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构化:学习内容优化的关键

2020-08-17吕映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20年6期
关键词:学习材料结构化关联

吕映

学习内容的优化是学习设计优化的核心,能够引发学习方式的变革和学习效果的提升。结构化,是语文学习内容优化的关键。

一、结构化学习内容的学理阐释

什么是结构?皮亚杰认为,结构是一个自动调节的转换系统的整体。布鲁纳指出:“掌握事物的结构,就是以允许许多别的东西与它有意义地联系起来的方式去理解它。简单地说,学习结构就是学习事物是怎样相互关联的。”因此,学习内容的结构化就是以一种整体的、关联的方式组织和构建学习内容。

具体地说,结构化的学习内容具有三个主要特征:一是学习内容内在于整体情境,有明确的目标指向。结构化的学习内容,一定由若干部分组成,这些部分不仅归属于一个整体,并且服务于一个特定的教学目标。譬如,为了积累言语表达范式,为了发现写作的规律,为了掌握阅读的策略,为了发展批判性思维,为了解决复杂的问题,等等。二是学习内容与学习内容之间存在关联。结构化的学习内容,各组成部分不是孤立的、散在的、无序的,而是存在着逻辑关联、意义关联。三是学习内容能够超越表面的意义,建构崭新的、深度的、个性化的意义。结构化的学习内容,其意义不是各组成部分的意义的简单相加,因此探究、发现、反思学习内容背后隐藏的更深刻的规律、更本质的意义,才是学习的核心价值和理想境界。

首先,结构化的学习内容符合知识建构的原理,促进知识的迁移运用。学习不是简单地掌握孤立的知识或记忆更多的事实性信息,学习者要理解教学内容的本质屬性,全面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进行联结,形成系统,以实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围绕学科重要的概念框架组织起来的结构化的知识,能够提高知识应用的检索效率,支持其他情境的迁移和运用。其次,结构化的学习内容有利于学生发展高阶思维,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必须主动参与学习,勾连比较,分析统整,自主建构意义;学生需要深度对话,有效沟通,相互支持,协作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以及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都将获得显著提升。再次,结构化的学习内容有助于学生理解学习的本质,发现学习的意义。在整体观照的视域下,结构化的学习内容凸显事物的联系、知识的关联、学科的交融,契合真实的问题情境、生活情境,帮助学生打破学习世界和生活世界的壁垒,感知学习的意义,领悟学习的真谛。综上,结构化的学习内容顺应学习机制、学习规律,具有极其重要的教学价值。

二、结构化学习内容的结构方式

1.学习材料本身是结构化的

学习材料不等同于现成的教材内容,它是教师依据特定的教学目标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调整、重组、拓展的结果。学习材料的结构化,有利于凸显教学重点,揭示潜在规律,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提高学习效率。

结构化的学习材料可能是由—些同质的、相似的要素或部分组成的。透过其浅表的意义,学习者能够发现有关语文学习的特殊规律。譬如,教学《动物儿歌》(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可以集中呈现—组结构化的词语“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学生不难发现这些生字都带有“虫字旁”,表示它们都是昆虫或小动物,右边生字的读音与整个字的读音相同或相似,初步领悟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教学《蜘蛛开店》(二年级下册),可以将蜘蛛开口罩编织店、围巾编织店和袜子编织店的三个片段组成结构化的学习材料,引导学生探究发现相似的段落结构和叙事密码,并模仿片段续编故事。除了词语、句子、段落,相似的几篇课文也能组成结构化的学习材料。譬如,组合阅读《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三年级下册),学生不仅发现“各有所长型故事”普遍的叙事结构和寓言文体的典型特征(通过讲故事来阐述道理),而且领悟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深刻哲理。

