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心回族箍窑

2020-08-06马赞智

卷宗 2020年15期
关键词:同心回族

马赞智

摘 要:同心县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总人口36.79万人,其中回族人口占84.67%。同心县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尤其是以回族箍窑为代表的建筑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随着当地居民经济条件的好转,回族箍窑已被砖瓦房所取代,这一古老的造窑技术也面临失传。

关键词:同心;回族;基子;箍窑

回族的居住习俗,具有悠久的历史,它与回回民族的萌芽、形成和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也与回族的信仰习俗、饮食习俗等有一定联系。

1 各朝代回族居住习俗与特点

回回民族的居住习俗,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纪中叶。那时,阿拉伯和波斯商人通过海陆两条主要道路来中国经商的较多。一些从海道而来的穆斯林商人,在政府制定的通商港埠进行贸易,他们就近方便,聚居在一些主要海滨口岸。唐时,这些回族先民主要侨居在当时中国贸易最兴旺的广州和扬州。从陆路来的一些穆斯林商人,主要聚居在唐朝首都长安的“西市”和“东市”。这些穆斯林商人不论是留居广州、扬州的,还是留居长安的,他们来中国后,有许多人买田地,修房屋,就地与汉族姑娘成亲,安家落户。他们主要聚居在广州、泉州、杭州。政府为此还专门给他们在江河边上划拨留居区域,出现了不少“回回冢”等。由于这些回回先民的经济基础好,居住条件在当时来说令人刮目相看,住宅的结构、造型、设施相当可观。如“番禹蒲氏在居留地的住宅,层楼杰观,晃荡绵亘,不能悉举”。唐宋时,沿海各主要商埠,有若干“蕃客”聚居区和礼拜寺。每一聚居区的“蕃客”所在地都称作“蕃坊”,“蕃坊”有大有小,小的有几十人至近百人,大的有几百人至上千人。随着“蕃客”和“蕃坊”数的逐步增加,唐宋时,政府为了加强社会秩序的组织治理,要求每一个蕃坊的穆斯林推荐出“最有德望者”一至二人,由政府委任作“都蕃长”,治理蕃坊的行政和宗教工作等。

元代,来中国居住的回回更多。除了一部分经商而来的以外,更多的是自1219年开始,成吉思汗几次西征,大批的中亚、西亚各族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被迫随军迁徙到中国。这时的回回,他们已不再是侨民,而是作为主人翁,像中国当时的汉、蒙古等其他民族一样,可以长期定居;不再是限于通商口岸居住,而可以在全国各地自由居住。正如周密《癸辛杂识续集》说的“今回回皆以中原为家,江南尤多”。《明史-西域传》说:“元时回回遍天下。”许有壬《西域使者哈只心碑》说:“我元始征西北各国,西域最先内附,故其……大贾擅水陆利,天下名城巨邑,必居其津要,专其膏腴。”由此看出当时回回主要聚居在繁华的城镇和生意兴隆的商业中心,以及交通沿线。如东南地区回族主要聚居在南昌、九江、芜湖、南京、镇江等地,这和当时广州、泉州、福州、杭州、扬州以及内地的开封、洛阳、西安等地回族分布一样,都居住在有名的大城市和主要交通线上。就一个地区来说,回民也是居住在本地区的交通沿线和城镇。如湖北省的回民主要聚居在武汉、蒲圻、洪湖、沙市、宝昌、汉水等市县,位于长江汉水沿路。江南名城嘉兴有“回回街”。元代回族为了满足生活需要,在住宅建筑上出现了各具丰韵、丰富多彩的样式。

明代,由于“探马赤军”解体,服役、屯田、经商的回民皆已长期定居下来,在全国范围内,真正形成了回民“大分散、小集中”的民族共同体。

清代,封建统治者对回族人民采取“分而治之”的办法,把聚居大城市的回民逐步迁赶分散到“穷乡僻壤”,在西北地区,由于左宗棠残酷镇压回族人民,迫使回族或与汉族杂居,或逃到交通不便、路途遥远的深山沟壑里,多数被迁到“三边一梢”居住。在这种压迫下,回族以伊斯兰教为纽带,以清真寺为中心,集中聚居、团结在清真寺四周,成为相对独立的小聚居区。但大的方面,县与县、省与省之间,却构成了若断若续、点线结合的居住区,使邻近地区的乡、县、市、省之间能保持一定的联系。甘肃、宁夏两省区,就是典型的点线结合居住区。如“宁夏至平凉千余里,尽系回庄”。

从全国范围内来讲,每一个省都有回族。其中以宁夏、甘肃、河北、河南、青海、山东、云南、新疆居住回族最多。分布特点仍然是大分散、小集中。现在,全国有一个回族自治区,即宁夏回族自

治区。

2 同心回族箍窑形成的原因

同心的回族箍窑起始于什么年代已无从考证,因为没有任何文字记载,但据老人讲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甚至更早!

