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现代与传统相结合开启复康之路

2020-08-14本刊通讯员

四川劳动保障 2020年7期
关键词:医学科治疗仪手法

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是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特色康复专科,主要承担神经系统疾病、骨骼肌肉系统疾病、心肺疾病和老年病等临床康复任务,长期与德国、泰国等地康复医疗机构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科保持密切联系。科室成立20多年来,本着“传承岐黄之术,开启复康之路”的理念,一直致力于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的研究并服务于患者,取得了丰硕成果。

目前,科室有40张床位、500余平方米的治疗区域,拥有加拿大超声波治疗仪、聚焦超声治疗仪、冲击波治疗仪、电子生物反馈仪、德国吞咽治疗仪、平衡测定治疗仪、骨质疏松治疗仪、悬吊系统、语言评估与训练系统、全自动智能蜡疗系统、高中低频、日本颈腰椎牵引仪、内热式针灸治疗仪等各类先进治疗康复和评定设备。科室专业特色突出、技术力量雄厚,拥有院内专家1名、医学博士2名、医学硕士5名、康复治疗师12名、专业康复护士11名。科室注重相关医护人员进修学习,不断提升科室康复水平。

近三年来,科室主持厅局级及以上科研项目5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编专著1部,参编1部。接受进修生7人、实习学生52人,见习学生220余人次。

特色技术介绍

中药在骨关节疾病中的应用:科室继承著名川派老中医高诚宗所学,利用自制剂“黄药”“五行散”“祛腐生肌捻”“强筋健骨汤”等治疗难愈疮疡、跌打损伤、骨折、痤疮、急慢性湿疹等疾病,具有独特疗效。

特殊针刺手法:传承发掘成都针灸名家王可祥学术思想,采用特殊针刺手法配合梅花针循经叩刺治疗脑卒中后遗症、面神经麻痹等疾病。

峨眉截伤手法:利用现代生物力学原理,发扬峨眉伤科流派在脊柱源性疾病的诊治作用。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通过系统吞咽功能障碍评定,选择性给予放松疗法、冰刺激、舌肌及软腭功能强化、神经肌肉电刺激、直接摄食法等方法,帮助患者尽早拔除鼻饲管,改善误吸症状,促进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恢复。

疼痛康复:基于辨病辨位理论,采用药物、冲击波及微创技术精准止痛,在骨关节疼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软组织疼痛、头痛、癌痛等方面有一定经验。

脑卒中手法治疗:通过系统评定,基于Bobath、Brunnstrom、PNF等理论体系,为患者量身定作并实施个性化的康复方案,提高患者运动控制能力、平衡及步行能力等,帮助患者最大限度回归家庭及社会。

猜你喜欢

医学科治疗仪手法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层递手法
核医学科的放射防护及护理管理研究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三级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在分级诊疗中的作用及实践探索
七步洗手法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核医学科简介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