结构化的学习材料也可能由一些彼此关联的、相互支持的、互为补充的要素或部分组成,学习者通过意义链接和意义重构,能够获得对事物更丰满、更准确、更深入的理解。《火烧云》(三年级下册)第1~3自然段,作者运用一系列表示颜色的词语描写火烧云色彩的丰富多变。将这些词语归类分组呈现,如“红彤彤、金灿灿”“葡萄灰、梨黄、茄子紫”“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这些就是结构化的学习材料。学生边朗读词串边想象画面,既感受到火烧云的变幻多彩,享受审美的愉悦,又能积累优美词语,拓展言语范式。《昆虫备忘录》(三年级下册)是一篇科普小品文,作者用富有童趣的、生动幽默的文字介绍了蜻蜓、瓢虫、蚂蚱等昆虫的特点与习性。以瓢虫为例,教师将课文片段转制成一张表格,学生比照探究,不仅厘清了二者的联系和区别,还获得了一个重要的发现:虽然课文和表格的内容差不多,但是它们分别适用不同的交际情境,对应不同的交际需要。《金字塔》(五年级下册)由两篇风格迥异又相互观照的短文组成,堪称结构化学习材料的典范。其中,《金字塔夕照》描绘了大漠夕照中的金字塔雄浑、壮美的景象;《不可思议的金字塔》是非连续性文本,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和大量的科学数据介绍金字塔的外形、建造以及古埃及历史与文化。在阅读中,学生不断发现并利用两篇文章的意义关联,推测金字塔的选址原因、得名缘由和建造过程,想象沙海夕照下金字塔熠熠发光的神秘、奇幻。金字塔,已经不是书本上抽象的概念,而是心灵深处的憧憬和向往。

结构化的学习材料还可能是由—些异质的,甚至矛盾的、对立的要素或部分组成,它能引发认知冲突,唤起学习者的质疑、反思、探究、批判,破解先有概念,重塑经验结构。统编教材中的—类课文,其中有对比的角色、对立的性格、相反的观点等,常常可以组成结构化的学习材料。譬如,教学《我是什么》(二年级上册),可以依据水的两面性格组建两组词串“温和、灌溉田地、发动机器”“暴躁、淹没庄稼冲毁房屋”,帮助学生辩证认识水的作用和可能带来的灾害。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五年级上册),不妨将父母对巴迪的诗截然不同的评价对比呈现,激起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再引导学生勾连课文内容并结合生活经验,就“巴迪的诗究竟写得如何”“父母的评价哪—个更合理”的话题阐发自己的观点。另外,针对课文具体内容,教师还可以适当拓展一些异质资料、反向资料,发展学生的审辨思维、批判思维。例如,《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四年级下册)运用列数字、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介绍纳米技术的神奇功能和广泛应用,预言“纳米技术将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深刻的变化”。但是,纳米技术是否存在潜在的风险?纳米技术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可能的危害?这些重要的问题课文中并没有涉及。有教师针对上述问题补充了两则研究资料,帮助学生更客观、更全面地认识纳米技术,更深刻地理解科学技术必须造福于人类的道理。

无论结构化的学习材料由哪些要素或部分组成,它们一定是相互关联的,指向整体情境、整体目标。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必须有明确、清晰的目标意识,依据特定的教学目标来组织多样的学习材料,以實现语文教学的多元价值。

2.就一篇课文或一节课而言,各项学习内容是结构化的

如果说,学习材料的结构化是横向的结构化,那么,在学习进程中各项学习内容的结构化就是纵向的结构化。就一篇课文或一节课来说,后面的学习内容与前面的学习内容应该是关联的、渐进的、层递的,或者说,前一项学习内容是后一项学习内容的基础,后一项学习内容是前一项学习内容的发展、深化,并且各项学习内容又统一在—个更大的整体之中。

更大的整体可能是—个核心问题,也就是说,各项学习内容是围绕着—个核心问题建构起来的。《父爱之舟》(五年级上册)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巧妙地借梦境回忆父子相处的温情场景,以小舟的意象贯穿全文,象征父爱的朴实和深沉,表达对父亲爱的感激与怀念。教学本文,可以提出核心问题“这篇课文是如何表现父爱的”,并用这个问题来统整各项学习内容,如品析场景描写、细节描写,理解课题《父爱之舟》的深意,感悟借梦境写作的独特价值;最后,带领学生回归问题情境,探究发现各项学习内容内在的情感关联,领悟一切写作技法的运用都是为了表达情感的需要。

更大的整体可能是—个综合性的学习任务,也就是说,各项学习内容是为完成—个综合性的学习任务组织起来的。以《青蛙卖泥塘》(二年级下册)为例,在“分角色表演故事”的任务统领下,可以这样设计学习活动。第一,朗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青蛙先后向哪些小动物卖泥塘?泥塘最后卖出去了吗?(教师结合学生回答,板书情节结构图)第二,读一读,演一演:青蛙是怎么吆喝的?小动物是怎么回答的?第三,再读课文,画一画,演一演: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教师板书系列动词,补充情节结构图)第四,借助情节结构图,同桌合作表演故事。以上学习内容,合理关联,循序渐进,展现问题解决的有效路径,确保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

