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实践

2020-08-06谢锦安冯燕霞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88期
关键词:协作数学教师

谢锦安 冯燕霞

一、激发学习兴趣,发挥主体作用

学习兴趣是人们渴求获得知识的一种愉快的体验。对学习没有兴趣的学生,会对学习产生一种苦恼的情趣。色彩鲜艳、变化多端、人机交互、立即反馈是计算机特有的显著特点,是任何其他媒体不可替代的。多媒体计算机进一步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以其直观、形象、生动的声、图、文、影产生一种新的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刺激人的感官,把整个教学过程行动有序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大脑皮层,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引起求知欲。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便有“我要学,我乐学”的积极性。要让学生学好应用题,教师首先要创设情景,这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声、光、色、形表现图像的闪烁、重复、色彩变化和声响效果,给学生以新异的感受,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的兴趣。在一年级的“看图列式”中设计了这样一个方案:首先在微机上出现5个小女孩在游戏,又跑来了7个,求一共有多少个小女孩?学生就能理解图意,并操纵微机进行正确列式,当学生答对了,微机上的小山羊就会说:“你真聪明、表扬您。”对学生作出肯定性评价,学生产生一种满足感;如果答错了,小山羊会给机会引导学生再做一次,或者会难过地低下头,激发学生认知自己的不足,产生改正缺点,努力学习,迎头赶上的愿望和动机。小学数学改革创新强调主体教育,从多方面发展接受教育的主体意识。计算机有着信息量大、速度快、跨越时空的限制、交互性强的优点,是学生最喜欢的伙伴。学生通过人机互动,参与性强,学习热情高涨。既优化了学生的学、也优化了教师的教,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不仅在每节课的40分钟的课堂上进行,还可以在家里利用校园网、国际互联网获取更多的数学知识。如:四年级学习“小数的运用”时,教师首先设想带学生进超市商场进行一轮购物行动,由于物品的单价较多会出现比较复杂的价格,怎样求出你一共花费了多少人民币呢?此時,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计算机的Powerpoint软件把所要购买的东西进行数据整理,制成简单的统计表,运用小数的计算知识求出自己所购物品一共花费了多少钱?现在还剩多少钱?学生可以在网上互相交流和评议。这样学生都积极参与学习,充分发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创设生活情景,提高教学效率

根据新一轮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精神,其中关键一点是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教师利用先进的信息资源,创造了适合于儿童数学的虚拟情景和现实情景。如:“人民的认识”是一年级学生难于学习和运用的,教师为了能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掌握人民币的进率,并能灵活地用到生活中,提高和运用数学的能力。便用多媒体手段,创设了一个“虚拟现实”的购物情景:在一次秋游活动之前,教师让大家自由购物,每人限定金额为10元,预先创设了“乐乐商场”,商场里有各种水果、饮料、食品等生活用品和玩具,让一年级学生身临其境,根据自己秋游所需的物品自由购买。学生心情兴奋,都迫不待及地拿起鼠标去“购物”,根据电脑显示,商场提供每位学生一辆购物车,学生每购买一次物品(只要用鼠标点击),物品就被放到购物车,电脑同时显示你已花了多少钱,还剩多少钱?如果钱不够买,电脑里会发出:“请认真想想,你够钱购买吗”?教师利用监控网络系统监视大家购物的情况,如发现问题可以给个别学生进行提示、帮助。最后,教师把学生购物的情况通过监控系统显示到每们学生的屏幕上,共同评价,看看购买是否合理,有没有超资,谁最节约,适时进行思想教育。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通过多媒体技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缩短了教材内容和生活经验之间的距离,既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加强网络协作,发展信息能力

协作学习是一种为了促进学习,由某些学生合作完成某个既定的学习目标的教学方法。通过在网络环境下,建立小学生数学协作学习模式,一则可以在实践中用现代教学思想影响教师,使教师对于新时期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有更多的思考,建立起符合现代教育思想的师生关系;二则可以帮助学生彼此之间建立友好、和谐的协助关系,树立协作意识,进而导致学生组织能力、交往能力及集体主义观念的培育;三则可以给学与教提供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为教育带来更好的效果。再则可以拓展“协作学习”理论,Intemet的飞速发展为网上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便利的空间,协作学习因其自身的特性日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在协作学习过程中,个人学习的成功与他人的成功密不可分,学习者之间以融洽的关系,以相互合作的态度,共享信息资源,共同担负学习责任。它对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创新精神、合作能力非常重要。

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的协作学习提供了可能。例如,小学六年级学习“简单的统计”,我们通过小组协助和形式运用网络系统,让学生把数学运用到日常生活,同时运用Excel工作表来记录和统计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首先,让学生以小组形式通过Excel上网展开调查,收集该小组所需要调查的有关数据,如煤油生产量、恒星与太阳的距离、世界三大种人口比重的统计、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情况、药水用药的比例等。然后由学生2-3人协助把调查到数据进行整理,分类输入Excel表格进行统计,教师利用监听功能,及时给学生指导。制作中,在作品完成评价,互相交流。发现问题及时修改。课余时间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自制网页人机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作用,增大了学习的信息量,有利于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合作共处的能力。

四、激发思考,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教育是时代的需要。电脑网络具有容量大、速度快、跨越时空,激发力强的优势,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供一个崭新的天地。在六年级学习了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后,教师让学生进行一题多问的训练:先在电脑上出现“运一批600吨的货物,第一天运了总数的四分之一,第二天又运了总数的五分之一,还剩多少吨?”学生正确解题后,我们挖掘教材潜在的学习因素,及时引导学生发问,除了求剩余外,根据条件,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马上活跃起来,敲打键盘提出了一系列问题:(1)两天运了总数的几分之几?(2)第二天比第一天少运了总数的几分之几?(3)第二天比第一天少运了多少吨?(4)第一天运的吨数是第二天的几倍?(5)第二天运的是剩下的几分之几?(6)已运吨数是没运吨数的几分之几……通过一题多问,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一题多解的练习有利于克服小学生思维定势的弊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分析问题。

总之,通过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教学媒介由作为教师讲解的辅助工具转变为学生的认知工具,教学过程由归纳演绎教学模式转变为“协作学习”模式,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教师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也转变为主动参与探究者和学习的主体。

猜你喜欢

协作数学教师
创新协作的四个阶段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粤桂扶贫协作成效显著 天等脱贫号角铿锵嘹亮
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方春明在2018年粤桂扶贫协作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摘录)
协作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