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公共图书馆微服务的探讨

2020-08-07陈虹钢

卷宗 2020年18期
关键词:微服务公共图书馆大数据时代

陈虹钢

摘 要:伴随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从整体上看,我国社会已全面步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下,公共图书馆在计算机与互联网的支持下,迎来一系列创新发展机遇,如果能够把握机遇、结合信息网络技术对图书馆服务进行创新,推出高质量的线上信息微服务,那么就能有效提升服务水平,真正获得读者的支持与认可。为此,本文主要对大数据时代公共图书馆在微服务构建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公共图书馆有效在大数据时代构建微服务的具体策略,旨在提供具备一定参考意义的借鉴。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公共图书馆;微服务

大数据又称“巨量数据集合”,是指应用传统数据分析技术和计算机软件无法对其进行全方位捕捉、处理及深度挖掘的一类数据集合,其中不仅包含着海量的数据,同时数据的种类亦十分复杂,唯有应用创新数据处理模式——即大数据技术——才能完成对于大数据的高效处理与深度挖掘,进而最大化实现大数据的内在决策价值。大数据技术在处理数据时,并不使用随机抽样的方式,而是对所有的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处理,其主要具备数据处理量大、数据处理速度快、数据分析价值及真实性高的特征[1]。

大数据时代下,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等以“微”为特征的事物已经成为网络世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这些“微事物”所创造出的是海量的非结构化与半结构化数据,因而其在数量上远胜于各类结构化数据,主要具备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交互性强等一系列特征。伴随“微”事物的兴起,微服务这一全新的服务形式也日益受到社会各个领域的关注。所谓“微服务”,顾名思义,就是区别于传统大而全的宏观服务模式的一种创新性服务模式,这一服务模式主要依托于计算机、互联网以及新媒体技术得以实现,应用微服务模式,各个服务主体能够为用户提供更为多样的个性化服务。

微服务模式与用户碎片化的服务需求具备高度契合性,因此通过构建微服务模式,公共图书馆能够更好地满足读者用户的信息需求,为读者用户提供符合其需要的信息资源[2]。具体而言,公共图书馆的微服务,是指依托于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借助微课、微书评、微听书解说稿、微电影、微视频等形式得以实现的具备丰富性和多样性的服务模式,这一服务模式能够有效地满足读者用户个性化与碎片化的信息获取要求。当前,公共图书馆在微服务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导致从整体上看,微服务水平并不高,不能有效适应大数据时代所提出的全新要求。为此,公共图书馆必须正视这些问题,科学把握其成因,采取有效措施对其加以解决,力求有效为读者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微服务。

1 当前公共图书馆在微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未能建设规范信息服务资源

目前,大部分公共图书馆在信息服务资源建设方面都缺乏规范性,不仅信息资源的种类较为单一,而且在建设信息服务资源的过程中,也没有重视充分展现本馆在数据信息资源方面所具备的独特优势。此外,由于没有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数据库建设,因而导致很难有效在不同的信息服务资源库之间使用统一的检索技术进行数据检索和信息资源共享[3]。

1.2 缺乏专业信息资源建设人才

公共图书馆微服务的实现,必须依托于一定的信息资源,然而,现阶段公共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人才方面存在严重的短缺现象,馆务工作人员在专业知识水平与综合实践能力方面,均难以满足信息资源建设的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公共图书馆的微服务模式构建进程。此外,大部分公共图书馆也没有形成长效可持续的馆务工作人员培训机制,因而难以切实有效地增强馆务工作人员的信息素养。

1.3 信息资源利用效率较为低下

难以有效地对各类信息资源加以利用,同样是普遍存在于公共图书馆中的一类突出问题。尽管在大数据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许多公共图书馆都形成了一定的信息网络技术应用意识,也在信息资源建设方面投入了不少人力物理与财力成本,用以实现馆藏资源的数字化以及购置专业信息资源库,但在数据库建设完成之后,却很难对数据库进行有效应用,主要体现为没有为读者提供有效的数据信息资源获取途径、没有将信息数据资源与新媒体平台结合起来等,同样对微服务的实现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1.4 缺乏共享交流信息资源意识

当前,公共图书馆在建设信息资源和构建微服务模式方面,往往缺乏交流合作意识,导致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盲目投资和重复收藏和建设信息资源的现象,不仅导致信息资源库与微服务模式建设效率低下,而且还造成大量资金与时间成本浪费。更为严重的是,这种重复收藏与建设的现象,导致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趋于同质化,因而实质上很难满足读者用户的个性化信息资源服务需求。

