕北奠定了基础,为中共中央落脚陕北开展的第二次陕北现代文化高潮铺平了道路,为中国红色政权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注释:

①榆林地区地方志指导小組.榆林地区志[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

②榆林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榆林市志[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6.

③五县中学堂所指:榆林、神木、府谷、佳县、横山五县。

④中共绥德县委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绥德县志[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

⑤米脂县志编纂委员会.米脂县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993.

⑥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佳县志[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8.

参考文献:

[1]段作章.教育迈向现代化[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9:1-46.

[2]高勋,高之侑.解放前榆林教育概况[J].榆林文史资料,1983(1):23-38.

[3]曾鹿平.陕北现代两次文化高潮简述:陕北文化史研究之一[D].延安:延安大学,1991:84-90.

[4]高天长,张小兵.陕北历史文化述略[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408-415.

猜你喜欢

榆林地区演进教育现代化
保护林业资源 发展榆林经济
榆林地区植树造林技术研究
榆林地区老年人体育建设的现状与生活方式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