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辨证治疗皮肤病的临床总结

2020-08-16袁华亮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6期
关键词:总结皮肤病效果

袁华亮

【摘 要】目的:分析中医辨证治疗皮肤病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8.1-2019.1期间本院皮肤科诊治的150例皮肤病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并根据病例单双号将其分为治疗A组(西医治疗)与治疗B组(中医辨证治疗),每组各75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3%显著高于治疗A组81.33%(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皮肤病可根据患者证候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从而取得理想治疗效果,具有积极影响作用。

【关键词】中医辨证治疗;皮肤病;效果;总结

如今,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交通工具更新换代,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节奏也明显加快,不可避免出入商场、广场、旅游景点等公共场所,环境中存在大量气源性过敏原,如花粉、粉尘、尘螨、动物皮屑、及化学性物质等[1]。人们若稍不注意,没有进行适当的有效防护,就可导致皮肤病,从而影响患者的健康。临床在以往大多采取西药进行治疗皮肤病,虽见效速度较快,但西医无法根治皮肤病,且控制皮肤病的时间较短,一旦停药就会导致再发和反弹,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故临床已越发重视中医辨证治疗,其中证是指患者疾病发展时在某一个阶段的病理情况,而辨证就是拥有中医的方法与理论,将望、闻、问、切所采集的体征、症状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以鉴别疾病的部位、病性、原因及正邪之间的关联,在全面掌握患者病情后,根据结果给予针对性的制定治疗方案,最终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3-4]。本文就此分析中医辨证治疗皮肤病的效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本院皮肤科诊治的150例皮肤病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并根据病例单双号将其分为治疗A组(西医治疗)与治疗B组(中医辨证治疗),每组各75例。纳入标准:(1)所有研究对象均经诊断为皮肤病。(2)所有研究对象均自愿接受治疗。(3)所有研究对象年龄均≥18岁。(4)所有研究对象均对本次研究所用药物无过敏史。排除标准:(1)患有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疾病者。(2)有意识障碍。(3)近期(<20d)内应用过抗生素、抗真菌药物者。(4)有精神病史者。治疗A组:男女比例为27:24,年龄40-81岁,平均年龄(55.7±3.3)岁。治疗B组:男女比例为28:23,年龄14-79岁,平均年龄(56.2±3.1)岁。两组的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基本一致(P>0.05)。

1.2 方法

治疗A组采取西医治疗,如:给予氯雷他定10mg口服,1次/d,vitC0.1g口服,3次/d,以7d为1个疗程,接受3个疗程的治疗。

治疗B组采取中医辨证治疗,根据患者的不同症候给予针对性治疗,包括(1)脾虚湿盛型:采用除湿胃苓汤加减,组方为茯苓、白术、苍术、白蔻仁、防风、陈皮及泽泻,若患者存有明显气虚症状,则加党参;(2)湿热内蕴型:采用龙胆泻肝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组方为龙胆草、黄芩、栀子、木通、泽泻、车前子、生地黄、当归、甘草、柴胡,萆薢、薏米、黄柏、茯苓、牡丹皮、及滑石,若患者存在严重瘙痒症状则加白鲜皮、地肤子、苦参;(3)风热相搏型:采用疏风清热饮加减,组方为荆芥、防风、连翘、金银花、浮萍、蝉蜕、丹参及生甘草,若患者存在严重风热,则加牡丹皮、石膏、乌蛇及赤芍;(4)气阴两伤型:采用八珍汤加减,组方为甘草、茯苓、白术、人参、川芎、生地黄、赤芍、当归、麦冬、僵蚕及何首乌;(5)毒热燔营型:采用黄连解毒汤联合犀角地黄汤加减,前组方为黄连、黄柏、黄芩及栀子,后组方为犀角、牡丹皮、赤芍及生地黄,若患者存在严重血热,则加生石膏、紫草及玄参。(6)气血瘀滞型:采用自拟活血汤加减,组方为当归、赤芍、红花、陈皮、川芎、防风、地龙、僵蚕、地肤子及甘草,若患者存在严重血瘀,则加三棱、莪术。上述中药均为中药颗粒配方,用水冲服,1剂/d,分两次服用,以7d为1个疗程,接受5个疗程的治疗。

1.3 观察项目

比较所有研究对象的治疗效果,评定标准[5]:治愈: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且皮肤损伤得到恢复;显效: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且皮肤损伤基本得到恢复;有效:患者各项临床症状与皮肤损伤均得到一定改善;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治疗A组(P<0.05),见表1。

