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社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年龄分布调查

2020-08-16秦华丽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6期
关键词:硬化性年龄段比例

秦华丽

【摘 要】目的:调查分析某社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的年龄分布情况。方法:以2017年7月-10月间经冠脉造影确诊冠心病的62例社区居民为对象,统计分析其年龄分布情况。结果:冠心病患者平均年龄为58.17±6.52岁,其中女性为58.11±2.87岁,显著老于男性的50.75±1.43岁(P=0.0016);60~69岁年龄段的冠心病患者占比最高,为37%;男、女冠心病平均比例分别为47%、53%,而<60岁的人群中,男性冠心病占比为73%,高于女性的27%,随着年龄的增大,男性患者的冠心病比例有所下降,而女性比例逐渐增加。结论:冠心病多集中于60~69岁人群,发病年龄存在性别差异,女性发病迟于男性。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年龄;性别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世界范围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全球主要的致死病因,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1]。目前我国冠心病的患病率及死亡率处于上升态势,现阶段冠心病的患病人数高达1100万人之多,其死亡率远高于肿瘤等其他疾病[2]。相对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冠心病易患因素,年龄是最经济、实用的筛查指标,更适用于医疗条件相对有限的社区医院。本文通过对社区冠心病患者的年龄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明确冠心病防控的重点人群,为开展针对性的预防工作提供临床资料。

1 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7年7月~2017年10月首次行冠脉造影检查的社区居民83例为对象,依据《冠心病分级诊疗指南(2016年版)》标准,诊断出冠心病患者62例。参考文献[1]的标准,排除血液病、肿瘤、休克,以及合并肝脏、肾脏、肺脏疾病或颅脑损伤急性期、急性胰腺炎患者,同时心肌炎、心肌病,以及慢性心力衰竭、左心室射血分数<45%的患者也被排除。

1.2 调查方法

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信息;在分析冠心病患者平均年龄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比较男性与女性冠心病患者发病年龄的差异。以年龄段为标准将冠心病患者分为<60岁、60~69岁、70~79岁、≥80岁四组,分析四组人群的冠心病占比,以及各年龄段男女冠心病比例。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法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冠心病年龄分布特点

冠心病患者平均年龄为58.17±6.52岁,其中男性为50.75±1.43岁、女性为58.11±2.87岁,男女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6)。结果见图1。

2.2 各年龄段冠心病分布特点

<60岁、60~69岁、70~79岁、≥80岁四组人群的冠心病比例分别为:24%、37%、26%、13%,以60~69岁年龄段占比最高。总体上,女性冠心病患者略多于男性,两者比例分别为53%、47%;然而在<60歲的人群中,男性冠心病患者比例为73%,远高于女性患者(27%),随着年龄的增大,男性患者的冠心病比例有所下降,而女性比例逐渐增加。结果见图2。

3 讨论

冠心病是因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以致心肌缺血缺血的心血管疾病。《2018世界卫生统计报告》显示,2016年世界范围内有大约1,79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而冠心病是最主要的致死病因。目前我国冠心病人数远超1000万之多,而且死亡率逐年上升[2]。现有的研究显示[3],高龄、糖尿病及血脂异常等因素均为冠心病的发病危险因素。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一旦被确诊,就意味着患者的心血管系统可能已经受损,此时不仅要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同时还要积极治疗危险因素本身。相对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危险指标,年龄作为冠心病的筛查指标,不仅经济、实用,而且能在冠心病发病前实现一级预防。明确冠心病的好发年龄,有助于社区医院开展针对性的预防工作。

本调查显示,冠心病患者平均年龄为58.17±6.52岁,其中男性为50.75±1.43岁、女性为58.11±2.87岁,男女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6)。这提示女性冠心病发病平均迟于男性7.36岁。本文也分析了冠心病的性别构成:总体上,女性冠心病患者略多于男性;然而在<60岁的人群中,男性冠心病患者比例为73%,远高于女性患者(27%),随着年龄的增大,男性患者的冠心病比例有所下降,而女性比例逐渐增加。有报道显示[4],雌激素具有调脂、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以及抑制平滑肌细胞增生等生物学效应,从而延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防止冠心病发生。而随着女性年龄增大,雌激素分泌会逐渐减少,上述心血管保护作用相对减弱。这解释了女性冠心病发病晚于男性的原因。进一步分析显示,60~69岁年龄段的冠心病患者最多,占比37%,这提示60-69岁居民为冠心病的重点防控人群。

综上所述,今后社区工作中,应加强60-69岁人群的冠心病宣传教育,同时门诊工作中应警惕50岁左右中年男性,以及58岁左右中老年女性突发冠心病的风险。

参考文献

张宁,刘文娴.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医药, 2019, 14(7): 969-972.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M].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17:14-19.

Keil U.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the role of lipids, hypertension and smoking[J]. Basic Res Cardiol, 2000, 95(Suppl 1): 152-158.

林国生. 雌激素与冠心病[J].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1997, 24(8): 326-329.

猜你喜欢

硬化性年龄段比例
不同年龄段妊娠早期妇女维生素D含量水平分布
各年龄段人群对网上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期望的调查报告
人体比例知多少
适合各个年龄段的黑胶爱好者 Sony(索尼)PS-LX310BT
硬化性胆管炎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
按事故责任比例赔付
多发性肺硬化性血管瘤18~F-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1例
非编码RNA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限制支付比例只是治标
从认知角度看不同年龄段儿童音乐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