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泉青瓷首饰的创新探索

2020-08-12

丽水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瓷片龙泉饰品

周 莉

(丽水学院中国青瓷学院,浙江丽水323000)

龙泉青瓷首饰在青瓷行业中是属于新生力量,虽不占据主导地位,却凭借自己的独特魅力独树一帜。它是微小的饰品,却是佩戴者的亲密伙伴;它是独立的个体,又是整体搭配的关键。小物大美,微而不卑。在提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如何让龙泉青瓷首饰实现创新性发展,是业内及学术界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现代生活情境中,极具传统手工性的青瓷首饰散发出无穷魅力和神秘之美[1],倍显审美价值。在此背景下,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青瓷首饰艺术家,他们依托于传统的青瓷文化,引入新的设计思想和理念,不断挖掘新工艺、新材料和新的技艺,致力于探索青瓷首饰的个性化和创新性发展。

一、龙泉青瓷首饰的特征

纵观人类佩戴首饰的历史,无论是其材料还是制作的工艺,都随着时代的发展产生过巨大变化。原始人将自然界的石头和贝壳、动物的牙齿和骨头,打磨光滑,穿孔佩戴,或者充当防身武器。在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带孔圆珠等器物,它们多呈环状或其他几何形状,除了可以用于旋转把玩之外,还可穿绳佩戴,当作饰品。随着历史的发展,陶瓷也成为了人类制作首饰的重要材料。比如在宋代,龙泉青瓷的发展达到巅峰,出现了如玉般的青瓷首饰。这些首饰在设计时,除了注重造型上的易于把握外,还关注釉色、装饰及样式等。到明清时期,陶瓷首饰增加了古彩装饰。这些都为龙泉青瓷首饰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与其他材质的首饰相比,龙泉青瓷首饰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它在形、色、质、技等的综合处理上和谐统一,创造出了青瓷首饰的新“饰界”。一是工艺技术方面,立足于青瓷制作工艺的长久积累,在泥釉品种、成型方法、装饰技法、烧成技术等方面都提供了多样的可能性。二是青瓷首饰材料的性价比高,和贵金属、钻石类的首饰材料相比,青瓷材料廉价、易得,具备普遍使用的基础。三是个性化强,青瓷材料可以随心所欲地捏塑造型、装饰花纹、设计釉色,使首饰的独特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能充分满足现代人对自然化、个性化的追求。此外,因青瓷独特的釉色,使青瓷首饰既呈现出如玉般温文尔雅的艺术气质,又具有如君子般超凡脱俗的内在品质。

二、龙泉青瓷首饰的创新之路

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和青瓷首饰设计者匠心独运的后天努力,使龙泉青瓷首饰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成为首饰市场潜力巨大的新生力量。

1.寻古瓷 新时尚

将有一定历史的青瓷片通过再次加工,制作成的符合现代审美的首饰即为古瓷首饰。其制作方法通常是将古瓷片中印花的鱼纹、刻划的纹饰、饱满的釉片等进行边缘切割处理,再用金属进行包边装饰,让沉睡的古瓷片焕发新的价值[2]。

目前市面上的一些青瓷古瓷片首饰,也是通过对古瓷片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而成,从形式上看,也属于古瓷首饰,但却缺乏整体的、系统的设计思想,基本是进行简单的包边处理。如果能够突破市面上普通的瓷片包边,更好地对古瓷片进行再创造,就可以使青瓷首饰更具时尚感和设计感,人们也可以得以重新见证古瓷片的故事。首饰艺术家黄一川即是其中的佼佼者,她利用古瓷片首饰讲出新故事,赋予了古瓷片新的生命。在进行具体设计时,她利用金银弥补瓷片的残缺,使设计延伸出无限的可能性。在进行创作时,她不浮于古瓷片的表面,而是挖掘每一块瓷片背后的动人故事;不是照搬旧物,而是量身定制与瓷片相适合的配件,让瓷片在不失古朴韵味的同时又极具现代审美情趣。如黄一川所设计的文字系列陶瓷首饰(图1),将古瓷片运用到中国汉字中,通过方圆造型的穿插、虚实空间的对比、新旧时空的重叠,来表达中国汉字的具体形态。她的另一件作品陶瓷眼镜饰品(图2),把古瓷片打磨成古代的铜钱形状,制作成镜片,表示“钱眼”。 这是一副时尚又好玩的复古装饰眼镜,看似带着一些戏剧性的荒诞,又有一点玩世不恭,却能引发观赏者对金钱、物质、文化、艺术的思考。

图1 汉字系列(黄一川作品)

图2 陶瓷眼镜(黄一川作品)

2.嵌釉滴 新品质

青瓷的釉堪与碧玉斗妍,釉滴可以完美地脱离坯体而单独存在,纯釉型的青瓷首饰即是利用釉的这一特点,直接采用青釉这一单独的材料烧制而成。成品造型多样,如水滴形、球形、椭球形等,再穿孔挂绳或是镶嵌包金银。成型的首饰釉面晶莹、温润如玉、品质高雅、价格亲民。

