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成果的同行评议创新模式
——基于科研生态系统的分析视角

2020-08-14侯剑华梁晓晴

科技管理研究 2020年13期
关键词:科研活动科研成果评议

侯剑华,梁晓晴

(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

同行评议是科学技术评价实践活动的基本手段,在国内外的学术论著出版、科研项目立项、人才和团队评价、科研机构考核等方面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一直以来,同行评议方法在我国科学技术管理和科学技术评价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2018 年,针对科技评价体制改革,国务院、科技部和教育部等部门先后出台破除“四唯”的相关政策文件[1],旨在发挥科研成果学术影响力和贡献度的导向作用,准确评价科研成果的科学价值。破“四唯”,破的是“唯”字,定量评价方法只评价科研成果的数量而忽略了质量,导致研究者一味追求成果和头衔的数量等,忽略了科研活动的知识创新本质。破除“四唯”要求给同行评议机制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重要发展机遇。一方面,以科研成果学术影响力和贡献度为导向的新的评价体制为同行评议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随着评价指标从重数量到重质量的转变,同行评议制度在科技评价工作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科学研究是一个有投入、转化、产出的动态过程。科技评价要遵循科研活动的发展规律,要有利于科研生态系统的构建和演化。有效的科研创新依赖于科研活动所构筑的良好科研生态。如果科技评价体系只看重科研产出的成果而忽略科研过程中的投入、环境、科研人员因素,会导致科研活动只看重结果,急功近利,不利于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因此,在“破四唯”背景下,如何构建基于科研生态系统的同行评议机制成为当前科技评价制度改革过程中的重要课题。

本研究针对我国现行的同行评议制度,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成果的同行评议机制进行重新审视,基于科研生态系统的视角,从投入、环境、产出等科研活动要素,对科研成果进行完整、客观的评价,尝试提出同行评议在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成果评价中的创新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以往通过数量评价科研成果的不足,对为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工作提供创新实践路径,对科技管理和科技评价制度改革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国家重点实验室同行评议现状及问题

针对学科领域细分化导致的同行专家不足、评议效果不佳、,专家评议有主观性以及受利益关系的干扰等问题,现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同行评议制度在实践工作中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在各项评议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1.1 同行评议在国内外重点实验室评估中的实践

(1)同行专家的遴选。在专家遴选原则上,首先遵从回避原则,尽量避免与参评实验室有直接利益相关的专家参与评价工作。其次领域相近原则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评议的可靠程度。此外学术权威性、来源广泛性、结构合理性、评估的公正性等原则对专家的遴选做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并且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来确定合理的专家数量[2]。除了专家的遴选标准要更加具体化之外,还要注重国际化评审,关注领域专家而不局限于国籍,建立完善的专家遴选制度。将选举和学会推荐相结合[3],择机组建专家委员会等[4]。

(2)同行评议的组织形式。主流的方法包括现场评估,与通讯评估相结合。而同行评议网络化等评议形式在国外同行评议中广泛使用,如PubPeer等匿名评议平台[3]。这些开放式网络平台系统由独立于期刊社或者国家评议机构的第三方组织搭建,借助新平台,同行评议工作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选择[5]。虽然开放性同行评议使同行评议系统的层次性质平坦化[6],但反观同行评议的发展及其变迁的过程,不难发现,不论是公开还是匿名的、开放的还是封闭的同行评议,不同组织形式有不同的优势和劣势。对于利益关系,专家的主观性和个人偏好的修正作用并不显著。不论是现场评估还是网络评议,这些组织形式并没有关注到科研活动的完整过程,尚未摆脱只看科研成果的形式。

(3)建立和完善申诉制度。国内学者强调实验室对于评议结果的反馈。一方面国家重点实验室如果对同行评议工作的评议结果有疑问,可以向相关机构提出申诉[7]。一方面也通过专家的评议结果对专家的相关评议记录,信用等进行积分,从而反馈并积累该专家的信息库。这一举措能有效地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要求公正结果,维护自身利益的权利,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对专家的评议工作发挥监督作用[8]。