任何建筑都有其特有的地域性。地域性建筑受当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所制约,其建筑显示了一定的适用性、经济性和生态性。地域性建筑也受当地的交通、经济及政治等条件的制约,形成了朴素的世界观,建造特点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少数民族建筑在很大程度上受宗教、风俗习惯等影响,同心回族箍窑的形成也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同心县干旱少雨,气候干燥,这为箍窑的建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同心回族的箍窑也有其独特的地域性。因为同心地势平坦,没有可依靠的大山可以挖凿窑洞。这就使同心回族不得不发明了箍窑这种既实用、又省钱省力的建筑,成为流传了几百年的不朽之举!

3 同心回族箍窑的建造流程

同心回族箍窑一般选择地势较平坦的川、坝、塬、台等地形。首先要夯筑墙基,墙基分后墙和侧墙两个部分。后墙一般根据要造窑孔的多少来决定其长度。侧墙一般是高约一米五、宽约七十厘米、长约五米。侧墙分左右两个部分,左侧墙和右侧墙之间的宽度约三至四米,类似拱形桥的桥墩,俗称窑腿子。一般并排修两孔箍窑需要三个墩子,修三孔箍窑需要四个墩子,以此类推。其次,要打好基子(即土坯)。打基子的土质为黏土和黄土最好。先要将黄土用水渗湿,以不粘手为宜。打基子的工具叫模子,是同心回族自行研制的。开始打基子时,要找一块平整结实的旧磨盘或石板放在模子的下面,准备好筛过的草木灰,待模子放在石板上后,在石板的底部和模子的四周撒一些草木灰,其目的是怕土和石板接触后不易分开。然后往模子里填土,用脚踩实,最后用杵子夯实。基子的大小大约是长约50公分、宽约25公分、厚约6公分。模子的规格是统一的,所以基子的大小也一样。打“基子”很是辛苦,在同心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三锨九杵子,二十四个脚底子”,其劳累程度可见一斑。打“基子”也是一门手艺活,不是人人都会打。打成的“基子”要垒成一堵墙,以便于晒干,这堵墙成南北走向,这是因为北风比较多便于通风的缘故。打好了基子就可以箍窑了。

箍窑有专门的匠人,也叫窑师傅。其余为小工,小工主要是本村庄的人,大凡是一家箍窑,全方上阵。窑师傅先要用上好的麦草拧成直径大约是12公分的草把,然后备好长短不一的多根木棍。草把的作用是掌握窑洞的拱形形状(因为草把柔软,易弯曲),木棍的作用是支撑草把,其中间的木棍长,两侧的木棍短,这样就可以将草把支撑为一个拱形。木棍的多少视其窑师傅的技术水平而定。一切就緒后窑师傅则开始箍窑了。窑师傅先用木棍将草把支起来,其形状为拱形,然后在基子上抹上麦草和黄土和好的泥,一块一快的垒在草把上,垒完一圈将草把向前挪一下,依次类推,直到将窑洞箍完,然后在窑洞前面砌上前墙,安上门窗。最后,将和好的草泥在整个窑脊上涂抹,使整个窑洞融为一体,麦草和的泥有拉力,可以防雨。

总之,同心回族箍窑的产生,反映了同心回族人民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抗争的精神。这种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不加任何外来材料的土窑洞,充分体现了同心回族人民的聪明才智。

猜你喜欢

同心回族
《同心同行》
同心战"疫" 携手前行
同心逐梦
勠力同心
勠力同心 坚韧前行
勠力同心 坚韧前行
中共陕甘宁边区回族干部政策的经验及启示
回族文献目录工作述评
回族族称起源新辨
从《家谱》看吉林回族的源流与走向