更大的整体可能是言意共生、情词交融的课文情境,也就是说,各项学习内容要融入课文整体情境,让学生先感受情境,体验情境,再想象情境和抒写情境。《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三年级上册)描画了秋雨后水泥道上铺满金色的梧桐落叶的美丽景象,抒发了小朋友走在水泥道上的欣喜和快乐。娄屹兰老师教学本文时,精心绪陶学习内容,带领学生三人情境:首先,教师将课文中描写小道美丽景象的数量短语组成三组词串,学生在朗读词串、理解词语的过程中感受画面,初入课文情境。接着,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细读慢品,想象画面;教师再补充图片、视频,链接生活经验,帮助学生丰盈想象,真切体验漫步小道欣赏落叶的美好情境。最后,学生尝试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平时积累的词语,描绘美好的画面,表达内心的愉悦。整堂课,学生始终置身课文情境,在言语学习中体验情感,在言语运用中表达情感,真正实现言意兼得、情词共振。

对比学习内容缺乏关联、学习板块彼此割裂导致的学习结果的碎片化,核心问题、综合性的学习任务和整体性的学习情境更接近真实的生活,反映学习的本质,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有意义的、有情趣的。与此同时,结构化的学习内容因为表征问题解决的基本图式,所以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结构化的学习内容因为符合语文学习的特殊规律,实现语言文字与思想情感的融通,所以能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3.学习内容与经验内容是结构化的

这里的经验内容,是指学生的相关经验积累,包括生活经验、情绪经验、学习经验,尤其是语文学习经验。学习是未知知识与已知知识的链接,是学习者基于已有经验主动建构新经验的过程。深度学习倡导通过“联想与结构”的活动实现“经验”与“知识”的关联和转化。简单来说,就是“学生通过联想,回想已有的经验,使当前学习内容与已有的经验建立内在关联,并实现结构化;而结构化了的知识(与经验)在下一个学习活动中才能被联想、调用”。

如果说,学习材料的结构化和前后学习内容的结构化是外显的结构化,那么,学习内容与经验内容的结构化就是内隐的结构化,也是意义建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在语文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唤醒学生的学习经验,勾连、利用并拓展、深化学习经验,最终实现经验重构、经验再生。

以《扁鹊治病》(四年级上册)为例,这是—则寓言故事,讲故事、明寓意是本课的主要学习内容。如何将上述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经验关联起来?首先,因为学生在之前的语文课上已经多次练习讲述故事,所以先让学生回顾讲故事有哪些方法,再思考这篇课文借助什么方法讲故事最合适。其次,本单元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学生在学习第一篇课文《西门豹治邺》时,已经了解了简要复述的要求,初步学习了简要复述的方法,即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适当省略其他内容。因此,可先让学生回想简要复述的方法,再细读课文,找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判断哪些内容可以省略,练习简要复述。最后,在理解寓意的基础上,让学生寻找、发现身边的“蔡桓侯”,为他们讲述扁鹊治病的故事。以上学习过程,三次关联学习经验,学生需要调动、运用储备的语文知识,应对新的问题情境,尝试独立解决问题;与此同时,原有的认知结构、经验内容得以重组和进阶,意味着学习真实地、可见地发生。

三、统编教材结构化学习内容的开发

较之其他版本,统编教材在内容编排的结构化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语文教师要深入研读教材,理解教材编写理念,把握教材结构体系,依据教材编排特点,开发结构化的学习内容。

1.领会意图,用好教材中结构化的学习资源

结构化的学习资源主要体现在三个部分:一是课文。统编教材的许多课文有规律性的词语、句式、段落,有相同的叙事结构、相似的写作方法,或者有对立的人物性格、相反的观点主张,集中归类这些资源,可以组成结构化的学习材料。二是课后练习。一至三年级的课后练习,常有相似的词语、句式的组合与比较;四至六年级,“阅读链接”与前面的课文都是结构化的,有的链接写作背景,有的链接相关评论,有的链接与课文内容关联的拓展资料,还有的链接与课文写法相似的其他文章,这些材料对于深度解读文本、领悟写作密钥具有积极的作用。三是语文园地。一、二年级的“字词句运用”“我的发现”和三至六年级的“词句段运用”,小到归类识字,大到构段谋篇,蕴藏着丰富的语言学习规律。