国际上同行评议制度有许多可以借鉴之处。美国的NSF 针对不同项目采用多元化的评审方式,同时建立规模宏大、多样性的评审专家库,建立了详细的评审结果反馈和多级申诉保障。它拥有一个包含27 万位评审专家的中央数据库,并通过申请人、通讯评审者、小组会审专家及来访科学工作者推荐等多种途径寻求和扩展评审专家候选人[9];而美国实验室的评价体系,将目标管理引进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评价体系当中,综合国家层面的战略目标、科学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科研人员的科研实践,对目标进行合理设定和有效分解[10]。软同行评议F1000因子的出现也是作为对现行同行评议方法的修正。F1000 采用了网络化的信息公开方式,主题分类更细致,专家评审趋近于真正的小同行评审;量化考核与文字评语结合的评分制度避免了按被引频次评价论文质量的缺陷,比较综合客观地反映了文献的科学价值[11]。英国的REF 将科研成果的原创性和创新性作为重点,同时兼顾严谨性和意义性,将分类评价和专家同行评议评价结合应用。德国的DFG则主要采用“2+1”的评审方式,首先选择两位独立的有判断力的同行专家进行通讯评议,如果两位的意见一致,则按同行专家意见决定是否给予资助。如果首选的两位同行专家评议结果不一致,则选择第三位同行评议专家。

1.2 我国当前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成果的同行评议模式

2014 年国家科技部发布了《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同行评议制度在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工作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对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评估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现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成果同行评议的运行模式如图1 所示。

图1 我国现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同行评议的运行模式

在我国现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成果同行评议模式中,主要的构成要素有专家库,专家遴选原则,同行评议过程,评议对象。根据遴选专家的原则,从专家库中抽取专家进行实验室的同行评议。在评议过程中容易忽视科研投入,而直接对科研的产出成果进行评议,最后根据评议结果返回信用,反馈至专家库更新专家库数据。

(1)专家库建设。专家库旨在建设集中统一、标准规范、安全可靠和开放共享的国家科技专家库,建立专家入库信息定期更新机制。从专家库中遴选专家进行同行评议,从而更好地满足项目评审要求。

(2)专家遴选原则。主要包括回避原则,同领域相近原则,客观原则和专家信用记录等。在遴选专家的过程中回避有利益相关的专家,尽量选取相同、相近领域的专家进行评议,减少评议的误差。同时要求专家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评议,最后将专家的评议结果进行记录,并在专家信息库中录入专家信用记录,作为以后评议项目的专家遴选依据。

(3)评议过程。主要包括初评,现场考察,综合评议和提出评估报告等环节。初评中审阅评估材料,听取实验室主任工作报告和讨论评议,根据评估指标体系记名打分和排序,并提出专家组评估意见。在现场考察中,专家组通过听取实验室代表性成果汇报、核查实际运行管理情况、个别访谈,形成现场考察报告。现场考察不打分、不排序。随后综合评议专家组听取初评和现场考察情况的报告,审议初评结果,重点对现场考察的实验室进行评议并记名打分和排序,提出评估意见,最后形成评估报告。后续工作还包括评估机构分析和总结评估工作情况,将完整的评估工作档案资料提交科技部。科技部根据评估报告和专家评估意见,确定并发布实验室评估结果及处理意见。

(4)评议对象。主要包括研究水平与贡献,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开放交流与管理。其中研究水平与贡献主要体现在国家重大科研任务,重大科研成果,代表性成果,合作研究与自主研究课题的组织与实施。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体现在实验室主任与学术带头人的作用,队伍结构与创新团队建设,青年骨干人才培养,为创新型人才提供条件与保障[12]。开放交流与管理主要体现在开放课题设置及成效、科学传播,学术交流,仪器设备使用与共享,运行管理、依托单位支持,如规章制度的建设等。

1.3 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成果同行评议中存在的问题

现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成果的同行评议模式吸收融合了国内外重点实验室评估的主要做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科技评价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同行评议机制也凸显出一些问题。如,学科领域细化和学科交叉的日益复杂化,难以找到真正“对口”的专家,存在专家的主观性因素,注重成果产出而忽略投入要素的评价,导致的评议结果的不公正等。评议产出成果,没有从实验室科研活动的投入、过程和产出等科研生态系统的视角,对重点实验室进行综合评价,不利于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以及良好科研氛围的营造。“四唯”问题不能在根本上得到解决。

