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动力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影响研究

2020-08-07

福建质量管理 2020年14期
关键词:差距面板劳动力

(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云南 昆明 650201)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体制变革,我国劳动力从经济不发达区域流向发达区域,流动的规模正在逐渐加大,这一现象影响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因此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区域经济。樊琦等(2016)依据20个省市面板数据来进行回归分析,认为落后地区劳动力流动成本减少是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的根本途径,据此得出,流动的劳动力会缩小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1]。蔡昉等(2014)认为,劳动力流动的扩大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有关,劳动力流动缩小城乡收入时,可以致使区域之间经济差距缩小[2]。Rappaport(2005)在两个发达国家和落后国家之间建立劳动力流动模式分析,认为流动的劳动力可以减小落后国家经济增长的速度,进而会导致两国之间经济发展差异[3]。于绯等(2016)基于人口学理论分析,认为劳动年龄人口大规模流动能够降低流入地人口总抚养比,提高劳动的生产效率,增加社会资本的积累,进而会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差距扩大[4]。

虽然中外学者关于劳动力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差距做了大量研究,但研究结果并。本文在先前研究劳动力流动新趋势的基础上,从劳动力流动的经济因素出发,首先,中国各个区域之间的经济增长差距利用泰尔指数来进行估算,其次,利用我国1995-2017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来构建计量经济学的模型,最后,分析各个变量对区域经济增长差距的影响,从而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措施。

二、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现状分析

(一)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现状的泰尔指数分析

1967年,荷兰经济学家H.Theil指出衡量不平等程度用Theil指数,Thiel指数的经济增长率差距可以衡量区域间的经济差距,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最常见的指标,指数取0-1,不平等水平与数值的大小呈现正相关,即数值越大,区域经济增长差距也就越大,否则,反之,本文选择以GDP占比为权重对区域经济进行测算、分析[10]。Theil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T代表区域经济总体差距,Ta代表区域内经济差距,Tb代表区域间经济差距,Tmi是i区域各省市之间的经济差距,Xij/X表示i地区j省(市)GDP占总的比重,Yij/Y表示i区域j省(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Pij/Pi表示区域i中各省(市)人口占该区域人口比例;Xi是i区域GDP总量,Yi是i区域人口总数;i=1,2,3,4(i表示四大经济区域)j=1,2,3……30分别代表中国按照行政单位划分的30个省市。

1.各区域经济增长差距现状

从图1分析可知,东部泰尔指数值总体稳定下降,表明东部区域经济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中部泰尔指数波动较小,表明中部地区的经济差距仍然是比较低的,而且变化较小,在2000-2010年之间西部泰尔指数是呈现上升的趋势,2011-2017年之间逐渐转化为下降的趋势,这个趋势表明西部地区在2000-2010年之间经济差距逐渐扩大,而在2011-2017年逐步缩小。

图1 2000-2017年各区域经济增长差异

三、劳动力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建立

假设把柯布-道格拉斯看做生产函数,即Y(t)=A∂(t)Kβ(t)Lγ(t)对函数取对数得:

lnY(t)=∂lnA(t)+βlnK(t)+γlnL(t)

(1)

从新古典主义增长理论可以知道,资本和劳动力生产要素的投入,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本节根据上述的理论分析基础来加入一些控制变量,利用1995-2017年30个省市面板数据,建立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面板计量模型进行实证研究。计量模型为:

lnGDPit=W+alnLmit+blnEduit+clnCityit+dlnCzzcit+elnInvit+εit

GDPit为第i个地区t时期的地区生产总值,Lmit为i省份在t时期劳动力流动量,Eduit为i省份在t时期的人力资本存量,Cityit为i省份在t时期的城市化水平,Czzcit为第i个地区t时期的政府干预程度,Invit为i省份在t时期的物质资本积累,εit为误差项。