2 公共图书馆有效构建创新性微服务模式的策略

2.1 獲取资金支持,提高信息网络技术应用水平

大数据时代下,公共图书馆构建微服务模式,必须依托于一定的资金支持[4]。为此,公共图书馆应积极争取来自社会各方的资金支持,比如政府部门和企业,以此获得建设与微服务相适应的软件和硬件环境的充足支撑。公共图书馆应重视购置高性能计算机,为计算机配备专业的数据库系统以及杀毒软件,与此同时为馆务工作人员配备高性能移动智能设备,以此充分满足数据库建设统一化的需求。此外,公共图书馆还应着力为大数据和物联网等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应用创造空间,这同样需要公共图书馆对资金加以合理的应用。

2.2 构建信息加工系统,打造特色信息资源库

针对信息资源应用效率低下的问题,公共图书馆应重视构建高效信息加工系统,重视在信息资源库建设过程中充分体现自身优势与特色,从而切实有效地打造特色信息资源库,更好地向读者用户提供个性化微服务。为此,一方面公共图书馆应加强与其他公共图书馆之间的交流合作,通过交流合作明确各自在数据信息资源方面所具备的优势,增强信息资源共享意识,从而有效避免重复建设的情况出现,节省建设成本,实现优势互补;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需明确数据信息资源库建设统一标准,从而增强信息资源库建设规范性,进而有效对海量数据进行快速检索,第一时间找到读者用户所需要的资源,切实推动服务水平提升。

2.3 建立大数据分析中心,加大信息处理分析挖掘力度

大数据时代,公共图书馆必须重视建立大数据分析中心,应用大数据对图书借阅活动所产生的海量数据以及馆藏资源信息本身的相关数据进行深度分析与挖掘,从中获得有效信息,为构建微服务模式提供科学参考。为此,公共图书馆需要对读者用户的行为进行统计记录,全方位搜集各项信息,以此为应用大数据技术展开科学分析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此方面,公共图书馆应形成良好的风险防范意识,应用加密技术对读者用户信息进行保护,增强数据信息的安全性,有效避免重要的数据信息泄露给读者用户造成损失、给自身信誉造成负面影响。此外,公共图书馆应增强对于大数据技术的了解与掌握,以此更好地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有效地提高信息数据处理能力。

2.4 创新微服务手段,构建全方位微服务模式

微服务模式主要依托于计算机和互联网以及各类新媒体平台得以构建,大数据时代下,公共图书馆应增强新媒体素养,对微服务手段加以创新,构建系统的微服务模式,为读者用户提供更为多样的个性化微服务。比如,公共图书馆可以借助微信这一新媒体平台,建设专 门的微信公众号,应用微信公众号的菜单功能,推出“微服务”这一功能系统,应用这一系统,读者用户可以自主完成线上图书借阅、获取图书馆最新更新的图书信息、享受图书馆提供的“微书评”“微听书解说稿”等服务、向图书馆提出反馈意见等,进而有利于满足读者用户全方位的信息资源服务需求。此外,借助这一微信公众号,公共图书馆还能获取大量关于读者行为的信息与数据,为大数据技术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5 提升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打造专业化微服务队伍

大数据时代下,公共图书馆应重视增强馆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帮助他们掌握各项计算机基础操作,增进他们对于大数据技术以及不同新媒体的了解与掌握程度,从而为微服务模式构建创造良好的条件。为此,公共图书馆应构建长效可持续的人才培训制度,定期组织馆务工作人员参加以大数据、微服务和新媒体为主题的培训与讲座,同时增强工作人员的自主学习意识,推动他们主动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展开创新探索,激发他们的主体能动性,加快微服务模式构建进程,切实促进整体信息资源服务质量改善。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大数据时代下,构建微服务这一全新的服务模式已成为公共图书馆实现服务质量改善的重要途径,为此公共图书馆必须正视当前存在于微服务构建方面诸如信息服务资源建设缺乏规范性、信息资源专业建设人才严重不足、未能高效利用信息资源以及缺乏共享信息资源的意识等一系列问题,通过采取获取资金支持以构建应用与转化信息网络技术要求相适应的软件与硬件环境、构建信息资源加工系统进而打造特色信息资源库、建立大数据分析中心以加大对于各类数据的分析与挖掘力度、创新微服務手段以构建全方位微服务模式、提升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并打造一支专业化的微服务队伍等策略,切实满足大数据时代所提出的全新要求,提升微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读者用户的信息资源需求。

参考文献

[1]张志嵘,王志彦.大数据时代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微服务探析[J].图书情报论坛,2016(03):53-55.

[2]陈晓华.大数据时代图书馆微服务中用户个信息安全保护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7(012):131-134.

[3]李婷婷,李秀霞.大数据环境下的微服务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7(9):184-187.

[4]梁莉.“微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方案分析[J].智富时代,2018(1):111.

猜你喜欢

微服务公共图书馆大数据时代
微信公众平台在医院图书馆的应用现状调查
从单一模式系统架构往微服务架构迁移转化技术研究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