在2018 年的“青青饰界”龙泉青瓷首饰大赛中,众多运用釉滴制成的饰品脱颖而出,这些饰品样式新颖,设计精美,巧夺天工。如图3 所示的《月下梅影》,这一作品将饱满的釉滴当成圆月,再用银敲打出梅瓶、梅枝……在银与瓷的衔接中,光与影交织,虚与实相间,使作品别有一番韵味。又如图4 所示的《回眸之美》,该作品为孔雀造型,造型新奇美丽,羽毛嵌满晶莹剔透的釉滴,釉色耀眼夺目,不禁让人联想到诗句“孔雀自怜金翠尾,临水,认得行人惊不起”中极富情趣的画面。

图3 月下梅影(江黎丽作品)

图4 回眸之美(林丽红作品)

3.绘图案 新色彩

龙泉青瓷因釉闻名,较少采用其它颜色绘制图案,但在有的情况下,如果能将青瓷的釉色与别的颜色巧妙搭配,设计出的作品也可给人带来愉悦的审美体验。

传统上,在青瓷的釉色之上施以其他颜色时采用最多的工艺为点彩工艺,即在施好的青釉层上,点上褐色小点,烧制后在碧水般的青色中又泛出深色的小点,清新悦目,别有一番“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境[3]。到了现代,青瓷首饰制作者大胆创新、巧妙设计,将丰富的釉色绘制在饰品上,将素雅的青釉带入五彩缤纷的色彩世界,带来更加多元的肌理表现,表达出更丰富的主题。如图5、图6所示,孙谷藏设计制作的《梦蝶》,作品把猫的神秘优雅和蝶的绚烂缤纷融为一体,并施青釉烧制,再运用釉上彩技法绘制猫的五官和蝶的翅膀,起到画龙点睛之效。猫与蝶的结合仿若浑然天成,作品栩栩如生,带给观者极为独特的审美体验。

图5 梦蝶系列(孙谷藏作品)

图6 梦蝶系列(孙谷藏作品)

4.探组合 新造型

传统的龙泉青瓷首饰一般由一根绳加一个青瓷吊坠构成。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审美观念的转变,个性化的饰品更受年轻一代的追捧。对相同的青瓷元素进行不同方式的组合,将会创造出多种可能的新样式,使作品以全新的面貌呈现,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审美享受。

在2019 年全国青瓷饰品创新大赛中,郑研设计的青瓷首饰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她对材料、配件、加工工艺等创作语言进行综合考虑,运用别出心裁的组合方式使作品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美感。如图7、图8 所示的青瓷首饰作品《拢蓉》,就是将一片片独立的瓷片进行细密组合,使其拢为一体,让单薄的片状转为饱满的立体形态。同时采用银片、珠子进行点缀,塑造出点、线、面组合的独特之美。

图7 拢蓉系列一(郑研作品)

图8 拢蓉系列二(郑研作品)

5.整材料 新视觉

在青瓷首饰中最为常见的是胎釉青瓷首饰,其制作过程是先用泥料制作出首饰的造型,再施青釉烧制。长期以来,人们习惯将胎釉青瓷首饰的成型材料局限在泥和釉上,导致青瓷首饰样式单一。这就要求新一代的首饰制作者对专业外的领域要有所关注,需要拓宽视野、博观约取。就青瓷首饰而言,在制作材料的选取上不应仅仅限于泥土、青釉,而应该大胆尝试将不同材料进行有机整合。但同时也要注意,这种“跨界”本身也是一把双刃剑,不是简单的材料或是技艺的嫁接,而是在本源的基础上,进行路径的探索、方法的打磨、思维的实验和系统的建构。

图9 娥寒(宁晓莉作品)

图10 吟(宁晓莉作品)

首饰艺术家宁晓莉,采用银瓷结合,跨界融合,打造银艺瓷韵新风韵。如图9 所示的胸针作品《娥寒》和图10 所示的作品《吟》,这两个作品通过用白银薄片衬托青瓷花瓣,营造出枝叶蔓延、瓷花绽放的效果。两种材料紧密缠绕,水乳交融,有别于市面上多数的瓷银结合,少了些许呆板,多了一丝轻盈,一花一叶中尽显中国韵味,又流露出时尚美感。很多现代首饰为了追求艺术的美感,往往会忽略其实用功能,造成喧宾夺主,而宁晓莉的瓷银跨界结合,完美地将实用和美观相统一。

三、结语

龙泉青瓷首饰既有深厚的青瓷文化基础,又有与众不同的现代气息,在艺术创作者新的设计理念的引领下在新时代大放光彩,独树一帜。艺术家们对青瓷首饰新材料和新工艺的探索过程,既是材料建构思想的实验与经验表达过程,又是充分挖掘材料属性由物化向意象表达的变量过程。在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的实践过程中,艺术家们发挥因地制宜、因材施艺的智慧和才能,使得青瓷首饰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与众不同的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艺术美感[4],这种艺术美感也是天时、地气、材美和工巧的完美结合[5]。

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龙泉青瓷首饰的发展有着难得的机遇,同样也面临艰巨的挑战,这需要有更多的人关注青瓷文化,研究青瓷文化,并积极参与青瓷创新实践,以此来推动青瓷艺术品不断的推陈出新。因为对于艺术品来说,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才是取得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道[6]。

猜你喜欢

瓷片龙泉饰品
话说齐缘堂龙泉铁壶
亿年瓷片
BLOOMHUB饰品买手店
美从极致简中来——浅析“龙泉”紫砂壶
学术价值高于收藏价值,稀缺古瓷片才有升值空间
龙泉铁壶 文化传承中的一抹惊艳
饰品
冰点以下的缝合
老钱
饰品与灵感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