1.指标说明与数据来源

被解释变量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解释变量:劳动力流动,本文是根据陆学艺关于劳动力流动计算的方法,区域内劳动力的流动量等于区域内城镇地区的非城镇劳动力数量和农村地区的非农村劳动力数量,即劳动力流动=(城镇劳动力就业人员-城镇职工人数)+(农村就业人员-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数据来自于《各省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控制变量:人力资本存量Edu=教育经费/GDP,城市化水平City=城镇人口/总人口,政府干预程度Czzc=财政支出/GDP,物质资本积累Inv=固定资产投资/GDP,数据均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

(二)实证结果分析

1.单位根检验

单位根检验的目的是避免伪回归消除数据不平稳的现象。本文运用Levin Lin&Chut(LLC)和Fisher-ADF检验。根据检验结果我们发现,LLC检验和Fisher-ADF检验都表明存在单位根。为了合理地建立模型,本文采用取一阶差分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检验结果如下:

表1 一阶差分单位根检验

从上述测试结果中可以看出,原始序列在转换一阶差分后成为平稳序列。因此,我们进一步推断,在模型中选择的变量之前,很有可能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为了确认这种关系需要对面板数据进一步进行协整检验。

2.协整检验

从上述模型分析中可以知道各个变量是一阶单整的,接下来需要利用维度内检验的面板PP统计量、面板的ADF统计量,与维度间检验的各组间PP统计量、组间ADF统计量进行协整检验,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这个模型中的各个变量存在有长期并且稳定的协整关系。

表2 协整检验结果分析

3.Hausman检验结果分析

本文是通过使用Eviews10对模型进行各种检验,为了确定固定效应还是随机效应需要用Hausman检验,得出P值远小于0.05,说明拒绝原始假设,即建立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经过一些检验之后,对模型回归分析,结果如下:

表3 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结果

从模型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R2值比较高,说明三个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解释变量具有较大的可信度,三个区域的F统计在概率为1%的概率下显著,说明每个模型整体具有很高的证明力。东、中部地区劳动力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有正向影响,东部地区指标增加1个单位,人均GDP增长10.81%,中部地区指标增加1个单位,人均GDP增长10.74%,西部地区劳动力流动减少使GDP下降,东、中部地区人力资本存量负向影响中国经济增长,而西部地区正向影响经济。东、中部的政府干预程度和城市化水平正向影响经济增长,而西部地区影响相反,东、中、西部的物资资本积累都促进我国经济增长。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分析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首先,劳动力流动对各个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影响不同。东、中部地区流动的劳动力将会加速区域之间经济的发展,而西部地区将减缓区域之间经济的发展,结合劳动力流动指数分析可以看出,劳动力流动将扩大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其次,城市化水平将会引起带来的集聚效应,对经济增长有重要的影响,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将在城市化产业集聚中发挥重要作用。最后,在经济快速发展时代,政府干预程度、物资资本积累、和人力资本的重要性逐渐增加,在经济增长中越来越重要[5]。

(一)积极引导劳动力回流

劳动力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根据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优先发展优势,劳动力因素的贡献可以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首要任务是保持西部地区的劳动力,使劳动力从东部和中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6]。首先,确保剩余本地劳动力的收入不低于流向其他地区的收入所得;其次,要努力让劳动力认识到留在家乡务工前景也很广阔,在未来也是能够实现自身价值的;再次,要加强招工的宣传力度和本地企业的竞争力;最后,要努力提高西区城市化水平使其逐步产生像东、中部地区一样的产业集聚效应。

(二)构建产业转移与劳动力流动的协同模式

积极引导劳动力回流的同时引导东、中部沿海地区的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然后对劳动力的回流形成强大“牵引力”,只有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改变西部地区劳动力流失的现象。大力发展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增强产业的吸纳能力,在农村地区尤其要大力发展农业相关产业,加强对产业移入地区的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7]。东、中部地区加速传统产业升级,管理模式的革新和技术的创新和升级,既能促进产业转移,又可以扩大东部和中部地区之间的劳动力流动,从而会促进区域之间经济的快速增长。

猜你喜欢

差距面板劳动力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石材家具台面板划分方法
MasterCAM在面板类零件造型及加工中的应用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Photoshop CC图库面板的正确打开方法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
高世代TFT-LCD面板生产线的产能评估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