(1)“同行专家”数量有限。由于学科细化导致科学“研究对象”的划分越来越细,特别是在交叉学科领域和新兴研究领域等,很难找到真正的同行。专家对实验室的科研成果进行评议时,很难保证对评议对象的研究领域完全熟悉,单纯靠专家的主观评议会导致评议的误差风险增大。同时,过分强调专家的遴选策略,会导致专家遴选的难度增大。

(2)专家评价存在主观性。无法避免参与同行评议的专家或多或少与实验室存在利益关系。一方面大多数专家来自不同的实验室,而实验室之间的竞争关系往往会影响专家的对其他实验室的客观判断。虽然主题地图在同行专家库构建中的应用能保证专家对实验室的评议更具可信度[13],但也常常面临同领域竞争的现实。在人情社会背景下,将绝大部分的评议权重放到同行专家手中而没有可靠性强、可操作性高的参考工具,难以保证评议结果的客观与公平。

(3)科研成果的载体与数量的局限。一方面,现行的评议模式没有从完整的科研活动视角对实验室进行评价。另一方面,虽然同行评议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直接“唯数量论”的评估方法,但是同行评议在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的过程中,评价结果往往依赖于建构在定量辅助基础上的同行评议模式[14],专家难免会受到实验室科研成果的载体和数量的限制。科研创新成果的新知识一般以专利、论文和标准等文献载体,但不同类型的知识载体可能会导致专家对实验室的创新性知识的认识不充分,存在偏差。

(4)对科研活动的整体性评价不足。在科研机构中,科研人员,研究对象和相关的科研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了复合,多元,具有自组织系统特性的整体,是一个完整的生态[15]。一方面,忽略实验室的投入要素,仅对产出成果进行评价是不公平的。不同的实验室的科研经费,科研人员,设备规模往往不同,甚至差异巨大,科研投入的差异会导致科研产出成果的差距。大规模的实验室评议结果更为可观,而规模较小但是产出科研成果效率高的实验室却得不到重视。这样并不利于营造公平和谐的科研氛围。一方面,当评议工作忽略科研生态的整体性只关注于科研成果时,没有遵从科研的属性,导致科研人员急功近利,一味追求论文的数量而忽略了质量。这样的科研生态环境往往也难以产出优秀的科研成果,容易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科研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2 基于科研生态系统的科研成果同行评议创新模式

结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同行评议的工作现状,提出了一套基于科研生态系统的科研成果同行评议创新评价模式。这一评议模式以科研生态系统为切入点,一方面,依据科研活动创新链对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评价,评议对象着眼于实验室资源的投入、研发过程和产出等整体环节。另一方面,对科研产出成果的评价,主要从成果的知识融合视角,评价科研成果的创新度和贡献度,设计科研成果创新度和贡献度的量化测度指标,为同行评议专家提供辅助参考。

2.1 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生态系统

科研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机构或者领域内,完整的科研活动所需的投入和产出及其所在的科研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通常包括人员、设备、资金在一定的科研环境下,通过科研创新活动,产出相应的科研成果,产生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培养相关的人才,显著改善实验室的协同创新能力[16]。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运行是一个小型的科研生态系统,包含投入、产出和科研环境。因此,在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生态系统中,同行评议工作应综合考虑实验室的规模、人员、设备、经费和这些投入要素对应的产出情况,包括科研成果、人才培养、经济效益等。实验室的科研生态系统是否运行良好,管理制度是否合理将对评议结果产生较大影响[17]。从科研生态系统视角对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评议,符合科研活动的基本规律,符合科技评价制度改革的根本要求。

2.2 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成果创新评价模式分析

科研生态系统视角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成果评价模型(图2),其构成要素除了原有的专家库以及遴选原则,还将完整的科研活动的生态系统嵌入评价体系,综合考察实验室的投入要素,科研环境以及产出要素。此外,将实验室不同形式的创新成果通过知识单元融合,形成知识融合网络,为专家的评议工作提供辅助参考。新的评议在原有模式的专家库与专家信用记录制度和考察方式等基础上,将评议对象聚焦于科研生态系统下的科研成果的创新性和贡献度。一方面,基于科研生态系统的评价体系整体上更加符合科学技术活动的发展规律,能更加全面客观地对实验室进行评价。另一方面,对科研产出成果的创新度和贡献度的聚焦符合国家科技评价体制改革的现实需求。将实验室不同形式的科研成果,从知识单元层面进行融合,形成科研创新成果的知识融合网络,通过知识网络的结构和节点指标等从整体上为专家的同行评议提供参考,有效辅助同行专家评议的主观性判断。