3 讨论

皮肤病属于一种临床常见病,若未及时得到有效治疗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西医虽可快速取得一定效果,但其难以彻底治愈,患者具有较高的复发率,而中医辨证可根据患者的辨证分型针对性制定治疗方案,并给予药物加减,从而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6]。

有相关研究发现[7]:在治疗老年皮肤病时,应用中医辨证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其可将治疗总有效率提高至91.67%。本文研究发现:治疗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3%显著高于治疗A组81.33%(P<0.05),提示中医辨证可取得更佳的治疗效果,与上文所述基本一致。这是由于中医辨证可根据患者的证候特点进行治疗,如:(1)脾虚湿盛型:主要带状疱疹、湿疹、慢性荨麻疹及异位性皮炎等为主,治疗原则为健脾利湿、养血祛风止痒,所用组方中茯苓、白术、苍术具有健脾利湿功效,陈皮具有理气健脾功效,白蔻仁具有健脾化湿功效,泽泻具有利水渗湿功效,防风具有祛风止痒功效,党参具有健脾益气功效;(2)湿热内蕴型:主要以急性湿疹、脓疱疮、丘疹性荨麻疹、及急性发作异位性皮炎为主,治疗原则为止痒、清热利湿,所用组方中龙胆草具有清热利湿功效,黄芩、栀子具有苦寒泻火功效,木通、泽泻、车前子、萆薢、薏米、黄柏、茯苓、滑石具有清热利湿功效,生地黄、当归、牡丹皮具有凉血养血滋阴功效,甘草具有调和作用,柴胡为引经药,白鲜皮、地肤子、苦参具有解毒利湿止痒功效;(3)風热相搏型:主要以丘疹性荨麻疹、急性荨麻疹及药疹为主,治疗原则为止痒清热疏风,所用组方中荆芥、防风具有疏风透表功效,连翘、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透邪功效,浮萍、蝉蜕具有祛风透邪功效,牡丹皮、丹参、赤芍具有清热凉血功效,石膏清气分大热止痒功效,乌蛇具有祛风止痒功效,甘草具有调和作用;(4)气阴两伤型主要以慢性荨麻疹、慢性湿疹及异位性皮炎为主,治疗原则为止痒润肤养阴益气,所用组方中甘草、茯苓、白术、人参具有健脾益气功效,川芎生地黄、赤芍、当归具有滋阴养血功效,麦冬、僵蚕、何首乌具有祛风止痒养阴功效;(5)毒热燔营型:主要以药物性皮炎、过敏性紫癜、接触性皮炎及急性荨麻疹为主,治疗原则为凉血祛风、清热解毒,所用组方中黄连、犀角具有凉血清热解毒功效,牡丹皮、赤芍具有散瘀凉血清热功效,黄柏、黄芩、栀子具有清热解毒泻火功效,生地黄具有凉血止血与清热养阴功效,生石膏、紫草、玄参具有止痒、凉血清热功效;(6)气血瘀滞型:主要以神经性皮炎、慢性荨麻疹及慢性湿疹为主,治疗原则为化瘀止痒、行气活血,所用组方中当归、赤芍具有活血养血功效,陈皮、川芎具有行气活血功效,红花具有活血化瘀功效,防风、地龙、僵蚕、地具有祛风止痒功效,三棱、莪术具有破血逐瘀功效,甘草具有调和作用。

综上所述,中医辨证治疗皮肤病可根据患者证候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从而取得理想治疗效果,具有积极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张斌,刘莎莎,杜泽敏, 等.温胆汤在皮肤病治疗中的运用探析[J].江苏中医药,2019,51(9):44-46.

王秀艳,于希军.健脾除湿法治疗皮肤病的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27):3076-3078.

陈文君."辨证施护"在瘙痒性皮肤病的护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15):2475-2478.

操蕾,孙可意,李湛, 等.浅谈中医透法在皮肤科疾病中的应用[J].环球中医药,2019,12(8):1256-1257.

陈文君."辨证施护"在瘙痒性皮肤病的护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15):2475-2478.

郭晓玲,高峰,朱紫嫣, 等.方平教授辨证运用清热解毒法治疗皮肤病经验[J].陕西中医,2018,39(9):1292-1294.

江艳,乐娅,何雪瑜.改良中医辨证护理在老年皮肤病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23):132-135.

猜你喜欢

总结皮肤病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草药在皮肤病中的应用
夏秋重护肤 远离皮肤病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夏秋重护肤 远离皮肤病
关于中考作文的一点建议(一)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实事求是 报喜告忧 喜读《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