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不同内固定手术(微创锁定钢板、PFNA)对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价值

2020-08-16王阳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6期

王阳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微创锁定钢板和PFNA治疗粗隆间骨折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对粗隆间骨折患者322例进行了分析研究,为患者使用不同的内固定手术方式,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56例使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观察组166例使用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療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输血量比对照组少,切口长度比对照组短,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观察组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92.23±2.53)分,对照组为(79.36±3.12)分,两组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粗隆间骨折患者接受微创锁定钢板治疗受到的损伤比较小,对患者的术后康复有帮助,对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有帮助,临床中应该推广使用。

【关键词】粗隆间骨折;微创锁定钢板;PFNA

粗隆间骨折是临床中比较多见的骨折,和骨质疏松有较大的联系,主要的发病群体是老年人。因为人们生活习惯和变化以及社会老龄化的问题,导致了该类骨折情况发生率较高[1]。股骨粗隆有很丰富的血运存在,骨折后,髋内翻,因此主要的治疗方式是保守治疗。现代医疗技术发展后,微创技术得到了推广使用,能够让患者受到的损伤减少,减少患者的出血量,术后恢复速度比较快。此次就我院的部分患者来进行分析,对不同内固定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有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对粗隆间骨折患者322例进行了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有69例女性和87例男性,最小61岁,最大79岁,平均年龄(70.25±3.64)岁;观察组有71例女性和95例男性,最小60岁,最大81岁,平均年龄(70.75±4.95)岁。两组的一般性资料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对结果没有影响,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PFNA内固定治疗,操作如下:在股骨粗隆间上进行切口,钝性分离臀中肌筋膜切口,曝露粗隆间顶点。在偏外侧进针,从股骨干髓腔打入导针,扩髓处理。通过透视来观察股骨近端髓腔情况,从大腿外侧进行小切口,钻入导针,锁定防旋状态,装置远端锁定的螺钉[2]。 观察组使用全麻后,微创,曝露粗隆间顶点,置入适合长度的钢板,在骨膜和肌肉下置入锁定钢板。安放螺钉,影像观察钢板和外侧股骨平台,检查骨干服帖情况,位置准确后,标记拧入螺钉,固定。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出血量,住院时间,使用Harris评分对患者的髋关节情况进行评价,差是指≤70分、良好是指71-89分、优是指≥90分[3]。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以t进行检验。比较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2 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输血量比对照组少,切口长度比对照组短,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观察组髋关节Harris 评分平均(92.23±2.53)分,对照组为(79.36±3.12)分,两组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

3 讨论

老年群体多数都有骨质疏松,骨矿成分和骨基质成比降低,皮质变薄,机体骨折的几率越来越高。大多数的骨折患者在骨折位置有骨质缺损情况,植骨骨量不足,因此愈合比较困难,很容易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情况。现在临床中主要是使用手术进行治疗,而内固定的方式一致都是临床中比较有争议的议题。

此次我们对患者进行了有效复位,牢固固定,让患者可以尽早的开展康复训练。PFNA内固定方式,能够减少螺钉对股骨头的剪切力,让骨折端的骨组织吸收头等并发症几率降低。这样的治疗方式对患者的创伤比较大,患者恢复时间长。现代医疗技术发展后,微创技术得到了推广使用,能够让患者受到的损伤减少,减少患者的出血量,术后恢复速度比较快。在此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手术输血量比对照组少,切口长度比对照组短,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观察组髋关节Harris 评分平均(92.23±2.53)分,对照组为(79.36±3.12)分,两组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

综上述,临床中粗隆间骨折患者接受微创锁定钢板方式行内固定治疗,患者受到的损伤比较小,对患者的术后康复帮助比较大,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较好,临床中应用价值非常高,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叶尚松. 不同内固定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J]. 微创医学, 2017, 12(5):612-615.

郭秀峰,王建平,杨新利,PFNA 内固定术和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疗效对比分析[J]. 中国实用医刊, 2016, 43(22):67-70.

刘国龙, 窦庆寅, 韩同坤,等. 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对比分析[J]. 南昌大學学报(医学版), 2011, 51(3):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