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铁路桥梁职业学院内容私人订制,培训“送教上门”

2020-08-19张明蕾通讯员杨风亭

工友 2020年8期
关键词:送教上门铁路桥梁产业工人

本刊记者_张明蕾 通讯员_杨风亭

7月8日下午,中铁大桥局七公司武(汉)大(悟)高速项目部迎来了一场特殊的考试。考生是项目部接受培训过的产业工人,题目是和技能相关的理论知识。这场考试标志着中铁大桥局产业工人技能认定等级工作正式启动。

按照《中铁大桥局产业工人队伍技能认定工作实施方案(第一批)》,理论考试和实操考试由专家考评组直接到各项目部进行,考前产业工人们还必须接受不少于24学时的培训。而无论是搭建专家考评组,还是开展技能培训,都绕不开一家省级产业工人培训示范基地——武汉铁路桥梁职业学院。

怎么培训?送教上门

2019年5月13日,中铁大桥局党委、行政、工会、团委联合出台《中铁大桥局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推进工作指导意见》。《意见》中明确,重点推进四个工种(钢筋工、桥梁装吊工、工程测量工、混凝土工)的技能培训,并将七家单位作为第一批试点单位。开展技能培训的具体工作则被交到了武汉铁路桥梁职业学院手上。

早在2017年10月,中铁大桥局就把武汉铁路桥梁职业学院作为培训执行工作的主阵地。2018年12月,武汉铁路桥梁职业学院被省总工会命名为湖北省产业工人培训示范基地。“我们是企业办校,服务企业,提升产业工人队伍素质,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一直都是学校的重点工作。”学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开文介绍道,每个项目部都有固定工期和施工阶段,不可能让工人们接受脱产培训,“送教上门”是唯一可行的技能培训模式。

培训什么?私人订制

大方向确定后,就得解决“送什么”的问题。中铁大桥局和武汉铁路桥梁职业学院签订了专项合同,约定技能培训的主要内容为建筑行业安全管理、技术技能、规范要求等。尽管有了教学框架,学校也有相对应的课程内容,但因为要符合企业实际需求,培训对象年龄结构不一、文化层次不同,培训内容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简单来说就是搞“私人订制”。

首先,由七家试点单位选定的项目部上报自己的培训需求,形成总体培训计划。然后,武汉铁路桥梁职业学院会安排相应专业的老师一一对接。所谓对接,并不是电话来回沟通,而是得去项目部调研,摸底后再拿出具体培训方案,最后交由项目部审核确定。

“一个项目部的培训计划来回调整两三次,是正常操作。”桥梁工程系骨干教师王伟笑道。武(汉)大(悟)高速项目部起初报上来的培训计划是桥梁吊装,后来因为施工阶段变了,又要求培训架子工和钢筋工。单是为了敲定这个项目部的培训计划,王伟就去了两趟。

培训计划的变动不仅限于增加工种,还有删改课程内容。去年12月底,老师去珠海的一个项目部沟通培训计划,发现工人们年龄层级跨度很大,有90后,也有60后。“90后操作不规范;60后纯靠经验,没有系统知识。”桥梁工程系主任张明锋解释道,大家水平不一,课程内容得相应调整,尽量兼顾。

一般来说,初次摸底后会确定教学大纲,培训课程根据职业鉴定标准设置,再结合该项目部想要达到的技能水平目标,授课方式为理论和案例结合。第二次调研,老师会就教学大纲和项目部沟通,对具体内容进行相应删减或增加。来回两三次后,教学大纲才能正式确定。然后,老师还得去现场摸底一次,才会正式上门授课。

为了让工人们看得懂学得会,学校以动漫形式设计了200多课时的课件和教材,并已全部上网。“我们送教上门是以理论做引导,案例做分析,互动答疑做交流,保证工人们吃得饱、吃得透。”刘开文强调。

谁去“送教”?双证骨干

武汉铁路桥梁职业学院作为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最不缺的就是老师,但在刘开文看来,给学生上课的老师和“送教上门”的老师不是一回事。后者不仅要能上的了讲台,还得下的了工地。所以学校给送教老师划了个特殊标准——“双证骨干”,即既有教师资格证,又有职业技能证书,是各自专业方向的骨干教师。

“反正我好多年都没有暑假了。”王伟调侃道,要么被学校送去工地实训,要么去项目部送教,总之即使在假期,也得随时做好出差的准备。去年,桥梁工程系派出了8名老师“送教上门”,单是王伟就出差了25天。而这个出差天数几乎没有定数,因为培训计划总是不按计划出牌。

按照预定培训时间到达,结果遇上项目部抢工期,白天课程被迫暂停,全部挪到晚上,培训时间因此延长,是送教老师们常遇到的事。“我们白天会去现场巡视,把出现的问题总结提炼,放入晚上的授课内容。”王伟说。看到年轻工人们戴着墨镜进行焊接,老师会立刻让其更正,注意安全规范操作。钢筋弯曲达不到标准,老师会划出起弯点,直接给出合格的弯曲角度,盯着工人一遍遍操作。现场答疑往往事半功倍。

老师们嘴上做指导,手上也没闲着。举着手机先把现场看到的错误操作拍摄下来,再拍工人们被纠正后的正确操作。照片和视频都是老师们制作微课的素材。“我们都是自己剪辑,自己写台词,做视频课程已经是基本技能之一了。”张明锋笑道。线下“送教上门”,线上还有“网络练兵台”,视频课程就是其中的内容之一。2019年12月4日,中铁大桥局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网上练兵台在中铁惠员APP专享板块正式上线。工人们既可以观看讲解课程,也可以答题闯关。

加大线上技能培训比重,发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索培训信息化、数字化和人工智能已是新时代职工培训发展的必然趋势。刘开文表示,期盼政府部门和行业企业不断加大资金和人力投入,调动社会资本,加大与职业院校合作,拓宽职业院校产学研的渠道,推进产业工人技能素质提升。

猜你喜欢

送教上门铁路桥梁产业工人
铁路桥梁墩身混凝土开裂原因研究
降低大断面河道开挖工程对高速铁路桥梁影响措施研究
产业工人讨薪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铁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工艺质量研究
关于新时代产业工人人才培训的思考
分析铁路桥梁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
推进五星班组建设,培育核电建设产业工人
试论残障儿童送教上门的实践与探索
建设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
融合教育架构下“送教上门”模式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