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提高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有效性

2020-08-07航空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谢飞舟

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 2020年6期
关键词:审核员内审交叉

航空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张 艳 谢飞舟

1 引言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以下简称 “内审”)的目的是验证公司文件规定的各项质量活动是否按照规定的要求实施,并达到预期的效果,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从而为质量改进提供依据。随着公司业务的扩展、组织结构的调整,如何有效开展内审工作已成为公司关注的重点,同时,也只有内审工作达到一定深度,才能提升公司的综合管理水平。笔者作为一名内部审核员,在实施内审的实际工作中总结出一些影响内审的因素,以期日后能更有针对性地提高内审的有效性。

2 审核员信息交流是内审工作有效性的保障

(1)公司的审核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公司内审工作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质量审核室组织的公司级审核,工程部质控组开展的系统级工艺纪律审核,以及各单位质控组负责的部门级自我审核。对三种审核模式进行分析,见表1。

表1 目前公司审核模式分析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三种审核模式各有利弊,三种审核模式相互独立,信息不交流,导致重复问题时有发生。质量审核室2019年内部审核共发出402项不符合问题通知单,对其进行分析,发现同样的问题在多家专业厂、业务部门均有发生,如2019年3月17日在装配二厂进行审核时发现 “现场使用的XX型环氧硝基磁漆,有效期为2019.3.2,但未隔离”。2019年8月25日在复材加工车间进行审核时也发现同样的问题 “配胶间工作台上放置有多种已超过贮存期的材料,如:XX粘接底涂,生产日期2018-12-14,贮存期六个月”。

据统计,402项不符合问题通知单中,相同问题在不同专业厂或业务部门重复发生的情况共计170项,占不符合问题通知单总数的42.3%。因此,预防相同问题在不同专业厂或业务部门再次发生,是提高内部审核有效性的重要体现,也是公司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

(2)构建交叉审核平台

针对目前公司内部审核及自我审核的实施现状所呈现出来的问题,结合两种审核模式实施者的优点,由审核室构建交叉审核平台,也就是有审核室牵头组织成立由专职审核员与兼职审核员共同组成的审核团队,一起进行审核。根据各专业厂在公司的整个生产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将交叉审核分成两种模式:1)平行交叉:根据各专业厂主要工作特点,将专业性质类似单位组织在一起进行平行交叉审核,如机加两个单位零件一车间、零件二车间,他们都是负责机加零件的生产,从业务流程等方面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可以进行平行交叉审核;2)上下游交叉审核:根据下游单位即是顾客的思路,在公司业务流程的上下游单位间实施交叉审核,这样可以使上游单位了解自己所交付的产品用在哪里,起到什么作用,也可以让下游的单位了解自己接收的产品是如何做出来的。通过这种方式使大家了解了与自己工作相关的上下环节,也就更清楚理解产品的质量控制要求。

交叉审核,加强各级审核员之间的交流,在审核过程中,通过交流,专职审核员更深入了解专业厂的二级制度,也可以通过观摩兼职审核员审核,深入理解各工作环节的控制要点;兼职审核员通过走出专业厂的对其他专业厂进行审核,可以学习到其他专业厂的管理优点,也可以将自己专业厂的先进经验传播出去,通过这种交流,大家可以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同时避免问题在各个专业厂重复出现的现象。

3 完善的策划是内审工作有效性的前提

内审工作的开始是审核策划,详尽的审核策划会在现场审核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说来,内审策划由审核组长完成,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明确审核范围:与外审不同,内审员熟悉公司质量体系文件,审核的重点一般在二级(部门级)体系文件建设及文件的执行、过程的管控等方面。审核组长应根据各部门特点、工作流程与内容,策划审核范围,审核计划。

2)编制审核检查单:检查单是审核过程的重要依据,目前,公司审核检查单由审核组长,结合体系文件进行编制。因为每个审核员的专业、工作经历等不同,且因每个人的侧重点不同,使得同一个项目的检查单,检查内容相差甚远。而国外NADCAP审核采用了标准检查单的方式,规避了这个风险,审核室可根据审核项目策划标准检查单,以便审核内容达到全覆盖。

3)审核方法的选择:根据审核的内容,目前审核室主要采用条款审核及过程审核两种审核方法。条款审核主要针对某一部门进行,审核员主要寻找符合条款的证据,往往会忽略过程本身的连贯性;过程审核能对公司的业务流程进行全面审核,但是一个过程往往会涉及到多个部门,需要协调多部门的时间。两种审核方法各有利弊,审核员要根据自己审核的目的,选择合适的审核方法。

4 现场审核的实施是内审工作有效性的关键

现场审核是审核活动的关键环节和重要的接口,是整个审核工作的灵魂部分,是查找出体系薄弱环节的关键环节。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来看,审核过程中涉及到的有变化的地方往往是组织薄弱的环节。

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产品实现过程中,有变化的地方往往是组织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也是质量控制的薄弱环节,因此变化应是内部审核重点关注的地方。审核对象的变化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人员的变化,包括新入职的员工、岗位的调动、职责的变化;二是体系文件的变化,包括对于体系文件更改、换版;三是项目要求的变化,包括新增科研项目、项目主管方发出的新的指令的执行情况等等;四是生产模式的变化,目前公司大力推广ERP3.0、MES系统的应用,部分专业厂已实现从原材料投入、零组件配套到零组件交付的生产制造过程无纸化。整个生产过程所产生的部分记录,如FO、故障单处理及不合格品提交流程等等,也由原来的纸质形式转化成电子记录,记录在ERP3.0、MES系统等工作平台上,整个生产过程已实现无纸化。因此审核员也应关注无纸化生产所带来的变化。

5 改进措施的实施是内审工作有效性的体现

持续改进是内审工作的核心,内审工作中绝不仅仅是为了查弊罚错,更应为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出谋划策。因此,内审工作不能简单地审核发现问题就结束,更重要的是通过对问题实施改进措施,避免类似问题在本部门的再次发生,也要避免类似问题在其他部门发生,同时,还要找到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方向。这样才使得审核有效。这就要做到,对于审核现场中发现的不符合项,不论其重要与否,都应向受审核部门的广大员工耐心说明理由,并督促认真整改;对于在内审中发现的先进经验和方法,要给予肯定并及时宣传推广,审核信息有效沟通好,可通过审核简报的形式,定期向相关车间传递审核问题及改进方案,预防重复问题发生。

6 结论

及时的信息交流、全面的审核策划、有效的现场审核、持续的改进措施等都是提高内部审核有效性的关键之处,对公司的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审核室通过建立交叉审核平台,为专兼职审核员创造跟踪学习的机会,从中提升审核员的审核能力和实战技巧,通过交叉审核平台,对专兼职审核员引入这种 “走出去”和 “引进来”的实战培训方式,为审核员素质的提高创造机会;提升内审员的能力是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基础,也是挖掘质量管理体系潜在价值的前提;精心的审核策划,标准检查单可有效提高审核效率;建立交流平台,互通审核信息,有效避免重复问题发生。

猜你喜欢

审核员内审交叉
基于分级审核模式的质量管理体系内审研究
聚焦内审转型升级 提升增值服务水平
论提升收银审核员岗位职责意识的方法策略
加强工程结算内审的思路
“六法”巧解分式方程
新监管框架下银行的风控和内审体系
如何提升收银审核员的岗位职责意识
提升收银审核员岗位职责意识的方法研究
你是否知道审核员的十条规则?
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