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抗疫物资何以为全球抗疫出力

2020-08-08白明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20年7期
关键词:抗击呼吸机物资

白明

在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明显成效之际,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世界蔓延,各国对于抗疫物资的需求激增,全球口罩的消耗量每天至少数以亿计,而根据4 月初的调查,全球各医疗机构的呼吸机拥有量也仅能满足需求量的十分之一。为了解各国抗疫物资短缺的燃眉之急,中国可以说是出了大力。按照国务院新闻办公室6 月7 日发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披露的数据,2020 年3 月1 日至5 月31 日,中国向200 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防疫物资,其中,口罩706 亿只,防护服3.4 亿套,护目镜1.15亿个,呼吸机9.67 万台,检测试剂盒2.25亿人份,红外线测温仪4029 万台。总的来看,中国的抗疫物资出口规模呈明显增长态势,有力支持了相关国家疫情防控。

中国生产的抗疫物资为许多国家抗击疫情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物质支持。平常日子,国际市场上与抗击疫情有关的产品市场规模有限,供求大体平衡,但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是全世界的灾难,短期内国际市场抗疫物资供不应求在所难免。中国生产抗疫物资的行业不仅规模大,而且产业链完整,此时自然有机会大显身手。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生产的抗疫物资为世界各国抗击疫情可以说是助了一臂之力。

作为当今世界上的制造业大国,中国在绝大多数种类抗疫物资上产能居世界各国之首。疫情暴发之初,中国的口罩生产能力占全球一半以上,中国为全球抗疫出力自当责无旁贷。然而,面对着突如其来的疫情,不仅中国国内需求量大,而且海外订货也呈现出爆炸式增长。在这种情况下,纵使平时有再大的产能也无法应对天量订单的不期而至。照我看来,中国生产抗疫物资的企业之所以能够为全世界的抗击疫情做出巨大贡献,除了本身产能在全球靠前外,根本原因在于具备了市场应变与组织协调这两大能力。

事实上,虽然中国制造的抗疫物资在国外并不少见,但其中却有不少物资属于捐赠性质。据悉,经由我国政府采购或联合捐赠,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向文莱、孟加拉、日本等国供应了大量新冠病毒检测试剂或快速检测试剂盒等防疫物资,而华大基因生产的试剂盒已获得欧盟CE-IVD 证书以及欧盟自由销售证明。

一方面,相关生产企业对国内外市场突发状况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众所周知,中国的疫情在农历春节期间迅速升级,而许多抗疫物资生产企业也处于停工放假状态,复工复产的难度可想而知,但相关企业还是想方设法为复工复产创造条件,其中包括积极组织人员返岗、改善员工防疫条件及相关待遇等方面。截至到2 月7 日,全国口罩生产企业按产能计算的复工率就已经达到73%,而3 月到4 月间,全国口罩日产能比疫情暴发前增加21 倍。

另一方面,在现有的产业生态下,组织协调能力支持了抗疫物资的产能扩张。国家发改委从落实原材料供应、解决物流困难等方面入手出面协调,有序组织重点领域企业复工复产。中国的抗疫物资产能虽随着疫情的发展而扩大,但如果离开产业链的协同联动,任何一家企业在短时间内也难以单独扩张产能。面对着下游口罩产能的迅速扩充,口罩的重要生产原料之一熔喷布的供应在国内市场严重短缺。在国家的统一协调下,中石化加紧建成了年产能超过1.35 万吨熔喷布的全球最大生产基地,而这些熔喷布可用作生产135 亿只口罩。

尽管国外对于中国的抗疫物资需求量巨大,但生产抗疫物资也同样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我们依然要强调不义之财不可取,对假冒伪劣必须要零容忍。固然,国外总是不乏某些势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恶意炒作中国出口的抗疫物资“不合格”。事实上,一些所谓的有关中国抗疫物资存在质量问题的报道并没有站在客观公正立场上。一些国家不按照规范的操作要求使用中国提供的检测试剂,导致误差率过高,但这些国家某些人却反诬中国企业提供的产品是假冒伪劣。对于自身的问题,我们要不断改进,但对于外界不怀好意的报道,我们的企业必须要理直气壮地回击。当然,前提是要先做到“身正”,“身正”才能不怕“影斜”。否则,一旦名声搞坏了,且不说无缘贸易强国称号,就是贸易大国地位也会受到冲击。

