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剂量的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和安全性

2020-08-17宋海英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12期
关键词:利培小剂量精神病

宋海英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精神病医院精神科,江苏 连云港 222313)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利培酮是临床上治疗精神分裂症常用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该药的安全性较高,但用药后患者仍存在一定的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为了分析用不同剂量的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本文对2017 年1 月至2018 年6 月期间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精神病医院收治的52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以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 年1 月至2018 年6 月期间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精神病医院收治的52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参与本次研究前的4 周内,这52 例患者均未使用过抗精神分裂症药物。按照用药剂量的不同将这52 例患者分为小剂量组(18 例)、中等剂量组(18 例)和大剂量组(16 例)。小剂量组患者中有男8 例,女10 例;其年龄为21 ~58 岁,平均年龄(39.45±18.52)岁;其病程为2 ~3 年,平均年龄(2.44±0.56)年。中等剂量组患者中有男9 例,女9例;其年龄为21 ~60 岁,平均年龄(39.88±18.74)岁;其病程为2 ~3 年,平均病程(2.41±0.56)年。大剂量组患者中有男7 例,女11 例;其年龄为21 ~58 岁,平均年龄(39.45±18.52)岁;其病程为2 ~3 年,平均病程(2.53±0.49)年。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小剂量的利培酮(生产厂家: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0160,规格:1 mg/片)对小剂量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的方法是:口服,初始的服药剂量为0.5 mg/次,1 次/d。从开始治疗的第2 d 起,将服药剂量增加至2.0 mg/ 次,1 次/d,按照该剂量持续进行治疗。采用中等剂量的利培酮对中等剂量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的方法是:口服,初始的服药剂量为0.5 mg/ 次,1 次/d。在开始治疗后4 d 内,将服药剂量增加至4.0 mg/次,1 次/d,按照该剂量持续进行治疗。采用大剂量的利培酮对大剂量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的方法是:口服,初始的服药剂量为0.5 mg/d。在开始治疗后6 d 内,将服药剂量增加至6.0 mg/ 次,1 次/d,按照该剂量持续进行治疗。三组患者均以8 周为1 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治疗8 周后,观察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依据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估三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1]。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评估结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2]。显效:治疗后,患者PANSS 的减分率≥75%。有效:治疗后,患者PANSS 的减分率<75%、≥25%。无效:治疗后,患者PANSS 的减分率<25%。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20. 0 统计学软件分析所有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对比

用药期间,小剂量组和中等剂量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相比,P >0.05。大剂量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高于小剂量组和中等剂量组患者,P <0.05。详见表1。

2.2 三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

三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P >0.05。详见表2。

表1 三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对比

表2 三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具有病程长、易恶化、易复发的特点。尽早对该病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可显著改善其临床疗效及预后。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为多巴胺D2受体阻断剂。这类药物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症状,但无法改善其阴性症状,且毒副作用较强[3]。利培酮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是临床上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首选药物。利培酮属于5- 羟色胺(5-HT)受体和多巴胺受体拮抗剂。该药可有效地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且其用药的安全性也较高。不过,患者在使用该药进行治疗后仍可出现失眠、焦虑、头痛、头晕等不良反应,还可出现肌紧张、震颤、静坐不能等锥体外系反应。有研究人员认为,患者出现上述的不良反应与其使用利培酮的剂量存在一定的关联性[4]。

在本次研究中,我院采用小剂量的利培酮对小剂量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中等剂量的利培酮对中等剂量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大剂量的利培酮对大剂量组患者进行治疗。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小剂量组和中等剂量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相比,P >0.05。大剂量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高于小剂量组和中等剂量组患者,P <0.05。可见,采用中、小剂量的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时,其发生用药不良反应的风险较低。采用大剂量的利培酮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其发生用药不良反应的风险明显升高。这一研究结果与文献报道的结果相一致[5-6]。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三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P >0.05。可见,在用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时,增加该药的剂量在提升患者临床疗效方面的效果并不显著。因此,应根据患者具体的病情及用药情况将其用药量控制在中、小剂量范围内,以保障其用药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用不同剂量的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均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不过,用大剂量的利培酮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后,其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可明显升高。临床上应首选中、小剂量的利培酮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以保障其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猜你喜欢

利培小剂量精神病
利培酮药物不良反应/事件277 例临床特点分析
小剂量喹硫平对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联合疏肝解郁胶囊治疗对糖脂代谢、肝功能及心功能影响分析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对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效果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分析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水囊联合小剂量催产素应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完形填空专练(五)
精神病
都有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