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麻杏宣肺解毒汤治疗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疗效观察∗

2020-08-08李群堂朱丹平王成虎孙强中钱春芳张绿浪李延萍

中国中医急症 2020年7期
关键词:普通型宣肺重庆市

邱 敏 李群堂△ 朱丹平 王成虎 孙强中 钱春芳张绿浪 冉 君 万 鹏 陶 杨 李延萍△

(1.重庆市中医院,重庆 400021;2.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重庆 400036;3.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重庆 400715)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1],广大中医医务人员积极投身抗疫工作,获得显著临床疗效。笔者2020年1月加入重庆市卫生健康委组织的新冠肺炎诊治专家组。在临床诊治中,专家组中医成员依据国家诊疗方案,结合重庆地区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临床多表现为发热、咳嗽和纳呆、腹泻两大类症状的特点,拟定“肺型”和“脾型”2个协定处方,在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普通型向重型转化方面取得较好临床效果。治疗“肺型”的协定处方麻杏宣肺解毒汤经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制成院内制剂,并应用于新冠肺炎的临床治疗。本研究观察麻杏宣肺解毒汤治疗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诊断标准:新冠肺炎普通型诊断标准依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2]执行。中医邪热壅肺证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3]辨证标准,中医证候积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017版》[4]。纳入标准:符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病例普通型诊断标准,中医证型属于邪热壅肺证;年龄18~75岁;心、肝、肾和造血系统功能正常。排除标准: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血液系统等原发疾病者;严重过敏体质,可能对中药制剂成分过敏者;无法配合治疗者。所有入组患者本人均知情同意,治疗方案经专家组讨论通过。

1.2 临床资料 选择2020年2月7日至2月17日在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接受治疗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体质量指数(BMI)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参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2]予α-干扰素500万U(加入灭菌注射用水2 mL),雾化吸入,每日2次;克立芝口服(每粒含洛匹那韦200 mg,利托那韦50 mg,德国AbbVie Deutschland GmbH&Co.KG生产),每次2粒,每日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麻杏宣肺解毒汤煎剂(组成:麻黄9 g,苦杏仁12 g,石膏15~30 g,浙贝母12 g,蝉蜕10 g,僵蚕15 g,姜黄12 g,桔梗12 g,枳壳12 g,草果9 g,豆蔻12 g;饮片由重庆市中医院中药房提供,水煎2次,取液450 mL,封装3袋,150 mL/袋)口服,每次150 mL,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10 d。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发热、咳嗽持续时间;治疗10 d后复查胸部CT,比较肺部病灶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病情进展为重型的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主要症状持续时间比较 见表2。疗程结束后,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发热持续时间和咳嗽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说明在抗病毒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麻杏宣肺解毒汤能有效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加快体温恢复正常,缩短咳嗽时间。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主要症状持续时间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主要症状持续时间比较(±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P<0.01

组 别n 中医证候积分(分)治疗前 治疗后发热时间(d)咳嗽时间(d)治疗组对照组25 25 14.05±4.12 13.43±3.91 5.16±2.38**△△10.53±4.24 2.53±0.62△4.21±1.67 4.31±1.42△7.24±2.38

2.2 两组胸部CT疗效及病情进展例数比较 见表3。疗程结束后,治疗组胸部CT结果好转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1),进展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有1例患者病情进展为重型,治疗组无患者进展。

表3 两组胸部CT疗效及病情进展病例数比较(n)

3 讨论

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新型的β属冠状病毒,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染,患病人群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泻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患病1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其影像学早期表现为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目前还没有确认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法,西医治疗主要以有效氧疗和基础支持治疗为主,对于重型、危重型病例,西医治疗原则是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积极防治并发症,控制基础疾病,预防继发感染,及时进行器官功能支持[2]。

中医药在传染病辨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疫病”理论。《说文解字》云“疫,民皆病疾也”。《素问·刺法论篇》云“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症状相似”。从发病时间、地点和感染者临床症状分析,本次新冠肺炎中医病机为湿毒,病位在肺胃,核心病机为湿毒/邪毒蕴肺[5]。叶天士《温热论》云“温邪上受,首先犯肺”,疫毒邪气从口鼻而入,肺胃先受其邪;邪郁肺卫,肺失清肃,故出现发热、咳嗽;湿遏阳气,气机不畅,则见乏力、纳呆、腹胀、腹泻。麻杏宣肺解毒汤以麻杏石甘汤合升降散加减而成。麻杏石甘汤宣肺平喘,解表清热;升降散为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治疗“疫病”基础方,深受赵绍琴、蒲辅周等大家推崇。该方以中医“气化理论”为基础,针对瘟疫致病表里不和,升降失司的特点,取僵蚕味咸辛,性平气薄,杨氏谓其“能散逆浊结滞之痰,能辟一切怫郁之气”之效;蝉蜕味甘咸,性寒,其性清肃,能透散郁热之气;姜黄味辛,性温,能行气散郁、活血通络,助僵蚕、蝉蜕散内蕴之火。原方有大黄,因笔者观察重庆新冠肺炎患者多见乏力、纳呆、腹胀等湿困脾阳之象,加之口服克立芝等抗病毒药物多见恶心、腹泻等不良反应,故不用大黄,再加浙贝母化痰止咳,桔梗、枳壳宣肺平喘,降气止咳;豆蔻、草果辛温化湿、芳香醒脾。诸药合用共奏解表退热、宣肺平喘、行气解郁、化湿避秽之功。

本观察表明,麻杏宣肺解毒汤能显著改善新冠肺炎普通型患者发热、咳嗽、胸闷等症状,加速肺部病灶的吸收,从而达到加速康复的效果;其控制炎性进展、阻断炎性风暴的疗效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普通型宣肺重庆市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宣肺止咳合剂对LPS 诱导的急性肺损伤模型大鼠AQP1 蛋白表达及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胸部HRCT影像分析
成人新型冠状病毒重型肺炎早期预警指标探讨>
调峰保供型和普通型LNG接收站罐容计算
奋进中的重庆市巴南区中医院
提壶揭盖法治疗闭经的探讨
祛风宣肺止咳方治疗风痰闭阻型感染后咳嗽30例临床观察
重庆市关工委举行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