2.勾连比铰,凸显语文要素与学习经验的结构化

语文要素是统编教材的—个核心概念。“所谓语文要素就是语文训练的基本元素,包括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基本學习内容和学习习惯。”以复述为例,二年级学习借助图片、关键词、表格、提示等讲故事;三年级明确提出复述的概念,要求学生借助表格、示意图等梳理故事主要内容,详细复述故事;四年级学习简要复述故事,即按照事情发展顺序,重点复述主要情节,适当省略次要情节,注意语言简洁;五年级练习创造性复述,要求学生运用转换人称、“添油加醋”故事情节、发挥想象续编故事的方法,把故事讲得更生动、更有趣。以上内容的编排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能够稳步提升学生的复述能力。教师要注意横向联读教材,把握语文要素的结构体系,还要注意勾连、比较学生的学习经验,精准定位学习目标,让学习内容基于学习经验并发展学习经验。

3.归类统整,探索大单元视域下学习内容的结构化

统编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内容。一方面,单元内的课文、口语交际和习作话题都围绕人文主题选编和设置;另—方面,课后练习、口语交际与习作要求、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等都体现和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可见,单元内容整体编排、听说读写同时推进,是统编教材的显著特色。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不仅要关注“这一篇”,还要研究“这一单元”,把握单元内各部分的联系,促进单元目标统整下学习内容的结构化。具体来说,就是根据单元主题创设真实情境,以大任务、大问题、大项目来整合单元内各项学习内容,变以往零散的单篇课文的学习为整体情境下的综合性学习,提升单元学习的效率,实现三维目标的融合。以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本单元围绕“家乡”主题编排了课文《古诗二首》《黄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沟》,单元语文要素是“联系上下文了解词句的意思”和“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积累词语”。王爱华老师设计大单元整体教学,在“游览美丽中国,记录旅行手账”的主题情境下,将单元内容整合成“我的旅行路线”“慢慢走,欣赏啊”“请到我的家乡来”三项学习任务,并设计了十个连贯的、综合的、有趣的学习活动,将识字与写字、朗读与背诵、阅读理解、片段写话、字词句运用、日积月累等多项内容自然融入其中,让学生在读读、想想、画画、说说、写写的实践活动中,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在整体的、真实的任务情境中,感受并赞美祖国的壮美山河。

四、结构化学习内容的教学指要

学习内容的结构化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因素,不仅能够引发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革新,促成深度学习、意义学习的发生,更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1.以结构化的学习内容驱动学习方式的变革

如果说,与非关联的、碎片化的学习内容匹配的是被动接受的、机械记忆的学习方式,那么,整体观照的、彼此联系的学习内容能够促发主动探究的、意义建构的学习。这是因为,结构化的学习内容往往贴近生活情境,契合现实需求,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探究的欲望,并且结构化的学习内容往往隐含学科重要知识、学习基本规律、问题解决范式,为学生探究发现提供了优质的资源和最佳的路径。因此,教师和学生的身份职责需要被重新定位。教师作为学习设计的主体,应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课前,统筹学科知识体系,把握学生学习经验,设计有意义的学习任务,组织结构化的学习材料;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要在课堂上经历真实的、完整的学习过程,在比较、辨别中发现规律,形成观点,在联结、统整中解决问题,深化认识。总之,推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和学习生态的重塑,是学习内容重构的重要目的,也是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

2.以结构化的学习内容促进学生思维水平、学习能力的提升

学习的最终目的不是学会,而是会学。也就是说,发展思维水平,提升学习能力,是学习的核心价值和根本追求。结构化的学习内容,表征的是整体的、关联的、比照的思维方式,唤起的是主动的、深度的、探究的学习形态,对思维力和学习力的提升具有特殊的意义。教师要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激励学生启动思维,自主发现规律,合作解决问题;与此同时,又须清醒地意识到,发现这一个规律或解决这一个问题,并不是学习的全部意义,相反,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使学生习得方法、进阶思维才是更重要的。因此,在学习进程中,教师要依据学习内容的结构特征给予学生思维方法的指导和学习方法的点拨,特别是分析综合、勾连比较、归类统整、质疑反思的方法,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回顾学习历程,总结学习策略,凝练思维方法,积累学习经验,举一反三,类比迁移,逐步实现由教师结构学习内容到学生自主结构学习材料、规划学习路径,提升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学习材料结构化关联
顾丽英: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的实践探索
借助问题情境,让结构化教学真实发生
深度学习的单元结构化教学实践与思考
左顾右盼 瞻前顾后 融会贯通——基于数学结构化的深度学习
奇趣搭配
拼一拼
智趣
基于多元视角统合学习材料
数学探究中提升学生智慧的路径研究
构建有效数学课堂的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