国外对中国的抗疫物资需求越是迫切,我们就越要诚信当先,政府部门在质量监控上自然不能马虎。例如,3 月31 日,商务部会同海关总署、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关于有序开展医疗物资出口的公告》,要求出口的检测试剂、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呼吸机、红外体温计五类产品必须取得中国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符合进口国(地区)的质量标准要求,海关凭药监部门批准的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验放。在对外贸易管理上,我们已经对许多需要防范的角落予以重视。例如,鉴于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呼吸机、红外体温计和非医用口罩出口需要事先满足相关质量监管要求,前段时间国家已经暂停在市场采购贸易方式项下的简化申报等通关便利化措施。不难看出,在出口抗疫物资方面,中国政府一直在致力于规范抗疫物资的出口市场秩序,把合格的防疫物资提供给国际市场,积极支持各国抗击疫情。

应当指出的是,中国出口抗疫物资虽然让许多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有所作为,但归根到底离不开对“义”字当先的彰显。世贸组织5 月份发布的一份报告表明,自疫情暴发以来,全球累计有80 个国家禁止或者限制口罩、手套等医疗防护设备出口。但中国即便是在疫情防控形势最严峻的时候,也从来没有出台过这样的限令。4 月份以来,中国出口防疫物资呈明显增长态势,日均出口额从上旬的约10 亿元,增至5 月的日均30 亿元以上,一个月内持续增长超过三倍。为此,国内多个城市开启出口防疫物资的绿色通道,即到、即报、即查、即放,实现通关“零等待”。事实上,虽然中国制造的抗疫物资在国外并不少见,但其中却有不少物资属于捐赠性质。据悉,经由我国政府采购或联合捐赠,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向文莱、孟加拉、日本等国供应了大量新冠病毒检测试剂或快速检测试剂盒等防疫物资,而华大基因生产的试剂盒已获得欧盟CE-IVD 证书以及欧盟自由销售证明。

通过这回疫情不难看出,中国制造业整体水平短期内还很难说是“高端”,甚至还可以说是大而不强,但我们依旧做到了大有作为。的确,我们要“做强”中国制造业,但切不可因此而忽视中国制造业的“做大”。假使没有这么完整的产业链形成支撑以及如此庞大的规模经济作为保障,中国生产的抗疫物资也很难在如此短暂的时间为世界各国的抗疫出力,而这一点就连一些发达国家都很难做到。

看到中国为全世界的抗击疫情提供了大量物资,许多发达国家也坐不住了。某些国家以往对中国“卡脖子”惯了,眼下却不甘心放下身段请求中国多“切”给他们一些抗疫物资,因而也希望能够自产自销。然而,这些抗疫物资的生产可不是临时抱佛脚就能够自己解决的,不仅平日的利润比较微薄,而且也需要相关的配套产业作为支撑。且不说等到疫情结束,即便是全球疫情有所缓解,他们的产品除了应急外都很难说能够找到销路。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美国国内企业目前也并不热衷于生产抗疫物资,以至于美国总统特朗普不得不援引上世纪50 年代通过的《国防生产法案》,强行要求一些美国本土企业“客串”生产抗疫物资的角色,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就被委以生产呼吸机的“重任”。不过,由于呼吸机的生产需要使用复杂的软件和专用零件,这让制造呼吸机的企业必须克服包括知识产权、专业工人、安全审核等多个障碍。因此,通用公司对于美国政府交给的“任务”也并未争先恐后地去抢。

此时此刻,我们也需要有更长远的思考,那就是疫情结束后这些抗疫物资的巨量产能何去何从?中国制造业规模居全球之首,除了必须要有应急保障能力外,也需要有应急物资产能转换能力。在这次全球抗击疫情过程中,我们的相关产业做到了从平时状态到应急状态的产能转换,如生产新能源汽车的比亚迪开始生产口罩,而随着疫情的趋向平稳,相关抗疫物资的产能必然会大量闲置,到时候又如何让应急产能回归到正常产能?这是企业要考虑的问题,更是政府需要考虑的问题。我认为,应当借鉴国外经验,从政府的相关征用与补偿机制入手完善立法体系,确保平时产能与应急产能的转换顺利。例如,在这次疫情中,美国总统特朗普就援引《国防生产法》,要求通用汽车公司生产呼吸机。

中国产抗疫物资出口对于全球抗疫行动来说不仅是解燃眉之急,更可以说是成全他国之“益”与彰显本国之“义”的有机结合。中国的抗疫物资为全球抗疫出力多少,中国制造业的影响就会有多大。

猜你喜欢

抗击呼吸机物资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募集52万件物资驰援东华大学
暖春战疫 携手春天 抗击疫情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抗击疫情 我们在一起
齐心人定胜天
——为团结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而作
众志成城 团结奋进 抗击疫情
被偷的救援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