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捕捉亮点,建构生成式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

2020-08-16范华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20年8期
关键词:亮点小学道德与法治

范华

[摘 要] 生成式课堂注重师生活动的多样性和教学的复杂性,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积极构筑生成式课堂,强调师生和教材之间的多元互动,在思维碰撞、深度分析、实践活动、争辩建构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 亮点;生成式教学;小学道德与法治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应该是有思想、有温度、有色彩的课堂,在教学中要强调教师、学生、教材之间的互动,通过多元对话引导学生获得相关知识。生成性的课堂关注学生学习的自主建构,重视课堂的动态生成。因此,教师要捕捉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引导学生展开多元对话,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一、对话,碰撞思维火花

生成性课堂强调师生的互动交流,要求教师在师生共同参与上下功夫,促使学生进入到丰富多彩的交流中。此时要围绕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寻找话题,引导学生展开对话,碰撞思维。

在学习“我们的公共生活”一课时,设置话题:“如何才能体现出我们是班级的一分子,怎样才能构筑良好的班级文化。”。学生就这个话题展开互动讨论,有的学生认为在参与公共生活的时候不能将家里的坏习惯带到学校里来。教师鼓励学生说说如何设立更好的班级公共生活的秩序。有的学生提出:“围绕早自修、课间休息、操场活动和课余活动这几个板块进行设计。制定相关规则,如不能迟到早退,要认真参与等。”在互动讨论中,学生懂得了如何更好地参与公共生活。

在互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回忆、叙述,并尝试结合课本所学的内容说出自己的观点。这样才能起到知识建构的作用,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

二、追问,引导深度分析

在构筑生成性课堂的时候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学情加以追问,促使他们的思考逐步深入。提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引导学生深度分析,尝试学会综合地、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在学习“生活离不开规则”一课的时候,首先提出问题:“在生活中是否需要规则?”学生普遍认为生活中需要规则。此后再提出追问:如何制定规则?若出现了违反规则的情况,是否要进行处罚?学生在讨论中提出要基于群众的利益制定规则,同时也认为要按照具体情况处罚违反规则的人。此时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追问:“比如说有人乱穿马路,其他人提醒他的时候,他们总以为这只是小事,认为对方多管闲事。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学生开始思考规则的执行效率,如何让更多人重视规则。

在追问的时候要注意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出问题,避免学生陷入困扰,难以理解。若能结合主要问题层层深入地提问,就能让学生一步步深入挖掘核心问题。

三、体验,参与实践活动

在教学中要组织学生参加到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促使他们深入体验。生成性课堂强调有目的、有计划地活动,要随着活动的深入促使学生的体验也更加深刻。

学习“我们当地的风俗”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促使他们深化体验。如鼓励学生展开社会调查,看看當地有什么风俗。有学生调查了当地的婚礼习俗后发现:当地的“闹洞房”原本是活跃气氛的活动,但是渐渐地变成了捉弄新郎新娘,甚至对两人的身心造成伤害。学生探究哪些民俗活动能展现中国传统文化,需要继承和发扬,哪些风俗活动庸俗低下,需要剔除。

在设置体验情境的时候,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学情特点,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这样能让生成性教学的效果更好。

四、争辩,注重建构过程

生成性课堂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曲线、思维张弛度和情感波动,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及时解决问题。学生有不同观点时要互动讨论,在探讨中碰撞思维。

学习“合理消费”一课时,有学生提出:“只要是借钱消费,就属于不合理的消费方式,不要使用信用卡,更不要借贷。”但是也有学生认为这些都是正常的消费方式。学生展开辩论,尝试举例子、讲道理,试着说服对方。如正方学生列举了校园贷、高利贷,用来证明“不能贷款”的观点。反方的学生则提出这些例子中的主人公都没有选择正确的借贷渠道,同时,也提出在自己能承受范围内进行信用卡消费,或因一时周转不灵而进行借贷,是正确的消费观念。在辩论的基础上,学生有了正确的消费观。

通过辩论学生能发现彼此观点中的问题,尝试求疑、辩疑,甚至还能发现课本中的“疑点”,在答疑解惑的过程中点燃思维的火花,自主进行知识建构。因此,争论点也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亮点。

构筑生成性课堂的方法很多,如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展开探讨,在学生回答错误时引导其思考等。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多一些视角,展现教学智慧,抓住闪光点,捕捉有效的课堂亮点作为教学生成性资源,切实展开教学。

参考文献:

[1]王其祥.解读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现状与对策[J].学周刊,2020(19).

(责任编辑:姜 波)

猜你喜欢

亮点小学道德与法治
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训练设计策略
走进文本案例,牵出生活百态
“韦寨之窗”课程:道德与法治时政微课程设计与实施
联系生活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教学
经济下行中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