图2 科研生态系统视角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价模型

在科研生态系统中,科研活动流程包括科研投入、科研环境、科研产出。通过综合考量投入的人员、设备、经费、管理制度和产出的重大创新成果、人才培养、经济效益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的规模,有利于对其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不同的实验室投入的差异往往也会导致科研产出的差距,如科研成果、科研人员的培养,等等。在不考虑投入的情况下直接对实验室科研成果进行评价不利于评价结果的公平性,可能会导致一些新锐或者规模较小但是产出效率高的实验室得不到重视,错失发展的机会。将国家重点实验室看作科研生态系统,并将这一概念落实到操作层面,对投入和产出进行整体的评估,有利于评估结果的公正客观,也能为评估资源的合理分配提供有效的参考。

科研成果的本质是新知识的创造。对科研创新成果的评价不应受到知识载体(论文、专利、标准和专著等)形式的限制,应跨越不同知识载体形式,融合科研创新成果的知识要素,评价知识创造本质的创新性和贡献度。因此,基于科研生态系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评议模式提出了知识融合视角下的知识网络结构分析方法。对于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不同形式的科研成果的知识单元进行抽取、融合,通过知识关联结构,表现出知识单元间的网络结构关系,形成实验室全部产出成果的知识网络结构图(图3)。在此基础上,可以在更大范围和层次上,形成科研产出成果所在研究领域的知识融合网络结构图,这些不同层级和类型的知识融合网络结构可视化图谱,再结合知识融合网络结构的学术创新度测量指标,可以为同行评议专家对实验室科研产出成果的创新度和贡献度的评议提供客观、有效的决策基础。同时,这一方法能够体现实验室产出成果的综合学术影响力及其贡献,在同行评议工作实践中,一定程度上可以改进“唯数量”的评价方式。

图3 知识网络结构图

科研成果的知识融合网络结构图方法,在不同的参照系,客观地展现了实验室科研成果的学术创新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专家评议的主观性偏差。同时,在研究领域不断细化和学科交叉度不断增强的研究背景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缺少“小同行专家”评议的不足,降低专家主观评议的难度。传统的同行评议中,专家凭借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学术经验对科研成果进行评价,对专家的知识储备要求高。科学计量的评价方法对科研成果的学术影响力的测度更为客观,并且随着引用时间的增加,预测未来影响力的结果就越精准。将知识融合网络结构图融入评议模式可以辅助评议专家进行客观有效的综合评议,使评议结果更加客观、准确。

3 研究结论与讨论

随着我国科技评价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成果的评议,应在科研生态系统视角下,遵循科研发展的规律,将投入、科研环境、产出视作一个完整的科研活动的流程,对科研成果的学术创新度和贡献度进行综合评价。基于科研生态系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同行评议模式,一方面使得评议结果更加客观、综合,另一方面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实现科研生态系统内部的良性循环。在评议过程中注重科研成果的创新性和影响力,通过知识融合网络结构图方法,摆脱以往只看代表作,拘泥于科研成果的载体限制的评议方法,将不同载体的知识要素进行抽取、融合,在不同层级研究领域的参照系,对其创新性和影响力进行综合评价。

基于科研生态系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同行评议模式提供了一个新的重点实验室评议思路和框架,但没有提供具体详细的评分标准和细则。知识融合网络结构图方法旨在为顺应国家破除“四唯”要求,为创新评议模式提供一条可借鉴的思路。构建新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同行评议模式还需要明确具体的标准和实现技术。未来的研究,需要结合现状,遵循科学研究发展的规律,通过不断地改进和实践探索,摸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同行评议模式。

猜你喜欢

科研活动科研成果评议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计算机学科科研活动行为规范建议
中国科研成果震撼全球
创新评议形式 提高评议实效
对“自度曲”本原义与演化义的追溯与评议
机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体系建设研究
依托科研实践促进大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浅谈畜牧专业大学本科生参与科研的重要性
“两官”评议:人大司法监督新途径
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第五次优秀高教科研成果评审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