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雁”归来 让梦想在故乡绽放

2020-08-14刘慷蒲芸茜

四川劳动保障 2020年7期
关键词:广元市农民工

文、图/刘慷 蒲芸茜

农民企业家罗洪返乡创业创建四川省黄猫垭农业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带动村民致富

“留在珠海还是回家乡剑阁创业?”邓小燕在脑子里抉择着今后的发展。大学毕业后在珠海发展顺利的邓小燕一直关注着家乡的发展变化。随着家乡“东宝贡米”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很多利好政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邓小燕心中燃起了返乡创业梦,想回家带领乡亲一起致富。2015年,她毅然辞去了珠海的高薪工作,回到家乡创办公司发展“东宝贡米”。2017年,邓小燕的“东宝贡米”正式获得有机产品认证,其种植规模达1000余亩,带动种植户364户,其中贫困户68户。两年里,邓小燕就把村里的大米卖出了好价钱,让贫困户脱了贫、村民赚了钱。

在广元,像邓小燕一样的年轻人还有很多:青川县“海归蜂蜜姑娘”王淑娟,受邀赴美为阿里巴巴上市敲钟;苍溪县岫云村村支书李君带领乡亲开办“扶贫餐厅”……山村“雁”归来,他们带着新理念、新知识,从五湖四海回到故乡,逐渐成长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近年来,广元市不断完善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体制机制,初步形成了以创业带动就业发展的新格局,越来越多这样“飞走的大雁”,在返乡创业政策的感召下“飞”回了广元。截至目前,已成功回引4.67万名农民工、940余名农民企业家返乡投资兴业。

组建专班、强化统筹 提升农民工返乡创业合力

“在外务工、经商多年,虽然也赚了一些钱,但我始终觉得家乡才是干事创业的舞台。”今年53岁的罗洪是广元市苍溪县黄猫乡君寨村人,2013年他返乡创业,斥资8000多万元建起了特色农业产业扶贫园、农旅融合示范园,先后带动5个贫困村588户贫困户2241人脱贫致富。

“为吸引更多像罗洪这样的优秀农民工返乡创业,我们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储备包装数千个成熟优质项目,并创新建立‘培训基地+用工企业、培训基地+农民’的技能人才培训体系。”广元市人社局负责人说。

广元市坚持把农民工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带头推,市、县党委政府成立农民工暨返乡下乡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人社局,下设农民工公共服务、农民工党建、返乡下乡创业、广元籍在外企业家回引创业4个专项工作组,乡镇成立农民工服务中心,在全国统筹设置农民工工作站和流动党员党委80余个,构建起“1+4+N”的领导体系和工作网络,实现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从行业任务向全局工作、点状思维向系统谋划、分线作战向统筹推进的转变。

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实行月会商、季调度制度,整合调配行业资源,及时研究解决堵点难点,定期督查通报工作进展。各级领导干部分层级、分区域分别联系2-3名在外农民工代表和返乡创业优秀代表,做细定人回引和精准服务工作。成立市返乡创业协会、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联盟等社会组织,让农民工共享信息、互补优势、抱团返乡创业。

被乡愁吸引,受政策鼓舞,近三年,数千名广元籍人士返乡创业,已落户大大小小的创业项目4747个,主要以种植养殖业、加工业、物流业、乡村旅游业、电商产业等为主。

农民企业家岳桂明返乡创业创建四川驰恒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创建园区、精准扶持 提升农民工返乡创业环境

“现在的好政策,让我们返乡创业的人有底气、有干劲。”1月16日,“广元市·村返乡创业园”创业项目首批授信仪式在朝天区中子镇清泉村举行,清泉村明兰养殖场孙小明获得邮储银行广元市分行授信50万元,解决了扩大养殖场产业规模缺资金的问题。

广元市在激活创新创业主体、强化财税融资支持、优化创新创业服务等方面给予返乡群体大力支持优惠的同时,还通过制定工商注册、金融支持、财政扶持、税费减免、公共服务指导等一系列扶持政策,聘请各领域专业人才组建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为返乡创业人员特别是贫困群众按其自身意愿量身定制电子商务、种养殖业等创业计划,免费开展创业指导培训、创业技术服务,为他们提供指导、咨询、贷款等“一站式”绿色服务。针对返乡人员创业资金短缺问题,协调区内金融机构,给予每户小额担保创业贷款,切实解决返乡创业资金难题。

