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同伴交往中混龄交往的研究

2020-08-14韦玲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19期
关键词:游戏

韦玲

摘  要:幼儿同伴交往中混龄交往有助于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升自身素养,也符合当下素质教育的需求。本文从挖掘资源,情境创设,科学指导、合理评价四个方面阐述了幼儿混龄同伴交往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幼儿同伴交往;游戏;混龄交往

【中图分类号】G 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9-0063-0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与成年人和同龄人之间的共同生活,沟通,探索,游戏等是社会学习的重要方式。经验和获得经验的方法是“直接的”,不同年龄和经验水平的儿童之间的交流为儿童的社会发展提供了更丰富的情境和形式,点对点的互动活动可以为儿童提供更多的情感体验机会,有利于他们的集体意识的培养,从而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1.国内外研究现状

由于年龄的问题,导致了人们生活的乐趣被剥夺,幼儿的交往中也是如此。阻碍了幼儿正常的发展以及交往的主要原因就是在幼儿上学之前都是按照年龄以及性别进行区分的。据有关研究表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能够互相帮助,互相合作学习,这也就代表着混龄交往有助于幼儿未来的发展。建立独特的教学方向以及教学价值,可以让年龄较小的幼儿向年龄较大的幼儿进行学习,学习年龄大的幼儿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年龄大的幼儿可以逐渐锻炼自身所掌握的技能。相关调研表示,年龄较小的幼儿可以在年龄较大的幼儿身上学习到老师以及家长无法教授的知识,原因在于5岁左右的孩子心理活动更加接近3岁左右孩子的心理活动。当然这也是一种无法展示出来的一种交往。这就说明老师无法给3岁的孩子讲课,但是将知识传授给5岁的孩子时,可以被很好的理解,这样就可以通过5岁的孩子将知识传授给3岁的孩子。这就说明他们之间存在着一种自然的心理作用。这样就可以为幼儿教育带来快速、健康、科学的发展。

今天的教育状况不容乐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没有重视混合年龄教育的重要性。现如今,混龄教育已经成为了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社会的发展以及孩子的未来有着重要的影响。正如大家所知道的,在社会上是由不同年龄段的人组成,婴幼儿、青年、中年、老年分为了不同的阶段,也是社会不可缺少的,需要相互沟通与交流。著名思想家马克思曾经说过:“交流是人类历史的必然伴侣,也是人们日常生活和日常交往的必然伴侣。”也就是说,社会上的人都需要相互沟通与交流,这是人类自然生长的状态,混合年龄的沟通才能实现自我发展,也是生存的基本要素。在大的环境背景下,沟通是儿童生活的重心,大人与儿童的沟通也是不可缺少的,儿童与儿童的沟通也是不可缺少的,注重沟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2.更新观念,为孩子扩大混龄交往的空间

教师要转变观念,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教师要用“游戏是活动的主人”的新课程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作指导,培养具有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幼儿。在幼儿游戏过程的整个过程中,以幼儿为主体,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备好课。首先,要确立同伴交往目标、整合游戏内容、安排互动程序、选用适当的交往方法。其次,要考虑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因素,选取贴近幼儿生活实际的互动活动内容。

3.情境创设,是实施混龄同伴交往的有效途径

(1)激发幼儿的互动兴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有了同伴交往兴趣,就会由被动交往为主动交往,由同龄交往混龄交往。所以,教师要动脑筋想办法,使每一节课“同伴”游戏活动变得有趣,引起幼儿的兴趣。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第一,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同伴互动游戏中要自然、恰当、巧妙的导入,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主动学习。以新颖的线索,精美的图画,有趣的谜语,优美的歌曲,令人兴奋的游戏等开始新的课程。它可以抓住幼儿的心,激发学生的互动欲望,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同伴活动中去,更好地调动孩子们游戏积极性,开启幼儿的思维,使大孩子带小孩子快速进入游戏状态,在互相学习中提高游戏效果。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应灵活运用多种导入方法,避免游戏单一和枯燥。

第二,同伴游戏设计要丰富多彩。教师可根据“一物多玩”活动内容,努力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精心设计一些竞赛使幼儿保持较高的积极性参与活动,例如,在教育活动中,拼图游戏,积木,绘画,读书等;体育活动,踢足球,比赛等;在生活中,一把小椅子,一把小木棍引起大小儿童的合作以解决问题。行为:首先,年幼的孩子试图用小木棍打桃子,但没有成功。后来,他们开始探索新的方法:要么小孩站在椅子上,用小棍子打桃子,要么小孩扶梯子;或者,小孩扶着梯子。混龄活动要有规则有要求,进行时要有序。

(2)采用任务性教学

以完成任务为动力,把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倡导孩子们主动参与,以幼儿为主体,师生合作、不同年龄合作,体现教与学的互动交往。教师根据活动内容,设计几个活动任务,写出要求,鼓励幼儿根据提出的问题,小组合作分析问题,一起解决问题,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这样孩子们在活动中有不同的收获,在得到知识的同时,还学会与人交流,培养了团结合作的精神。此外,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生动有趣的环境可以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多一些鼓励,多一些宽容和耐心,才能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

4.科学指导,是推动混龄同伴交往的催化剂

教师是激发活动的动力,是推动“同伴交往中混龄交往”活动的催化剂。有效“参与”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教师继续引起“互玩”的探索,同时也要指导幼儿有一定的经验积累。针对不同问题,教师需要根据情况及时调整策略,首先指导年龄大一些的幼儿以模仿为主,年龄小一些的幼儿有效“旁观”,平等参与“互动”过程:同伴活动过程中,通过创造适当,新颖和独特的情境,并灵活运用榜样,竞赛评估和其他方法,自觉地指导儿童开展“大帮助小”活动。而且教师主动邀请年龄小的幼儿分别站在“活动”两侧,细心观察。同时还要引入竞争机制,培养竞争意识,增加活动的动力,激发并保持孩子们强烈持久的学习欲望,以适应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

5.多元评价,是创新混龄同伴交往的基石

同伴交往中混龄交往的活动中,教师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是活动的指挥棒,教师要注重个体与集体相结合。教师的多元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创新混龄同伴交往的基石,教师要发挥引导的作用,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使得教学效果有所提高。

6.结束语

随着我国的发展,我国独生子女逐渐增加,幼儿之间的混龄交往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促进他们之间健康、和谐的发展,同时可以帮助幼儿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也对性格的变化拥有很好的帮助。对于一些自闭的幼儿来说,在实际的交往过程中,混龄交往可以帮助自闭儿逐渐好转,经过长时间的交往可以完全康复。同时混龄交往可以帮助年龄较小的幼儿进行科学的教育,为以后幼儿的教育发展带来一定的帮助。总之,在同伴交往中混龄交往活动中,需要教师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创设一个良好的活动氛围、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善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及时总结和反思,关注幼儿,关注课堂,就能实现最好的课堂效果,才能真正提升同伴交往中混龄交往的活动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连.幼儿同伴交往中混龄交往的有效性[J].中国幼儿教师杂志,2011.20(08):45-46

[2]黄玉博.同伴交往中混龄交往的组织策略[J].实用教学杂志,2012.12(22):532-533

[3]吴小平,陈燕郊.混龄班幼儿同伴交往的特点与建议[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3(12)

[4]沈爱珍.浅谈有效提高幼儿同伴关系中混龄交往的互动性[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09)

[5]吴育红.混龄背景中幼儿异龄同伴交往的实证研究[J].晋中学院学报,2013(01)

猜你喜欢

游戏
夜间游戏
游戏
送信游戏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第八章 直接逃出游戏
游戏五计算
游戏四换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