广元市政府还制定出台了《广元市促进返乡下乡创业二十二条措施实施意见》等多个专项政策文件。内容涵盖农民工、大学生和复员转业退役军人等创业者从项目立项到创业成功的全过程,从办理证照、土地支持、平台搭建、财政支持、金融担保、创业服务、示点示范、表彰奖励等环节,创新和细化八个方面二十二条创业优惠政策,为全市推进返乡下乡创业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同时,广元市坚持把园区作为农民工返乡创业重要平台,全市统筹规划、明确主业、细化标准,推动每个乡镇建设至少1个返乡创业园,各县区打造至少5个符合市上标准、有规模有效益的创业示范园。目前,成功创建全国创业孵化园区(示范基地)1个、省级创新创业园区(孵化基地)7个、各类创业园区90个,累计入驻项目3164个,年产值达150亿元。

发挥优势、服务大局 提升农民工返乡创业质量

“县委组织部领导多次邀请我回乡发展,主动帮我解决了不少困难。返乡后,我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创办了公司,搞土鸡蛋、绿壳鸡蛋、土鸡、有机肥等批发销售。今年通过‘公司+农户’联合养殖模式,至少能带动1800多户农户发展养殖产业,促进人均增收2万余元。”广元市苍溪县白鹤乡江山村党支部书记张生深感回乡创业的路子走对了。

张生的故事只是广元市实施“优秀返乡农民工进班子”计划的一个缩影。人引回来了,怎么培养?广元把答案锁定在“四个一批”上,即从优秀农民工中发展一批党员、选拔一批村干部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储备一批村后备力量、选树一批先进典型,力争到2021年村“两委”班子换届时优秀农民工村党组织书记比例大幅度提高。

同时,充分发挥优秀农民工懂市场、善经营、会管理等特长,实施“优秀农民工回引培养工程”“农民工党员发展专项计划”,农民工党员达到1.3万余人,3381名农民工担任村干部,其中994人担任村支部书记,占比达到72%以上。培育出以“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李君、“全国十佳农民”赵海伶为代表的一大批返乡创业农民工先进典型,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组织保证。

返乡创业农民工、利州区白朝乡魏子村主任王钦带领群众通过互联网销售农产品

后记:

广元市通过组建返乡创业专班、创建创业园区、实施优秀农民工回引培养工程等一系列举措,走出了一条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广元路径”,推进了农民工返乡创业“回引兴业”的示范引领作用,成为了此次省委省政府通报表扬全省去冬今春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返乡创业工作方面的先进单位。

除此之外,内江市、南充市、巴中市平昌县、成都邛崃市等2个市和7个县(市、区)也在此次表扬名单上。

“成功回引机械制造、现代科技、休闲旅游等领域返乡下乡创业项目346个,打造乡村旅游景点31个;组建返乡创业政务联络员队伍256人,建立‘内江市驻外农劳工作服务站’14个;培育出‘全国优秀农民工’2名、‘四川省优秀农民工’6名、‘四川省返乡创业明星’7名、‘四川省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2个、‘四川省返乡创业示范企业’3户……”。这是内江市通过实施政策扶持、培育典型、回引项目、优化服务等举措交出的一张鼓励和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精彩答卷。

“‘因地制宜’打造工业园区平台、产业基地平台、快捷营销平台,‘量体裁衣’强化扶持政策支撑、资金撬动支撑和人才智力支撑,‘真帮真扶’持续提升政务服务质效”。近年来,平昌县在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方面探索出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截至目前,平昌县累计回引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2.8万人次,发展各类产业项目1100多个。

立足于全国返乡创业试点地区,邛崃市创新工作方法,从构建县乡村引才机制、打破创业投融资瓶颈、培育双创产业生态圈三方面全面推进返乡创业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形成了一套可复制的经验。截至目前,邛崃市累计有2.91万农民工等人员返乡下乡创业,带动就业5.3万余人。

“燕归来、凤还巢”,“归去来兮”的农民工在乡愁和各种利好政策的感召下回到故乡创业。而农民工返乡创业不仅是对就业增收、脱贫致富有着极强的带动性,更是为农村脱贫奔小康和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猜你喜欢

广元市农民工
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工就业值得期待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点对点”帮2万名农民工返岗
四川省广元市通联站
广元市体育社会组织现状调查与分析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农村危旧房改造助力脱贫攻坚实践的几点思考——以广元市朝天区农村危旧房改造为例
广元市推广核桃产业前景广阔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